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小切口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术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88例,手术过程中囊膜破裂及玻璃体溢出的患者有30例,对其实施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的1周对患者视力进行矫正,矫正视力≥0.3的比例为63.33%,矫正视力≥0.1且<0.3的比例为30.00%,矫正视力<0.1的比例为6.67%。术后2周患者的矫正视力≥0.3的比例为83.33%,矫正视力≥0.1且<0.3的比例为13.33%,矫正视力<0.1的比例为3.33%。眼内炎症患者比例为56.67%,短暂性的高眼压比例为16.67%,角膜内皮失代偿10.00%,大泡性角膜炎13.33%,人工晶体倾斜3.33%。结论在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过程中,后囊膜破裂的一期人工晶体植入可以通过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来为其提供有效、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沙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77-78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86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24例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中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为27.9%,全部行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其中2例囊袋内固定,8例睫状沟固定植入,14例行人工晶体双攀缝线固定法植入。随访时间1~24个月,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或缝线固定是小切口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一期植入人工晶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术中后囊破裂的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55例(278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31例(31只眼)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8例囊袋内植入,23例睫状沟植入.术后3个月随访,裸眼视力0.1以下者2例(6.45%),0.2~0.5者12例(38.71%),0.6以上者17例(54.83%);矫正视力0.1以下者2例(6.45%),0.2~0.5者6例(19.35%),0.6以下者23例(74.19%).本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瞳孔缘损伤,玻璃体内皮质残存及前段玻璃体炎等.结论:对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的患者,利用其残存的前、后囊作为支撑,清除前段玻璃体后,仍可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术中后囊破裂的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55例(278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31例(31只眼)行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8例囊袋内植入,23例睫状沟植入。术后3个月随访,裸眼视力0.1以下者2例(6.45%),0.2-0.5者12例(38.71%),0.6以上者17例(54.83%);矫正视力0.1以下者2例(6.45%),0.2-0.5者6例(19.35%),0.6以下者23例(74.19%)。本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瞳孔缘损伤,玻璃体内皮质残存在前段玻璃体炎等。结论:对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的患者,利用其残存在的前、后囊作为支撑,清除前段玻璃体后,仍可I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房维持器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0例(640眼)白内障患者行无缝线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中使用前房维持器灌注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前房稳定,无一例因前房波动而造成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3者588眼(91.88%)。结论小切口非超乳联合前房维持器在白内障手术中易于操作、安全、快捷、学习曲线短,并发症少且经济,更适合于基层医院普及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眼)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眼球穿孔伤外伤性白内障32眼,其中伴眼内异物13眼,伴玻璃体混浊19眼。老年性白内障伴视网膜脱离4眼,伴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6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8眼(90.5%),不变4眼(9.5%)。保留晶体前囊的19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4眼(21.1%),保留晶体后囊的23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3眼(13.0%)。结论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对经选择的玻璃体视网膜条件较好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王伟  李娜 《中国实用医药》2012,7(7):187-188
目的探讨在人工晶体悬吊植入术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缝线固定可折叠人工晶体可以减小手术切口和提高手术速度提高安全性。方法 12例白内障后囊膜破裂,一期8例,二期4例,采取3.2mm透明角膜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悬吊固定术。结论折叠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解决了后囊破裂在透明角膜小切口基础上一期植入晶体的问题,补救了白内障手术中的失误。而且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陈志强  李一壮  刘新亚 《江苏医药》2008,34(12):1277-1278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术中处理方法.方法 对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11眼进行总结,从后囊膜破裂时间、玻璃体脱出情况、处理方法及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1眼均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纠正视力≥0.5者8眼,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只要术者具有熟练的手术技巧并能正确处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可获得良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开展防盲治盲工作中对236例(258只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3者211只眼,占81.78%;术后第3天视力≥0.3者241眼,占93.41%;术中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63眼(24.41%),前房出血12眼(4.65%),瞳孔上移14眼(5.42%),人工晶体脱位8眼(3.10%),虹膜脱出6眼(2.32%),后囊膜破裂19眼(7.36%)。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及经济等优点,而且简单易施,因此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1996年至1999年间施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227例(264只眼)。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22例,采用注入粘弹剂、囊膜剪处理或前段玻璃体切割处理后顺利地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晶体后囊膜破裂22例均为单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2例,并发性白内障9例,先天性白内障1例。年龄7~83岁,平均645岁,右眼9例,左眼13例,发生率为83%。人工晶体为Alcon公司和Storz公司PMMA单片式;囊袋内植入选择光学部直径50~55mm,袢长120~125mm;睫状沟固定选择光学部直径60mm,袢长130~135mm;缝袢固定…  相似文献   

