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判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梗塞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对于选择积极的治疗策略,以获得心肌再灌注和减少梗塞面积是至关重要的。现多认为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判断急性心肌梗塞(AMI)时梗塞相关动脉(IRA)的金标准。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取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68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3.7±9.4岁。根据临床诊断确诊为AMI,发病36h以内就诊并行CAG者。除外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除外合并陈旧性心肌梗塞者,除外合  相似文献   

2.
当急性心肌梗塞(AMI)出现心原性恶心和/或呕吐时,传统认为与下壁梗塞有关。最近,Herlihy等研究表明,呕吐与 AMI 的具体梗塞部位无关,但于梗塞范围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重复性研究。一、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符合 WHO 标准的住院 AMI 患者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42~87岁(平均62岁)。梗塞部位:前壁(包括前间壁)者19例,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后心绞痛与再梗塞、梗塞延展二者的发生率、并发症、病死率及相互关系。方法 1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4周内观察其症状、体征、心电监测、心电图及心肌酶变化。结果 134例AMI患者4周内发生梗塞后心绞痛38例(28.4%),发生再梗塞和梗塞延展9例(6.7%)。梗塞后心绞痛患者发生再梗塞和梗塞延展显著多于无心绞痛患者(15.8%与3.1%,P<0.05);梗塞后心绞痛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显著多于无心绞痛患者,再梗塞和梗塞延展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及室性心律失常显著多于无再梗塞和梗塞延展患者,P<0.05;4周的病死率,在梗塞后心绞痛组及再梗塞和梗塞延展组均增加,分别为15.8%和22.2%。结论 梗塞后心绞痛是再梗塞和梗塞延展高危者;梗塞后心绞痛及再梗塞和梗塞延展的发生使并发症增加,病死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尿激酶(UK)联用硫酸镁(MS)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1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UK MS组(UM组 ,76例)和UK组(75例) ,除UM组在静滴UK前15min开始加用MS外 ,余相同。结果UM组的再通率有高于UK组趋势 ,而5周病死率、心力衰竭、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及梗塞延展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UK组(P均<0.01)。结论UK联用MS治疗AMI优于UK疗法 ,MS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治疗辅助剂。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早期再灌注,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梗塞相关冠脉血管再通。目前对于老年AMI病人的溶栓治疗多被视为相对禁忌,认为这类病人出血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并发症多,利少弊多。为了探索老年AMI患者溶栓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MI,收到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陆凤翔  张权 《江苏医药》1999,25(10):775-775
本文对比分析106例心肌梗塞前24~72小时内有心绞痛与118例无心绞痛患者急性心梗(AMI)后临床资料,以了解梗塞前一定时间心绞痛对AMI面积、梗塞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及病死率的影响,从而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AMI预后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象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本院住院AMI(诊断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患者。根据AMI发病前24~72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分为A(梗塞前。已绞痛组)、B(无梗塞前心绞痛组)两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见附表。方法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相似,入院后查心肌酶谱,每4~6小时查酶谱共3~4次,选取肌酸…  相似文献   

7.
过去,用常规心电图(ECG)方法只能确定在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时,有否梗塞存在及明确梗塞的部位,不能作梗塞范围大小的定量分析。晚近,用常规ECG导联进行QRS波群标测,可计算出在AMI时的梗塞范围(IS)大小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1983年由Seino等。标测结果表明,在AMI时,QR S积分与IS和LVEF明显相关:梗塞大小(CK·g·Eq)=5.24Q RS积分+8.50(r=0.72,P<0.001),LVEF(%)=-2.16 QRS积分+59.58(r=-0.71,P<0.001)。从方法学的角度来看,此公式已得到国外广大学者确认,但国内尚未用于临床,我科按Seino等的标测方法,对50例正常人、50例无心肌梗塞(MI)的冠心病患者及30例  相似文献   

8.
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能缩小梗塞范围,保存心室功能,提高存活率;但治疗成功的病例中,再次梗塞和心脏猝死危险仍然较大。显然,溶栓疗法还需配合一些辅助治疗,如β阻滞剂、镁、硝酸酯、钙拮抗剂、ACE抑制剂等。β阻滞剂据证明,在AMI早期(症状开始12小时内),静注β阻滞剂可缩小梗塞范围,减少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使病死率下降13%;这一效益在AMI后最初2日内最明显。β阻滞剂还能使非致死性再次梗塞和心脏骤停人数分别减少19%和16%。  相似文献   

