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医药》2015,(7):19
日前,国家卫计委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放射性皮肤疾病护理规范》,规定了放射性皮肤疾病护理原则、护理措施,适用于核和放射事故中大剂量局部外照射引起的急性、慢性放射性皮肤疾病患者的护理。据悉,随着核(放射)技术的广泛应用,接触电离辐射的人员越来越多,电离辐射致放射损伤时有发生,为有效护理放射性皮肤疾病患者,国家卫计委研究制定了此标准,为核和放射事故引起的放射性皮肤疾病  相似文献   

2.
盘锦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剂量监测是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与工作场所防护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获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剂量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为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卫生标准的判定和执行标准提供了剂量依据。通过个人剂量监测.可以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水平。发现放射防护的薄弱环节.为放射工作场所效果的评价和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2003年对盘锦市直、两县56个医用X射线诊断单位.3个工业X射线探伤单位、2个介入放射学单位、2个核医学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219人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组织间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对2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术前行TPS(computer-based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计划、根据计划在CT引导局部麻醉下行颈部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后复查CT进行质量验证。根据NRS评分对术前术后患者局部疼痛进行评估,按WHO标准对局部肿瘤控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7~29个月,21例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完全缓解3例(14%)、部分缓解15例(71%)、病变稳定2例(10%)、病变进展1例(5%);6个月、1、2年的局部控制率(局部肿瘤无进展)分别为:84%、65%、39%;NR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为:(7.62±0.92)分,(2.81±0.68)分,(2.14±0.39)分(P<0.05)。3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未超过38.5℃,3~5 d内恢复正常;3例皮肤黏膜1级急性放射性损伤,2例皮肤黏膜2级急性放射性损伤,无3~5级皮肤黏膜急性放射性损伤。所有患者未发生大出血、急性肺栓塞、窦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组织间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创伤小,并发症少,局部控制率较高,疼痛缓解明显,为不能手术的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放射性皮肤损伤分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和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其中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又以放射性皮炎最常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重者甚至被迫停止放射治疗,所以预防和护理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十分重要的。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我科用放射疗法治疗恶性肿瘤37例,在放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经过健康教育和良好的护理,取得了一定期的疗效,提高了患…  相似文献   

5.
谢桂群  刘小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83-2684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全国每年超过1 300万人发生肿瘤,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标准,将皮肤放射反应分为Ⅳ级[1].患者发生急性放射反应需及时处理,否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重者甚至被迫停止放射治疗.2009年3月~2011年4月在我科放疗的109例放射皮肤急性反应的患者,经过一系列健康教育和对症治疗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特别是老年患者,高龄或合并其他脏器的各种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放射治疗在其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尤显重要,但由此出现的急性放射野皮肤损伤却是常见并发症,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瘙痒、脱屑甚至溃烂,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导致放疗被迫中断或停止,严重影响肿瘤整体疗效。为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我们对老年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进行了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形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肿瘤发病人数的增多,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显著增加,放射损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皮肤损伤更为多见。我们通过对26例皮肤急性放射性损伤患者应用马应龙痔疮膏进行治疗,发现效果很好,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口腔黏膜覆以未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这些上皮更新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放射敏感性,因此在口腔、门咽、鼻咽等头颈部肿瘤放疗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或轻或重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这种反应往往产生强烈的疼痛,影响患者进食,妨碍患者说话,甚至成为感染人口,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重者被迫中止治疗,降低肿瘤局部控制率。因此做好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组织纤维化是放射治疗的严重长期不良反应。研究表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2 related factor 2,Nrf2)通过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防御机制,对放射性组织纤维化有一定减轻和预防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放射性组织纤维化不仅与电离辐射诱导的直接DNA损伤有关,而且与组织中水分子产生的活性氧类物质(ROS)引起的间接损伤有关。Nrf2通过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以启动下游靶基因及相关抗氧化酶表达,中和放射产生的ROS,促进DNA修复以及抑制炎性因子的激活来减轻放射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及衰老,从而发挥了抗纤维化作用。诱导Nrf2对抗放射性损伤中的氧化应激有望成为降低随后的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一个很好策略。但能否安全运用于临床治疗,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文章综述Nrf2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在放射性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为放射治疗所致的组织纤维化预防以及患者放射治疗后的组织修复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放疗50~60Gy,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及Dmean和放射性肺炎相关。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发热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及化疗和放射性肺炎相关,P值分别为0.013和0.009,多因素分析仅显示V5和放射性肺炎相关。经整体护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症状,80%患者顺利地完成了放疗计划。结论加强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放射性肺炎,使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1.
