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根据测得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组54例及氯吡格雷敏感(CS)组68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糖代谢、脂代谢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并通过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确定分析此类患者C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吸烟史及高脂血症等指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空腹血糖(FBG)显著比CS组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显著低于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均是CR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CR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是C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对老年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PCI预后的影响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把他们分为观察组(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组)与对照组(非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组),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脂代谢、糖代谢、炎症指标以及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各介入指标与术后病死率之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概率明显升高,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下降是老年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出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符合条件患者共计85例,给予氯吡格雷维持量75mg/d,将其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与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P)、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等值,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有氯吡格雷抵抗13例(氯吡格雷抵抗组),其与对照组的各指标比较结果发现,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约为15.3%,胰岛素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之间有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蛋白尿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且伴有微量蛋白尿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安体舒通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HbA1c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脑卒中患者、同期42例单纯脑卒中患者及5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患者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冠脉造影结果和颅脑CT或MRI等结果。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脑卒中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及单纯脑卒中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单纯冠心病及单纯脑卒中患者;冠脉造影显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脑卒中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评分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颅脑CT或MRI检查显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脑卒中患者以腔隙性梗死和多发性梗死为主,两组患者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糖和血脂对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老年患者中的相关性和价值。方法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75人次为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非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更好。结论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优于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空腹血糖水平在7.0~13.0mmol.L-1和三酰甘油水平在1.7~6.9mmol.L-1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或罗格列酮组。吡格列酮每日30mg治疗24周;罗格列酮8mg治疗24周。结果:于24周时,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者之间降低的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吡格列酮组血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罗格列酮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和(P<0.01),但吡格列酮组升高的幅度大于罗格列酮组(P<0.05)。吡格列酮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罗格列酮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治疗前增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均能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但两者对血脂的影响明显不同,吡格列酮对血脂的影响明显优于罗格列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正规降糖、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血糖变化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心绞痛、肺水肿、心率失常、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55例(91.7%),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42例(70.0%),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睡前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内心绞痛、肺水肿、心率失常、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不会对患者的血糖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蓝丽娟 《北方药学》2012,(12):78-7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脂改变与冠心病的发生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诊断均符合WHO制定糖尿病诊断标准,上述100例患者无合并冠心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我院50例并发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选患者均禁食8小时后,次日清晨抽取肘静脉血,分别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时注意血脂改变情况,有利于防止冠心病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房颤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5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均为药物洗脱支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PCI术后予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氯吡格雷治疗,均连续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随访2年,评估患者安全性指标(口腔、消化道、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部位的出血风险)和有效性指标(指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缺血性卒中等)。结果:观察组TIMI、GUSTO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房颤合并冠心病PCI术后的抗凝效果良好,且出血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确诊后给予氯吡格雷维持量75mg/d。所有患者均于服药前采集静脉血,以测定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并于服药后第4天再次抽血测定血小板的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氯吡格雷抵抗定义为用药后GPⅡb/Ⅲa值升高〉1.40。同时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基础血小板的聚集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90例患者中产生氯吡格雷抵抗19例(氯吡格雷抵抗组)。氯吡格雷抵抗组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基础血小板的聚集率、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基础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约为21.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并非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66例ACS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4例与循证护理组32例,观察两组的收缩压峰值、血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随访血糖达标率、再次心梗率、猝死率。结果治疗前空腹血糖、HbA1c、收缩压峰值、血胆固醇水平,随访再次心梗率、猝死率等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循证护理组的空腹血糖、HbA1c、收缩压峰值、血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给予针对性循证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及预后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31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20与对照组11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降血糖、饮食控制等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匹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显著,其对于血糖和血脂的改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实施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其血糖、血脂水平以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实施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糖、血脂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50例及50名健康对照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等指标进行对照,并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情状况与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和单纯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BMI、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存在差别,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空腹血糖、HbA1c、胰岛素水平、TG均较单纯冠心病组及对照组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较单纯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更加广泛,狭窄程度更重。结论血压、TG、TC、LDL、HDL、BMI、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更加广泛,狭窄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氯吡格雷抵抗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8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服药后3、5 d,分别由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胰岛素浓度(Fasting serum insulin,FSI),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集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资料,对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凝血酶诱导服药3、5 d后的氯吡格雷抵抗率分别为25.6%、29.5%,由ADP检测的抵抗率分别为6%、5%。其中,应用凝血酶作为诱导剂时,55例(71%)患者服用氯吡格雷5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比服药后3 d升高。抵抗组与有效组的ISI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②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③氯吡格雷不可逆地抑制ADP,ADP被抑制后可能会引起其他血小板激活通路上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序贯氯吡格雷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92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术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替格瑞洛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替格瑞洛序贯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9、12个月的主要、次要心血管终点事件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9、12个月的主要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及次要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9个月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出血发生率6.63%(13/196)明显低于对照组15.31%(30/1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替格瑞洛序贯氯吡格雷治疗后可明显减少出血的发生,改善心血管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或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血糖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133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监测12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肌酐、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胰岛素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胰岛素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HbA1c均低于吡咯列酮和常规治疗组(P<0.05)。吡格列酮组降低尿酸的作用显著高于胰岛素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降低血尿酸作用高于吡咯列酮组和胰岛素组。结论:胰岛素组的降糖作用最强。吡格列酮显著降低血尿酸。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无痛风的患者,宜选用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rt-PA纤溶治疗加用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7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 min内经静脉接受50 mg rt-PA纤溶治疗,按是否加用氯吡格雷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每天给予氯吡格雷75 mg,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临床观察指标为梗死血管远端TIMI级血流、冠脉内血栓、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结果:氯吡格雷治疗组梗死血管远端TIMI级血流比对照组显著升高(72.1%vs50.0%,P<0.05),治疗组冠脉内血栓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4.9%vs 56.8%,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再梗死、心源性死亡、总死亡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rt-PA纤溶治疗加用氯吡格雷改善梗死血管通畅率,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以69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5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别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比较t=2.30,P<0.05有统计学差异;糖化血红蛋白比较t=3.3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