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肝癌介入治疗并发胃十二指肠动脉血栓栓塞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5 7岁 ,因“食欲不振、乏力 1月余”于 2 0 0 0年 5月入院 ,诊断为肝癌 ,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按Seldinger法右侧股动脉穿刺 ,采用导管鞘装置 ,引入 6FRosch肝型导管 ,先端置于肝总动脉造影检查 (图 1) ,可见胃十二指肠动脉显影良好。遂进行肝右动脉超选择插管 ,因血管走行迂曲 ,多次插管均未成功。术中患者诉述上腹部疼痛 ,呈渐进性加重 ,经导管注入 10 %利多卡因 5ml,效果不明显。再次行肝动脉造影检查 ,造影剂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开口处中断 ,未见胃十二指肠动脉显影 (图 2 )。考虑可能系由于多次插管导致胃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2.
肝癌病人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后胃、十二指肠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25例诊断为肝细胞癌而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行29次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其中注入肝总动脉4次,肝固有动脉12次,右或左肝动脉11例,右膈下动脉1例,胰十二指肠下动脉1例。栓塞剂是用碘油(15例/次)或明胶海棉(14例/次)与抗肿瘤药物(ADM10-40mg或MMC10-20mg)混合后经导管注入。TACE前后行上消化内镜检查,证实29例/次中13例/次(45%)TACE后出现胃、十二指肠新的病变或原病变加重。病变部位局限于胃体至十二指降部,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动脉内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54例晚期胃癌,男37例,女17例,胃窦部8例,胃大弯侧8例。经股动脉穿刺,导管头端置于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有肝转移者再超选入肝固有动脉;化疗方案,栓塞剂用碘化油。结果:复查病例中病灶有不同程度减小,临床症状减轻。治疗后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为94.4%、50%、40.7%。结论:胃动脉内化疗栓塞术是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植入药盒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采用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178例,转移性肝癌10例,盆腔肿瘤5例,胆囊癌4例,肺部3例。依据肿瘤供血情况,在DSA路标及透视监控下,施行药盒植入术,药盒体埋置在穿刺点下方的左前胸壁皮下,药盒导管端植入靶动脉内。术后经药盒行规则性化疗或磺油化疗乳剂栓塞。结果 随访3个月-3年,200例病人共植入202个药盒,其中2例肝癌病人因左、右肝动脉各自供血肿瘤,故在右股动脉加埋一个药盒(双药盒)。植入成功率为99%。并发症有9例(4.5%):导管移位2例(1%)、导管-药盒松脱1例(0.5%)、气胸2例(1%)、皮肤溃烂1例(0.5%)、皮下大量渗血1例(0.5%),靶血管闭塞2例(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行药盒植入术安全可行、操作简便易行、创伤小,为动脉内化疗灌注和碘油化疗乳剂栓塞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肝肿瘤经动脉植入式导管药盒系统的灌注和栓塞化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学方法留置导管药盒治疗肝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材料与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左锁骨下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肝动脉,然后与植入式药盒连接并埋置于皮下,对31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肿瘤患者经导管药盒系统进行了多次动脉灌注和栓塞化疗,灌注抗癌药物有ADM和CDDP,栓塞采用MMC-碘油乳剂。结果:有30例病人导管超选择置入肝左右动脉、肝固有动脉或肝总动脉,1例导管留置在腹腔动脉。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化疗药盒埋置术治疗肝癌肺转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研究肺动脉化疗导管药盒置术治疗原发性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癌肺转移病例62例,其中一侧肺转移者19例,两侧肺转移者43例。除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外,加作经锁骨下静脉穿刺肺动脉化疗导管药盒埋置术。一侧肺转移病灶者,导管头端埋于患者侧肺动脉内;两侧转移灶者,导管头端埋于肺部动脉处。化疗方案为FDM或FDA。如果肝癌控制良好,则在药盒内每月注入化疗药物1次。结果 肺动脉化疗药盒  相似文献   

7.
成年女尸,约30岁,身高1.55m,发育良好。解剖中发现: 一、肝总动脉从腹腔动脉发出后沿胰头的上缘行向右前方,至十二指肠上部上缘处直接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脉缺如。 二、肝右动脉起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右前壁,行向右上经胆总管前方至肝门,于右肝管和门静脉右支之间进入肝右吕,进入Calot三角内,在  相似文献   

8.
