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将获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硫酸铵盐析法纯化制成的液体或冻干抗毒素球蛋白,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伤寒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制备成人及青少年用吸附伤寒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观察伤寒Vi多糖含量、白喉及破伤风效价.方法   按设计的配方,将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加入佐剂中吸附后,再加入伤寒Vi多糖,要求配制的吸附伤寒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每人用剂量0.5ml伤寒Vi多糖含量≥30μg,白喉类毒素效价≥2IU,破伤风类毒素效价≥40IU.结果    三组配方试验样品每人用剂量0.5ml伤寒Vi多糖含量均低于30μg,白喉类毒素效价3.127IU~5.911IU,破伤风类毒素效价7.784IU~23.976IU.除白喉类毒素效价达到要求外,伤寒Vi多糖含量及破伤风类毒素效价未达到要求.结论   初探试验表明,试验的联合疫苗存在抗原干扰,伤寒Vi多糖含量及破伤风类毒素效价下降.  相似文献   

3.
尽管破伤风已不再是一种多发病,但因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且引起其感染的外伤性因素依然很多、病死率又高,故破伤风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破伤风的诊断主要依赖外伤史和临床表现,早期识别并给予科学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而关键的治疗措施包括对伤口的彻底处理以及控制肌肉痉挛和肺部感染等。破伤风抗毒素是防治破伤风的重要药物,但其明显的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应用。新型抗毒素免疫制剂如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将在今后破伤风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预防接种是预防破伤风的主要措施。推广新法接生、外伤后正确处理伤口等也有助于预防破伤风。外伤后应首先清洁伤口,而后根据伤口情况及患者受伤前的免疫接种史来决定如何进行抗毒素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破伤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破伤风患者经采取正确及时的护理措施,大部分预后良好.结论 做好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工作,是成功抢救破伤风患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果  叶茂  彭婷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327-328
<正>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梭形芽孢杆菌,只有在低氧的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若伤口小而深,污染较严重,并发破伤风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1]。一旦发生破伤风,患者病死率将会增加,给医疗及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破伤风疫苗在BALB/c与NIH小鼠中的免疫效果,探讨将BALB/c小鼠用于破伤风疫苗效力实验的可能。方法 将破伤风毒素系列稀释至适当的浓度范围,根据小鼠存活情况摸索合适的毒素浓度,重复实验,测定BALB/c和NIH小鼠的破伤风毒素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分别用BALB/c和NIH小鼠的破伤风毒素2 LD50同时攻击BALB/c与NIH小鼠,考察BALB/c和NIH小鼠对破伤风毒素的敏感性。将破伤风疫苗稀释50、100、200倍,分别作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免疫BALB/c和NIH小鼠,免疫4周后用50 LD50破伤风毒素攻毒,观察小鼠死亡情况。结果   BALB/c小鼠的破伤风毒素2 LD50为0.16 μg/ml;NIH小鼠的破伤风毒素2 LD50为0.23 μg/ml。用0.16 μg/ml的破伤风毒素分别注射BALB/c和NIH小鼠各3组,每组6只,BALB/c小鼠死亡动物数为3、3、2,NIH小鼠死亡动物数为0、0、0。用0.23 μg/ml的破伤风毒素分别注射BALB/c和NIH小鼠各3组,每组6只,BALB/c小鼠死亡动物数为6、6、6,NIH小鼠死亡动物数为3、2、3。3批破伤风疫苗免疫后的BALB/c与NIH小鼠采用相同攻毒剂量,每组14只,BALB/c小鼠攻毒后,高剂量组存活数为13、14、14,中剂量组存活数为10、10、9,低剂量组存活数为4、3、4;NIH小鼠攻毒后,高剂量组存活数为10、10、10,中剂量组存活数为6、7、6,低剂量组存活数为0、0、1。结论   BALB/c小鼠比NIH小鼠对破伤风毒素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更好地对破伤风疫苗产生免疫应答,在破伤风疫苗效价测定实验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小鼠品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重型破伤风患者血清肌酶的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确诊的15例重型破伤风患者施行血液灌流治疗,灌流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磷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5例型破伤风患者共进行45次血液灌流治疗,灌流前后CK、CK-MB、AST、LDH均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重型破伤风,可以显著降低血清肌酶,有利于恢复,是治疗破伤风患者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前言破伤风是一种創伤后较严重的并发病,在外科領域中得占一定的重要位置。以往的文献記载虽然破伤风抗毒血清发明后死亡率逐渐减低,但治疗结果仍是不够满意的;一般死亡率仍在40—50%左右。文献报告都需大量的破伤风抗毒血清,虽不能有消灭破伤风杆菌的作用,但用它来中和体内已經蓄积和新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分析发病和流行因素,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高州市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运行正常,系统监测工作的可信度较高,能反映本地新生儿破伤风发病实际数。1999至2008年高州市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共报告新生儿破伤风111例,死亡6例。高州市人口发病73例,年均发病率为0.40‰,占65.77%。省外流动人口发病38例,占34.23%。结论新生儿破伤风病例主要以不安全分娩因素为主,因此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消毒接生普及率是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最主要措施,对育龄期妇女开展破伤风类毒素接种是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破伤风的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36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36例中治愈109例,死亡27例,病死率为19.9%;潜伏期愈短,起病愈急,病型愈重,病死率愈高;早期气管切开,采用肌松剂,机械通气,鞘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以及补充能量,疗效较好。结论:对不典型破伤风的多样化临床表现要有所警惕,正确评估破伤风的预后可指导治疗。除常规治疗外,对重型破伤风要早行气管切开,采用冬眠合剂、肌松剂、机械通气以及鞘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控制肌痉挛,同时应用胃肠外营养(TPN)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郭海云  王占芳  贾莉  王建新 《医药导报》2013,32(9):1249-1249
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应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并逐步取代破伤风抗毒素,少有过敏现象发生[1]。近年来,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在国内已开始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者。我科于2003年10月开始使用国产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用于破伤风的预防,其中有2例发生速发型变态反应,1例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抗毒素是外伤病人防治破伤风必不可少的药物。通过文献分析,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率较高,本文就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发生症状、假阳性的处理、脱敏治疗及过敏反应的处理进行介绍,提高对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反应认识和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的,是一种特异抗体。能中和患者体液中的马破伤风病毒素。并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被动免疫注射。我院注射室平均每天要接受二十几例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内注射的患者。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AT),对人体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引起过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1993~2012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休克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在用药的三个时间段均能出现,且多发生在30 min以内。结论:用药前应询问过敏史,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做好急救准备,确保用药安全,药房应配备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减低过敏性休克风险。  相似文献   

