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张惠芬  梁春华  吴志红 《河北医药》2008,30(11):1689-169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以及与临床多种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64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法多个投射角度作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临床多种因素。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为72.0%(118/164),其中冠状动脉狭窄65.9%(108/164),包括合并心肌桥病变6例,合并冠状动脉瘤样扩张4例。累及单支44.4%(48/108),双支14.8%(16/108),3支35.2%(38/108),左主干 3支5.56%(6/108)。共累及218支冠状动脉,累及前降支40.4%(88/218),右冠30.3%(66/218),回旋支35.7%(56/218),左主干3.7%(8/218)。单发心肌桥病变3.7%(6/164),单发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病变2.4%(4/164)。年龄>45岁、伴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脂、吸烟以及有心肌梗死、典型心绞痛史,典型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对疑诊冠心病者,应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整理明确诊断为ACS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472例住院女性ACS患者与1277例男性ACS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并发症特点.结果 女性ACS的发病年龄较男性大,60岁以后发病比例女性明显比男性高[83.6% (395/472)比70.2%( 896/1277)];女性患者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长[(131±35)h比(114±36)h],住院时间长[(13±3)d比(12±4)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ACS患者危险因素较多,较男性合并糖尿病[36.7%( 173/472)比22.1% (283/1277)]、高血压[72.5% (342/472)比60.9% (778/1277)]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50.0%(236/472)比37.4%( 478/1277)],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女性少于男性[42.4%(200/472.比58.1% (742/12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50.2%(237/472)比63.8% (825/1277)]及冠状动脉搭桥术[1.3%(6/472)比3.9%(49/1277)]治疗者少于男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ACS患者并发症多,预后较男性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 ACC和 AHA冠状动脉造影委员会 1999年制定的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标准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 :对 3 3 2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人按 ACC和AHA的冠状动脉造影委员会 1999年制定的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的标准进行分类 : 级、 a级、 b级和 级 ,分析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 : 级和 a级适应症病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 (161/164 ,98.2 %和 3 5 /3 7,94.6% )明显高于 b级 (2 7/4 1,65 .9% )和 级 (5 /90 ,5 .6% ) , b级适应症组与 级适应症组比较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级 + a级适应症病人的三支或左主干血管病变检出率 (4 6/2 0 1,2 2 .9% )同样明显高于 b级 (3 /4 1,7.3 % )和 级 (0 /90 ,) , b级适应症组与 级适应症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准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或怀疑冠心病病人 级、 a级适应症是恰当的 , b级适应症是不确定的 ,而 级适应症是不恰当的。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可以预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和血管病变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178例为ACS组,6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ACS患者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59例、双支病变组65例、三支病变组54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分值不同分为Gensini评分<20组、Gensini 评分20 ~40组、Gensini评分>40组.对于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6)μmol/L比(8±4) μmol/L] (P<0.01);血清HCY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三支病变组[(23±5)μmol/L]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21±4)μmol/L]及单支病变组[(18 ±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HCY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40组[(25±6) μmol/L]明显高于Gensini评分20~ 40组[(21 ±4)μmol/L]及Gensini评分<20组[(16±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CY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选择该院2005年1月~2009年7月经皮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A型病变支架术成功率100%(36/36),B型病变成功率98.9%(88/89),C型病变成功率95.3%(41/43)。1例分叉、弯曲、偏心性病变和2例慢性闭塞性病变(CTO)因指引导丝不能通过病变致手术失败,总成功率为98.2%。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安全且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41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组15例,中度组12例,重度组1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VEGF水平,与2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血清VEGF水平重度组(105.23±18.01)Pg/m l,中度组(85.37±16.29)Pg/m l,轻度组(72.21±15.31)Pg/m 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3.31±15.46)Pg/m l,P<0.01。结论VEGF与冠状动脉狭窄及心绞痛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黄水平  左敏静  袁斌 《江西医药》2012,47(9):815-817
目的 在冠脉CTA成像中,观察倍他乐克控制心率的效果.方法 收集40例冠脉CTA患者;心率65次/min,70-74次/min,75-80次/min,80-90次/min,90次/min以上各收集8例.按照基础心率服用倍他乐克病人CT图像采用的5分制标准评分.结果 基础心率小于90次/min,按要求口服倍他乐克,图像可达到诊断要求.结论 倍他乐克可以降低心率,提高冠状动脉的成像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克明  许忠仁  石源 《江苏医药》2003,29(6):453-453
