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对患者第三磨牙萌出位置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并以同期本院收治的未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第三磨牙位置均有不同程度改变,观察组主要表现为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增大,长轴与平面的交角变化量大。结论: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后,第三磨牙萌出间隙明显增大,有助于下颌第三磨牙的正常萌出。  相似文献   

2.
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对青少年第三磨牙位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存在下颌第三磨牙的青少年患者,将其分为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17例)和非拔牙组(22例),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拔牙与非拔牙组术前术后第三磨牙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增大,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的交角变化量大。结论拔除第二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能增大第三磨牙萌出间隙,使第三磨牙更加直立,有利于第三磨牙的正常萌出。  相似文献   

3.
下颌第三磨牙形态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颌第三磨牙形态学探讨福建医科大学口腔系王慧明姚丽艳第三磨牙的形态、大小、位置变异甚多,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较晚且常阻生,在临床上多予以拔除,但在拔除过程中,因其异形性大,加之手术视野较差,如对牙根形态估计不足,常易造成手术困难。在自体牙移植术中,当磨牙...  相似文献   

4.
赵能 《首都医药》2014,(12):20-21
目的采用CBCT扫描,探讨拔除下颌埋藏第三磨牙对下颌角区形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31例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BCT扫描技术,观察患者下颌面形态与骨质关系,观察患者拔除第三磨牙前后对下颌角骨的影响。结果 I类或III类骨面男性下颌第三磨牙区骨宽(AC距)较同骨面女性宽(P〈0.05),III类骨面男性患者下颌第三磨牙骨高度(EF距)较其他骨面型患者要高(P〈0.05),III类型女性患者下颌第三磨牙区骨长度较其他骨患者女性长(P〈0.05)。III类骨面型患者下颌第三磨牙骨质(AC距)与其他骨质类型患者宽(P〈0.05);拔除下颌埋藏第三磨牙后其高度及宽度均较拔除前变小,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BCT扫描可清晰地发现下颌角形态与骨质类型的相关性。在拔除患者下颌埋藏第三磨牙后,患者骨宽度及高度有明显变化,但是否对面部产生缩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伟楼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98-1498
下颌第三磨牙由于阻生,容易产生冠周炎及邻牙龋坏等不良症状.临床上需要尽早拔除。但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局部创伤较大。因此,其术后的反应也较严重,常发生许多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反应性肿胀、疼痛、张口受限最为常见。如何减轻这种术后不良反应,笔者从2002年7月~2004年8月选择50例左右阻生类别相同的患者,进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的临床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下唇感觉异常的发生机制及预防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发生下唇感觉异常的7例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7例出现下唇感觉异常患者中,4例(57.1%)为暂时性下唇感觉异常,3例(42.9%)为永久性感觉异常。结论发生下唇感觉异常的原因有局部注射引起神经、血管损伤;解剖关系和手术创伤所致神经、血管损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麻药首选阿替卡因,采用麻醉仪,可减少下唇感觉异常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7.
涡轮钻法拔除水平阻生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涡轮钻法用于拔除下颌完全埋伏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标准的54例患者用锤凿法(治疗组)先拔除一侧下颌阻生第三磨牙,1个月后用涡轮钻法拔除患者对侧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另54例患者手术顺序与之前患者相反(对照组)。比较两组拔牙花费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经标准化后涡轮钻法在拔牙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锤凿法,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涡轮钻法拔除下颌完全埋伏阻生第三磨牙用时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轻,得到患者的认可,与传统的锤凿法相比,具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将自身的第三磨牙(上颌或下颌)拔除并经过适当处理后,移植到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拔牙位置并固定在邻牙上使移植牙与牙槽骨壁愈合,从而行使正常咀嚼功能的一种方法[1]。适用于患者同时存在两种情况即第三磨牙牙冠形态好,牙根无明显变异;第一或第二磨牙无法保留需拔除[2]。作者对24例24颗第三磨牙自体牙移植5年追踪观察,其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速  李永清  徐向春  宋小根 《江西医药》2006,41(12):999-1001
目的 减少或避免拔除下锾阻生第三磨牙滑入咽旁间隙。方法 对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滑入咽旁间隙的3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收治3例患者。全部病例均为口内切口取出患牙或牙根,来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 熟悉下颁第三磨牙周围组织解剖特点,术前认真检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操作认真仔细,规范正确,拔除阻生牙滑入咽旁间隙等并发症是可以减少的,甚至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口腔临床中,下颌第三磨牙由于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易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导致第二磨牙龋坏等问题,拔除阻生的第三磨牙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畏惧拔牙的疼痛未能及时拔除阻生齿,从而导致第二磨牙的龋坏甚至拔除。如何减少拔牙过程中的痛苦是今后口腔治疗的研究方向。笔者旨在分析碧兰麻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拔除中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云南白药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团结  唐瞻贵  钟理  王兰  陈振宇  徐超军 《医药导报》2004,23(12):0919-0921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为临床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实验,将翻瓣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24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拔牙后牙槽窝内置适量云南白药粉再缝合伤口,对照组缝合伤口前牙槽窝内不置云南白药粉。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术后张口受限、出血和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1%,1.72%和2.5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86%,8.47%和10.17% (χ21=4.47,χ22=5.47,χ23=5.61,均P<0.05)。结论:云南白药可以明显减少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二恒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位置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在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二恒磨牙后,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以及与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实验组观察19名患者,共34颗第二磨牙被拔除,其中上颌20颗,下颌14颗。未拔牙侧作为对照组,共38颗第三磨牙,16颗上颌,22颗下颌。所有病例均拍摄拔牙前及一年后全颌曲面体层片,测量第三磨牙在水平、垂直和倾斜角方面的变化,计算第三磨牙移动的实际距离。结果实验组34颗第三磨牙,在一年内均有不同程度萌出,其中上颌第三磨牙平均在水平方向移动8.41mm,在垂直方向移动7.41mm,直立16.45°下颌第三磨牙平均在水平方向移动6.77mm,在垂直方向移动4.021mm,直立7.14°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拔除第二磨牙后,第三磨牙萌出加速,阻生减少;②上颌第三磨牙的移动快于下颌第三磨牙,其萌出的各项指标也好于下颌。  相似文献   

