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针对我院围手术期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数量较多问题,进行围手术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使用合理性评价,制定出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方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外科系统围手术期预防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患者信息,参考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分析我院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使用情况。结果:高危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基本合理,但无高危因素患者预防用药的剂量及时间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大剂量使用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但目前其超说明书使用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需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调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中药物相关问题(drug related problems,DRPs),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3月住院患者中使用盐酸川芎嗪的全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的西班牙药物相关问题研究方法Granada-Ⅱ 分类法,对住院患者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用药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228例患者临床应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209例患者发生DRPs,累及产生426药次DRPs,包括94药次DRP2,165药次DRP4,41药次DRP5,126药次DRP6。结论:应制定干预措施,规范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王绚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46(11):2401-2407
目的 了解在真实世界中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用药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方法,对来自江苏省3家三甲儿童专科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使用热毒宁注射液的手足口病患者一般信息、临床用药信息及合并用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手足口病患者共3 486例,平均年龄为4.74岁,多为6岁以下儿童,占83.37%。主要分布在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时间多集中于1~7 d,占86.40%。使用热毒宁注射液的手足口病患者常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病、支气管炎等,中医证候多为湿热郁蒸证,其次为风热犯肺证;热毒宁注射液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单次用药剂量以4~7 mL最多,共1 725例患者,占49.58%;疗程分布最多的为4~7 d,占总人数的58.45%。热毒宁注射液的常见联合用药为开喉剑(支持度43.67%)、奥拉西坦(支持度35.40%)、苯扎氯胺(支持度26.82%)、利巴韦林(支持度24.53%),并常与抗病毒药物、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等具有相似药理作用的药物合并使用。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用药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及手足口病诊疗指南,部分患者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临床医生应注意用药规范,并评估合并用药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预防儿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改善情况。方法: 调取2014年1月我院住院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及使用情况详细数据进行点评,干预后采用相同方式调取2014年7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后,盐酸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有所下降(20.6%),各个科室用药剂量有所下调、疗程缩短,该药物的使用费用下降,疼痛评估情况也有所改善,部分外科科室已经建立了根据患者疼痛评估结果调整药物使用的意识。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干预,我院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对康艾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价,为规范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以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3月入院并使用康艾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价用药合理性。 结果:共观察病例1 000例,其中超适应证用药占2.5%,用药剂量不足占2.1%,超疗程用药占0.8%,溶媒剂量不足占0.5%。1例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结论:康艾注射液临床应用欠规范,提示临床用药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适应证、疗程和用法用量,并密切监护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豚鼠雾化吸入给予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评价临床超说明书给予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建立雾化给药药物浓度检测方法,确定吸入给药实际给药量。以临床使用盐酸肾上腺素给药频次与剂量结合过敏性试验评价方法,采用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方案,评价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豚鼠产生的全身过敏反应及呼吸系统毒性反应。32只豚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阴性对照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致敏剂量:20 mg·kg-1卵白蛋白)、低剂量组(致敏剂量:15.5 μg·kg-1盐酸肾上腺素)和高剂量组(致敏剂量:31 μg·kg-1盐酸肾上腺素)。各组激发剂量是致敏剂量的2倍,激发时观察过敏反应症状,激发后采集血液与肺泡灌洗液,全血用于检测血液学,分离血清和肺泡灌洗液用于检测IgE。动物解剖后取支气管与肺脏组织做组织学检测与免疫组化。结果 使用雾化装置给予豚鼠盐酸肾上腺素在给药3.95 min时可达到临床等效剂量。各组豚鼠在致敏给药期间体质量正常增长,无明显异常反应。激发时,阳性对照组豚鼠出现强阳性过敏反应,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豚鼠均无明显过敏反应。