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导管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血流分级及并发症。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予行冠脉内导管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对照组30例,予行冠脉内单纯导管血栓抽吸介入治疗。比较分析血流分级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内导管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明显减少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梗死及冠脉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总结神经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采用神经介入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8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包括脑血管痉挛、弹簧圈移位及脱落、微导管到位失败、血栓形成。结论为减少神经介入的的并发症,提高治疗疗效,应深入了解神经解剖、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影像学,熟练掌握神经介入治疗的操作技术,遵守介入操作的操作章程,并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于治疗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应及时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欣维宁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欣维宁(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符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两组患者均给予介入治疗常规用药,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TIMI血流Ⅲ级、ST段下降情况、术后心功能、出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TIMI血流Ⅲ级和90min内ST段下降>50%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时应用欣维宁能够显著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临床治疗效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介入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作者自身的体会,总结IABP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应用IABP治疗过程中,56例患者出现IABP相关并发症.由于监测密切,诊断及时,治疗恰当,所有患者均未因IABP相关并发症而死亡.结论 做好插管前后的护理,尤其要重视IABP并发症的护理诊断和预防,包括主动脉并发症、下肢血管缺血和感染等;同时需做好血流动力学监测、体位的保持、球囊的护理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邯郸市第一医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相关动脉再通率(TIMI血流3级)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8.6%。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82例,分为替罗非班组42例(替罗非班+介入治疗),对照组40例(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指标如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的差别。结果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分级、TIMI计帧、TIMI灌注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h内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给予术前、术后康复指导。结果43例急诊PCI成功,成功率86%,通过及时介入治疗和术后有效的护理,急诊PCI对患者安全有效,满意率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可使梗死的相关血管开通成功率较高,TIMI血流3级发生率高,并发症少,能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是否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因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急诊介入术中应用替罗非班)与B组(急诊介入术中不应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在常规使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介入治疗术后靶血管血流分级与心肌灌注分级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急诊介入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2~3级(97.2%)心肌灌注(TMPG)2-3级(97.2%)均显著高于B组(91.6%,88.8%)。两组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介入治疗术中全过程的护理对策。方法监测、记录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介入治疗术中血流动力学、心电图以及症状等改变。结果部分患者显示血压下降,心电图描记得ST-T改变,并心律失常。常见术中症状为恶心、呕吐、头晕及胸痛。均经相应治疗及护理应对措施后改善,无1例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员行介入治疗,术中医护密切配合,可明显增加血运重建成功率,并减少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致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2名,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6例和对照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6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于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试验组达TI-MI1级血流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完全闭塞者比例明显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患者PCI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TIMI2级血流比例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心肌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冠状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