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郝晓娟 《中国医药》2013,8(8):1111-1111
患者男,67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2年,心悸2d"于2012年12月1日入院.入院前2年因胸闷、胸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示:左前降支近中段狭窄75%~95%,左回旋支近中段狭窄50%~ 75%,右冠状动脉全段多处弥漫性病变,行支架植入术,术后扩冠及营养心肌治疗,入院前2d因心悸再次入院.否认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肥大)、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5/62 mm Hg(1 mm Hg =0.133 kPa).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2009年7月以反复心前区疼痛1月余人院。行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检查示:心肌呈缺血型改变,有典型心绞痛发作病史。既往发现“高血压”20年余,最高达200/110mmHg,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血压控制在140/80mmHg,无糖尿病史。入院后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回示:左主干正常。左前降支内膜不光滑,近中段存在弥漫性狭窄病变,最严重处约99%,前向血流TIMI-3级;回旋支内膜不光滑,近段及中段存在狭窄病变,程度约90%,前向血流TIMI-3级;右冠状动脉内膜不光滑,中段轻度狭窄,程度约30%,远端存在99%狭窄病变,前向血流TIMI-3级。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9岁.主因间断发作胸闷、胸痛3个月,加重伴晕厥1h于2011年4月15日9∶ 30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痔疮病史数年,近1年来反复出现便血、肛周疼痛,间断外用美辛唑酮栓1粒,每晚睡前塞入肛门治疗.无药物过敏史,有烟酒嗜好.患者于近3个月来间断发作胸闷、心慌、胸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等,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美托洛尔片治疗后稍有缓解;1个月前因1周内间断发作胸闷、胸痛2次,而入住本市某三甲医院,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而行冠状动脉CT检查,未见异常;对症治疗5d后出院.本次于1h前乘车时再次发作胸闷、胸痛、四肢冷汗,下车时突然晕厥,摔倒于地,路人呼叫120急救车送来我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8岁,因“间断胸闷9年,加重伴胸痛5d”入院。患者9年前因胸闷于当地医院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并予以药物治疗。2年前活动后出现胸痛,来东直门医院行冠脉造影示三支病变(前降支中段90%狭窄、回旋支近中段50%~85%狭窄、右冠全程50%~70%狭窄),于前降支和回旋支各置入支架1枚。术后规律服药,未再出现不适。5d前再次出现胸痛、大汗。含服硝酸甘油后不缓解,来东直门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Ⅱ级( Killp 分级)”。心脏超声示:左心房47.8 mm ×57.9 mm,左心室67.8 mm ×56.6 mm,EF 34%。冠脉造影示:前降支支架近端100%闭塞,前向血流TIMI 0级,右冠全程50%~95%弥漫性狭窄,回旋支50%~85%弥漫性狭窄,于前降支置入支架1枚,术后患者症状缓解。10月8日择期于右冠再次置入支架1枚。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9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1年余,PCI术后1月余入院.患者于2008年12月诊断为冠心病、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009年11月到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并进行PCI治疗,在RCA近中段、PDA近段、LCX近段、LCX远端、LCX两支架间串联植入支架,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可,坚持规律服药,胸闷症状消失,活动后不明显,但患者前降支仍存在病变,建议1个月后解决前降支狭窄问题,今为进一步治疗并植入前降支支架而住院,诊断为(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PCI支架植入术后;稳定型心绞痛;全心增大;心功能Ⅱ级;(2)高三酰甘油血症;(3)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9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1年余,PCI术后1月余入院.患者于2008年12月诊断为冠心病、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009年11月到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并进行PCI治疗,在RCA近中段、PDA近段、LCX近段、LCX远端、LCX两支架间串联植入支架,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可,坚持规律服药,胸闷症状消失,活动后不明显,但患者前降支仍存在病变,建议1个月后解决前降支狭窄问题,今为进一步治疗并植入前降支支架而住院,诊断为(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PCI支架植入术后;稳定型心绞痛;全心增大;心功能Ⅱ级;(2)高三酰甘油血症;(3)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且在急性期出现心室颤动和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临床特点:男55例(83.3%),女11例(16.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电图特征:66例患者中,41例(62.1%)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其中30例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占73.2%;25例(37.9%)为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其中合并右心室梗死18例,占72.0%.③冠状动脉造影特征:4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2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左主干病变;余39例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罪犯病变在近段者28例,中段者9例,远段者2例,其中37例闭塞或中重度狭窄,轻度狭窄者2例.2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7例(28.0%)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其中罪犯病变在近段者1例,中段者5例,远段者1例;18例(72.0%)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罪犯病变在近段者10例,中段者8例,均为重度狭窄或闭塞.66例患者中,多支病变46例(69.7%),其中三支病变25例(37.9%).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心室颤动患者,以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最为常见,下壁心肌梗死则常合并右心室梗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作为梗死相关动脉最为常见,罪犯病变以近、中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568例患者,行多体位投影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扩张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5例冠状动脉扩张中共累及55支冠状动脉,按累及数从多至少依次为右冠状动脉(24支,占42.6%),前降支(16支,占29.1%),左回旋支(10支,占18.2%),左主干(5支,占9.1%).35例冠状动脉扩张患者中,有心绞痛病史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与梗死相关动脉有关,3例表现为非典型性胸痛,2例心力衰竭.35例冠状动脉扩张患者中1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治疗后30例症状消失或减轻,3例仍有反复胸痛,2例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结论 冠状动脉扩张以心绞痛为主要症状,抗血小板、调脂为冠状动脉扩张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9.
心脏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走行于心外膜脂肪组织或心外膜深面。有时,冠脉主要分支的一段走行于心肌内,在心肌走行一段距离后,又浅出到心肌表面来,走行于心肌内的动脉段叫做壁冠状动脉,遮盖冠状动脉的心肌称肌桥。由于肌桥的收缩导致冠脉狭窄,血流量减少,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自2001年5月至2004年6月,2例冠状动脉肌桥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病例1:患者,男,37岁,反复发作心前区剧烈疼痛,伴胸闷憋气。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肌桥约4~5cm,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约90%,舒张中晚期正常…  相似文献   

