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25):3525-3527
目的:减少静脉药物集中调配差错,提高输液配制质量,保证临床输液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首先运用个案追踪法逐一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各工作环节,找出可能造成调配差错的原因,进行风险控制;而后运用系统追踪法,剖析系统或流程内部潜藏的安全风险与质量裂痕,制订对策,持续改进并评价前后6个月的管理效果。结果:通过追踪方法学找出造成调配差错的关键环节及流程中存在的缺陷并改进相关工作模式、改善工作环境、制订并完善相关制度。通过系列措施的实施,调配差错由81袋减少到38袋,差错率由0.035%降低到0.011%(P<0.01)。结论:运用追踪方法学寻找调配差错原因及环节,针对性制订相关措施并严格执行,可减少静脉药物调配差错,促进医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八、临床上发生洋地黄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答:1.用药过量:这种情况较少见,约占中毒中20%左右。(1)对各种洋地黄制剂的特性及剂量缺乏了解;(2)未了解患者近期洋地黄用药情况而贸然采用快速洋地黄化;(3)用药中观察不严,忽略某些中毒征兆仍继续服药;(4)在判定洋地黄不足或过量犹豫不决时轻率地采用西地兰耐药试验;(5)门诊患者不了解中毒征象,机械按医嘱服药;(6)误服。 2.机体对洋地黄敏感性增高:(1)年龄因素,老年人耐受性低;(2)心肌病变;(3)电解质紊乱;(4)使用增加洋地黄毒性的药物,如钙盐、利血平等;(5)直流电转复,曾有一组报告28例用洋地黄后接受直流电转复结果70%发生中  相似文献   

3.
强心甙具有强心作用强、安全范围窄、易出现毒性反应等特点,但又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为了避免发生强心甙中毒,本文简述强心甙的使用注意点和中毒的处理方法。一、使用强心甙时注意事项 (一) 详询用药史:强调询问近2周内使用心甙史。Gazes认为以前用洋地黄情况不详者应避免快速洋地黄化;近期用过慢排泄心甙者禁用毒毛旋花子甙;有洋地黄中毒史者仅可试用地戈辛。 (二) 用药原则:以往认为心甙的强心作用只在  相似文献   

4.
洋地黄类药至今仍是治疗心力衰竭最常选用的有效药物.但洋地黄有效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安全范围窄,易造成中毒.所以,洋地黄中毒的及时发现至关重要.我科自2000年7~11月收治60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洋地黄,6例出现洋地黄中毒.由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无1例死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问:洋地黄中毒如何诊断? 答:需要耐心询问、细心观察、前后对比、综合分析以及必要的检查和试验。首先了解洋地黄用药情况(品种、用量、途径、时间)、用药前后肠胃症状和神经系统变化,近来使用利尿药的情况,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等。  相似文献   

6.
运用FMEA降低住院患者静脉用药治疗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静脉用药流程,促进用药安全。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评估住院患者静脉用药流程潜在的风险因素,并结合用药流程探讨可能造成错误的原因,提出改善住院患者用药安全的可行性方案,并持续追踪改善成效。结果:在住院患者静脉用药流程中找到40项容易导致用药错误的高风险因素,并对高风险流程进行优化改造。改造后流程得到简化,用药错误风险较前明显降低。结论:FMEA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能使药品管理者前瞻性地发现住院患者在执行静脉用药流程中潜在的漏洞与风险,从而降低风险,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正> 洋地黄的“高敏”现象主要指没有一般阐述的洋地黄中毒的易患因素;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尤其是出现洋地黄中毒特异性的心律失常。现将我们发现的4例报告如下: 例1,男,72岁,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Ⅱ型糖尿病。入院前已停用地高辛9天,心  相似文献   

