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抗肿瘤机制与化疗药物不同,细胞毒药物的生物标志物对抗血管生成药物来说未必适用,因此寻找和选择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抗血管生成治疗来说十分必要。目前一些与血管生成相关的蛋白质、内皮细胞、微血管密度等已在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围绕以上这些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手段,以及它们在剂量指示、早期临床受益、耐药性出现和二线治疗选择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作为极具潜力的新方法,已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标准治疗的一部分.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恩度等,抗肿瘤血管生成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对NSCLC具有协同作用.本文综述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用于NSCLC临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作用靶点及其分类,对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尤其在肿瘤方面,为新药合成和发现提供参考。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报道,根据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作用靶点进行分类,并对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进行讨论,重点强调了小分子酪氨酸激酶(protein-tyrosine kinases,PTK)抑制剂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结果血管生成抑制剂分为八大类,分别进行抗肿瘤治疗的讨论,并就其代表药物及开发上市状况进行概述,同时阐明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其他应用。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与传统的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相比,能够直接抑制血管生成,这将在抗肿瘤转移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涉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分解等多种途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抗肿瘤血管生成是临床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木犀草素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通过抑制VEGF及相关信号通路、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血管新生分子、抑制孕激素活性、靶向刺激Wnt信号通路、阻断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受体酪氨酸激酶(Axl)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肿瘤的血管生成作用。归纳了木犀草素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木犀草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靶向血管生成的抗肿瘤海洋药物的研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体瘤的生长、发育以及转移都依赖于新生血管生成提供营养,阻断肿瘤的血管生成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针对血管生成的不同生物学过程发展新型的血管生成抑制剂为肿瘤的治疗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多种以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已经在国内外上市.海洋生物是新型药物的重要分子库,由海洋生物中发现的多种血管生成抑制剂显示了独特的分子结构与作用机制.现对发现的数种海洋来源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进行论述,提出了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血管生成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着关键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信号通路是调节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重要途径,因此,近年来以VEGF及其受体为作用靶标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多种药物上市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主要综述了VEGF及其受体在肿瘤血管生成调节机制中的作用,同时着重介绍靶向VEGF及其受体的抗肿瘤药物的新近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抗肿瘤药物具有抑制细胞生长、抑制增殖代谢、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等特殊作用,使其在眼科疾病中得到应用,早先仅应用于眼科肿瘤的治疗,后来应用于青光眼、翼状胬肉的治疗,近年来抗新生血管靶点类药物的兴起,使抗肿瘤类药在眼科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主要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减轻视网膜水肿来提高患者视力。现就近年来,抗肿瘤药物在抗增殖代谢、抗新生血管生成的眼部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翁毅力 《中国药业》2005,14(7):87-88
目的:对甲氧雌二醇的抗癌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类总结.结果:甲氧雌二醇具有抗血管生成、抑制实体瘤生长并促进其凋亡等作用,对多发性骨髓瘤、肉瘤等多种肿瘤均有抗肿瘤活性.结论:甲氧雌二醇是小分子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作用,是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9.
程磊  邓玉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187-191
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是肿瘤生长、复发和转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因此,抗肿瘤血管生成是目前治疗肿瘤的重要方式。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诸多中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方面有显著作用。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活血药、清热药、攻毒药等三类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中药作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李建生 《首都医药》2011,(18):55-56
目的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及现代鲜药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本文以金龙胶囊多年来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实验结果为基础,总结介绍了现代鲜药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现代鲜药制剂在肿瘤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因素。  相似文献   

11.
整合素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受体,能介导细胞间的黏附,参与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整合素为靶点进行抗肿瘤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文主要从抗肿瘤生长类药物、抗肿瘤转移类药物、抗血管生成类药物等方面对近年来整合素阻断剂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整合素靶向给药的剂量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持续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针埘血管生成不同环节,从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病理学角度进行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为肺癌靶向治疗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13.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述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生成是实体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与传统的肿瘤治疗相比,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主要针对已经启动的新生血管,故具有特异性。而且血管内皮细胞暴露于血流中,药物能直接发挥作用,故有剂量小、疗效高、一般不造成骨髓抑制、胃  相似文献   

1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通过阻断免疫负调节信号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临床试验表明,ICI仅对部分晚期癌症患者有效。而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尽管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对患者的生存期却未体现出改善,且存在耐药等应用局限。肿瘤免疫反应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同时,肿瘤血管生成高度依赖于免疫抑制微环境。近来一些研究表明,ICI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不但可以减轻其治疗耐药性,且疗效优于任何单一疗法。联合疗法加强血管正常化和免疫重编程之间的正反馈循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以诱导机体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该文对ICI联合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最新进展展开论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应用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LMWH)防治肿瘤患者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时发现它们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但其强大的抗凝活性成为抗肿瘤药物应用时的制约因素。对肝素进行化学修饰或将其与其他化合物偶联可获得抗凝活性低、抗肿瘤活性高的肝素衍生物。肝素衍生物的抗肿瘤机制有抑制类肝素酶活性、抑制P、L选择素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及抑制血管生长因子活性等。类肝素酶降解硫酸乙酰肝素(HS)侧链与肿瘤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P、L选择素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对肿瘤细胞的血源性转移过程有重要作用,血管生长因子所触发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必要条件。不同结构的肝素衍生物其抗肿瘤机制不完全相同。文章对抗肿瘤活性肝素衍生物的结构及其抗肿瘤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严云珍 《中国药业》2008,17(16):73-75
目的介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中药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有关资料,综述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单味中药、中药单体成分和中药复方的研究概况。结果目前已有多种中药的单体或复方制剂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生长与转移的作用。结论从中药中筛选抗具有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活性成分或单体,将是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是以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通过降低血管活性因子的活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改变肿瘤生长微环境,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过程中的血管新生,切断肿瘤的供养,最终达到遏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是一种全新的靶向肿瘤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特异性、不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易于到达靶部位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现在已成为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及抗血管新生治疗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沙利度胺因其具有致畸性而退出历史舞台,后来研究发现其致畸现象的背后是抗血管生成的作用。而抗血管生成作用这时已被学术界认为是对抗肿瘤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后来,研究人员又发现了沙利度胺的其他抗肿瘤机制,这样沙利度胺便被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抗肿瘤药物而被广泛研究。本文重点综述了沙利度胺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以及它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用于治疗实体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化学疗法治疗恶性肿瘤常因耐药性使其疗效受到很大限制。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作用靶点为肿瘤内皮细胞,因而很少产生甚至不产生耐药性。文中主要综述目前已开发的几类主要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抗肿瘤活性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付榆  范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21-23
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由此提出了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由于其靶点主要是肿瘤新生血管,因此现已成为抗肿瘤治疗最受瞩目的领域之一。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又指出并非是最大限度抗肿瘤血管生成,而是应该使肿瘤血管正常化,以增加氧供和降低组织间质压力,使化疗药物更好更均匀的进入肿瘤组织内,但是这种正常化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如何将抗血管生成药物和放化疗进一步更好的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用更有效更无创的分子影像技术等手段对其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运用于临床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