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运用。方法对我院诊治的5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对此进行分析。其中腔隙性脑梗死23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18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37例,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了CT或MRI检查。结果内中膜增厚患者110例,低回声斑块患者118例,强回声斑块102例,混合回声斑块230例。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它能够准确地检查出斑块和内膜的详细信息,对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对入选的对象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48例患者中血管内中膜增厚25例,占16.89%,低回声斑块的有38例,占25.67%,强回声斑块的为29例,占19.59%,混合回声斑块者56例,占37.84%。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的资料,发现148例患者中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48例,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67例,有过脑梗死病史的33例。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地提供颈部动脉斑块和血管内膜的详细情况,故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以作为缺血性脑病患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慧 《中国当代医药》2012,(28):105-106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后以及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3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35例患者中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0例,腔隙性脑梗死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例,且全部患者均做过脑部CT检查或MRI检查。结果3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结果为内中膜增厚3例,低回声斑块9例,强回声斑块3例,混合回声斑块14例。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的重要依据,由于其能够准确地提供颈动脉斑块以及内膜的详细情况.因此对该疾病的风险评估以及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TIA)患者的重要作用。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54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美国飞利浦PHILIPS彩超iu22对所有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254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血管内中膜增厚412例(16.0%)、低回声斑块612例(24.06%)、强回声斑块507例(19.93%)、混合回声斑块1013例(39.82%)。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于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文的病例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检查治疗的120例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后发现,颈动脉斑块患者38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患者47例,颈动脉官腔狭窄患者35例,与对照组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中膜厚度及官腔情况是反应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分型的重要指标,经颅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明显显示主要指标情况,进而监测患者的病情进展并及时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治疗仪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40例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同期4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颈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血流量(VOLUME)],分析观察组颈动脉硬化斑块种类与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扩大发生率分别为37.50%、82.50%、92.50%,均高于对照组的7.50%、5.00%、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SV(64.94±17.33)cm/s、EDV(11.97±0.31)cm/s、VOLUME(341.35±96.68)ml/min小于对照组的(73.62±19.96)cm/s、(18.28±0.57)cm/s、(387.18±93.85)ml/min,PI(2.61±0.73)、RI(0.98±0.2)高于对照组的(2.24±0.49)、(0.68±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33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其中斑块种类包括脂质斑块8例、钙化斑块7例、纤维型斑块9例、复合型斑块9例;斑块分布包括颈动脉开始位置、颈动脉主干、颈动脉窦。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提供参考依据用于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4,(19):270-27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78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被检者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动脉的斑块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有62例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总人数79.49%,其中颈总动脉分叉处者57例(91.93%),其次为颈内动脉者3例(4.84%),见于椎动脉者2例(3.23%);对照组有10例出现斑块,占总人数12.82%,颈总动脉处有9例(90%),颈内动脉处有1例(10%),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的进展速度,这样就可以尽早发现颈部血管病变的存在,因此它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151例患者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2例,脑梗死109例;非心脑血管病53例为对照组。探讨各组患者颈部血管内膜情况及斑块特点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TIA组及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血管壁IMT及颈动脉斑块血管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脑梗死组颈动脉硬化斑块中,脂质斑块及复合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TIA组(P<0.05)。颈动脉硬化斑块最常见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戈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239-239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下肢动脉血管缺血性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依次从股动脉至足背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动脉血管内径,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壁回声,收缩期血流最高速度,血管内有无斑块,并与20例健康人下肢动脉血管对照。结果彩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病患组的下肢动脉内血管斑块及血管内膜厚度,血管壁回声及狭窄明显较健康对照组增多。结论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不仅准确反映有症状缺血性下肢动脉病变性质、部位、范围和程度,并且对早期无症状缺血性下肢动脉病变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所发挥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从医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3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以研究对象颈部动脉的粥样斑块检出率和狭窄检出率作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颈部动脉的粥样斑块检出率达到100%,狭窄检出率为86.11%;对照组分别为13.89%和8.3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可以帮助老年人尽早发现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进而通过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出现动脉狭窄以及闭塞等问题的机率,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和(或)MRI平扫、头颈部CTA和(或)MRA,颈部、脑血管超声及DSA,170例患者发现不同程度脑梗死。