9.
王伟力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907-1907
急性心肌梗死(AMI)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恢复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才能明显地缩小梗塞面积,降低病死率。我院收治了60岁以上AMI患者共34例,有选择地对其中17例老年AMI患者进行了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疾病常见并发症,多发于高血压患者,可形成不同程度的梗塞灶,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发病后易形成多种后遗症。应用脑活素联合治疗梗塞灶引起的后遗症效果明显。现将本院1996.3-2006.3联合脑活素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89例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中血脂、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4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用药(即常规组)组(应用溶栓剂、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盐、ACE-Ⅰ类等)24例,常规用药加用辛伐他汀(即联用组)组2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4例。用Greiss法测定NO,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中ET的水平。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LDL-C,HDL—C)水平。结果AMI患者早期血浆中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E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AMI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常规+辛伐他汀组改善更为显著;联用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结论常规用药加用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AMI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AMI患者早期血浆中NO和ET的代谢失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 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最有效的措施是早期恢复冠脉血流。目前,主要依靠外科冠脉“搭桥”手术和应用血栓溶解剂,后者较易推广使用,本文仅就链激酶(SK)在AMI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作一简要介绍。 一、梗塞区的血液再灌流与缺血心肌功能的恢复 尽早恢复梗塞冠脉的血流,可以缩小AMI心肌坏死的范围,Jennings在犬冠脉左旋支高位结扎实验中发现,随梗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取得的效果与转归。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住院15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密切观察。结果脑出血患者80%预后不良,且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结论脑腔隙梗塞就诊及时者预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伴梗塞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及造影特点,并评价梗塞前心绞痛对直接PCI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连续观察247例行直接PCI的AMI患者,根据AMI前2周内有无心绞痛分为梗塞前心绞痛组和非梗塞前心绞痛组,分析其临床和造影特点,并评价其对直接PCI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梗塞前心绞痛组共107例(43·3%)。与非梗塞前心绞痛组比较,梗塞前心绞痛组年龄较大(分别为62·3岁和60·8岁),左室射血分数较高(60·8%:57·2%,P=0·043)。两组间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死亡、再梗塞、急诊CABG、心源性休克、术后室颤需电复律的联合终点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塞前心绞痛对AMI直接PCI近期疗效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6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溶栓治疗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l)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多数文献报道AMI合并RBBB预示梗塞范围大,其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病死率均较不伴RBBB的AMI高。对于AMI患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可限制梗死面积,防止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及降低死亡率已得到确认。而对伴RBBB的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近期预后有何影响,国内报道尚少.为此本文对AMI合并RBBB的61例患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不同心电图计分法对急性心肌梗塞(AMI)面积早期估测的精确性,对104例AMI(前壁62例,下壁42例),早期估测梗塞面积采用Aldrich法、Clernmensen法和Wilkins法,最终梗塞面积采用SelvesterQRS评分法。结果表明.3种计分法估测的早期面积与最终梗塞面积相近,并与最终梗塞面积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lt;0.01)。Clemmensen法在估测下壁伴非前壁AMI面积时,结果明显高于Aldrich法和Wilkins法(P&lt;0.05),与最终梗塞面积相近。结论:3种心电图计分法估测的早期面积均较精确,Clemmensen法在估测下壁伴非前壁AMI面积时优于Aldrich法和Wilkins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急性心肌梗塞(AMI)预后的研究,早年采用的方法是建立临床判断预后的指标,其准确度不甚满意。70年代以来由于认识到 AMI 的预后与梗塞范围密切相关,加以无创的测量梗塞范围方法的建立,对估计 AMI 病人的预后有所进展。1972年Sobel 等首先对33个 AMI 病人用系列血清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心内科常见的急症。在心肌梗塞早期(6小时以内)给予溶栓治疗,尤其是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由于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能有效地缩小梗塞面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和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已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肯定,是近年来治疗AMI的重要进展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对29例AMI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尿激酶联用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尿激酶(UK)联用硫酸镁(MS)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1例AMI住院患随机分为UK+MS组(UM组,76例)和UK组(75例),除UM组在静滴UK前15min开始加用MS外,余相同。结果 UM组的再通率有高于UK组趋势,而5周病死率、心力衰竭、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及梗塞延展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UK组(P均<0.01)。结论 UK联用MS治疗AMI优于UK疗法,MS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治疗辅助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脂质体携载前列地尔(Lipo-PG E1)联合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梗塞相关动脉(IRA)及心肌再灌注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52例ST段抬高的AMI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用UK溶栓。治疗组在应用UK前10 min开始加用Lipo-PG E1(0.5 μg·kg-1),对照组则用等容量的脂肪乳剂(Lipo-PG E1的溶剂)。所有患者均行心电、血压监测,连续记录24 h标准12导或18导心电图(ECG),测定溶栓后90及180 min ECG ST段恢复比率;溶栓后90 min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IRA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并检测溶栓治疗前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内皮素(ET)含量。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IRA开通率分别为73.1% 和42.3%(P<0.05),溶栓后90及180 min ST完全恢复比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TIMI血流2或3级的患者,治疗组也有更高的ST完全恢复比率(分别为73.7% 和 33.3%)(P<0.05)。溶栓后血浆ET及GMP-140含量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Lipo-PG E1联合UK治疗AMI能促进梗塞血管(心外膜血管)及梗死心肌(微血管)的再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