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评定其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8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病死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生活能力(AD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蚓激酶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蚓激酶胶囊(抗血栓药)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把病人分为试验组(蚓激酶治疗组,121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61例),蚓激酶治疗组按照血浆纤维蛋白原≥3.0 g.L-1为标准,分为2个亚组:高纤维蛋白原组(72例)和正常纤维蛋白原组(49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蚓激酶治疗组预后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高纤维蛋白原组与正常纤维蛋白原组预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蚓激酶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无论是否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均适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蚓激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血液流变学、凝溶血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蚓激酶治疗,有助于其神经功能的改善,以及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的降低,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5年以来应用SUT超声扫描技术治疗脑梗塞,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治疗对象:为资料完整的脑梗塞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SUT超声扫描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每组20例。采用Brain Stroke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组:年龄62~76岁,平均67.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与分析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脑梗死的患者112例,随后采取等量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常规治疗组与蚓激酶胶囊治疗组,每组各56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而蚓激酶胶囊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蚓激酶胶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蚓激酶胶囊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对1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诊断,选择其中符合介入治疗条件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要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服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增加支架成形介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变血管改变方面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变血管改变方面,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施行支架成形介入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病变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1)临床试验设计,73例发病3周后用药的脑梗死患者,分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23),分别口服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U和安慰剂2粒,tid,给药28d.统一实验室检测病例的凝血、纤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缺损程度.结果:治疗28d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g)降低,D-二聚体含量增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提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含量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改善,且均具有显著性.安慰剂对照组则改变不明显.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2组均有改善,但是治疗组恢复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47.8%.73例患者中,治疗组出现1例轻度上消化道出血(2%),无肝肾功能影响.结论:百奥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蚓激酶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例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保护未受损脑组织,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左心房血栓(LAT)是慢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笔者采用蚓激酶胶囊口服治疗左房血栓效果明显,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1990年4月~2004年12月,收治左心房血栓患者80例,均为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蚓激酶组和华法林组,其中蚓激酶治疗组42例,女性4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蚓激酶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40例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蚓激酶胶囊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2组综合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1639,P<0.01)。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951,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t=5.6362,P<0.01)。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55例ICV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77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8例,给予丹参治疗,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5%和8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DNS)、各观察指标较之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较之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DNS降低更为显著(P<0.05),各观察指标的下降也更明显。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其临床应用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尿激酶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1例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5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尿激酶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对sVCAM-1、copeptin、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两组患者接受某院规范化治疗,对照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片,试验组患者给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脑缺血区域的血流量,检测两组IMT与斑块积分、血清载脂蛋白和相关因子水平。结果:从治疗前至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脑缺血区域血流量较治疗前逐渐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VCAM-1、copeptin水平明显降低,IGF-1升高(P<0.05);从治疗前至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逐渐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增加脑组织的区域血流量,调控sVCAM-1、copeptin、IGF-1水平,可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佳,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选取发病72h以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下加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NS)100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HISS)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14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应用依达拉奉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9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同时应用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另加百忧解治疗。采用汉密尔顿(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疗效及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量表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百忧解能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65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采用脑卒中和Barthel评量进行评估,从而对神经功能受损改善情况以及mR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发现,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77%)显著高于对照组(70.4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改善,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试验组mRS评分0~2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恢复具体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利  赵明 《医药导报》1999,18(4):257-257
我院近年来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并与对照组相对照,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神经内科1997年3月~1998年5月住院患者100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一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部CT或MRI扫描证实。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5~69岁,平均61.3岁,治疗前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85±5.48;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3~72岁,平均64.5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32±5.36,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伴发疾病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介入干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评估结果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介入治疗组26例,药物治疗组24例。介入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介入处理方案,药物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提高颅内灌注,增加侧支循环、抗血小板、神经保护、改善微循环等,采用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精神状态,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其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的患者,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积极行介入干预治疗,解除病因,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精神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对 7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脑多肽 (NGP)进行治疗 ,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 ,两组结果差异显著 (P <0 .0 1)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自 1996年 3月~ 1999年 10月脑血栓形成患者 132例 ,发病 72h内 ,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 ,并经头颅CT证实。NGP组 (下称治疗组 ) 72例 ,男 46例 ,女 2 6例 ;年龄 45~ 80岁 ,平均 6 3± 8 9岁。常规治疗组 (下称对照组 )6 0例 ,男 36例 ,女 2 4例 ;年龄 42~ 79岁 ,平均 6 1 2± 9 6岁。两组年龄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