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福生  刘凤琳  江小伟  郭飞  吴翔鹏 《江西医药》2021,56(10):1672-1674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正常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统计患者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特点.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患者≥70岁患者的隐性失血量(769.21±12.40)ml,合并基础性疾病患者的隐性失血量(778.91±41.27)ml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可行,但患者术后隐性失血严重,临床中应高度重视高龄患者、合并内科疾病患者的隐性失血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PFNA与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失血量。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20例,随机分为PFNA组60例和DHS组60例,2组再顺序分为抗凝组30例和非抗凝组30例。通过观察2组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结果 DHS组显性失血量较PFNA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抗凝组隐性失血量较DHS 抗凝组增多,PFNA非抗凝组隐性失血较DHS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相同骨折类型手术上,PFNA与DHS失血量差别不大,增多的隐性失血量并能作为不主张PFNA手术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以补阳还五汤为主)预防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术后第一天每天两次服用补阳还五汤,连服7d。对照组30例,术后第1天每天2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或钠。结果:2组患者术后大腿周径均明显增加,D-dimer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术后第7d行下肢多普勒彩色超声观察股静脉血流速度并探测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组患者术后大腿周径明显减轻,并且治疗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容易发生血液高凝状态,以及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而使用中医益气活血法(以补阳还五汤为主)能够有效缓解高凝状态,消退患肢大腿肿胀,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5,(7):509-513
目的:探讨急诊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及其对治疗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总结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PFN内固定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28例。计算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所有病例均经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术中不显露骨折区域,小切口置入PFN。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811 m L,显性失血量92 m L,平均失血总量为903 m L。隐性失血和显性失血占失血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9.8%和10.2%,隐性失血量远多于显性失血量。不同性别组间以及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间的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隐性失血是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围术期失血的主要原因,应及时补充血容量。性别和肥胖不是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那屈肝素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中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度于我院骨科行PFNA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参照组(37例),比较两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容,总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容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那屈肝素不仅可以减少老年髋部骨折PFNA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PFNA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等,统计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随访中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断钉、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等,术后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出现髋内翻短缩畸形2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PFNA治疗,固定强度高、创伤小、生物力学特性好,但是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29-32
目的观察评价氨甲环酸(TX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TF)行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术后隐性失血(IBL)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间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TF)患者66例,所有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经验丰富主治医师以上完成,均采取PFNA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给予氨甲环酸治疗;对照组33例常规生理盐水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0.0485、1.2416,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隐性失血量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t=-12.8791、-11.1124,P<0.05),观察组术后3、7d外周血Hb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t=3.6674、3.8903,P<0.05)。结论氨甲环酸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较好地控制术后隐性失血,安全性较好,能显著降低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E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云南省华宁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选择闭合复位PE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选择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Harri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98.39%,高于对照组的80.33%(χ^2=10.610,P=0.001);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闭合复位PE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术中失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和分析3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5例接受DHS内固定治疗,7例接受LCP内固定治疗。结果与LCP组和DHS组相比,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存在显著优势,且其患者恢复时间及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其余两组,同时该组患者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更少也显著较低(P<0.05),而三组间的总治疗效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与LCP和DHS相比,PFNA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减轻手术创伤,加速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抽取90例,并按照内固定术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45)应用DHS内固定术,试验组(n=45)应用PFNA内固定术。结果:(1)试验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7.78%。试验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1.06±2.38周,相对应对照组愈合时间为4.68±3.86周。住院期间试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更低。试验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失血量比对照组有更佳的表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以及失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DHS,可作为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丁志辉  曾兴  胡秀华  王丹 《江西医药》2021,56(11):1959-1961,1965
目的 评估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髋部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TriGen InterTAN)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置钉后给予2g氨甲环酸溶于20ml生理盐水注射入髓腔,对照组单纯予20ml生理盐水注射入髓腔.比较2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率,记录术后5、28d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分别为(750.7±115.5)ml、(950.8±110.9)ml,隐性失血量(575.5±43.8)ml、(775.5±41.7)ml,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显性失血量分别为(155.5±43.8)ml、(170.5±41.7)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输血率为分别为11.4%、42.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局部用药可明显降低老年性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AN术后围手术期的失血量及输血率,但以隐性失血量降低为主,显性失血降低不明显,且不增加术后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3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行性高、有效性好,提倡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锁定板、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以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的失血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70岁以上共162例分别行DHS和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PFNA以及股骨头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并根据术后检查结果计算围手术期总失血量。结果PFNA显性失血量与其他三种手术方式相比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手术期总失血量4组手术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手术方式均有自身特点和适应症,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并未增加失血量增大手术风险,因为其具有即刻稳定特点,可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卧床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可作为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4.
白皓  刘磊 《贵州医药》2022,(5):699-700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围手术期出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两组患者均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围术期不予以特殊治疗,观察组在围术期予以氨甲环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失血情况、输血情况、凝血功能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中显性、隐形失血以及总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人数、输血率、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纤维蛋白(FI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完全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患者,围术期运用氨甲环酸在不影响术后凝血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输血率以及输血,同时还可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梁丽明  王跃 《淮海医药》2015,(2):163-164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与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2月应用PFNA与ALP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PFNA组28例,ALP组30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3~15个月随访,术后摄X线片检查示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周~6个月。随访过程中,2组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螺钉松动及滑脱、髋内翻及再骨折发生。2组患者在骨折愈合的时间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手术时间、失血量及下地时间有统计学差异,以PFNA组较具有优势。结论 PFNA与ALP比较,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满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术后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更利于老年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InterTAN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35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例用InterTAN治疗(InterTAN组),18例用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置换组)。对两组患者手术资料、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数据,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InterTAN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置换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InterTAN组稍长(P<0.05),但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置换组1例出现假体下沉。结论 InterTAN设计合理,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老年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以考虑,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在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9%,高于对照组的5.0%(P<0.05),观察组长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P<0.05)。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使老年患者卧床时间缩短,尽早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PFNA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DHS组65例,PFNA组59例)资料,从失血量和术后4个时间点Harris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PFNA组患者的失血量及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与DHS相比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曾怿 《北方药学》2021,18(8):74-75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辅助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于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筛选60人纳入本次研究,计算机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各30例)应用不同治疗方案.两组均应用PFNA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复方骨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骨折愈合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接受PFNA治疗同时联合应用复方骨肽进行治疗,有助于促进骨折部位及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治疗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功能锻炼法,观察组则给予4000IU低分子肝素钙进行干预,比较术后护理效果,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预防护理治疗后,观察组静脉血栓得到控制,呼吸困难、皮疹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趋向良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效控制DVT,同时,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改善,相关预防治疗手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