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确定北细辛的最佳采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发育期北细辛中挥发油的形成和积累,以确定北细辛根的最佳采收期。方法:用气相色谱的方法测定北细辛根的不同样品中挥发油的含量,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生长发育期采集的北细辛中挥发油的积累具有一定规律。结论:兼顾不同的挥发油的含量因素,北细辛的采收期以9月中旬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对比研究了北细辛、汉城细辛和单叶细辛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采用GC-MS法分析三种细辛挥发油,共鉴定出55种成分,其中北细辛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黄樟醚,3,5-二甲氧基甲苯和优葛缕酮;汉城细辛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优葛缕酮和榄香脂素。区别于前两者,单叶细辛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广霍香醇和榄香素。此外,本实验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及福尔马林法比较了北细辛和单叶细辛挥发油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北细辛挥发油具有较弱的中枢镇痛但较强的外周镇痛作用;单叶细辛挥发油具有较强的中枢和外周镇痛作用。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北细辛和单叶细辛挥发油的LD50分别为1.7和7.7 mL/kg。以上结果说明,北细辛和单叶细辛挥发油均具有较强的镇痛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但是两者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上单叶细辛可作为一种天然药物进行使用,但应区别于传统药物北细辛和汉城细辛。  相似文献   

3.
北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Aristolochiaceae Asarum Heterotopoides Fr. Schmidt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q全草。祛风散寒止痛,主产东北三省。过去一直沿用传统栽培方法,但产量低、质量劣。现将北细辛高产保质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北细辛需趁种鲜时播种,播种期一般在7月份,10月中、下旬,胚根可伸长6~10cm,第2年胚根可抽出两片子叶出土,第3年和第4年为一片真叶期,第5年和第6年为两片真叶期。春季时小苗顶冰凌出土。三年生北细辛苗移栽,北细辛生长时怕高温,需充足的散射光、喜肥沃。适应疏松…  相似文献   

4.
据载[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注释选编]:“细辛的药用部位,历代本草均记载为根,东北地区于伪满时期改用带根全草。”细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名医别录》记载:“细辛生华阴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吴普本草》记载:“细辛、如葵叶,赤色,一根一叶相连,三月、八月采根。”当今所用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三种,药用为带根全草。《中国药典》(95版一部)规定细辛“含挥发油不少于2.0%(ml/g)”,作者通过实验说明细辛根、叶中挥发油含量相差悬殊。全草入药的细辛在加工成饮片时,应注意根、叶的比例,以确保临床疗效。 1 实验材料 汉城细辛(嘉兴市医药站);北细辛(湖州市医药  相似文献   

5.
细辛不同药用部位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丽 《中国医药研究》2005,3(2):111-111
本文通过对细辛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含量的对比,证明细辛地上部位即茎叶含挥发油量很低,不符合198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不可单位使用,而根部挥发油含量较高,质量较优,因此作者认为细辛以全草入药为宜。  相似文献   

6.
中药细辛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挥发油类物质作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麻醉、解热、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但是细辛挥发油也普遍被认为是其毒副作用的物质基础,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通过查阅近10年文献,就细辛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及其药理和毒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认为有必要对细辛挥发油中主要成分进行针对性的药效和毒性研究,以期为细辛合理和有效应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不同产地北五味子中挥发油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北五味子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比较黑龙江省不同产地北五味子中挥发油的含量。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五味子中的挥发油,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选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条件是药材加入6倍量的水,浸泡1h,水蒸汽蒸馏6h,挥发油提取率可达2%左右。结论:影响五味子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加水倍数、浸泡时间。  相似文献   