经皮肝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经皮肝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植入术治疗少血性肝转移癌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8例不能手术的肝转移瘤患者和2例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动脉闭塞的患者,行经皮肝穿门脉,沿导丝送入留置管,导管留置于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内,药盒植入右上腹壁皮下。术后定期用5-氟尿嘧啶、阿霉素、卡铂经药盒导管系统内滴注或推注化疗。结果:所有患者门脉PCS植入术均成功,未见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无门脉血栓形成,2例术后留置管移位脱入腹腔。术后定期行B超或CT复查,显示5例肝转移瘤明显缩小,2例无变化,2例肿瘤增大,1例术后12个月死亡。结论:作者认为经皮肝穿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是可行的,其创伤小、安全、操作技术简单,为少血性肝转移癌及原发型肝癌经门脉内的化疗灌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60例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HAE)前由于导管无法超选择插管而行经导管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其中45例用羊毛钢圈栓塞,44例成功:11例以导丝人为损伤血管内膜(导管不能插入)后10例闭塞,另4例导管导丝均不能插入。由于胃十二指肠动脉闭塞,THAE时避免了碘油抗癌药混悬剂或明胶海绵颗粒进入胃十二指肠动脉。所有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的病例无直接并发症。因此认为,胃十二指扬动脉栓塞是安全的,对防止肝癌THAE时栓塞剂返流所致的胃十二指肠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微导管在肝癌介入治疗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微导管在肝癌化疗性栓塞中的作用。方法将4F~5FYashiro、Kouno亲水超滑导管、5F牧羊钩导管作为导引导管插入肝总或肝固有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3F微导管经导引导管置入肝段或肿瘤滋养动脉施行肝癌化疗性栓塞术。结果本组35例共行化疗性栓塞50例次,其中16例小肝癌行肝段栓塞,19例非小肝癌但癌灶尚局限者行左/右叶或右叶前、后叶栓塞。随访1~2年生存期分别为100%、87.5%及52.6%、42.1%。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微,无并发症。结论在小肝癌、非小肝癌但癌灶尚局限者或伴有肝动脉异常迂曲、损伤后狭窄、发育变异的情况下,使用微导管提高栓塞精度对改善疗效和避免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癌TACE术中肝动脉损伤的原因、临床与DSA表现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 前瞻性研究肝TACE术164例次,观察术中肝动脉痉挛、内膜损伤及动脉穿孔情况,分析其与术中操作、导管类型、位置及注射对比剂速度的关系.结果 164例次中发生动脉性事件57例次(34.8%),其中47例次(28.7%)发生血管痉挛,其中29例次为动脉造影时痉挛,18例次为超选择插管过程中发生;7例次(4.3%)发生血管穿孔,其中6例次为老年患者;2例次为肝外穿孔,5例次为肝内穿孔;3例(1.8%)发生内膜掀起.超选择插管引起的动脉痉挛可有疼痛或药物反流至非靶动脉,经导管注射适量利多卡因有一定作用.动脉内膜掀起(夹层)时患者有疼痛、腹胀,透视下见对比剂滞留,需要退出导管重新仔细超选插管或使用微导管.动脉穿孔时有疼痛、腹胀,透视下见导丝或导管偏离动脉走行,注射对比剂有外溢,退导管至上一级动脉并注射对比剂,若无外溢或外溢对比剂无消散,则无需特别处理,否则需要将动脉栓塞.结论 肝癌TACE血管损伤的发生与术者操作技术、导管类型及导管头位置、患者年龄及血管条件等因素有关,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使用猪尾造影导管与单一化疗药盒连接实现肝脏肿瘤多重化疗的可行性及初步疗效。资料与方法 对30例晚期肝脏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腹腔动脉内植入猪尾导管与皮下埋置药盒并序贯化疗,统计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手术全部成功,发生切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随访28例,经影像学复查对比,病变缩小7例,稳定12例,进展9例。随访期间12例患者死亡,术后生存期42d-10个月,中位生存期6个月。另外16例患者至今存活,已达术后2-16个月。结论 采用猪尾造影导管置于腹腔动脉并与化疗药盒相连接,能够对晚期肝脏恶性肿瘤实现多重化疗,技术上简单可行,并发症少,初步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3岁,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伴右肝多发转移;腹腔动脉造影显示,右肝内多血供性多发转移瘤,有寄生性动脉供血,右膈下动脉及网膜右动脉参与肿瘤供血。曾2次经右股动脉选择性肝固有动脉插管化疗每次经导管一次性灌注5FU1250mg、CDDP40mg。...  相似文献   

14.