163例患者无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病史;22例患者有TIA病史。结果颈动脉、椎动脉和(或)颅内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狭窄者156例,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分别51例、53例、32例、20例。38例重度动脉狭窄和闭塞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术后供血动脉直径恢复正常。29例DSA检查阴性,颅内外血管均不存在狭窄。结论 DSA能够能准确判断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位置,评估狭窄的程度,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1月某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高度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行TCD、颈动脉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效能。结果:80例患者经DSA检测出血管狭窄68例,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为63例,两种方法检测血管狭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DSA诊断作为"金标准",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91.25%、灵敏度为91.18%、特异度为91.67%、阳性预测值为98.41%、阴性预测值为64.71%。结论: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为临床诊断、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9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0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颈部血管彩超,观察两组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对,进一步说明颈部血管彩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检出动脉粥样硬化78例,动脉硬化检出率为86.67%,检出斑块形成72例,斑块检出率为80.00%,对照组检出动脉粥样硬化11例,检出率为10.19%,斑块检出率为14例,检出率为12.96%,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病变部位检出率上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对于预测缺血性脑血管颈部动脉血管病变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可有效指导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评价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患者病例46例和同期收治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展开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并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取颈部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进行检查可及时发现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且对颈部动脉血管狭窄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治中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颅内血管狭窄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以低回声斑块为主,其余多为强回声斑块。结论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发挥重要作用,可根据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的检出程度,对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颈部彩超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80例患者住院期间全部接受颈部彩超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最终确诊的依据,观察经检查颈部血管结果来判断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准确率。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最终确诊依据情况下,在80例患者中,颈动脉狭窄或者颈动脉闭塞症的患者有17例,椎动脉发育异常及狭窄的患者有7例。对80例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后,被诊断为颈动脉闭塞的患者有16例,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3.5%,椎动脉发育异常或者狭窄的患者有6例,诊断的准确率达到87.8%。结论颈部彩超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检查时,可确定患者患有颈动脉狭窄、闭塞以及微小动脉发育异常的具体位置,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中检查对动脉斑块及闭塞程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行超声检查颈部和下肢动脉血管2型糖尿病患者79例作为分析组,选取同期行超声检查颈部和下动肢脉血管非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颈部动脉及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及血管狭窄情况,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内-中膜(IMT)增厚、颈动脉血管斑块形成及下肢血管闭塞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分析组患者颈部血管IMT增厚、斑块、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下肢血管IMT增厚、斑块、狭窄和闭塞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血管中检查,对血管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狭窄及闭塞均有较高诊断率,根据超声声像图能作出相应诊断和判定,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118例颈动脉病变患者进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测和分析,判断患者的颈动脉病变的类型和程度,采用超声检查血管内部回声及稳定性、病变部位的供血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等,计算血管狭窄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不过不能反映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DSA也佐证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很好地评估颈动脉患者的颅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血管流速从手术前(75.8±12.9)cm/s变为手术后(209.4±129.9)cm/s,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的管腔内径从手术前(4.2±0.7)mm变为手术后(1.3±0.6)mm,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低回声斑块12例,强回声斑32例,混合回声斑块7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方便、准确地筛查出脑血管病变,诊断颈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等,对脑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记录其颈动脉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大小、回声、血管狭窄程度并分析。结果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41.38%、颈外动脉54.02%,总95.40%;内膜增厚率82.76%,低回声斑块发生率55.42%、强回声44.58%;血管轻度狭窄率31.03%、中度40.23%、重度27.59%、闭塞1.1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对TIA患者病情诊断具重要作用,能快速诊断患者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广泛应用与临床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超声检测即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CDFI)联合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1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CDFI)检查资料。结果本组中有50余例患者出现颅外血管狭窄,高达32%。其中,重度狭窄6例(17%),闭塞4例(11%)。同时90余例患者的颅外血管发现斑块,共300多处,9例可疑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经TCD进一步检测,一侧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99%),8例为颈内动脉闭塞。结论颅内外血管超声检测TCD与CDFI与联合应用,能够较准确地测量颈内动脉及颅内侧支循环情况,可以发现血管病变如狭窄、闭塞等,并确定程度及部位。对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