15.
外伤出血病人是否需要打破伤风抗毒素?首先要了解破伤风杆菌是怎样侵入人体的.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通过人体伤强侵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破伤风都发生在人体受伤后.  相似文献   

16.
重症破伤风病人的综合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208-2209
破伤风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有关成人重症破伤风护理报道甚少,现就有关成人重症破伤风的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韶关市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是《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控制目标,为了确保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大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工作力度,早日实现我市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任务.方法 :对韶关市各医疗保健机构及乡镇卫生院上报的新生儿破伤风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5年我市新生儿破伤风共发生了86例,其中本地和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均为43例,5年来本地新生儿破伤风平均发生率为0.30‰.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用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破伤风类毒素菌苗分别给以前从未免疫过破伤风菌苗的孕妇进行接种。一种是纯化的破伤风毒素经福尔马林脱毒后再吸附于磷酸钙溶液中,即菌苗A,其免疫单位为69国际免疫单位(IIU)/0.5ml;另一种是粗制破伤风毒素先用福尔马林脱毒,然后提纯,再吸附到磷酸铝溶液中,免疫单位为212IIU/0.5ml,即菌苗B。比较了AB两种菌苗在接种第1针  相似文献   

19.
薛俊红 《北方药学》2012,9(1):128-128
目的: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然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病情发生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病人生命.本文我们主要针对临床5 例破伤风病人的症状,采用了对疾病护理程序化的方法,同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河南省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工作现状。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河南省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探讨有待完善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结果为实现消除NNT,河南省逐步推行了各项消除策略,取得了很大成效,新生儿破伤风年报告发病率仅为0.0435‰。但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的效果欠佳,监测系统也尚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需进一步在贫困山区推广清洁接生,提高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的接种率;关注流动人口生育的状况,加强监测和管理;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减少病例漏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