兔VX2肝癌TAE实验方法改良及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改进兔VX2肝癌模型介入治疗的实验方法,分析兔VX2肝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 开腹种植VX2瘤块于兔肝左叶,建立VX2肝肿瘤模型兔15只。2周后CT及彩超证实接种成功。应用显微外科手术临时阻断肝总动脉血流,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留置导管行术中介入治疗,术后导管埋置于皮下。用多层螺旋CT、彩超和DSA进行兔VX2肝肿瘤的影像学评价。结果 行胃十二指肠动脉留置导管成功11只,麻醉过量及术中死亡各1只,另2只因解剖变异未做插管。多层螺旋CT平扫兔VX2肝肿瘤表现为低密度结节灶;彩超上瘤灶为低回声光团,肿瘤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DSA动脉期呈结节状肿瘤染色,以周边染色为主。结论 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留置导管对兔VX2肝癌行术中介入治疗,可进行超选择化疗栓塞,对肝脏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便于术后观察,实验人员完全避免辐射,但对实验条件和实验技术有一定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肝—胃动脉 (hepatogastricartery ,HGA)的解剖特征及其对肝癌患者动脉内化疗栓塞术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10 0 0例肝动脉血管造影资料 ,将由肝固有动脉及其远端各级肝动脉发出的主要供应胃及十二指肠的变异血管命名为肝—胃动脉 ,研究其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等解剖特征。分别统计分析 3 4例(共行 42次TACE)存在HGA(研究组 )及 3 2例 (共行 5 6次TACE)无HGA(对照组 )的肝癌患者TACE术后胃肠道合并症的发生率 ,比较两组间胃肠道合并症有无差异。研究组中 42次TACE ,其中 18次TACE在动脉注射栓塞剂前 ,行超选择性插管使导管尖端位于HGA开口的远端 (相对安全组 ) ;2 4次TACE导管尖端未避开HGA即行栓塞治疗 (危险组 ) ,比较两组间胃肠道合并症有无差异。结果  10 0 0例肝动脉造影中 ,744例存在HGA ,占 74%。研究组中TACE术后胃肠道合并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Ρ =0 .0 0 4) ;危险组中胃肠道合并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明显高于相对安全组 (Ρ =0 .0 0 0 )。结论 HGA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异 ,TACE时栓塞剂误栓HGA可引起术后不同程度胃肠道合并症的发生 ,行超选择插管避开HGA开口再行栓塞治疗 ,可有效地预防术后胃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和肝血管瘤的常用方法,其中胆囊炎的并发症并非少见。本院自1993年3月用碘化油或真丝微粒作栓塞剂进行肝动脉栓塞54次,并发胆囊炎1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4次肝动脉栓塞中,肝癌52次,肝海绵状血管瘤2次,男49次,女5次,年龄28~69岁,平均46岁。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头超选至肝固有动脉或位于肝总动脉而X线监视下确保栓塞剂不进入胃十二指肠动脉后行栓塞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肝海绵状血管瘤采用真丝微粒栓塞,导管头必须超选至肝动脉分支或以远,肝癌采用“夹心面包”法,栓塞剂为丝裂霉素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肝外滋养动脉(非肝脏发出的动脉)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8月本院500例原发性肝癌的DSA资料。寻找肝癌肝外滋养动脉的起源,并采用微导管行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结果:共发现36例患者存在40条肝外滋养动脉参入肿瘤供血。首次介入治疗发现6例,多次介入治疗发现20例,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现5例及经皮化学或物理消融术后发现5例。巨块型肝癌26例。其中右膈下动脉23例,右肾上腺动脉1例,右侧内乳动脉1例,胃左动脉3例,右结肠动脉分支3例,网膜动脉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4例,胰十二指肠动脉3例。其中4例患者存在2条肝外肿瘤滋养动脉。上述动脉均成功采用微导管插入行灌注化疗及栓塞,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肝外滋养动脉的存在直接影响肝癌治疗的疗效,尤其对多次介入治疗后的肝癌患者,积极寻找肝外肿瘤滋养动脉并行栓塞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经股动脉微型导管药盒系统(miniature port-catheter system,MPCS)植入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16例膀胱癌患者先行双侧髂内动脉前干化疗栓塞,明胶海绵颗粒加弹簧圈栓塞非主要供血侧髂内动脉前干,主要供血侧髂内动脉前干用明胶海绵颗粒做适量栓塞后,经股动脉植入MPCS,导管留置于主要供血侧髂内动脉前干,术后定期经MPCS灌注化疗,化疗方案为吡柔比星、卡铂和丝裂霉素.结果 1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MPCS,经过52例次穿刺药盒灌注化疗后,肿瘤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1例,总有效率(CR+PR)为87.5%(14/16),其中3例PR患者结合适形放疗后2例肿瘤消失,1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后继续经MPCS灌注化疗,未见肿瘤复发.全部患者经1个疗程的化疗后血尿消失,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经留置MPCS灌注化疗的毒副反应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股动脉微型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满意,技术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穿刺药盒植入术是在肝动脉灌注化疗的基础上,取左锁骨下动脉经皮穿刺,用seldinger’s插管技术留置特殊导管,一端选择肝固有动脉或其他肿瘤血管,另一端连接埋藏于左胸壁皮下组织内的药盒,给中晚期肝癌病人开辟一条能长期使用的给药管道,解决过去反复多次穿刺插管、重复操作的问题,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20.
少见类型变异肝动脉的DSA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少见起源部位的变异肝动脉的血管造影表现特点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资料,将Michels肝动脉解剖分型中未提及的所有迷走肝动脉统称之为少见类型的变异肝动脉,进一步分析其起源部位、分支、走行及在肝内的分布范围等解剖学特征.结果共发现25例存在少见类型的变异肝动脉,占2.5%.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腹腔动脉干、胃右动脉分别为13例(1.3%,13/1000)、10例(1%,10/1000)和2例(0.2%,2/1000).结论认识少见类型的变异肝动脉,在肝癌的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中,对于有效地寻找肿瘤的血供来源、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