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STEMI急诊介入术后的患者86例,随机分入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实验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mg/d皮下注射,连用8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针5000U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8d。观察用药期间出血事件及出院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磺达肝癸钠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和出院1个月随访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STEMI急诊PCI术后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杨超  李炜莉  刘晓丽 《河北医药》2013,(21):3244-3245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和那曲肝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磺达肝癸钠2 p.5 mg/d,皮下注射,连用7 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0.1 ml/10 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 d。观察治疗7 d时及30 d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7d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死亡、室速、室颤)及严重出血(脑出血、腹膜腔出血、呕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轻度出血(皮下瘀斑、牙龈出血、血尿、便血+++以下)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05)。30 d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严重出血及轻度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磺达肝癸钠出血发生率较那曲肝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赵琳  汤建民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127-129
目的 本研究观察在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使用抗凝药物磺达肝癸钠,随访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的发生率,并与依诺肝素作对比分析.方法 入选了确诊为NSTE-ACS患者7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36例),加用磺达肝癸钠(安卓)2.5 mg,每天皮下注射1次,用药7 d;B组(34例),加用依诺肝素1 mg/kg,每天皮下注射2次,用药7 d;两组此后均行PCI治疗,术中均应用常规剂量肝素(85IU/Kg),术后继续使用磺达肝癸钠或依诺肝素.观察两组患者第9 d、30 d、90 d时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①磺达肝癸钠组与依诺肝素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磺达肝癸钠组和依诺肝素组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复合终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P<0.05).结论 ①在NSTE-ACS患者中行PCI治疗前应用磺达肝癸钠疗效等同于依诺肝素.②磺达肝癸钠应用于NSTE-ACS患者有良好的安全性,出血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89例,其中观察组147例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1次/d,3~5 d),对照组142例给予依诺肝素(60 mg皮下注射,1次/d,3~5 d),两组同时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观察出血及临床效果、心脏恶性事件等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期间MACE(死亡、心肌梗死、顽固性心肌缺血、靶血管重建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重度出血、轻度出血、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显著、出血风险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磺达肝癸钠对比低分子肝素(那曲肝素、依诺肝素)治疗中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EBSCO、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相关临床试验注册网中关于磺达肝癸钠(试验组)与低分子肝素(那曲肝...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比磺达肝癸钠和依诺肝素钠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将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36例分为对照组(67例)治疗组(69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依诺肝素钠0.1ml/10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 d。治疗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d,皮下注射,1次/d,连用7d。观察治疗7 d及30 d后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7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严重出血(颅内出血、腹膜后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注射部位皮下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便潜血)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后,严重出血及轻度出血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磺达肝癸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临床治疗的优势及重要性。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18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治疗组93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依诺肝素1mg/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d。治疗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mg/d皮下注射,每24小时1次,连用7d。观察治疗30d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全因死亡例数、再发心绞痛例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再发心肌梗死例数、心脏性死亡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较依诺肝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磺达肝癸钠治疗NST-AC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NST-ACS患者临床资料,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磺达肝癸钠,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针,均连用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d凝血功能变化、9d心血管事件以及治疗后30d复合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7dPT、APTT变化、9d缺血性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随访观察组复合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NST-ACS疗效及安全性与低分子肝素相似,出血发生率及远期发病率降低,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何华  韩福生  贾平  文勃 《中国医药》2012,7(8):916-918
目的 比较磺达肝癸钠和依诺肝素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65岁以上老年STEMI患者169例,所有患者均于住院期间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n=85)和对照组(n=84).48 h普通肝素抗凝后,观察组患者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1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诺肝素钠100 AxaIU/kg,每12小时1次.2组患者均连用7d.从PCI术后即刻开始随访至出院后1个月,记录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无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观察组5例(5.9%)发生反复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对照组4例(4.8%)发生反复UAP,2组反复U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抗凝疗效相似.抗凝治疗前后,2组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大出血及皮疹发生,对照组总的小出血发生率[7.1%(6/84)]略高于观察组[3.5%(3/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65岁以上STEMI患者,应用磺达肝癸钠抗凝治疗有效、安全,与依诺肝素相比,磺达肝癸钠的小出血事件较少,在减少出血风险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0.