8.
毛细辛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毛细辛和北细辛分别进行了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的对比研究 ,确定了毛细辛的主要鉴别点 ,以药典方法测定其挥发油含量为 0 .81%。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和采收期辽细辛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辽细辛进行挥发油的含量测定,探讨其主要成分甲基丁香酚的含量。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对11个产地和某产地五到十月采收的辽细辛进行了挥发油含量测定,用气相色谱法对甲基丁香酚进行了分析。结果黑龙江(Y8)和桓仁2号(Y10)的辽细辛中挥发油及甲基丁香酚的含量较高,质量较好。九月采收的辽细辛中挥发油和甲基丁香酚的含量均为最高,辽细辛的最佳采收期应为九月。结论应将挥发油含量高,主要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含量高作为评价辽细辛药材质量和确定其最佳采收期的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细辛药材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GC-MS法建立细辛挥发油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判别分析不同产地细辛挥发油的质量差异。结果 建立了细辛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确认24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10个共有峰。不同批次细辛挥发油样品相似度在0.908以上。CA、PCA和OPLS-DA结果显示细辛挥发油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1.0为标准,筛选出8个差异性标志成分。结论 GC-MS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以全面、系统地评价细辛挥发油的质量特征,为细辛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北细辛高产保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Aristolochiaceae Asarum Heterotopoides Fr. Schmidt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q全草.祛风散寒止痛,主产东北三省.过去一直沿用传统栽培方法,但产量低、质量劣.现将北细辛高产保质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出膏量为指标探讨止痛涂膜剂中白芷与川芎的提取条件,以挥发油量探讨该制剂中细辛与花椒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以乙醇两次(8倍、6倍)回流(2h,1.5h)提取白芷与川芎,加入4~5倍水提取细辛和花椒中的挥发油,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正>α-细辛醚是中药石菖蒲挥发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平喘、解痉、抗痫[1]、醒脑、杀虫、抗真菌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癫痫、支气管炎、小儿肺炎、老年性痴呆等。据文献资料,自1986年国内学者胡伯渊等率先报道α-细辛醚对SGC-701、HeLa细胞株有抗癌活性以来,至今,对于其它肿瘤细胞的研究以及其抗肿瘤的机制研究尚未见报道。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人食管癌Ec-109细胞株2010年2月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细胞库;α-细辛醚为北京双鹤药业股  相似文献   

14.
正交试验法优选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β-CD)的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β-CD饱和水溶液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利用率及包合物收率为指标优选细辛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细辛挥发油与β-CD之比为1∶8(mL/g),搅拌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0.5h。验证实验中挥发油利用率为77.57%±0.068,包合物收率为53.90%±0.036。薄层鉴别结果表明细辛挥发油被环糊精包合,而非表面吸附。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操作简便、工艺稳定、包合率高。  相似文献   

15.
野生和栽培鲜肿节风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野生和栽培鲜肿节风挥发油中的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和NIST-98、WILEY275检索库对两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分离出的115种物质中野生和栽培鲜肿节风挥发油分别鉴定了65和64种化学成分,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分别为76.3%和77.8%,其中两者共有化学成分为48个,其相对含量总和占各自总检出成分分别为74.38%和79.32%。结论野生品与栽培品的挥发油成分、共有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有差异,有些相差很多倍;共有成分所占比例较大,且共有成分总含量接近。该研究为肿节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细辛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根及根茎与茎叶中挥发油的含量差异极其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将细辛的药用部位由全草更改为根及根茎,含量测定项下规定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2.0%(mL/g)。为了研究细辛最佳提取工艺,我们采取正交实验法,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细辛不同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细辛挥发油提取物组、超临界提取物组、水提取物组,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细辛不同组分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小鼠的主要急性毒性症状:抽搐、精神不振、呼吸急促等,死亡多集中在用药后12h之内;用药后24h未死亡小鼠的精神、食欲都逐渐恢复,继续观察14d个别小鼠死亡.细辛挥发油提取物、超临界提取物LD50以及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86.9g·kg-1·d-1(62.2 ~120.8g·kg-1·d-1)、7.4g·kg-1·d-1(6.3~8.7g·kg-1·d-1);细辛水提取物未测出LD50,其最大灌胃量(MLD)为30g·kg-1·d-1,相当于临床70kg的成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76.92倍.结论 细辛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细辛超临界组>细辛挥发油组>细辛水提取物组,细辛水提取物给予较大剂量,仍没有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今后临床上煎剂中使用大剂量的细辛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细辛挥发油中5种主要成分(α-蒎烯、β-蒎烯、1,8-桉叶素、黄樟素和甲基丁香酚)的方法。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以胡薄荷酮和间二甲苯为双内标物,用HP-5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上述成分在12 min内获得较好的分离;5种成分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值与其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7;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6.7%~99.4%,RSD为1.24%~2.31%。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细辛挥发油中5种成分的含量,为细辛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野生茅苍术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雪英 《中国药房》2008,19(30):2380-2381
目的:分析野生茅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测定各成分的含量。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茅苍术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各成分并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野生茅苍术挥发油中分离出44个成分,鉴定出其中33个,主要成分为β-桉叶油醇、苍术酮、茅术醇和苍术素;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含量,分别为18.894%、13.707%、11.053%和6.815%。结论:本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栽培茅苍术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DC.)Roidz.为中药苍术的主流品种之一,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苍术中主要有效成分类型为挥发油。据文献报告,北苍术挥发油中苍术素含量较高。为了了解北苍术挥发油中苍术素的动态积累规律,为确定北苍术最佳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不同生长发育期北苍术中苍术素进行了气相层析法含量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