13.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在口腔科门诊中比较常见,术中多需要劈冠去除阻力,无痛操作可以使患者很好地配合治疗.笔者采用同一个体分别使用阿替卡因(碧兰麻)和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并进行疗效对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甚高频电刀在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临床要求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2101例患者,均采用标准的口腔颌面外科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技术,其中868例采用甚高频电刀作切口,1233例采用钢刀作切口,观察术后伤口愈合、出血、肿胀、感染及干槽症情况。结果术后伤口丙级愈合、出血、肿胀、感染及干槽症的发生率,电刀组分别为4.61%、1.15%、53.57%、1,38%、7,83%,钢刀组分别为1.78%、1.78%、55.80%、1.13%、7.06%,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甚高频电刀在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可安全使用,并在术中有较优越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形态及位置各异 ,拔除手术相对困难 ,拔牙术后并发症与手术创伤的大小和难易程度有直接关系[1] ,如何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 ,减轻患者的痛苦 ,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收集的需拔除的20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均于术前常规拍摄X线牙片 ,并对X线牙片进行定量测量 ,结合牙片及口内检查情况确定其阻生情况及拔除方法。1 1一般情况 :200例中97例 ,103例 ,阻生分类(见表1)。1 2分类方法 :根据X线牙片 ,将下颌第三磨牙远中牙槽骨的最前端确定为O点 ,下…  相似文献   

16.
杨昌万 《贵州医药》2013,37(1):55-56
在磨牙拔除术中,常出现以常规器械拔除困难的情况。王绪生等[1]介绍了一种枪刺式叉形器拔除磨牙,笔者将其加以改进,用于拔除上下颌第三磨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咀嚼器官的逐渐退化,阻生智齿的发生率越来越多,且多以下颌第三磨牙多见,不及时拔除,可引起智齿冠周炎、间隙感染,第二磨牙龋坏等并发症,严重时会造成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故提倡及早拔除阻生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2种方法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不同,探讨其优缺点。方法选取345例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用不同方法,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涡轮钻组治疗时间较劈冠组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率低于劈冠组。结论在下颌近中阻生牙拔除术中,冠磨断法较劈冠法,降低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拔牙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在治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端州区人民医院口腔科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需要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且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已有不同程度吸收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处理拔牙创及缝合,观察组拔除患牙后使用Bio-oss骨代材料行GBR。比较两组远中牙槽骨吸收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观察组远中牙槽骨吸收程度要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 d、术后7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GBR应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可修复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壁缺损,减缓术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吸收,且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地塞米松黏膜下注射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6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市静安区牙病防治所收治的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地塞米松4 mg组(51例)和地塞米松8 mg组(52例)。对照组术前于下颌第三磨牙黏膜周围1 cm范围内注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4 mg组术前于下颌第三磨牙黏膜周围1 cm范围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4 mg。地塞米松8 mg组术前于下颌第三磨牙黏膜周围1 cm范围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8 mg。观察3组的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症状严重度(Po SSe)量表评分,比较3组的术后肿胀程度和最大张口程度。结果治疗后,地塞米松4 mg组和地塞米松8 mg组饮食、言语、肿胀、疼痛、日常生活评分和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地塞米松8 mg组这些观察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地塞米松4 mg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地塞米松8 mg组1级肿胀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地塞米松4 mg组,而3、4级肿胀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地塞米松4 mg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地塞米松4 mg组和地塞米松8 mg组最大张口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可改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症状,可减少术后肿胀程度,增加术后1周最大张口程度,且地塞米松8 mg优于地塞米松4 mg,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