11.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肿瘤手术应用价值及腹膜后腔建立方法的改进。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3年10月至2006年3月后腹腔镜手术治疗102例肾上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29例,原醛症肾上腺腺瘤切除或肾上腺切除术52例,皮质醇症肾上腺腺瘤切除术21例。结果102例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0分钟.130分钟,平均90分钟,建立腹腔后间隙时间为3.7分钟,平均为4分钟,术中平均失血量80ml,术后平均住院5天。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安全、对患者创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伤口愈合早。新的后腹腔间隙建立方法有效、快捷、方便,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妇使用侧卧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某院在产程中确诊的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妇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侧卧位分娩)和对照组(常规仰卧截石位),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生产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率、会阴侧切率、胎方位的矫正情况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胎位转正的比例、阴道分娩率、生产时间、产妇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的会阴侧切率高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妇使用侧卧位纠正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Pusher syndrome is classically described as disorder of body orientation in the coronal plane.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tilt towards the contralesional paretic side and a resistance to external attempts to rectify. It occurs mainly in stroke patients, however, non-stroke causes have been described too. In 2010 the concept of the posterior pusher syndrome had been proposed, defined as disturbance of body orientation in the sagittal plane with imbalance, posterior tilt and an active resistance to forward pulling or pushing. The author describes,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nd own research, symptoms and method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little-known posterior pusher syndrom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9例;手术时年龄4~15岁,平均9.6岁.其中胸椎6例、腰椎8例.均行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及矫形固定融合术.结果 手术时间3.0~7.5h,平均5.0h;术中出血量500-2 000ml,平均1 085ml,平均输血量800ml;固定节段2~8个椎体,平均4.6个椎体.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示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48.450矫正至15.25.,平均矫正率68.52%;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48.27°矫正至15.32°,平均矫正率68.26%;终末随访时冠状面C0bb角平均19.47°,丢失4.22°,矢状面Cobb角平均15.67°,无明显丢失.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1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后路半椎体切除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均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手术适应证为由胸椎或胸腰段半椎体畸形所引起的青少年患者的结构性侧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6.
许云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3):30-31
目的总结后牙残冠的修复治疗经验和失败原因。方法综合分析15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情况。结果修复治疗后152例患者的275颗牙齿中263颗牙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2例治疗失败。失败率为4、3%。结论完善的根管治疗,保证了患牙根尖组织的健康,是后牙残冠保修复的基础。相对较多的牙体组织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10例经临床证实RPLS病例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性8例,男性2例,10例常规行T1WI、T2WI、FLAIR序列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6例行MR静脉成像(MRV)。结果 10例患者MRI检查均发现脑白质水肿,7例为双侧对称性分布,3例不完全对称;病变累及顶枕叶居多,少数累及基底节区、颞叶、额叶。病灶在T1WI为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明显高信号,D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MRV脑静脉、静脉窦未发现异常。10例治疗好转后复查,5例病灶完全消失,3例大部分消失,2例部份消失。结论 MRI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尤其以FLAIR序列最为敏感;MRI是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8.
19.
翟博智  刘春生  佟小光  杨玉山 《天津医药》2002,30(7):393-395,I001
目的:探索提高后颅天幕脑膜瘤的治愈率,减少死亡及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3例后颅窝天幕脑膜瘤病人,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选择手术入路,参照5型分类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按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本组根治性切除(I-Ⅱ级)28例;次全切除(Ⅲ级)5例,无1例死亡,仅1例术后偏瘫。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地选择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技术的运用,合理处理残留瘤,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杂、术后死亡及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尿道断裂早期行尿道会师术后导尿管持续牵引加间断加力牵引的治疗效果。方法尿道会师术后留置F18或F20双腔气囊导尿管,以0.5-1kg重量持续牵引并间断加力牵引。结果 28例病人术后23例治愈,占92.9%,3例行二期尿道吻合,2例出现尿失禁。结论尿道会师术后持续牵引加间断加力牵引治疗后尿道断裂具有方法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