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1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况兵  施安然  熊湘琳 《医药导报》2002,21(11):748-749
目的:探讨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供临床合理用药时参考,以减少过敏性休克反应的发生.方法:检索2000年国内40种医药期刊报道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114例,进行归纳、分类和总结.结果:中草药针剂、抗生素、生物制品引起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发生率较高;使用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年龄无关,与给药途径、配伍用药等有直接关系.结论:临床用药应预防过敏性休克发生.  相似文献   

2.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53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唐志华  曹国建  蒋英 《医药导报》2003,22(3):189-190
目的:分析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病例资料,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9~2000年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的53例过敏性休克病例,从给药途径、发生时间、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致过敏性休克占41.5%,静脉给药致过敏性休克占58.5%,用药30 min后发生过敏性休克9例,死亡6例(11.3%).结论: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积极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抢救水平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分析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抢救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阜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1~2014年收到的207例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给药途径、怀疑药品、抢救药物和过敏性休克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可疑药物中,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剂、血液系统药构成比居前3位;静脉用药所占比例最高(91.3%);过敏性休克大多数发生在用药后20 min内,占84.5%。结论:临床应重视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用药前询问过敏史,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注意用药全程的监护,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对症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4.
鹿瓜多肽注射制剂致过敏性休克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线检索国内有关医药数据库,下载病例报告原文,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药物和食物过敏史、给药途径与剂量、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间及临床表现与转归等。结果共检索到鹿瓜多肽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39例。其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是:男性患者占比较高(25例,占64.10%),20~60岁患者占比较高(34例,占87.18%),静脉滴注给药者占比较高(38例,97.44%),首次用药占比较高(36例,占92.31%),静滴开始后30min内发生者占比较高(35例,占89.74%),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以呼吸系统(呼吸困难、胸闷)和心血管系统(血压骤降、大汗淋漓)为主。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原患疾病和给药途径等有关,临床用药须重视过敏史询问、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以及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过敏性休克先兆症状积极做好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5.
786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国帅  马世斌 《中国药物警戒》2007,4(5):289-292,296
目的探讨发生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1996年~2006年医药类期刊报道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微生物药物、中草药、生物制品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居前3位;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69.34%;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比例最大,占82.70%;药源性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用药前询问过敏史,严格用药指征,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的药物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原因、规律、特点,避免或减少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方法:收集与分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1994-01~2009-08)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相关的医药期刊查找原文,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分析。结果:166例过敏性休克中≤10min有82例,≤30min有37例,共119例,占总数的71.69%。患者使用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的药物,发生例数按药物种类排序前4位为:抗菌药物97例(占58.43%)、循环系统用药17例(占10.24%)、神经系统用药10例(占6.02%)、疫苗类7例(占4.22%)。发生例数按药品排序前3位的是:青霉素类35例、头孢菌素类20例、低分子右旋糖酐10例。结论:严格用药指征,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应注意其基础疾病,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49例药源性肺损害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药源性肺损害的发生规律。方法以“不良反应、肺水肿、哮喘、肺炎、呼吸抑制、肺结核”为关键词,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4-2005年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报道的药源性肺损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药源性肺损害的男性多于女性,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上(70.8%)的中老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哮喘(77.6%)和呼吸抑制(16.3%),药物分布主要集中于抗感染药物(39%)和中药制剂(16%),大多数(55%)在给药后30min内出现。结论 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重视药源性肺损害的发生,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彭单云  董正华 《中国药业》2004,13(10):59-59
目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医院1994-2003年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33例监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以抗生素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循环系统药物;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其次为肌肉注射、口服用药;过敏性休克致死4例(12.12%).结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个体的年龄、疾病状况、特异性体质、药物的成分、配伍用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608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其丰  李斯达 《医药导报》2007,26(2):207-209
目的 了解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与特点。方法 检索1994~2002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过敏性休克病例报道,并对2001~2002年度报道的558篇共608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进行分析。结果 608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中青年(17~60岁)发生率较高。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以抗生素、中药制剂、生物生化制品最常见。过敏性休克大多数(82.40%)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内。给药途径大多为静脉注射给药(88.00%),其次为口服给药(12.00%)。结论 临床使用药物应保持足够的警惕,以防过敏性休克或其他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各类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2005年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内199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较易引起过敏性休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与年龄无关,未见性别差异,以静脉给药方式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预防过敏性休克发生。  相似文献   