奥扎格雷钠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及阿斯匹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连续7d,阿斯匹林0.3g,1次/d,1周后改为0.1g,1次/d,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共7d,主要终点为30d内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36例,对照组40例,30d内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对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并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可降低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磺达肝葵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并与依诺肝素进行比较,评价磺达肝葵钠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5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1例,随机分为磺达肝葵钠治疗组(35例)及依诺肝素治疗组(36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改变及治疗后9天及30天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磺达肝葵钠及依诺肝素治疗后凝血功能包括APTT、PT、TT无明显变化,而FIB及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状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依诺肝素组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而磺达肝葵钠组血小板并无明显变化。随访9天时,1例依诺肝素组患者发生牙龈出血,随访30天时,1例依诺肝素组患者于出院后发生血便。磺达肝葵钠组并无出血事件发生。两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累计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磺达肝葵钠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2型糖尿病高凝状态,且无明显出血事件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及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合用对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经头颅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服用阿司匹林0.1g,一天一次,观察组服用阿司匹林0.1g加低分子肝素5000单位,皮下注射每12h注射1次,治疗10d。观察用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服药前后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服药前后PT、FIB及PLT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PTT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合用对脑梗死患者APTT有影响,但对其他凝血功能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中的作用及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并评估术后至切口拆线前使用该药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骨科14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物理疗法、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13服利伐沙班治疗。记录术后切口渗血量,平均拆线时间,12天内拆线数,不良切口发生率,术前和术后1、3、7d的胛及AHT值,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物理疗法组切口渗血量为(48.2±5.0)ml,低分子量肝素组为(47.1±5.4)ml,利伐沙班组为(49.6±4.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疗法组平均拆线时间为(13.0±2.0)d,低分子量肝素组为(12.5±2.5)d,利伐沙班组为(13.0±1.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治疗组12天内拆线数为48例(98.0%),低分子量肝素组为46例(95.8%),利伐沙班组为39例(7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物理治疗组不良切口发生率为2.0%,低分子量肝素组为4.2%,利伐沙班组为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7d的PT及AP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疗法组DVT发生率为44.9%,低分子量肝素组为18.8%,利伐沙班组为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疗法组PE发生率为20.4%,低分子量肝素组为10.4%,利伐沙班组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虽然会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延长,但其不会引起凝血象改变,且在预防DVT及PE方面,效果优于物理疗法及低分子量肝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PT、APTT,探讨护理要点。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6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6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辅助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NSTE-ACS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在急诊早期48 h内,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48 h后,观察组的NST个数、ST段压低值、血小板聚集率、sCD40L、30 d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的并发症(血小板减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辅助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封尊玉 《中国药房》2010,(28):2678-268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前列腺素E1合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3例,基本治疗+低分子肝素+前列腺素E1;B组43例,基本治疗+低分子肝素;C组42例,基本治疗+前列腺素E1。观察3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与缺血性ST-T恢复情况;前列腺素E1、低分子肝素副作用;3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情况。结果:A组与B、C组住院后7d内心绞痛缓解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A组与B、C组缺血性ST-T改变恢复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前列腺素E1致输注静脉不适、疼痛和药源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A组23.26%、2.33%,B组未见副作用发生,C组为19.05%、4.76%;3组低分子肝素致注射部位瘀斑发生率A组为88.37%,B组未见副作用发生,C组为90.70%。3组治疗前后PT、APTT、FIB、D-二聚体情况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前列腺素E1合用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或单用前列腺素E1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结合小剂量盐水在血液灌流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6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共血液灌流148例次,随机分为三组,A组50例次采用低分子肝素结合小剂量盐水持续泵前滴注抗凝;B组50例次采用单纯低分子肝素抗凝;C组48例次采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中观察患者出血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观察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 A、B、C三组治疗后PT[( 15.10±0.83 vs 12.91±0.82)、(15.13±0.82 vs 12.51±0.81)、(20.11±1.78 vs 12.41±0.80)]、APTT[( 48.15±4.40 vs 37.59±2.86)、(46.53±4.12 vs 36.96±2.34)、(78.35±8.10vs 34.58±2.26)]、TT[( 28.30±1.90 vs 13.08±0.58)、(26.78±1.76 vs 13.20±0.60)、(55.69±3.94 vs 13.06±0.54)]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PLT也减少[(138.12±30.50 vs 168.38±36.68)、(136.78±30.12 vs167.55±31.6)、(86.60±23.20vs164.55±32.10)](P<0.05);但C组比A、B组变化更大(P<0.05).C组出血发生率25%( 12/48),明显高于A、B组(P<0.05).B组Ⅰ、Ⅱ级凝血发生率32%( 16/5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结合小剂量盐水在血液灌流时具有抗凝效果好、出血发生率低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下肢创伤患者术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急性下肢创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进行抗血栓治疗,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抗血栓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VTE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术前、术后2周的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PE,观察组中有2例出现DVT,对照组中有13例出现DVT,两组DVT发病率分别为2.2%和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2周的PLT、APTr、P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周两组之间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出现恶心、转氨酶升高,对照组有1例出现消化道反应,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均消除或显著改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贫血、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利伐沙班预防下肢创伤患者术后VTE的疗效好于低分子肝素,且对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