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广泛,受危害人口众多。从1964年首次发现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到成功打了第一眼防氟井至今已经历50年,经过几代地方病防治工作者的努力,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原因、范围等已基本查明,以改饮用安全水为主要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方法已实施并取得显著效果。截止到2013年底,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分布在6个市(州)16个县(市、区),3171个村屯,氟骨症患者5.5万余人,氟斑牙患者66.3万余人,受威胁人口约163.6万余人。为解除病区群众病痛,预防氟中毒,吉林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农村改水工程。为准确掌握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本次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冕宁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改水病区病情现状及当地居民的饮水型中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更好地控制地氟病在该地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冕宁县泸沽镇的改水病区随机抽取900人,非病区的冕宁县城区随机抽取600人,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地方性氟中毒相关知识、知识来源途径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对其中于当地出生并在当地生活居住的调查对象按Dean法进行氟斑牙诊断和分度。结果改水病区调查对象的氟斑牙检出率为60.97%,远大于非病区的5.70%(P<0.005),改水病区调查对象的各度氟斑牙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病区(P<0.005),改水病区与非病区的氟牙指数分别为1.58、0.11。氟斑牙患者中认为氟斑牙对生活造成了影响的比例为56.01%,其中41.42%的患者认为氟斑牙严重影响了美观。总体调查对象中,当地地氟病病因知晓率为35.78%,氟中毒的症状知晓率为35.36%,饮水性氟中毒的防治措施知晓率为32.01%,改水病区调查对象获得地氟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有关部门的宣传(39.13%)与居民间的相互交流(38.89%),而非病区的主要途径则为电视、广播(50.74%)。结论改水病区的氟中毒病情仍然严重,需保障改水工程的正常运转,才能真正控制当地地氟病的流行。冕宁地区居民的地氟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迫切需要加大对该地区地氟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并加强该地区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本地区地方性氟病的流行现况。方法 在调查县范围内,以自然村为单位,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儿童氟斑牙率、尿氟水平和居民饮用水氟水平。结果 抽查新野县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16%,尿氟几何均数为0.68mg/L,居民饮用水含氟量平均0.65mg/L。与既往资料对比,病区氟斑牙患病率明显下降,与多年降氟改水有关;非病区居民饮用水氟含量个别点较高,8~12岁儿童氟斑牙亦较高。结论 该县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低于轻病区标准,尿氟水平总体达正常水平;但非病区个别区域居民饮用水及儿童氟斑牙较高,今后仍应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防治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石桥市高氟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病情及降氟改水工程情况,以便更好地防治地氟病。方法:2008年6月对大石桥市旗口镇腰屯村、前会村和虎庄镇腰屯村、石头地村4个地氟病病村改水后的病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旗口镇腰屯村、前会村和虎庄镇腰屯村、石头地村的改水工程正常运行,合计检测水样16份,氟含量合格的16份,合格率为100%。调查8~12岁儿童159名,检出氟斑牙可疑33名,极轻11名,轻度3名,氟斑牙指数为0.21。旗口镇腰屯村、前会村及虎庄镇腰屯村、石头地村儿童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16、0.26、0.16、0.19,均已达到非病区标准。调查16岁以上成人2987名,确诊成人临床氟骨症37例,患病率为1.2%,4个村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石桥市4个地氟病村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的工作重点是面对氟病区开展地氟病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孙莲莲  李长春△ 《天津医药》2016,44(9):1169-1171
目的 调查滨海新区适龄儿童氟斑牙与窝沟龋的患病情况, 探讨氟斑牙与窝沟龋的关系, 为氟斑牙与窝沟龋的防治提出指导意见。 方法 参考《WHO 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 并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 3 778 名 7~ 9 岁教育水平相近的儿童进行氟斑牙与窝沟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样本中氟牙症发生率<10%, 社区氟牙症指数(CFI) 为 0.075。 男学生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是 15.57%、0.46, 而女学生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是 17.41%、0.58。 男女间第一恒磨牙患龋率(χ2=2.345, P> 0.05)和龋均无差异。 不同年级组患龋率(χ2=172.576,P< 0.05)和龋均有差异,两者均随年级的增长而上升。 结论 天津市经过多年改水降氟工程之后, 在本地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及氟斑牙指数已经呈现下降趋势; 患龋率可能与第一恒磨牙的萌出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转状况,综合评价改水工程质量和运行效果,为及时调整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山西省饮水型氟(砷)中毒病区改水工程监测方案》,水样采集与保存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水氟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并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进行水氟含量评价。