8.
497例儿童中毒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儿童中毒病例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儿童中毒原因及相关因素,寻求干预措施.方法:统计我院1997~2006年间收治住院的497名中毒儿童病案.结果:儿童中毒物质(药物和毒物)种类繁多,中毒以1~6岁儿童为主占77.26%,中毒原因74.25%为误服.结论:家长应加强对小儿的监管,妥善保管好药物和有毒物品,了解基本用药常识,警惕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动向,帮助其安全的度过疑惑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措施,规范儿科医师的用药行为,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保证患儿的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建立和完善各个相关流程的制度,及时有效地对医药护三方进行教育、培训和提倡创新的思路在整个防范体系中的科学运用,才能够系统建立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体系。结果儿童临床用药治疗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医药护三方系统有效地配合和患儿家属的参与,特别是临床药师的介入尤为重要。结论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措施的建立,是降低和控制用药风险和保障患儿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追踪检查法在妇产科护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妇产科护理为试点进行护理质控追踪检查,将发现的问题通过个案追踪检查法和系统追踪检查法追踪到根源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结果 应用追踪检查法后我科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情况、安全管理、基础护理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追踪检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辉  张锦文  阳波  龚时薇 《中国药房》2012,(37):3466-3469
目的:探索促进我国儿童合理用药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收集1999-2010年间我国医院儿童用药文献1298篇,从宏观和微观上系统分析影响儿童用药的主要风险因素和类型。结果:目前导致我国儿童用药风险的因素涉及4个客观因素和2个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儿童药品政策、医疗技术水平、患者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和儿童生理特点;主观因素来自道德、行为风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构成我国儿童用药风险的类型主要有联合用药不当,用法、用量、剂型选择不当,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儿童用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和安全性信息标注偏少,儿童高风险药品如头孢类抗菌药、中药注射剂的临床普遍应用等。结论:国家应建立儿童药品研发的激励机制和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管机制;医院应加强儿童药品专项管理体制的建设,提高用药监测和对患者监护人的用药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查找临床用药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探索针对临床用药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及有效措施.方法 对本院2011 年度和2012 年度发生的各种用药错误进行整理.结果 临床用药不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病区配药存在的安全隐患、病区备用药的安全隐患、未按照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医嘱处理、执行医嘱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其他因素.结论 从思想重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制度及临床用药的人员培训等方面来解决目前临床用药不安全的状况,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安全性风险,为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国内文献中不良反应报告及药品监管部门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等相关资料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可致皮疹、瘙痒、静脉炎、过敏性休克、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儿童和老年人也存在用药风险;临床应用需注意并做好相关防治措施。结论为防控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风险,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对已识别的风险及时采取修改说明书等风险控制措施,主动开展上市后研究。医疗机构应加强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持续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警示用药风险,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彭静  徐华  刘茂昌  舒畅  许琼  彭惠  高萍  李新林  黄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20):2031-2034,2085
目的:通过对湖北地区儿童监护人用药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了解湖北地区儿童安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决策者制定减少居民用药错误相关干预策略提供依据,为药品安全科普干预内容和方法的精准设置,为今后药学知识传播的"供给侧"改革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借助湖北儿科联盟平台,以湖北省常住居民的用药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机APP问卷调查和纸质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多中心研究形式,对目前监护人在儿童用药行为现状及风险水平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收集有效问卷585份,主要以女性、19~49岁、在职城镇居民为主。主要问题集中在抗菌药物的应用、药品储存和过期药品的处理上,大部分受试者虽没有参加过各种形式的用药知识讲座或用药教育活动却认为有必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合理用药知识教育活动。结论: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能很快发现湖北地区儿童用药安全行为的风险点,通过大数据分析评估公众在用药过程中的风险水平,医疗机构人员、教师、公司职员、机关干部更关注并了解药品安全的相关知识,但在湖北地区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用药知识讲座或用药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不够的。我们今后在从事药品安全科普干预的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有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1例一氧化碳中毒致横纹肌溶症的具体病例,临床药师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跟踪患者入院治疗的全过程,学习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患者病情好转并很快出院。通过对这1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的药学服务显示,临床药师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可以减少用药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133例涉及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儿童不良反应的年龄、原患疾病、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导致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多发生在用药1 d内,低钙血症的不良反应均发生于新生儿患者,多为早产儿。结论临床应关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儿童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生产企业需加强对儿童用药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说明书,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临床用药存在的风险,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角度出发,提高临床对药品风险防范意识,避免药疗差错。方法:依据《临床用药须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规定对用药过程中存在的药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药品风险存在于用药的全过程(医师处方、药师配方、护士给药、患者用药)。结论:临床药师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对用药全过程进行监护,通过有效的药学干预,促进合理用药,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借助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的真实世界数据,评价某院儿童使用头孢唑肟的安全性,并分析头孢唑肟相 关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CHPS 平台,对我院2018 年2 月至2020 年4 月使用头孢唑肟的住院 患儿进行单中心回顾性主动监测,药师对系统监测病例进行评定,获得头孢唑肟 ADR 发生率,并对ADR 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系统共回顾性监测了2 948 例使用头孢唑肟的患儿,31 例出现ADR,ADR 发生率为1. 09%。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 示,头孢唑肟联合氟氯西林、单次用药剂量是儿童使用头孢唑肟发生ADR 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头孢唑肟在儿童用药中发生 ADR 并不少见。减少与氟氯西林联合用药、根据说明书推荐剂量用药有助于降低临床用药风险,CHPS 系统的应用对今后进行 大样本量真实世界用药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146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维生素K1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011年12月31日之前国内公开发表文献中,有关维生素K1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46例个案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维生素K1注射液发生的不良反应可能与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临床使用因素相关.结论 临床应合理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