10.
病例 男,57岁,主因间断性陶闷一月,持续性心前区疼痛一小时于1994年1月25日8:30急诊入院。入院时BPl2/9kPa,心界无扩大,心率88次/分,律齐,心尖部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肝脾无肿大,ECG:STV_2~V_6,弓背抬高0.4~0.5mv。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即刻给予静脉溶栓,尿激酶150万单位于30分钟内静脉滴入,病人仍心前区疼,憋气、胸闷明显,ECG无变化,静脉溶栓未成功。于9:45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动脉段内膜不光滑,4段开始部狭窄75%,左冠状动脉内膜不光滑,7段初狭窄100%。决定紧急PTCA治疗,用8F~4Gnd到位,0.014#导丝顺利通过病变,沿  相似文献   

11.
男,69岁,因反复心慌2年,伴右侧胸部刺痛4月,意识丧失5 min入科.2006年3月始,反复出现心慌,偶有胸闷,先后在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心房纤颤",不规则服用"胺碘酮(可达龙)、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等药治疗,症状明显改善.近4个月来,反复出现右侧胸痛,疼痛为间歇性刺痛,持续约2~3 min,平均3~4 d发作1次,休息、深呼吸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无放射牵涉痛,无咳嗽、胸闷及胸前区压榨感.  相似文献   

12.
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77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气短、乏力13年,突发晕厥半小时而于2003年11月18日人院。患者高血压病史40 年,最高血压达200/120mmHg。脂肪肝20 年,胆结石16年,无手术及外伤史,吸烟40年,20支/天,饮酒20年,3两/天。患者两个月前曾于我院作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中远段约50%~75%狭窄,左主干中段见斑快,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患者,老年女性,既往曾因胸痛分别于2008年9月22日至10月1日、2009年4月16至25日、2011年9月23日至10月3日前后三次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并先后两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别为:2008年9月14日的结果为:左前降支近中段可见80%~90%弥漫性狭窄,回旋支较细小,近端不规则,第一钝缘支发出后可见70%~80%狭窄,第一钝缘支自开口至近端可见80%弥漫性狭窄。于前降支、回旋支分别置入1枚支架。  相似文献   

14.
速尿为常用利尿药,过敏反应极为少见,现将1例速尿致过敏性休克报告如下。患者,女,41岁。因反复心慌28年,加重伴胸闷、憋气20天,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源性肝硬化,心房纤颤,心功能N级,于1993年12月20日入院。住院第7天,给予10%GS300ml,内加速尿20mg,每分钟7滴。当液体进入  相似文献   