结果:(1)改水降氟工程实施进度:6个项目县截止2012年底,共累计在氟病区完成改水工程165个(处),覆盖病区村数181个,累计病区村改水率为92.82%(181/195);改水工程正常使用的村165个,正常使用率为91.16(165/181),累计受益人口为22.22万人。(2)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共监测改水降氟工程144个,其中大型工程11个,占7.46%,小型工程133个,占92.36%;正常运转工程135个,正常运转率为93.75%;间隙运转工程9个,占6.25%。其中五台、代县、繁峙、原平、河曲改水降氟工程正常运转率均为100.0%,忻府区正常运转率85.7%。水氟含量合格的工程129处,合格率为89.58%(129/144)。(3)饮水氟含量监测:共测定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样411份,水氟±S为0.89±0.28mg/L,氟含量范围值为0.62—3.62mg/L;氟含量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1.2mg/L)的361份,占87.83%,超标(1.2 mg/L)的50份,占12.17%。结论:忻州市改水工程进度和运行情况较为良好;但要加强改水降氟工程质量管理力度,使其真正发挥预防氟中毒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掌握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降砷改水工程的落实进度及运行情况,了解病区的病情现状,评价防控效果,为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的工作要求,选择5个病区县14个村作为固定监测村,调查监测村降砷改水情况及工程运转情况,测定改水工程的水砷含量;对监测村居民进行砷中毒病情调查,并测定砷中毒患者尿砷含量。按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开展病情调查。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GB/T5750.6—2006)进行水砷、尿砷含量测定。结果本年度共计监测了14个村,全部改水,共9个改水工程,全部正常运转;共检查了7 648人,检出砷中毒患者120例,检出率为1.57%,以轻度病例为主,尚有37例可疑病例,无新检出病例与皮肤癌患者;共检测了417例成人尿砷含量,尿砷范围为0~0.854 3 mg/L,几何均数为0.010 1 mg/L。结论山西省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改水措施持续落实且有效运转,已无新发砷中毒患者,今后应继续加强改水工程的维护管理及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讷河市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的病情现状,为今后预防控制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讷河市中随机抽取3个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受调查市轻、中、重病区分别随机抽取27个病区村为调查点。调查8~12岁儿童的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饮水氟和8~12岁儿童尿氟,调查改水情况。结果: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总患病率为11.52%,未检出氟骨症的患者,饮水氟平均值为1.66mg/L。8~12岁儿童的尿氟几何值为2.65mg/L,重病区县总改水率为88.89%。结论:讷河市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市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原有氟中毒患者的病情有转轻的趋势,部分重病区村的改水降氟设施的使用和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何平  安冬  李达圣  梁音  靳争京 《贵州医药》2007,31(12):1066-1069
目的了解我省地氟病特重病区的病情流行及变化状况,研究特重病区村形成的相关流行因素。方法按照GB16396-1996、WS192-1999和Dean氏分级标准,在调查村对3岁以上人群分别进行氟骨症和氟斑牙检查;在两个调查采集8岁以上人群一次性尿样检测尿氟含量;文献查询特重病区村历史病情资料。结果荷花、联合2个特重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和缺损型检出率分别为94.3%、82.7%、58.1%和63.7%,均显著高于对照村。两个特重病区村中度以上氟骨症临床症状体征阳性检出率为72.6%和69.7%,氟骨症X线阳性确诊率为79.3%和80%,均显著高于对照村,特重病区村和对照村16岁以下人群未检出氟骨症阳性患者。荷花和联合村人群尿氟几何均数分别为3.2mg/L和2.3mg/L,较上世纪70-80年代显著降低。结论横向比较,现阶段两个特重病区村的氟中毒病情较对照村重,与自身历史资料纵向比较,两个特重病区村的氟中毒流行现况较上世纪70-80年代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0.
安冬  何平  李达圣  梁音  靳争君  胡晓强 《贵州医药》2009,33(11):963-969
目的了解贵州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点病区流行因素变化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0年全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依据,分别在氟斑牙流行强度为较显著的病区(A类)和氟斑牙流行强度为中等的痛区(B类),各抽取4个调查县。在A类病区调查县,每县抽取3个氟斑牙流行强度为较显著的病区乡,在B类病区调查县,每县抽取3个氟斑牙流行强度为中等的病区乡。在每个调查乡随机抽取3个病区村,每村随机抽取30户,入户回顾性调查上世纪50-90年代病区家庭地氟病流行因素,现况调查2007年病区家庭相同的地氟病流行因素。调查内容包括燃煤情况、燃煤方式、房屋结构、主食构成、食物干燥储存方法、食物加工前淘洗习惯。结果原煤仍然是病区的主要生活能源;敞灶燃煤率、玉米食用比例、玉米和辣椒的敞煤火干燥储存率、草房拥有率与时间呈反比,铁炉拥有率、铁炉烟囱出屋率、大米食用比例、砖混房拥有率、居厨分开率、玉米和辣椒加工前淘洗率与时间呈正比。结论通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导致燃煤型地氟痛发生的因素逐渐减弱,预防控制地氟病流行的相关措施和健康行为得到逐步落实和建立,但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及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A类病区的变化滞后于B类病区。  相似文献   

11.
