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的严重程度与血浆循环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4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分为轻度12例、中度17例和重度11例,分别采集其受伤48 h内静脉血和30例正常人静脉血各2 ml,提取血浆循环DNA,采用双重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浆DNA水平.结果 颅脑损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颅脑损伤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循环DNA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887,P=0.036).结论 血浆循环DNA水平不但对于诊断颅脑损伤有一定诊断价值,而且与其损伤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8例脑梗死患者(轻型脑梗死组20例、中型脑梗死组37例、重型脑梗死组21例)血清Hcy、hs-CRP水平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轻、中型脑梗死组血Hcy、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型脑梗死组,轻型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中型脑梗死组(P0.05)。结论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对患者病情评估及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慧  渠华  卞超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195-2196
目的 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6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比较三组血清hs-CRP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9.712、13.217,均P<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TNF-α、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85.0%(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叶酸甲钴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93例为对照组,将研究组中高Hcy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叶酸及甲钴胺干预治疗组及非治疗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 (VB12)水平,观察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叶酸及V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高Hcy患者与正常Hcy患者分别为37例及56例,分别占比39.78%及61.22%,高Hcy组血浆Hcy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Hcy组,而叶酸及VB1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Hcy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Hcy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低非干预组,叶酸及VB12水平显著高于非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高于非干预组总有效率78.9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3.80,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Hcy明显高于正常人,而叶酸及甲钴胺治疗可有效降低其水平,同时可恢复机体神经功能,降低了其损伤度及致残率,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归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在硝酸甘油基础上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7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细胞因子、MMP-9、BNP、左室功能变化情况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MMP-9和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浆MMP-9和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副反应.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s-CRP和IL-10水平及血浆MMP-9和BN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以及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结果观察组的基本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8.346、9.027,P=0.018、0.010);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之间比较t值为13.256,P=0.000,两组C反应蛋白比较t值为4.720,P=0.000;两组血小板聚集率之间比较t值为11.525,P=0.000,两组血黏稠度比较t值为2.523,P=0.019。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西药对脑外伤康复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的68例脑外伤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研究组结合银杏达莫注射液.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Fugl-Meyer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Hcy和hs-CRP水平变化,药物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Hcy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血清Hcy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12% vs.67.65%,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西药可改善脑外伤康复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Hcy和hs-CRP,且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醒脑静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NSE、hs-CRP及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40例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40例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佐以醒脑静治疗,作为研究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NSE、hs-CRP及IL-6水平,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的血清NSE、hs-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佐以醒脑静对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指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n=80)、胞磷胆碱钠组(n=80)。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胞磷胆碱钠,治疗时间均为14 d。两组均于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评定(采用NIHSS量表),同时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入院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与胞磷胆碱钠组血清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入院14 d后,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的血清hs-CRP水平较胞磷胆碱钠组进一步降低(P<0.05);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较各自入院时降低(P<0.05),依达拉奉组的NIHSS评分较胞磷胆碱钠组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在脑保护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胞磷胆碱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联合检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探讨三者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选取我院同期体检证实为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CyPA及MMP-9浓度,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血清中hs-CRP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yPA、MMP-9和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PA与MMP-9浓度呈正相关(r=0.64,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PA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71,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MMP-9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61,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PA、MMP-9和hs-CRP浓度显著升高,其可能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CT或MRI确诊的2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107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血浆Hcy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Hcy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cy与hs-CRP水平依照LACI、POCI、PACI、TACI亚型排序逐渐增高(P<0.05,P<0.01),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0.43和r=0.52).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Hcy和hs-CRP明显升高,并且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丁苯酞软胶囊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内皮素-1水平以及一氧化氮水平以及ADL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研究组较对照组低,一氧化氮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帅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113-11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并选择同期8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循环酶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Hcy和hs-CRP,比较冠心病各组及对照组的Hcy和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Hcy、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5、t=3.010,P<0.05);冠心病各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Hcy、hs-CRP均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y:t=2.511、t=3.213,P<0.05;hs-CRP:t=2.780、t=2.891,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hs-CRP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0,P<0.05)。结论 Hcy及hs-CRP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cy及hs-CRP有助于早期诊断冠心病,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尤丽玲 《海峡药学》2012,24(2):178-179
目的 探讨氯呲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抗高血压、降颅压、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原则基础上加用氯呲格雷75mg,每天1次,连用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取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后吸出血清,进行血浆hs-CR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检测,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RP、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水平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45,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氯呲格雷具有降低血浆hs-CRP水平和减少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的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降低血小板的活化,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CD62P)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组80例于入院后发病24h内采集静脉血,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LA)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体内Hcy、hs-CRP、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Hcy、hs-CRP、CD62P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hs-CRP、CD62P的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Hcy、hs-CRP、CD62P的联合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及预后的一项较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及其相关性,为其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冠心病的95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48例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颈动脉IMT,并对研究组患者血清hs-CRP及IMT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尿素氮等一般情况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动脉IMT、斑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均增高(P<0.05);比较两组血清hs-CRP和颈动脉IMT,线性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研究组血清hs-CRP和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624,P=0.004。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及颈动脉内膜病变,并且二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梦影  何朝华 《河北医药》2016,(21):3217-3220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筛选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8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行抗凝、降压等常规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33例),行常规及瑞舒伐他汀治疗患者设为研究组(35例),记录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脂、炎性因子等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以1.89%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13.72%(x2 =9.224,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924,P>0.05;t=0.852,P>0.05;t =0.911,P>0.05;t=0.798,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低于治疗前(£=13.247,P<0.05;t=7.269,P<0.05;t=14.261,P<0.05)及同期对照组(t=10.237,P<0.05;t =5.621,P<0.05;t =13.529,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高于治疗前(沁8.265,P<0.05)及同期对照组(£=6.334,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6,P>0.05;£=0.914,P>0.05;t=0.917,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低于治疗前(t=14.269,P<0.05;t=15.274,P<0.05)及同期对照组(t=12.459,P<0.05;t=14.695,P<0.05),血清白介素-10的水平高于治疗前(t=15.224,P<0.05)及同期对照组(t=13.268,P<0.05).截止到治疗完成,对照组发生心绞痛4例,心律失常1例;研究组发生心绞痛1例,心律失常1例.入组患者未发生其他明显异常,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5.15%(x2=6.249,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具有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促进血脂代谢、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临床可考虑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李海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62-356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内皮素(E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依达拉奉.采用ELE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ET、sICAM-1及MCP-1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T、slCAM-1及MCP-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t=4.55、4.62、4.75、4.43、4.61、4.73,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ICAM-1、MCP-1水平及N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4.12、4.23、4.15、3.91、3.92、3.83、4.52、4.36,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t=3.72、3.63、3.53、3.72,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ET、sICAM-1及MCP-1的表达,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对脑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来我院体检的非脑梗死者88例作为对照组,严格按照我国脑梗死检测标准,采取生化分析仪以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所有患者血清尿素水平以及斑块情况,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经过观察所有患者检查结果看出,研究组血清尿酸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高(t=36.063,14.805,P0.05);研究组患者总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t=0.836,P0.05),其中高尿酸血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血清尿酸正常组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血清尿酸正常组低(t=7.952,-2.175,4.112,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常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较其他两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74,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较正常者高,因此高尿酸血症属于脑梗死中主要风险因素,并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