15.
1病例 患者,男,81岁,2008年5月29日晨5时30分,因头晕、胸闷、气急,心慌、全身乏力,伴大小便失禁,入我院急诊治疗。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脸色苍白,四肢冰冷,呕吐咖啡色液体约20ml,测T36℃,P29次/分,R34次/分,BP99/45mmHg,立即遵医嘱给予输氧、输液,心电监护等对症处理。患者病史:患者曾于2007年12月、2008年4月因反复发作头晕、胸闷、气急、肢体抽搐而入我院治疗,有高血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病史。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6岁,因“突发胸闷伴后背部疼痛、恶心伴呕吐”于2013年2月11日急诊入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医嘱给予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A632)300mg,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LM中段30%狭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发现DSCTA(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不同血管狭窄程度及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心内科就诊并拟诊为冠心病的病人116例,签署知情同意后,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一周后行冠脉造影术检查,选取左主干、前降支近段、前降支中段、前降支远段、回旋支近段、回旋支中段、回旋支远段、右冠近段、右冠中段、右冠远段等10个主要血管节段,以冠脉造影术(CAG)为诊断金标准,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术(DSCTA)对不同分支、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计纳入拟诊冠心病病人116例,采集图像清晰的冠状动脉血管节段1113段.DSCTA诊断冠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4.94%(319/336)、特异度96.40%(749/777)、阳性预测值91.93%(317/347)、阴性预测值97.78%(749/766),诊断一致率95.96%(1068/1113),一致性较好;对不同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评价发现,DSCTA对冠脉各节段不同狭窄程度的诊断一致率为90.29%(1005/1113),一致性较好(Kappa=0.802);对冠状动脉不同节段的诊断效能分析发现,DSCTA对前降支近段(98.63%)的诊断灵敏度最优,对前降支远段(98.96%)的特异度最优,右冠近段评价一致率最高(98.17%);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结果发现,DSCTA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灵敏度为74.16%(89/120),特异度为96.58%(959/993),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一致率一般(Kappa=0.699).结论 DSCTA对冠心病血管狭窄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以作为冠心病冠脉狭窄的筛查手段;对不同节段冠状动脉血管的诊断效能存在差异;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5岁。主因反复胸闷3年,加重1个月入院。胸痛特点:无明显诱因感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左肩部放射,持续数秒,休息后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多在体力活动下发生。曾多次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2型糖尿病史4年,给予门冬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正常。入院查体:血压116/60mm Hg,肺部及心脏体查无特殊。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正常,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前降支中段局限性狭窄70%。经讨论结合患者有胸痛症状,决定对前降支病变进行血运重建。在进行PCI治疗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立即给予阿托品、多巴胺提高心率及升高血压后,并立即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左、右冠状动脉未见夹层及血栓形成,TIMI血流2级。经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是前降支狭窄病变明显减轻至狭窄约20%。遂放弃继续PCI治疗。  相似文献   

19.
濮雪芹 《海峡药学》2012,24(2):266-266
病例:患者,男,50岁.于2010年2月8日晚饮啤酒1瓶和白酒1两,约10min后因咽喉炎服用诊所开具的头孢拉定胶囊,数分钟后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皮疹、胸闷、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感头晕明显,神智模糊.入院测BP60/30mmHg,T 36.3℃,P 110次/min,R 21次/min,给予50%葡萄糖20mL+葡萄糖酸钙10mL+地塞米松10mg静推,麝香注射液30mL+ 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并给予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及其他对症治疗,30min后神智逐渐清醒,呼吸平稳、皮疹消失,BP 90/65mmHg.  相似文献   

20.
例1,男,58岁。入院诊断: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既往无阵发性房颧病史,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狭窄约30%~80%,左主干末段狭窄约50%,前降支中段肌桥,回旋支远段狭窄约90%,于2d后行PCI术,术前心律为窦性,于回旋支远段植入EXCEL 2.5mm×28mm支架,于右冠状动脉中段病变处植入PARTNER 3.5mm×24mm支架,以14个标准大气压力扩张,后心律立即变为房颤,室率120次/min,即予可达龙300mg静脉推注后返回病房,后予可达龙持续静脉滴注,约术后22h,恢复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