我院遇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发生心绞痛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 ,现报告如下。患者 ,女 ,4 0岁 ,因反复发热、面部红斑、关节痛 18年 ,发作性胸痛 2年 ,于 2 0 0 1年 12月入院。患者于 18年前因发热、面部红斑、双肘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痛、胸腔积液及蛋白尿而明确诊断为SLE。用强的松 5 0mg/d治疗后症状缓解。之后 ,强的松逐渐减量至 5mg/d维持。但病情多次反复 ,强的松反复加量后病情控制。现强的松 5mg/d已维持 3个月。 2年前始经常出现心前区发作性绞痛 ,每次持续约 3分钟左右。近 1个月发作次数增多 ,每天 1…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浆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胸痛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69例,检测血浆Lp(a)水平,采用2种分组方法,根据Lp(a)水平四分位分为4组Lp(a)<87 mg/L(116例),87 mg/L≤Lp(a)<158 mg/L(117例),158 mg/L≤Lp(a)<309.5 mg/L(119例),Lp(a)≥309.5 mg/L(117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狭窄程度≥50%组(冠心病组)、0<狭窄程度<50%组及无狭窄对照组。依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出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结果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及血浆Lp(a)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有关联;Gensini评分随血浆Lp(a)水平升高而升高(P<0.01);冠心病组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结论:血浆Lp(a)水平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对冠心病的诊断、病情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5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20mg组和40mg组,共观察4周。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14天、28天分别抽血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PCI术后第14天、第28天时40mg辛伐他汀组血清hs-CRP和FIB水平显著低于20mg辛伐他汀组。第14天时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分别是hs-CRP(3.73±2.5)mg/Lvs(5.49±2.90)mg/L(P<0.05),FIB(2.67±0.98)g/Lvs(3.27±1.05)g/L(P<0.05)。第28天时两组分别是hs-CRP(1.99±1.07)mg/Lvs(3.10±1.78)mg/L(P<0.01),FIB(1.91±0.78)g/Lvs(2.39±0.71)g/L(P<0.05)。结论:较大剂量辛伐他汀能更显著降低血清hs-CRP和FIB水平,抑制PCI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2003年5月至2013年12月,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9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3570岁。共搭桥54根。二尖瓣成形术8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及二尖瓣成形术4例;双瓣膜置换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17.24%,其中左室破裂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室颤1例。随访370岁。共搭桥54根。二尖瓣成形术8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及二尖瓣成形术4例;双瓣膜置换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17.24%,其中左室破裂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室颤1例。随访324个月,心功能改善,无严重心绞痛发作。结论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如瓣膜成形效果差时,应选择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发生死亡(术后30 d内)与术前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460例风心病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死亡分为两组,死亡组50例,均术后30 d内发生死亡;对照组从410例未发生死亡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对照。其中所选病例均为术中麻醉平稳,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常规对症处理的患者。选择术前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术前合并症、并发症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前因素与术后死亡发生的关系。结果术前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分级(NYHA),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男>75 mm,女>70 mm)是手术早期发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前合并冠心病影响术后早期病死率,术前应明确诊断,积极围手术期处理,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高龄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我院共为37例80岁以上高龄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性30例,女性7例,年龄80-91岁,平均83.11±2.90岁。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1例(83.8%),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2.7%);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置换3例(8.1%),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瓣置换2例(5.4%)。 结果: 平均移植3.0±0.79支血管桥,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2.7%。术后发生主要并发症包括:房颤18例,呼吸功能不全致脱机困难8例(1例行气管切开),低心排综合征6例,急性肾功能损伤2例(2例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脑部并发症1例,纵隔出血及心包填塞二次开胸1例。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7例(18.9%)。平均ICU滞留天数为3.35±1.99天,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13.03±4.39天。37例病人随访3-39个月(平均22.47±11.15月),随访期死亡1例。结论: 80岁以上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行,通过注重术前评估,改进手术技术,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预防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65例施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资料,分析73例并发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结果本组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3.9%,死亡3例,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心功能水平低下等;术中危险因素包括手术类型、体外循环及其时间、手术及转流技术;术后危险因素包括ICU停留时间、过度刺激、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以及心肺功能不全、感染等;治疗上强调找出并消除潜在的致病因素,按精神病学疾病治疗,以控制行为障碍及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127例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127例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瓣膜置换术的病例进行分析。