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豚鼠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gE含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豚鼠激发后肺组织内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内出现大量红细胞和渗出液;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阳性组豚鼠肺组织内炎性症状与B淋巴细胞增多相关。而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豚鼠血液学指标、血清IgE含量、免疫组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经雾化给予豚鼠不发生过敏反应,且未产生呼吸系统毒性。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雾化吸入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肾上腺素救治过敏性休克的使用方法。方法 关于过敏性休克发生时肾上腺素的注射方法和注射剂量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肾上腺素药品说明书、《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和《围术期过敏反应诊治的专家共识》等相关临床指南共识和文献资料,分析探讨了肾上腺素用于过敏性休克急救时的给药方法。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在使用肾上腺素救治过敏性休克时,34%临床医师和42%护士首选皮下注射给药;20%临床医师和30%护士首选肌内注射给药;选择肾上腺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射的临床医师和护士分别为20%和16%;而选择药液不稀释直接静脉注射的临床医师和护士占比分别为26%和12%。70%临床医师和76%护士认为肾上腺素的单次使用剂量以0.5~1.0 mg为宜。依据相关指南和文献资料,患者在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时,肾上腺素肌内注射给药方便及时,药物吸收速率较皮下注射快,起效迅速,风险小,单次注射剂量以0.3~0.5 mg为宜,是首先推荐的用药方法。肾上腺素不经稀释直接静脉注射,可能会导致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引发心律失常和脑血管意外。结论 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在救治过敏性休克时,选择肾上腺素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促进肾上腺素的规范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导致儿童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致104例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给药剂量、ADR发生时间、联合用药情况、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患儿发生ADR的比例相对较高,占55.77%;以单次给药剂量10 mL发生率最高,占35.24%;ADR出现时间多数在用药初期,用药30 min内发生的占66.34%;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38.89%)、全身性损害(30.15%)为主,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均预后良好。结论 儿童是热毒宁注射液ADR的高发群体,临床使用应辨证施治、规范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密切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改善颅脑损伤术后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致心率缓慢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 将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导致心率缓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组和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组,各40例,观察3组药物干预后心率、目标血压、心律失常、胃钠潴留、肺部感染、目标热卡、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B、脑氧代谢(脑氧摄取率、脑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及对术后3个月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3组药物干预后,患者心率>60次/分的达标率均高。血压方面: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组的达标率较高(最低达97.5%);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达标率稍低(P<0.05);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组的达标率较另2组更低(P<0.05),且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与另2组相比较,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组发生胃钠潴留的概率明显增加(P<0.05),发生感染的概率亦明显增加,168 h目标热卡的达标率明显降低;而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组与盐酸异丙肾上腺组在发生胃钠潴留、肺部感染、目标热卡达标方面无差异。3组药物干预后脑氧代谢、神经功能因子、3月后死亡率及致残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具有改善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所导致心率缓慢的作用,其中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改善心率减慢的不良反应小,可供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86例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致AKI和同期使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但未发生AKI的7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肾毒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KI是羟乙基淀粉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为10.08%。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低蛋白血症、肌酐清除率、合并肾毒性药物、术中出血量、日剂量和用药时间与羟乙基淀粉肾毒性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日剂量(≥14 mL/kg)、肌酐清除率(<30mL/min)、用药时间(≥5 d)、术中出血量(>3 000 mL)、合并肾毒性药物和低蛋白血症(ALB<30 mL/L)是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致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停药或经相关治疗后肾功能均逐渐恢复。结论 日剂量偏大、肾功能不全、长时间用药、术中出血量偏大、合并肾毒性药物和低蛋白血症是羟乙基淀粉致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重点关注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以保证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1.
