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的 QT离散度 (QTd)与再发性心肌梗塞的关系。方法 测量 9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 QTd,其中 4 2例在 4年内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其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者为再发心梗首次心梗组 ;5 0例急性心肌梗塞者为急性心梗组 ,测量上述两组心肌梗塞后的 QTd,另取 30例无 AMI正常同龄人为正常对照组并测量 QTd。结果 急性心梗组 :第 2 8天 QTd与正常对照组 QTd差异不显著 (P>0 .0 5 )。再发心梗首次心梗组 :第 2 8天 QTd与急性心梗组第 2 8天QTd比差异极显著 (P<0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后第 4周 QTd增大对评估 AMI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陆凤翔  张权 《江苏医药》1999,25(10):775-775
本文对比分析106例心肌梗塞前24~72小时内有心绞痛与118例无心绞痛患者急性心梗(AMI)后临床资料,以了解梗塞前一定时间心绞痛对AMI面积、梗塞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及病死率的影响,从而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AMI预后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象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本院住院AMI(诊断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患者。根据AMI发病前24~72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分为A(梗塞前。已绞痛组)、B(无梗塞前心绞痛组)两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见附表。方法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相似,入院后查心肌酶谱,每4~6小时查酶谱共3~4次,选取肌酸…  相似文献   

3.
无Q波心肌梗塞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润芝  赵文和 《河北医药》1992,14(3):145-145
近年来无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NQ AMI)已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注意,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占急性心肌梗塞(AMI)的1/3。现将我们收治的NQ AMI200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组为我收住院1~7日内诊治的NQAMI200例(全部病例均为WHO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37例,女性63例.年龄24~84岁.平均56岁。既往有心肌梗塞史占35%,心绞痛史60%。1.2临床特点:NQ. AMI的临床特点首发症状为心绞痛、既往有心肌梗塞病史、心肌梗塞前有心绞痛史,梗塞范围较小,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较小,心肌梗塞并发症较少,肌酸磷酸梅幅值大于正常值2~3倍,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高达42.3%,住  相似文献   

4.
<正> 再发性心肌梗塞(MI)是急性MI后存活出院病人远期心脏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本文以再发性MI为观察终点,对我院11年中再发MI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与其发生有关的因素,正确评价急性MI的预后。资料与方法病例来自我院1980~1990年发病的24小时内入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88年3月~1996年3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24例,其中10例非典型心肌梗塞因各种原因在院内、外误诊,现将误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66岁,平均57.5岁。梗塞部位:下壁心肌梗塞4例,广泛性前壁梗塞1例,广泛性前壁合并下壁梗塞3例,前间壁梗塞1例,下壁合并右室梗塞1例。全部病例经确诊后立即按AMI治疗。结果:治愈3例,死亡7例。死亡原因: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4例,脑、肺栓塞1例,心脏破裂1例,心力衰竭1例。  相似文献   

6.
室性异位心搏在心肌梗塞时显示心肌梗塞的特点。1943年Dressler首先报告1例室性早搏(室早)中有梗塞表现(以下简称梗塞型室早)而在窦性心搏中无梗塞表现。以后陆续有报告。1981年以来我院监护室住院的108例急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AMI)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国内外学者已报道。本文将1989~1991年收治31例AMI中18例对应导联ST段压低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男性22例,女性9例,男女之比为2.44:1。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8.74岁。1.2 对应导联ST段压低与梗塞部位:AMI31例中前壁梗塞13例(41.93%),其中对应导联ST段压低6例占46.15%;前间壁梗塞3例占9.67%;侧壁梗塞2例占6.45%;后壁梗塞1例占3.22%;下壁梗塞12例占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能直接激活体内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纤溶酶具有强烈的水解纤维蛋白的机能,从而溶解血栓.使冠状动脉血管再通,有效地改善梗塞心肌的血液灌注,挽救缺血的心肌,限制心肌梗塞范围,改善预后。我院从1988年开始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梗26例,其中16例再通,8例改  相似文献   

