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采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其中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而治疗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临床情况。结果通过对比结果显示,对股骨颈骨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后,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较参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愈合率明显提高而且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舒适护理,对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给予体位、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引流管的护理、患侧肢体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5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顺利康复。讨论对乳腺癌患者认真进行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有效的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切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5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给予体位、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引流管的护理、患侧肢体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5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顺利康复.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认真进行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有效的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切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常规引流液及伤口愈合情况,探讨早期2h内夹闭引流管的临床意义。方法行TKR手术患者40例,术后留置引流管,密切观察创口引流情况。2h引流量≤300ml时夹闭引流管并密切观察患者患侧肢体切口渗出、膝关节肿胀及远端感觉、运动、血液循环情况,并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结果引流管及时夹闭患者36例,引流管口及切口有少量渗血28例,夹闭后经观察未见膝关节明显肿胀,肢体远端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正常,引流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均未出现明显变化。患者出院时膝关节未见明显肿胀,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正常。在助力器保护下,患者均能下床行正常功能锻炼。结论及时早期夹闭引流管不但能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还能减少过快、过多引流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影响,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以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康复,对于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四肢骨折及肢体软组织严重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密切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处理,提供专业规范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16例患者由于观察治疗及时得当,避免了肢体坏死,坏疽及截肢的严重后果,肢体后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外伤后对患者伤肢情况进行预见性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对已发生本病的患者给予及早手术切开减压,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伤口引流情况及全身情况的密切观察,可以提高患者伤后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肢体锻炼的护理、语言及吞咽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比较2组肢体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86例急性脑血管病的观察实施急救与护理,及时总结经验。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及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位护理与康复,减少致残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强调临床密切观察,针对性的治疗,正确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神经外科患者预防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预防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和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神经外科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早期评估、密切观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护理的措施。结果 9例患者均治愈,未发生危及生命的肺栓塞等。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神经外科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此类患者早期评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健康宣教,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密切观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两组患者康复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常规护理模式与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语言与肢体康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显著,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脑梗死患者施行早期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充分促进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来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某院进行治疗的7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肢体功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肢体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对比,无显著性(P> 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都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向脑梗死患者提供早期护理,效果突出,可以转变患者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加快肢体功能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患者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训练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36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复。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的整体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规范化护理对上肢骨折患者的作用。方法总结护理72例上肢骨折患者的经验,观察治愈率。结果 68例(94.4%)达到临床愈合标准,3例(4.2%)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无一例出现败血症、骨髓炎或肱骨头坏死。结论上肢骨折患者应针对不同治疗配合以不同的护理,做好功能训练、疼痛的护理及营养支持。规范化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恢复的影响。方法按照护理方式的区别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康复护理,包括肌张力锻炼、感觉刺激、心理护理、体位疗法等。患者神经运动功能评定采取Fugl-Meyer法,日常活动能力评定采取Barthel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根据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加强营养,积极控制并发症.以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后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治并发症和康复期的功能锻炼为重点,找出与护理相关因素,制定完善护理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确保手术成功和置换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14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护理及患者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在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行系统化偏瘫肢体康复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给予急性脑梗塞患者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肢体功能。结果: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肢体功能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措施既能缓解急性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又可改善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艳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2):143-144+146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01~2022-06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骨折手术患者临床展开持续性护理干预后,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骨折患者172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对骨折患者采取的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展开分组。临床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的方法对86例观察组骨折患者进行干预;临床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86例对照组骨折患者进行干预;观察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患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患者(P<0.05)。结论针对骨折患者,临床选择持续性护理干预的方法,针对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可以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将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最终显著提高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