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华家  朱冬宁  鲍俊 《安徽医药》2016,37(7):840-84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择2013~2015年在歙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依据患者临床表现,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是否减量或停止使用抗菌药物。观察组依据PCT检测结果决定如何使用抗菌药物。PCT浓度以0.25 ng/mL作为细菌感染阳性诊断阈值,当降钙素原水平≥0.25 ng/mL使用抗菌药物,当降钙素原水平 < 0.25 ng/mL停止使用抗菌药物。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5%,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10 d以内人数高于对照组,使用10 d以上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平均抗菌药物用药费用、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总有效率82.5%,3例患者病情加重,对照组总有效率77.5%,2例患者病情加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CT指导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在临床中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的优点,可优化抗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肖菲  江丽丹  郝金斗 《安徽医药》2015,36(9):1092-1094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在儿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PCT在儿童全身炎症反应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177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89例)和 PCT组(88例)。常规组参照国家治疗指南标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PCT组按照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血清PCT≥0.50 ng/mL,使用抗菌药物治疗;PCT<0.50 ng/mL不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儿的炎症标志物水平、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PCT组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患儿PCT水平,对于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及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海华  陶晓根 《安徽医药》2015,36(11):1342-1345
目的 研究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及过程中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对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在明确感染的前提下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130例和非感染组70例,对其进行血清PCT、CRP和WBC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PCT、CRP及WBC计数之间的差别,并计算PCT、CRP和WBC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者PCT和CRP检测值高于非感染组患者(P < 0.05),而W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CT升高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95.4%)和特异性(91.4%)要高于CRP和WBC(P < 0.05);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革兰阴性菌(G-菌)感染组患者的PCT高于革兰阳性菌(G+菌)感染组(P < 0.05)。抗菌药物治疗后,PCT水平下降幅度较CRP大(P < 0.05),WBC变化幅度较小(P < 0.05)。结论 PCT可作为感染性疾病初步诊断的指标之一,并可用于初步判断病原体及指导判断抗菌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清咳平喘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5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根据病情常规给予低流量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等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咳平喘颗粒,开水冲服,每次10 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动脉血气、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68.6%)(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AT评分、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评分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AT评分、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PC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WBC、CRP、PCT水平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与对照组(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咳平喘颗粒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有协同作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毛晶 《安徽医药》2015,36(10):1241-1243
目的 探讨超短波辅助抗菌药物降阶梯对老年重症肺炎的影响。方法 将3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用超短波。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和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57.89%(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超短波辅助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能够减少炎症反应,缩短病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义堂  王中晓  杨红 《安徽医药》2017,38(7):910-912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儿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比较各组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CT与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PCT水平患儿抗菌药物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 脓毒症不同严重程度各组患儿APACHE Ⅱ评分、血清PCT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CT与APACHE Ⅱ评分正相关(r=0.685,P<0.05);不同血清PCT水平患儿抗菌药物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0.5 ng/mL、0.5~10 ng/mL、>10 ng/mL患儿28 d病死率分别为8.33%、20.59%、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对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临床药师参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对抗菌药物管理指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wagner4级糖尿病足患者40例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wagner4级糖尿病足患者4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临床药师未参与患者药物治疗监护,干预组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开展抗菌药物管理、药物重整、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比较两组的疗效、抗菌药物管理指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药费、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相当,临床药师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药费和住院费用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足患者的药物治疗可以优化抗菌药物管理指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促进合理用药,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周有旺  陶文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0):1149-1152
目的 探究伏立康唑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曲霉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曲霉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 mg/次,2次/d,3 d后改为1次/d。治疗组进行伏立康唑序贯治疗,静脉滴注注射用伏立康唑6 mg/(kg·次),2次/d,持续3 d后改为4 mg/(kg·次),2次/d,静脉滴注共持续8 d,此后改为口服伏立康唑片,150 mg/次,2次/d,共持续6 d。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9(IL-19)。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3%、6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胸痛、咳嗽咳痰、咯血、紫绀、呼吸困难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8、IL-10、IL-1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8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伏立康唑序贯疗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曲霉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可更好的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在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内科病房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238例,分为常规治疗组120例(常规组)和PCT检测治疗组118例(PCT组)。常规治疗组由经治医师按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PCT组按血清PCT检测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抗生素使用率、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CT组的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5006(3016~9648)元、3504(1156~5201)元、83.6%,均低于常规组6258(3006~12060)元、4380(1500~6018)元、94.5%(均为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AECOPD患者在PCT检测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抗生素使用的费用,进一步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必净联合多巴胺、酚妥拉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方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酚妥拉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气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多巴胺、酚妥拉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抑制机体炎性反应,降低病死率,值得在COPD急性加重期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130例COPD患者入院时均实施优质护理,出院时采用西雅图阻塞性肺疾病问卷(SOLDQ)评分,并根据其分值分观察组(≥240分)81例和对照组(<240分)4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肺功能、住院天数、合并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程、肺功能、加重次数、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文化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陪护、吸烟史、居住地及饮食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PD病程、肺功能、加重次数、住院天数与COPD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呈负相关(β=-0.67、-3.49、-1.01、-1.75,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肺功能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骨科内固定取出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与否的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2016—2017年间,择期内固定取出术患儿的性别、年龄、血常规检查数据、是否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否继发切口感染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结果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组(71例)与未用药组(350例)患儿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80±1.24)d和(1.27±0.