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哥兰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哥兰叶(Celastrus gemmatus Loes.)中的化学成分,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silica gel等柱色谱方法,从其70%含水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共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左旋马尾松树脂醇-3a-O-β-D-吡喃葡糖苷(1),ambrosidine(2),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糖苷(紫云英苷)(4),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5),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糖苷(6),芹菜素-7-O-β-D-葡糖醛酸苷(7),芹菜素-7-O-β-D-吡喃葡糖醛酸甲酯(8),D-山梨醇(9)。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为首次报道该属植物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小花盾叶薯蓣中的甾体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小花盾叶薯蓣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用IR,NMR,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1个甾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酰百合皂苷(deacylbrownioside,I)、薯蓣皂苷元-双葡糖苷(diosgenin-diglucoside,II)、前薯蓣皂苷A(prosapogenin A of dioscin,III)、薯蓣皂苷(dioscin,IV)、三角薯蓣皂苷宁(deltonin,V)、三角薯蓣皂苷(deltoside,VI)、甲基三角薯蓣皂苷(methyl deltoside,VII)、薯蓣皂苷元 3-O-β-D-吡喃葡糖基-(1→3)- β -D-吡喃葡糖基-(1→4)-[ α-L-吡喃鼠李糖基-(1→2)]- β -D-吡喃葡糖苷{diosgenin 3-O-β-D-glucopyranosyl-(1→3)- β -D-glucopyranosyl-(1→4)- [α-L-rhamnopyranosyl-(1→2)]- β -D-glucopyranoside,VIII}、小花盾叶薯蓣苷(parvifloside,IX)、甲基小花盾叶薯蓣苷(methyl parvifloside,X)、薯蓣皂苷元(diosgenin,XI)、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豆甾醇(stigmasterol)的混合物。结论化合物X为一新化合物,VII与X分别为VI和IX的甲醚衍生物,可能为分离过程中所产生。I系首次从薯蓣属植物中分离得到,II和IV均为首次从小花盾叶薯蓣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猫儿刺(Ilex pernyi)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民间常用于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本文对猫儿刺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和半制备RP-HPLC等分离纯化方法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E)-异丁香酚-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 β-D-吡喃葡糖苷(1),山柰酚-3-O-桑布双糖苷(2),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3),异槲皮苷(4),丁香树脂酚葡糖苷(5),反枝苋苷IV(6)。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酚苷类化合物,命名为猫儿刺酚苷A。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川东獐牙菜水溶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 Franch)活性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 LH-20,DA-201大孔吸附树脂等多种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UV,IR,MS,1HNMR,13CNMR及2D-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是8-O-β-D-吡喃葡糖基-1,3,5-三羟基酮(I),5-O-β-D-吡喃葡糖基-1,8-二羟基-3-甲氧基酮(II),5-O-β-D-吡喃葡糖基-1,3,8-三羟基酮(III)和獐牙菜苦苷(IV)。结论III为新化合物,I,II,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石胆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芹糖基(1→2)]-β-D-葡糖苷(I),3,4-二羟基苯乙醇-8-O-[(5-O-香草酰基)-β-D-芹糖基(1→2)]-β-D-葡糖苷(II),香草酸(III),丁香酸(IV),阿魏酸(V)。结论 I和II为新化合物,III,IV和V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虎眼万年青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栽培于长白山区的虎眼万年青Ornithogalum caudatum Ait全草的化学成分。 方法: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用ESIMS,IR,1HNMR,13CNMR,DEPT,1H-1H COSY, 1H-13C COSY, HMBC和NOESY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虎眼万年青全草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25S, 23S, 24S)-螺甾-Δ5(6)-烯-1β, 3β,23,24-四醇-1-O-α-L-吡喃鼠李糖基-(1→2) [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I),另外2个已知化合物为海柯皂苷元-3-O-{β- D-吡喃葡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II)和β-谷甾醇(III)。结论: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虎眼万年青苷A,化合物II和III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分蘖葱头中新黄酮苷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百合科植物分蘖葱头(Allium cepa L. var agrogatum Don)鳞茎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从分蘖葱头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用IR,UV,MS,1HNMR,13CNMR,1H-1H COSY,1H-13C COSY和HMBC等光谱鉴定化合物。结果 经光谱鉴定化合物结构为:槲皮素3′-甲氧基-4′-O-β-D-葡吡喃糖苷(I)、山奈酚(II)、槲皮素4′-O-β-D-葡吡喃糖苷(III)和槲皮素3,4′-二-O-β-D-葡吡喃糖苷(IV)。结论 化合物I为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命名为分蘖葱头苷甲(Alliumoside A); II,III和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黄山药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黄山药的化学成分,寻找新的活性物质。