11.
陈梅  王维忠 《北方药学》2014,(11):146-148
目的:了解我院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情况和特点,分析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发生的可能因素,为医院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对我院51例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以及过敏性休克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年龄、性别没有显著差异;涉及药物以抗菌药物为主,其中又以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为主;涉及静脉、肌内、口服和外用四种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患者临床表现都以血压的变化合并皮肤及其黏膜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表现为主。结论:加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报告与监测工作,及时分析相关信息可以提高医院安全用药风险能力,提高医院药物警戒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98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原因、规律、特点,避免或减少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方法:通过对《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中的《CNKI-CHKD中国医院知识仓库》1994-2004年共11年进行文献检索,共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相关的医药期刊查找原文,自行建立数据库,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类药物、循环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率居前3位,静脉用药发生率(60.02%)最高,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死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84.69%),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严格用药指征,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应注意其基础疾病,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报道的有关过敏性休克病例资料,并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果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中,抗微生物药物品种数居首位(占33.85%),中成药次之(占21.54%);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的药物品种数也是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占62.50%);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占73.85%;发生时间以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多见,占74.36%;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临床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把握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备齐抢救设备,仔细观察用药后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16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玲  苗士宝 《中国药事》2001,15(3):212-213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发生不可预测 ,其发生与药物的剂量大小无关 ,属B型不良反应 ,发生后 ,如不及时抢救 ,有导致死亡的危险。现将《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 991~ 2 0 0 0年刊登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 1 63例进行整理分析 ,供参考。1 基本情况1 1 一般资料药源性过敏性休克 1 63例中 ,男 71例 ,女 71例 ,余 2 1例未注明性别 ;年龄 2个月至 83岁 ;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最多 ,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为1 0 2例 ,肌肉注射 2 3例 ,口服给药 2 9例 ,皮试 3例 ,滴鼻 2例 ,雾化吸入和外涂各 1例 ,未注明途径 2例 ;致休克药物有 63种。1 2 药物分类抗菌药…  相似文献   

15.
安乃近不良反应及急性中毒事件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综述安乃近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为安乃近的临床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医药部分)及Medline有关安乃近不良反应文献题录,检索1986-2001年国内外医药学术期刊有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服用安乃近致不良反应的92名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98例次。其中泌尿系统损害56例次,占57.1%;血液及造血系统损害17例次,占17.3%;过敏反应11例次,占11.2%;皮肤损害9例次,占9.2%;消化系统损害5例次,占5.1%。92名患者中因过敏性休克、暴发性紫癜等严重反应致死15例,占16.3%。此外,有3名患者因超大剂量服用安乃近而造成毒性反应。结论:安乃近所致药物不良反应以泌尿系统损害最为多见。因为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导致死亡的发生频率高,必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源性心脏损害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4~2010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412例药物致心脏损害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2例药源性心脏损害中,循环系统药物占30.58%,抗微生物药占14.81%。药源性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严重会导致心肌梗死、心衰、心跳骤停等。结论:临床要加强对药源性心脏损害的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4—2008年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例,对其年龄、性别、过敏史、原患疾病、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结果在检索时间内国内公开报道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例118例,死亡病例3例。男性占54.24%,女性占45.76%,13.46%患者有过敏史;发生过敏性休克42例(35.59%)泌尿系统不良反应29例(24.58%);克林霉素的使用以静脉给药为主(96.60%)。结论使用克林霉素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原患疾病,控制好药物的用量、滴注速度,并做好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18.
魏怡雯  邱菡 《药学研究》2016,35(6):361-363
目的:汇总近10年国内发表的报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药源性死亡的文献,分析国内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药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中有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药源性死亡的文献资料,对致死病例的性别、年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死亡原因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有效文献55篇,共报道病例76例,男性45例(59.2%)、女性31例(40.8%),男女性别比为1.45∶1;患者年龄0.5~79岁,平均年龄46.9±17.9。患者原发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29例(38.2%)、(支)气管炎12例(15.8%)、肺部感染11例(14.5%)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有65例(85.5%)。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0 min 以内,有48例(63.2%);全部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中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59例(77.6%),用药后休克症状发生时间<5 min 有46例(78.0%)。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最高,有49例(64.5%)。全部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死亡原因分布中,过敏性休克占比最多,为59例(77.6%)。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各异,其中致药源性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为过敏性休克,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最高。临床用药过程中,用药前应当详细询问病史、过敏史等,密切观察防止药品不良反应致死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15例儿童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救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德君 《儿科药学杂志》2006,12(5):24-25,31
目的:提高对儿童药物过敏性休克的认识,探讨防治方法,以降低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5年来收治的15例儿童药物过敏性休克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抢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最易发生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中药制剂(46.7%),其次是青霉素类(26.7%)和头孢菌素类(13.3%),其它药物占13.3%。15例患儿全部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药物过敏性休克与药物种类,患者过敏体质及机体状态有关。合理用药、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准确诊断、及时救治对药物过敏性休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522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陈吉生 《中国药房》2005,16(1):55-57
目的 :探讨发生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检索中文医药卫生期刊1998年~2003年报道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个案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微生物药物、中草药、生物制品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居前3位 ;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 ,占61 30% ;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比例极大 ,占78 73%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 :用药前询问过敏史 ,严格用药指征 ,观察用药后反应 ,方能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