9.
吴咏昕  袁颖  张宏 《江西医药》2012,47(5):450-451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药物治疗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AMI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和延迟PCI组(急性心梗后7-15d行PCI术),比较1年后两组间死亡、再发心梗和心绞痛的发生率以及左室的射血分数(LVEF);结果 PCI组死亡率、再发心梗和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而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 AMI延迟PCI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我院1992年至1997年23例急性心脑联合梗塞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心脑联合梗塞的原因、发病机理和治疗措施。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塞(AMI)继发脑梗塞(CI)简称A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44~72岁,平均53岁;CI继发AMI简称C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48~62岁,平均58岁。A组继发CI多在AMI后2~9天,C组继发AMI多在CI后3~8天。诊断依据除临床表现外,所有病例均有ECG心肌梗塞样变化及心肌酶谱的异常升高,并有头颅CT证实与神经功能缺损相符的新鲜病灶。13例做了血流变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讨论一、急性…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讨再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减少再发A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我院10年收治住院的60例再发AMI与同期收治住院的402例初发AMI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下壁心梗伴前间壁和/或后壁心梗图形,常合并右室梗塞(RVI),有报道其发生率为5%。早期发现右室梗塞或判断右室受累的程度,对于预防并发症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以提高疗效是很重要的。 资料和方法 本文将我院1988年1月—1992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再发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及预防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薛定荣,毛朝旭山西省建二公司医院董希尧太原大学卫生科周天德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AMI)发病的增加,再发性心肌梗塞亦逐渐增多。现将我院1976年~1994年住院确诊的再发性心肌梗塞47例临...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88年1月~1988年12月共收治AMI60例,其中下壁梗塞15例,占25%,现就所遇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Ⅲ°A-VB伴脑卒中的临床分析及随访一年的结果报导如下。一般资料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2.8岁,既往有高血压者3例,血压在22.5~26.5/13~16kPa,均无糖尿病、肾疾患等,6例病人均有吸烟史20年以上。血脂:6例中4例血脂在正常范围内,2例病人因入院时间短未查。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AMI)常累及心包。其表现形式有三种,即早期梗塞后心包炎、心肌梗塞后综合征(Dresseler综合征)及心包填塞。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308例AMI合并心包疾患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308例中男248例,女60例:年龄45岁~72岁,平均56岁;其中Q波梗塞(QMI)246例占79.9%,非Q波梗塞(NQMI)62例占21.1%;前壁梗塞205例占66.6%,其它部位梗塞(包括  相似文献   

16.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塞(A MI)后致命性并发症、主要包括三种: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断裂,其发生率分别占AMI的2.7~5.4%,3.1%和0.3%破裂部位常发生于梗塞区与正常区交界的附近,与力的不平衡有关。左室游离壁破裂最多见,前壁心尖部与广泛梗塞者占绝大多数,下壁、小范围梗塞者破裂较少,右室游离壁破裂者也少见。在陈旧心梗的基础上再梗塞而合并心脏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7年12月至2004年12月接受急诊PCI治疗大于60周岁的AMI患者72例(PCI组),同期病年龄大于60周岁未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和随诊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结果PCI组72例住院死亡7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33.4±4.2)%、平均住院天数20.3(19.2±1)d,随诊期间再发心绞痛16例、猝死1例。对照组70例住院死亡16例、LVEF(28.8±9.3)%、平均住院天数27.4(25.1±6.3)d,随诊期间再发心绞痛39例、心肌梗死6例、猝死5例。结论急诊PCI治疗能较好地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正> 再发性心肌梗塞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在我院收治的190例(208例次)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再发性梗塞22例。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特将本组病例摘要分析和讨论如下。一般情况:22例中男20例,女2例;最  相似文献   

19.
无痛性心肌梗塞系指缺之特征性胸痛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心梗),此类急性心梗患者,可完全无胸痛或仅有轻度闷痛。由于其缺乏典型的胸痛或其它症状,临床上易被误诊、漏诊而影响治疗和预后,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收集本院1984年到1991年期间9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住院病例,对其中21例无痛性心梗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本院1984~1991年期间符合WHO诊断标准的急性心梗住院病例共90例,年龄38~82岁。按有无疼痛分为两组。无痛组21例,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8年—1990年收治30例心肌梗塞病例,其中有12例以自发性心绞痛为其先发症状,本文探讨自发性心绞痛与心梗的关系,目的在于提高对自发性心绞痛的认识,以减少心梗的发生率。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53—81岁,60岁以上者19例。有高血压病史22例(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