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的临床比较。方法:择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期间在某院进行治疗的56例胃癌患者为实验对象,本组患者术前均开展胃镜活检,术后均进行标本病理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胃癌确诊率以及胃癌病理诊断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胃癌确诊率相比术前胃镜活检确诊率更高,差异显著,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术前胃镜活检对粘液腺癌以及乳头腺癌诊出率相比术后标本病理检查更高,而对管状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检出率相比术后病理标本检查更低,差异显著,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诊断中,术前胃镜活检和术后标本病理检查结果之间有差异,其中术前胃镜活检对患者早期治疗有重要作用,可结合两种诊断方法提升患者确诊率,以便对临床工作作出更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作研究对象,所选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并在术后行外科病理诊断,对比术前术后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结果胃镜活检、术后病理检查的胃癌确诊率、疑似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术前胃镜活检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4%、33.3%、31.7%、96.9%和50.0%。术前胃镜活检发现管状腺癌7例,乳头状腺癌37例,黏液腺癌36例,术后病理诊断分别发现管状腺癌20例、乳头状腺癌31例、黏液腺癌24例、低粘附性癌5例,两种方法的病理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胃镜活检和术后病理分化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胃癌大体标本病理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术前胃镜活检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其在胃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控制中具有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分析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肿瘤科69例胃癌患者的术前胃镜活检病理结果和外科术后病理结果相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69例经术前胃镜活检检测为胃癌的患者均符合外科术后病理检测结果,但两种检测方法在胃癌的分化程度和胃癌的病理类型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术前胃镜活检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术前胃镜活检结合术后外科病理检测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52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术前胃镜活检、术后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及病理分型情况。结果术前胃镜活检胃癌的疑似率、排除率均比术后病理诊断高,确诊率比术后病理诊断低(P<0.05)。结论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诊断的病理结果并非完全一致,但作为术前检查,对提高患者早期确诊率及有利于治疗,术前胃镜活检诊断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有什么不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的胃癌患者84例,对手术前开展胃镜活检的标本及术后开展外科切除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前胃镜活检标本与外科手术后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在病理类型以及分化程度方面有一定差异,两种方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的病理结果不完全相同,在准确度上仍存在着一些差距,但作为手术前的一种检查方法,胃镜活检诊断胃癌的准确性较高,对于预防胃癌及临床上胃癌早期诊治具有一定意义,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的异同。方法 68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均展开胃镜活检,手术后展开外科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61.8%,不一致率为38.2%。在胃癌分化程度诊断上一致率为75.0%,不一致率为25.0%。结论 虽然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然而术前胃镜活检对胃癌的准确性仍较高,可为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参考。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全面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和外科术后病理。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15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150例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术前行胃镜活检,术后行外科病理检查。结果150例患者术前经胃镜活检,其中109例患者经胃镜活检确诊胃癌,确诊率72.7%,剩余39例疑似胃癌,2例排除胃癌。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准确率较高,但与外科术后病理结果仍有差距,但术前胃镜活检对术前临床诊断胃癌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早期胃癌诊断中的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以31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31例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均进行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并于术后进行外科病理诊断,对手术前后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查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以及确诊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两种检查方式在确诊率及疑似确诊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胃癌大体标本病理的诊断结果存在一定差距,但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敏感度高、阳性预测值高,因而其在早期的预防控制及筛查中都是有其重要应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万磊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115-116
目的研究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确诊并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76例,术前进行胃镜活检,术后进行外科病理检查,总结胃镜活检结果 ,并通过外科病理检查结果判定胃镜活检确诊率。结果本组胃镜活检确诊胃癌59例(77.6%),14例(18.5%)疑似胃癌,3例(3.9%)排除胃癌。结论胃镜活检虽然在准确度上与术后病理结果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作为一种术前诊断方法 ,胃镜活检的准确度比较理想,对胃癌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早期胃癌胃镜活检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0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接受胃镜活检,术后接受外科病理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胃镜活检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其病理特点。比较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情况。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早期胃癌患者均确诊为胃癌,胃镜活检确诊78例,诊断准确率为97.5%。病理特点:病灶直径:<3 cm 65例(81.25%),3~4 cm 10例(12.50%),>4 cm 5例(6.25%);浸润程度:黏膜下32例(40.00%),黏膜内48例(60.00%);肉眼分型:Ⅰ型10例(12.5%),Ⅱa型14例(17.5%),Ⅱb型14例(18.75%),Ⅱc型16例(20.0%),Ⅲ型15例(18.75%),Ⅱa型+Ⅱc型10例(12.50%)。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87.50%显著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的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活检与临床病理检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对早期胃癌初步诊断,并且准确率比较高,检测VEGF对淋巴结转移有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食管癌前病变术前活检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65例胃镜活检为食管癌前病变并行ES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手术前后病理结果差异。结果:术前胃镜活检与ESD术后病理诊断整体一致性为67.7%,术后病理升级占26.2%,术前病理较术后病理高估占6.2%。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升级占52.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升级占11.9%。