曹妍  程林  陈有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1):2267-2271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2014—2016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临床用途、使用量、用药频度(DDDs)、排序比(B/A)、限定日费用(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2016年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2015、2016年的增长幅度较大;销售金额居首位的是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其次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DDDs排序居前列的包括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及磷酸可待因片;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的B/A在2016年趋近于1.0;DDC值排序居前列的包括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和枸椽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及芬太尼透皮贴剂的DUI均≤1.结论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较为合理,基本符合WHO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对2013—2015年天津市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天津市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的品种稳定,总销售金额和构成比均逐年增加;芬太尼透皮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用量、销售金额、DDDs呈较大幅增长趋势,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布桂嗪片、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则减少,其余则基本不变或小幅加减;硫酸吗啡缓释片的 DDDs 持续居第1位,盐酸氯胺酮注射液DDDs居末位;麻醉药品的DDC基本稳定不变,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DDC最高,盐酸氯胺酮注射液最低。结论天津市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规范管理提供依据,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 收集2017-201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的有关数据,将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1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药房使用的麻醉药品涉及14个品规,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总体上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羟考酮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5 mg)和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2 mg)的销售金额排序均稳居前3位。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5 mg)、麻黄碱注射液(30 mg)的DDDs连续3年排在前2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 mg)的DDDs在2019年有所下降。注射用瑞芬太尼(2 mg)的DDDs在2019年有所上升。羟考酮注射液(10 mg)、注射用瑞芬太尼(2 mg)、注射用瑞芬太尼(1 m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5 mg)的DDC值排在前4位。结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麻醉药品的使用及管理基本符合相关标准和诊疗规范,但仍需要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加强监控与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变化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信息系统收集2016—2018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及其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增长。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用药频度(DDDs)值连续3年保持第1位,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瑞芬太尼的DDDs逐年增长;芬太尼透皮贴剂、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片的DDDs逐年下降。麻醉药品的日均费用(DDC)基本保持不变。2018年较2016年排序比(B/A值)为1的药物品种数增加了100%,排序比小于1的药物品种数减少了20%。结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20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月—12月使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病历1 078份,对其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疗程、溶媒选择、联合用药等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1 078份病历中,不合理使用例数774例,占总例数的71.80%,表现为适应症不适宜(12.34%)、用法用量不适宜(7.05%)、疗程不适宜(36.64%)、溶媒选择不当(43.51%)、联合用药不适宜(7.14%)。结论 2020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的临床使用不合理情况广泛存在,建议出台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并加强监测和管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咸阳市中心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2016年咸阳市中心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用麻醉药品品种稳定,销售金额与构成比逐年增加;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硫酸吗啡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的用量、销售金额、DDDs呈较大幅度增长,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 mg)、盐酸麻黄碱注射液的则减少,其余品种基本未变或小幅度增长;麻醉药品的DDC基本保持不变,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DDC最高,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的DDC最低.结论 咸阳市中心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进行分析,为麻醉性镇痛药的规范化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的用药数据,对用药总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性镇痛药的总销售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透皮贴剂在各年度DDDs均居于前几位.2013—2016年各药品的DDC值基本稳定不变,缓释剂型的DDC普遍高于普通剂型.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和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B/A较小,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 mg)的B/A偏高.结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2—2014年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使用量、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和构成比逐年增加;口服剂型的使用量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快;外用剂型的使用量变化不大,有小幅下降趋势。芬太尼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的DDDs位列前4位,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芬太尼透皮帖剂的DDC位列前4位。结论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加强干预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抗精神病药品的应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2017年抗精神病药品的应用数据,对其用量、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抗精神病药品的用量、使用金额逐年增长,使用金额排名前3位的为奥氮平片、利培酮分散片、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抗精神病药物的DDDs逐年增长,利培酮分散片、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的DDDs始终居前两位。抗精神病药物的DDC总体平稳,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氨磺必利片、奥氮平片的DDC始终居前3位。B/A接近1.00的药品包括富马酸喹硫平片和阿立哌唑片、氯氮平口腔崩解片、氟哌啶醇注射液、舒必利片、氟哌利多注射液、氯普噻吨片、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氟哌啶醇片、五氟利多片等。结论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抗精神病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规范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种类、用量、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麻醉药品的销售总金额逐年上升.其中注射类销售金额最多,且逐年上升,其次是口服类,销售金额逐年降低.注射类中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最多,口服类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使用量最多;芬太尼注射液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DDDs逐年下降,而瑞芬太尼注射液和舒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逐年上升;注射剂中DUI>1的有芬太尼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瑞芬太尼注射液和哌替啶注射液;DUI<1的有盐酸吗啡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和氯胺酮注射液.两种芬太尼透皮贴剂的DUI均>1.哌替啶注射液使用前3名的科室为介入一病房、介入二病房和中毒性肝病病房.介入一病房的盐酸吗啡注射液使用量连续3年逐年增加.结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