元谋县平田乡,英户村,改水前有35户,184人,长期饮用浅层高氟井水(水氟含量2.21~2.25毫克/升),氟斑牙患病率为57.57%,1987年改饮山泉低氟水,于1991年进行改水效果对比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内容及方法水氟测定,氟斑牙诊断标准均按改水前相同方法进行,调查重点为改水后5~15岁儿童牙齿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2.
吴建明  席琼  付春森  杨利力 《河北医药》2009,31(12):1510-1511
张家口阳原、蔚县是河北省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之一,自80年代初实施以打井改水降氟为主要措施以来,已完成大部分病村的改水任务,病情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为了掌握2县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以及防治措施开展情况,我们于2007对主要地氟病病区进行地方性氟中毒多项指标调查。  相似文献   

13.
8~12岁儿童氟斑牙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博爱县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情况。方法对辖区内饮水含氟量超标的全部自然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普查,同时,选择饮水含氟量不超标的自然村作为对照村。结果共调查8~12岁儿童3 278人,高氟村和低氟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是38.4%和15.0%;氟斑牙指数分别是0.81和0.32;随年龄增长,氟斑牙流行指数增高;氟斑牙发病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饮水高氟是引起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直接原因。博爱县目前仍存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但流行范围较小、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14.
冯莉  杨沐曦  朱亦谋  汤晔  尚璇  田茂能 《贵州医药》2008,32(11):1033-1034
贵州是燃煤型氟中毒(地氟病)流行最为严重的省份,其氟斑牙患者和氟骨症患者分别占全国的57.14%和44.44%,而贵州的重病区又集中在黔西北。氟斑牙是氟化物中毒最早出现的特异性体征,也是氟中毒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本研究对织金县儿童乳牙氟斑牙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乳牙氟斑牙的患病情况,对进一步研究其发病规律及可能的机制提供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目标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为指导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县级自查的基础上,省级考评组在每个省辖市按病种随机抽取1个县进行考评,考评时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文件资料和实地察看方式进行。结果全省98.7%的县(市、区)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省级水平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率75.6%,94.4%的改水工程水氟达标,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超过85%;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全部落实综合防治措施,改炉率100%,炉灶正确使用率达到95%以上,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均为100%;大骨节病重病区712岁儿童X线阳性检出率低于5%。结论全省圆满完成了《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各项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长期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全身慢性中毒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我国除上海市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均有本病不同程度的流行,涉及的病区人口近2亿,氟斑牙患者达4000多万,氟骨症患者170余万。早期氟中毒主要损害发育中的牙釉质,形成氟斑牙,严重时牙齿容易磨损、碎裂或脱落,影响消化吸收。氟骨症是在氟的毒性作用下,骨骼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全区8县194,782人的氟中毒情况调查,以及饮用水、空气氟浓度、粮食氟含量的调查,证实该区属于地方性氟病高发区,氟斑牙率为79.17%,氟骨症患病率为34.79%,主要发病因素是煤炭烘烤粮食使食物中氟化物含量显著增高,引起蓄积中毒,烘烤后粮食中氟平均增加11.91倍,人群每日氟摄入量为9.83mg. 调查结果证实该区地方性氟病属于污染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我省66个市县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流行情况。共检查了944,853人,发现氟斑牙195,669人,患病率为20.71%,采集水样17,201份,饮水氟化物超标率为28.39%;11个市及所辖县饮水氟含量超标率(0~57.35%)和氟斑牙患病率(0~29.78%)呈高度正相关(γ=0.95,P<0.00025)。病区以浅层地下水含氟量为最高(2~6ppm),超标率为30.53~66.79%。地氟病流行区主要分布于徐州、淮阴、连云港市等苏北地区,主要位于黄河古道河流泛滥平原和北部低山丘陵冲击平原区域。病区的形成原因可能与地质、气候(年平均日照、温度、降水量、蘸发量)有关。本省病区类型属水型,对本病防治的主要对策和措施是改水降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0~2011年石河子炮台镇高氟地区成人氟骨症的流行现状,为本地氟骨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中临床氟骨症的检查方法和标准,对本地区25岁以上成年人进行了临床症状与体征及X线检查。2010年调查625人,2011年调查342人。结果 2010~2011年成人氟骨症患病率依次为7.04%、17.25%,χ2=24.219,P<0.05,2010、2011年成人氟骨症患病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石河子炮台镇病区成人氟骨症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地方性氟中毒尚未达到完全控制;不同地方连队人群患病率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一三三团7~14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探讨学生慢性氟中毒的防治工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健全学校口腔疾病防治网,加强学校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方法对2012年一三三团一中、二中1660名7~14岁在校学生进行了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结果受检人数1660人,患氟斑牙410例,患病率达24.7%。结论定期开展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的检查,以掌握本地区性慢性氟中毒的情况,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对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预防慢性地方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