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是否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与切口感染无关,建议逐步纠正临床医生的预防用药行为,降低骨科择期内固定取出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已使用抗菌药物的血流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与病原菌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同一时刻行PCT检测和血培养,且培养结果为单一病原菌的血流感染患者,对其血培养结果与PCT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有119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其中G+菌37例(31.1%),PCT浓度为0.49(0.16~1.59)ng/ml,G-菌82例(68.9%),PCT浓度为0.71(0.27~2.74)ng/ml,G+菌和G-菌PC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109)。G+菌中以肠球菌属的PCT浓度最高,为3.35(0.95~28.79)ng/ml,G-菌中以肠杆菌属的PCT浓度最高,为5.25(0.22~35.89)ng/ml,不同菌属感染的PCT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对于已使用抗菌药物的血流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无法判断是G+菌还是G-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朱红云  周洪英  田桂锁  秦秀英 《安徽医药》2015,36(11):1399-1400
目的 探讨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及最佳用药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妇产科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90例,所有孕妇都进入产程、宫口开2 cm以上、胎膜早破或羊水Ⅲ゜污染。将以上临产后高感染风险剖宫产产妇根据用药时间分为3组,其中A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24 h(29例),B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48 h(30例),C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72 h(31例)。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发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观察临产后产妇围术期24、48及72 h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差异。结果 3组产妇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3组术后血象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术后发热分别为A组10.3% (3/29)、B组13.3%(4/30)、C组16.1%(5/3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最高体温降到正常所需时间明显小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24 h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安全有效,无需延长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15.
瞿香坤  荣令  田图磊  夏静  张红波 《安徽医药》2017,38(11):1464-1466
目的 比较引流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在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亳州临床学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16Fr (直径5.3 mm)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直径2.1 mm)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时间、置管操作时间、拔管时间、总有效率,以及肺部感染,置管堵塞、脱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6.67%),肺复张时间(1.50±0.30) d短于对照组(3.00±1.0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堵管、脱管、皮下气肿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使用镇痛剂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流导管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疗效优于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非重症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中国药物警戒系统(CHPS)收集新乡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701例儿童CAP(3~14岁)患者的信息。按其治疗方案中是否含有热毒宁注射液将患者分成热毒宁组和对照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按1∶1的比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以减少两组之间的混杂偏倚。比较匹配后的两组之间疗效和安全性结局的差异。结果 PSM后,两组各有202例患者被纳入分析。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合并症和合并用药情况相当。结果表明,热毒宁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08% vs 80.20%,P<0.05)。热毒宁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8.66±1.56)d vs (9.36±1.39)d,P<0.05]。与对照组相比,热毒宁组中儿童CAP典型症状或体征的缓解时间更短(P<0.05)。两组的重症监护室(ICU)转入人数、病死率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现有数据的分析显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有效提高儿童CAP的治愈率、缩短症状或体征缓解时间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同时不增加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40例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以噻托溴铵吸入剂为主的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人员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均显著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SaO2和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气管壁厚度(WT)、器官壁总面积(WA)、管壁厚度/外径(T/D)均显著降低,官腔面积(AI)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能够明显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黄连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9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收治的8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将4.5 g本品以稀释液充分溶解后,立即加入100 mL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次给药时间 ≥ 30 min,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按体质量1 mL/kg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氧合指数(OI)、CURB-65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咯痰、胸闷痛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之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OI均显著增高,而CURB-65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OI显著高于对照组,CURB-65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NLR及血清SAA、PCT水平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ESR、NLR及血清SAA、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临床表现消除及呼吸功能改善,抑制机体炎症状态及肺部感染程度,利于加快病情缓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头孢美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60 例 CAP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每次 0.4 g,静脉滴注,每天 1 次,疗程 1 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注射用头孢美唑钠,静脉滴注,每次1.0~2.0 g,每天2次,疗程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费用和治疗前后的PCT、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以及不同肺炎严重指数(PSI)患者的PCT、CRP、WBC水平,Spearman法分析CAP患者PCT、CRP、WBC 与 PSI等级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 6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45.00%(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抗生素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CT、CRP、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T、CRP、WB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I Ⅳ级患者的 PCT、CRP 水平显著高于 PSI Ⅲ级、Ⅱ级患者(P<0.05);不同 PSI 等级患者的 WB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水平与PSI等级呈正相关(r=0.538,P<0.05),CRP、WBC与PSI等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头孢美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AP,可缩短患者住院、用药时间,有效降低患者PCT、CRP、WBC水平。血清PCT水平与PSI等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对急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疗效,以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7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和灌洗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每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APACHEⅡ评分,以及患者的呼吸衰竭好转时间、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清PCT和hs-CR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1周后,灌洗组血清PCT、hs-CRP分别下降至(0.2±0.1)ng/mL、(5.7±4.5)mg/L,常规组分别为(0.5±0.3)ng/mL、(11.3±8.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SaO2、PaO2、PaCO2)和APACHEⅡ评分均改善,且灌洗组好转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灌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7%,高于常规组的56.7%(P<0.05);灌洗组患者的呼吸衰竭好转时间、炎症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灌洗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有效抢救急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性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