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惊厥为小儿常见的急症,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引起,系大脑细胞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发作时两眼上翻或斜视、凝视,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若惊厥持续时间过长可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故一旦出现惊厥应及时处理,力争在3~5分钟内减轻或停止惊厥。  相似文献   

2.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4岁以下儿童多见,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可伴有青紫、双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或斜视,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  相似文献   

3.
惊厥是指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非自主的强直与阵挛性抽搐,并引起关节运动,常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生率很高,占儿童期惊厥原因的30%,是发生于颅外感染性疾  相似文献   

4.
热性惊厥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形式,据报道在美国儿童热性惊厥发病率为2%~5%,我国资料显示14岁以下小儿热性惊厥发生率为4.4%。热性惊厥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国际抗癫痫组织曾将热性惊厥定义为发生于出生后一个月的小儿,由发热性疾病引起,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期发生过的惊厥、既往有不明原因抽搐史及不符合此标准的其他急性症状性抽搐。我国目前对热性惊厥的定义是初次发作在3个月至4~5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的惊厥,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无热惊厥史。热性惊厥在临床上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两大类,大多数热性惊厥是单纯性,占70%~75%,9%~35%是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较多,非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热性惊厥对大脑有无损伤是临床医师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在热性惊厥致惊厥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研究有一些新的认识,现就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夏日发热防惊厥 惊厥俗称“抽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约5%的小儿至少有过—次惊厥。夏日暑气旺盛,小儿体质较弱,抵抗力低,对外界炎热环境不能适应,容易引起感染导致发热。如果孩子突然出现面部、拇指抽动或全身肌肉抽搐,伴有意识障碍,则是出现了高热惊厥。虽然它多数对智力和发育无影响,但仍应引起重视,尽量避免由此引起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惊厥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急症,它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时性紊乱的一种表现,在生后10天内最多见。惊厥对新生儿危害性较大,如不及时控制,则可造成脑损伤,导致智力发育障碍或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在护理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掌握惊厥的紧急处理措施,以便使突然发生惊厥的患儿得到及时抢救,我院自1995—1996年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惊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合并惊厥的病因。方法对26例小儿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合并惊厥病例进行临床分类、归纳,分析引起惊厥的病理原因。结果2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及留有后遗症。结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诱发惊厥可能与痢疾杆菌毒素导致微循环障碍、高热引起大脑异常放电、低钠血症引起脑细胞水肿或与志贺氏菌外毒素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小儿高热惊厥又称为感染性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约占小儿惊厥的50%左右,大多数预后良好,仅少数可出现脑损害或转为无热惊厥,部分可转变为癫痫,遗留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1,2],常由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破伤风等和神经系统外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中毒性菌痢、肺炎败血症等引起,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最为常见[3].我社区于2000~2003年以来共救治高热惊厥3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引起小儿惊厥的病因有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分颅内感染和颅外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分颅内疾病和颅外疾病。本文将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惊厥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抽搐时间过长,可引起高热,脑缺氧性损害,甚至形成脑疝等,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1急救处理1.1控制惊厥:首选地西泮0.1~0.3mg/kg次,肌注苯巴比妥钠8~10mg/kg次或静脉慢注。1.2防止惊厥发作:首先10%水合氯醛0.5~0.6ml/kg次,加生理盐水5~10ml,保留灌肠。1.3 防止脑水肿:每次惊厥持续状态过长或频繁发作,伴有  相似文献   

11.
惊厥是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肉抽动,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是儿科常见而重要的急症。1病因  相似文献   

12.
高热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小儿惊厥常见的原因可由任何突发的高热引起,表现为突然发作性、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伴有意识障碍。高热惊厥发作多发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反复发作可致脑损伤,进而导致智  相似文献   

13.
惊厥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异常的症状,病理生理基础为各种疾病或病理改变使脑细胞功能紊乱引起细胞异常放电,其病因复杂。早期明确病因,及时诊断,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对预后极为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7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55例小儿惊厥,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4.
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惊厥的发作形式之一,首次发作年龄多为出生后0.5~3岁,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有关。惊厥大多发作于急骤高热后24h内,大部分惊厥发作时间短,仅数秒或数十秒,偶呈持续状态。由于病情急,易引起家长紧张,而有效地护理能防止合并症,缓解家长焦虑,  相似文献   

15.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发病率高,多见于婴幼儿。单纯由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常见的原因,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当体温升至38.5℃~40℃,或更高时突然发生惊厥[1]。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2]。现将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首次热性惊厥(FC)患儿212例的复发情况及可能引起的复发的11种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FC的复发。方法随机选择212例首次发作的热性惊厥患儿,对他们随访2~4年进行总结,对影响复发的11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首次热性惊厥复发率是59.6%,且与发病时体温、年龄成负相关;与家族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呈正相关;与性别、围产期、佝偻病、贫血、喂养方式无关。结论由于FC可造成惊厥性脑损伤,减少或控制FC的复发,可从预防或治疗引起FC复发的上述5种因素着手,减轻或防止患儿智能损伤。  相似文献   

17.
发热性惊厥乃指幼儿发热惊厥但无颅内感染或代谢障碍而言。这约占5岁以下儿童惊厥总的发病率的一半,男孩多于女孩,6个月以下和5岁以上的儿童少见。有家族史,常与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扁桃体炎有关,但其诱因则认为是发热本身引起的。惊厥历时短暂,不易口睹,然患儿的父母常能描述其惊厥的经过。应注意发作初期、中期和发  相似文献   

18.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洁 《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22-223
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是儿科常见急症,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convulsion,Fc)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  相似文献   

19.
冯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647-648
目的通过对小儿发热伴惊厥的病因及治疗进行研究探讨,为小儿发热伴惊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50例小儿发热伴惊厥患者进行病因及治疗分析,并对患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通过对小儿发热伴惊厥的病因及治疗分析了解发现,高热引起的惊厥占小儿发热伴惊厥中的76%,18%的小儿发热伴惊厥由中枢感染,另有6%的小儿发热伴惊厥患者是由于中毒性脑病及感染后脑炎引起,而小儿发热伴惊厥也与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有关系[1]。结论中枢感染是小儿发热伴惊厥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对高热惊厥患者则应尽早通过对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复发或再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热惊厥是小儿引起惊厥的最常见原因,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或痉挛性抽搐,多数有意识丧失[1],发病率占5%~8%.初次发生多见于6个月至3岁小儿,多在体温骤升时发作,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情严重,若不能尽快止惊,易引起复发,影响患儿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