单纯二尖瓣置换术66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36例,联合瓣膜置换术25例。二尖瓣置换术用右房一房间隔切15路径59例,用房间沟一左心房切口路径7例;其中保留后瓣27例,三尖瓣成形3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6例均采用升主动脉斜行切口,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5例。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4例,病死率为3.1%;术后发生并发症31例,发生率24.4%。结论科学的术前评估、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保留瓣下结构、重视三尖瓣返流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干预措施,对患者住院时间、感染率、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1~6月我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共614人,以感染和未感染作对照,记录患者各项观测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麻醉方式、术前住院时间、预防用药时间等指标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糖尿病与感染未表现相关。结论: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采用非体外循环方式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后,一样可以安全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长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查找关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延长机械通气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 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危险因素调整混杂因素后的比值比(OR)及95%CI,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7篇文献纳入研究,累计研究对象5 336例,分别研究人口因素: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术前因素:左室射血 分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术中因素:手术时间;术后因素:再次手术等因素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 长机械通气的相关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06,95%CI:1.05~1.07)、女性(OR=1.92,95%CI:1.37~2.68)、肾 功能不全(OR=2.35,95%CI:1.41~3.90)、手术时间长(OR=1.50,95%CI:1.22~1.85)、再次手术(OR=9.56,95%CI:3.65~ 25.00)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长机械通气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室射血分数偏高(OR=0.97,95%CI:0.95~0.99)是 其保护因素。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高体质量指数(OR=0.95,95%CI:0.68~1.3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3.94, 95%CI:0.68~22.81)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长机械通气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 高龄、女性、术前左室射血分 数偏低、术前肾功能不全、手术时间长、术后再次手术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长机械通气的独立危险因素。本 研究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长机械通气的预防和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汤俊毅  李文灿  陶选  郭少先 《安徽医药》2013,17(9):1546-1547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探讨术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术后低氧血症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6-2012年在该院以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期间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28例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机械通气(FiO2>45%)或面罩加鼻导管供氧(氧流量6 L·min^-1)条件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PaO2低于[102-(0.33×年龄)mmHg]者,确诊为低氧血症.结果 12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共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35例,发生率为27.34%(35/128).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高.低氧血症大多发生在术后第 1 天.患者为急诊手术、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肺部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史及有主动脉阻断与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和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组15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组21例,记录两组临床常见并发症等近期临床效果指标。结果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组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在桥血管数、住院期间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组在心律失常、住院时间、引流量、血肌酐等方面优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少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P〈0.01)。住院期间两组死亡率均为0。结论在有适应证情况下,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安全可行,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可以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减轻各脏器功能损害,住院时间,在临床疗效上具有优势,近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张锡栋  葛建军 《安徽医药》2013,17(8):1333-1335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博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0月该院心脏外科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32例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2例手术患者,术前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欧洲系统评分EuroScore(6.5±2.3)分,其中6分者23例(71.9%)。麻醉诱导后置入IABP 26例(81.2%),术中置入IABP 6例(18.8%),搭桥数目3支者14例(43.8%),4支者17例(53.1%),5支者1例(3.1%),术后呼吸支持时间16(12,19)h,ICU住院时间(76±46)h。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3例(9.4%),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6.3%),切口愈合不良5例(15.6%)。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置入IABP可以明显获益。患者有IABP应用指征时,应果断尽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