结论:食管癌前病变术前胃镜活检标本与ESD标本病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需注意术前胃镜活检在诊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理低估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术患者不良情绪及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40例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前心理状况、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评分为(26.43±6.93)分、抑郁评分为(27.28±6.04)分;对照组术前焦虑评分为(30.38±7.95)分、抑郁评分为(31.67±6.55)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2.5%,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7.5%,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两组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 0.05),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做好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术患者术前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为经皮肺活检诊断术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准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胃癌患者实施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的价值进行对比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对其实施胃镜活体检查措施,将外科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并将其进行对比。结果 30例胃癌患者经胃镜活体检查的准确率为86.67%(26/30),疑诊率为10.00%(3/30),漏诊率为3.33%(1/30),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 0.05,但患者经胃镜活体检查的IV型及分化程度中分化型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的诊断、判定,其胃镜活体检查及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均有显著的效果,但胃镜活体诊断易出现取材不当,故导致准确率降低,故临床中对于病变形态的分化程度及变化形态仅可作为临床胃癌的诊断依据,其可依据术后病理诊断分析后才可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液基薄层细胞学与活检病理用于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诊断的价值比较。方法选取94例在我院行宫颈环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采用活检病理检测,对照组47例,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活检病理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93.6%,对照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80.9%,观察组患者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宫颈癌与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患者实施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诊断胃癌的特点。方法对100例胃镜活检确诊的胃癌患者的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学结构分析。结果病理确诊胃黏膜内层癌13例,黏膜下层癌24例,未分化癌6例,乳头状腺癌6例,高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19例,低分化腺癌11例,印戒细胞癌2例,黏液腺癌3例。结论胃镜活检标本诊断胃癌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31例青年胃癌临床,内镜,病理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信强  刘之武 《天津医药》1999,27(9):551-552
自Mc Neer[1]分析501例青年胃癌以来,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报道逐渐增多。我院10余年间做胃镜7 676例,检出胃癌 359例,其中≤35岁青年胃癌 31例。现就青年胃癌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资料与方法 1.对象31例青年胃癌为我院1983—1998年住院、门诊和急诊经治的患者,占同期胃癌的8.6%(31/359),均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余328例胃癌作为对照组。年龄:观察组 21~35岁、平均 31.9岁;对照组 36~82岁、平均58.3岁。性别:观察组男19、女12例(1.58:1),对照组男269、女59例(4.56:1)。两组性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44,…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胃镜活检病理方法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为胃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可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接收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0名患者的临床诊断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将这两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取手术活检病理诊断、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两种方式,通过观察这两种方法在内镜下黏膜病变的形态、组织学分化程度以及不同组织类型方面影响下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通过对检查诊断数据的分析比较发现,手术病理方法比胃镜活检病理方法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优势相对比较明显,特别是内镜下黏膜病变的形态中BorrmannⅡ型、BorrmannⅢ型、BorrmannⅣ型胃镜活检诊断率均低于手术病理的诊断;组织学分化程度中胃镜活检对分化不良型病例的诊断率低于手术病例的诊断;不同组织类型中胃镜活检病理诊断效果低于手术病理诊断。结论受取材方面的限制,临床中采用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的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比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的不同,评估其胃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60例胃癌患者,均进行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以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为基金标准,观察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的准确性。结果经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腺癌、印戎细胞癌、其他种类分型的检出率分别为39.66%、46.55%、13.79%,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40.00%、46.6%、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弥漫浸润型病变的检出率为3.45%,低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溃疡型、肿块型、局限溃疡型的检出率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分化型检出率36.21%低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的诊断,使用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对于诊断胃癌,其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宫颈癌进行活检病理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情况。方法:在某院接诊的2019年1月~2020年1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68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活检病理检查以及术后石蜡病理检查,针对病理类型的不同、肿瘤分期的不同对患者手术前病理活检、术后石蜡病理两种检查结果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活检病理、术后石蜡病理对268例宫颈癌患者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6.8%,在所有病理类型中,两种诊断方式符合率最高的病理类型是鳞癌,高达96.8%,均明显高于腺癌的88.6%、腺鳞癌的72.4%(P0.05);在肿瘤分期中,在ⅡA期以上的阶段,两种诊断方式的符合率为96.2%,明显高于ⅠA期~ⅡA期的84.1%(P0.05)。结论:手术前采取活检病理检查方式对宫颈癌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符合率良好。但对处于不同分期的宫颈癌患者可能会存在漏诊的情况,因此在临床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诊断时需要完善疾病诊断机制,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探讨黏膜切除术后病理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4年5月—2017年8月我院行黏膜切除术患者98例,观察所有患者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结果,并同活检病理诊断予以对比,对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对比诊断符合率,术后病理诊断明显较术前更高,诊断过度、诊断不足率更低,统计学上的差异性显著(P0.05);术后患者的癌前病变、早期浸润癌变检出率均更高,同术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黏膜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对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会为食管癌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