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IR,ESI-MS,1HNMR,13CNMR,DEPT,1H-1HCOSY,HMQC,HMBC,NOESY)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黄山药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甾体皂苷,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26-O-β-D-吡喃葡糖基-3β,26-二醇-23(S)-甲氧基-25(R)-Δ5,20(22)-二烯-呋甾-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糖苷(I),伪原薯蓣皂苷(pseudoprotodioscin,II),26-O-β-D-葡吡喃糖基25(R)-呋甾-Δ5,20(22)-二烯-3β,26-二羟基-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吡喃糖苷(III)。结论 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黄山药皂苷C,II,III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泰国产攀援鱼藤[Derris scandens (Roxb.) Benth]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采用各种层析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从攀援鱼藤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用IR,UV,MS,1HNMR,13CNMR,2DNMR光谱鉴定化合物。结果: 经光谱鉴定化合物结构为: 4′-甲氧基-异黄酮-7-O-[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I)和4′,8-二甲氧基-异黄酮-7-O-[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II), 分别命名为攀援鱼藤苷甲(derriscanoside A)和攀援鱼藤苷乙(derriscanoside B)。结论: 化合物(I), (II)为新的异黄酮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的三萜皂苷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柱色谱分离纯化,经理化常数、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4个新三萜皂苷,其结构分别鉴定为3-O-β-D-吡喃葡糖基3β,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1);3-O-β-D-吡喃葡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2);3-O-β-D-吡喃葡糖基3β-羟基齐墩果-9(11),12-二烯-28-酸-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3);3α-羟基齐墩果-12-烯-23,28-二酸-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4)。结论化合物1~4均为新三萜皂苷,首次从东北刺人参叶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木犀科植物素馨花干燥花蕾的化学成分, 通过硅胶柱色谱、 Sephadex LH-20柱色谱、 HPLC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 从素馨花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素馨花苷(I)、 jaspolyoside (II)、 8-epi-kingiside (III)、 10-羟基橄榄苦苷(IV)、 10-羟基女贞苷(V)、 oleoside-7,11-dimethyl ester (VI)。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其余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素馨花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素馨花药材70%乙醇提取物中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HPLC、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UV,MS)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素馨花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的抗HBV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7-O-双-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3-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3-O-桑布二糖苷(3)、硫磺菊苷(4)、紫铆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合金欢素-7-O-(α-D-芹菜呋喃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南葶苈子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聚酰胺-6、反相硅胶C18和Sephadex LH 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用MS,1HNMR,13CNMR,HSQC,HMBC,TOCSY等波谱学方法,结合化学定性和薄层酸水解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南葶苈子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鉴定了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糖基-7-O-β-龙胆双糖苷(I);山萘酚-3-O-β-D-吡喃葡糖基-7-O-β-龙胆双糖苷(II);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糖基-7-O-β-龙胆双糖苷(III);槲皮素-7-O-β-龙胆双糖苷(IV);山萘酚-7-O-β-龙胆双糖苷(V);异鼠李素-7-O-β-龙胆双糖苷(VI);槲皮素-3,7-二-O-β-D-吡喃葡糖苷(VII);山萘酚-3,7-二-O-β-D-吡喃葡糖苷(VIII);异鼠李素-3,7-二-O-β-D-吡喃葡糖苷(IX);山萘酚-3-O-β-D-吡喃葡糖基-7-O-β-D-[2-芥子酰基-β-D-吡喃葡糖基(1→6)]-吡喃葡糖苷(X);芥子酸乙酯(XI);4-甲氧基芥子酸(XII)。结论X和VI是新化合物,IV,V,VII,VIII,IX均为首次自十字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I,II,III均为首次自播娘蒿属中分离得到,XI和XII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甘草叶中酚酸和黄酮甙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eh)的干燥叶中分离到7个甙类成分,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确定结构为原儿茶酸-1-O-β-D-呋喃木糖酯甙(1-O-protocatechuyl-β-D-xylopyranose,Ⅰ)、洋芹素-6,8-C-二葡萄糖甙(vicenin-2,Ⅱ)、异鼠李素-3-O-芸香糖甙(narcissin,Ⅲ)、山柰酚-3-O-芸香糖甙(nicotiflorin,Ⅳ)、山柰酚-3-O-β-D-葡萄糖甙(astragalin,Ⅴ)、槲皮素-3-O-芸香糖甙(rutin,Ⅵ)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isoquercitrin,Ⅶ)。其中,Ⅰ是新化合物,命名为乌拉尔新甙(uralenneoside);Ⅲ在本属植物中为首次报道;Ⅲ~Ⅶ在乌拉尔甘草中首次分得。Ⅱ~Ⅶ都是已知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5.