肺癌放射治疗并发急性放射性肺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癌放射治疗后并发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了解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6例肺癌患者。常规放射治疗,放射剂量为2Gy/次,1次/d,5次/周,总剂量为50~70Gy。结果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32例,发生率为21.91%;照射55Gy以下、55~65Gy、65Gy以上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2.2%、20%、33.3%。结论急性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损伤应引起高度重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随常规照射剂量和照射面积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放射肺炎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危害性较大的并发症之一。对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实行人性化整体护理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到早发现、早用药,既可减轻患者痛苦,又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胸部肿瘤放疗并发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产生因素及护理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防治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0例鼻咽癌、口腔癌术后放疗出现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以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洗必泰液含漱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WHO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标准记录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的程度。结果西帕依固龈液治疗40例,出现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17、14、4、5例;对照组40例,出现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2、5、20、1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放射反应,不仅给患者增加了身心痛苦与经济负担,且常因此被迫中断放疗,延长了治疗期限,使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2009年4月起我院放疗科应用赛肤润液体敷料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良好,明显推迟或减轻了放疗所致的皮肤损伤,确保了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亚芬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5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9例在第1次放疗后给予比亚芬涂抹照射野皮肤,对照组28例做常规放疗皮肤护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Ⅰ、Ⅱ、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55.2%、34.5%、10.3%和17.9%、42.9%、39.3%;累积剂量25Gy时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75.0%和4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比亚芬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的程度,延缓损伤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急性放射性皮炎是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导致放疗中断。积极防治及有效护理可延缓皮肤损伤出现时间,减轻损伤程度,加快损伤修复。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防治标准。本文总结概述了乳腺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分级评估标准、一般支持性护理及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放射免疫治疗是继肿瘤放、化疗后又一全新的治疗方法。^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唯美生),放射性浓度约为370MBq/mL,是一种用于实体瘤放射免疫治疗的^131I标记的人鼠嵌合型单抗,该单抗靶向作用于肿瘤坏死区中变性、坏死细胞的细胞核,将其荷载的放射性^131I输送到实体瘤坏死部位,通过其局部放射性而对实体瘤组织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达到治疗目的。我院2007年6月至12月,应用^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肿瘤患者8例,由于涉及到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在护理的过程中与常规放、化疗治疗有明显区别。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体外照射所致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307例宫颈癌体外照射患者,遵照知情同意的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150例,观察组1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30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对照组发生Ⅰ度放射性直肠炎17例、Ⅱ度放射性直肠炎6例、Ⅲ度放射性直肠炎0例;观察组发生Ⅰ度放射性直肠炎6例、Ⅱ度放射性直肠炎2例、Ⅲ度放射性直肠炎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宫颈癌体外照射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从而确保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龙岩市第一医院2011—2013年收治的80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预防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放射治疗宣教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照射野皮肤上涂抹三乙醇胺乳膏,放疗前4h停用三乙醇胺乳膏,至放疗结束。治疗前后观察皮肤损伤发生情况,采用美国放射肿瘤学研究中心和欧洲放射肿瘤学会皮肤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皮肤损伤分级,统计皮肤损伤发生的照射剂量。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分级轻于对照组,出现皮肤损伤的照射剂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乙醇胺乳膏能够有效促进皮肤创伤愈合,减轻放射性皮炎症状,在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提高患者放射治疗耐受性,降低皮肤损伤程度,从而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了解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要求,对633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眼晶体混浊、神经衰弱症候群和皮肤异常可能与暴露工龄长短有关,外周血象、心电图异常、B超异常和肝功能异常与暴露工龄无关.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长期小剂量接触X射线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