刺异叶花椒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Hemsl. var spinifolum Rhed . et Wil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运用光谱方法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3′-甲基2′,3′-丁二醇基)-7-乙酰氧基香豆素(I) ,6-(3′-甲基-2′,3′-丁二醇基) 香豆素-7-O-β-D-吡喃葡糖苷(II) ,正二十六烷酸(III) ,葡萄内酯(IV) ,5 ,3′-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6→1)-α-L-鼠李糖]苷(V)。结论 化合物I -V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百合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侯秀云  陈发奎 《药学学报》1998,33(12):923-926
从百合(Lilium brown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的干燥肉质鳞片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光谱(IR,FAB-MS,1HNMR,13HNMR,DEPT,HMQC,HMBC)解析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I)、胡萝卜苷(I)、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II)、26-O-β-D-吡喃葡萄糖3β,26-二羟基-5-胆甾烯-16,22-二氧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IV)、26-O-β-D-吡喃葡萄糖3β,26-二羟基胆甾烷-16,22-二氧-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V)。其中IV和V为新化合物,I、I和I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巴戟天和恩施巴戟的蒽醌化合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根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八个蒽醌化合物,其中二个为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为1,6-二羟基-2,4-二甲氧基蒽醌(1,6-dihydroxy-2,4-dimethoxyanthraquinone,V),1,6-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1,6-dihydroxy-2-methoxy-anthraquinone,Ⅵ)。从恩施巴戟(Damnacanthus indicus Linn.)根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七个蒽醌化合物,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为1,4-二甲氧基-2α-羟基蒽醌(1,4-dimethoxy-2-hydroxyanthraquinone,ⅩⅢ)。  相似文献   

18.
剑叶龙血树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从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Lour.)S.C.Chen]树皮的氯仿提取物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光谱解析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2,3,5,6-四氯-1,4-二甲氧基苯(I),7-羟基-4′-甲氧基黄烷(II),4′-羟基-3,5-二甲氧基二苯代乙烯(II),4′-羟基-2,6-二甲氧基双氢查耳酮(IV),4′-羟基-2,4,6-三甲氧基双氢查耳酮(V),6-羟基-7-甲氧基-3-(4′-羟苄基)色原烷(VI)。其中IV、V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粗毛淫羊藿甙的分离和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粗毛淫羊藿Epimedium acuminatum Franch为小檗科植物,又名尖叶淫羊藿,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在当地作淫羊藿药用。对粗毛淫羊藿的化学成分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从四川产粗毛淫羊藿的地上部分分离到五个化合物并进行了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宽叶金粟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宽叶金粟兰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叶金粟兰根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curcolonol (I),zedoarofuran (II),shizukanolide E (III),异秦皮啶-7-O-葡糖苷(IV),伞形花内酯苷(V),异秦皮啶-3-β-D-芹菜糖(1→3)-β-D-葡糖苷(VI),β-谷甾醇(VII),胡萝卜苷(VIII)。结论异秦皮啶-7-O-β-D-芹菜糖(1→3)-β-D-葡糖苷(V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宽叶金粟兰苷,化合物I和II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