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5,(12):1262-1265
目的研究狭叶荨麻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HPLC等色谱技术对狭叶荨麻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从狭叶荨麻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分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对羟基苯甲醛(2)、反式-4-羟基桂皮酸(3)、对羟基苯甲酸(4)、4-甲氧基苯甲酸(5)、白蜡树内酯(6)、东莨菪素(7)、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8)、苯甲酸(9)、赤藓醇(10)、β-谷甾醇(11)、胡萝卜苷(12)、刺槐素-7-O-β-葡萄糖苷(13),3,4-二羟基苯甲酸(14)、4-甲氧基咖啡酸(15)。结论其中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14为首次从狭叶荨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三角叶荨麻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三角叶荨麻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三角叶荨麻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应用理化方法和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自三角叶荨麻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E-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2E-5α,8α-peroxyergosterd-6,22-diene-3β-alcohol,1)、东莨菪素(scopoletin,2)、正丁基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6)、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7)、对甲氧基苯甲酸(4-methoxybenzoic acid,8)、十七烷酸-1-甘油酯(2,3-dihydroxypropyl heptadecoate,9)、正十五烷酸(pentadecanoic acid,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三角叶荨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藏药狭叶红景天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藏药狭叶红景天的化学成分,应用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多种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藏药狭叶红景天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4-羟基-苯乙基-(4′-甲氧基-苯乙基)醚(1)和β-D-葡萄糖苷-2-羟基-2-甲基-丁酸酯(2)为新化合物;对乙氧基苯乙醇乙酯(3),对羟基苯甲酸乙酯(5),对羟基苯甲醛(7),R(-)-mellein(8),对甲氧基苯乙醇(10)5个化合物为首次从红景天属植物中得到,对羟基苯乙酮(4),对羟基苯甲酸(6),豆甾醇(9),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11)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狭叶红景天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滇藏荨麻根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荨麻属植物滇藏荨麻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制备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EI-MS等数据以及与对照品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滇藏荨麻根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酮(1)、4-羟基反式桂皮酸(2)、4-羟基苯甲醛(3)、4-甲氧基苯甲酸(4)、4-羟基苯甲酸(5)、己二酸(6)、二十四烷酸甲酯(7)、2-羟基二十四烷酸甲酯(8)、胡萝卜苷(9)、β-谷甾醇(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滇藏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6~8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山楂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Bge.)的叶子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楂叶体积分数为80%乙醇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8,19-seco,2α,3β,-dihydroxy-19-oxo-urs-11,13(18)-dien-28-oic acid(1)、3,9-dihydroxy-megastigma-5-ene(2)、(3S,5R,6R,7E)-megatsigmane-7-ene-3-hydrox-y-5,6-epoxy-9-O-β-D-glucopyranoside(3)、(Z)-3-hexenyl-6-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β-primeveroside)(4)、苯甲酸(5)、对羟基苯丙酸(6)、反式对羟基桂皮酸(7)。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5-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楂叶体积分数80%乙醇水溶液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tetrahydrobisabolen-2,5,6-triol(1)、10,11-dihydroxynero-lidol(2)、3,5,4'-三甲氧基-4-羟基-联苯(3,5,4'-trimethoxy-4-hydroxyl-biphenyl,3)、(+)-7R,8S-5-methoxy dihydrodehydroconiferyl alcohol(4)、5,4'-二甲氧基-联苯-4-羟基-3-O-β-D-葡萄糖苷(5,4'-dimethoxy-biphenyl-4-ol-3-O-β-D-glucoside,5)、槲皮素(quercetin,6)、牡荆素(vitexin,7)。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山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腊果(Stauntonia brachyanthera Hand.-Mazz.)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制备薄层色谱法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腊果叶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鉴定6个化合物,分别为3β,20α,24-trihydroxy-29-norolean-12-en-28-oic acid 24-O-β-D-glucopyrano-side(1)、牡荆素(vitexin,2)、山奈酚(kaempferol,3)、apigenin-7-O-β-D-neospheroside(4)、3,23-di-hydroxy-akebonic acid(5)、3-O-β-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30-norolean-12,20(29)-dien-28-oic acid(6)。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野木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黄腊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红树植物卵叶海桑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S,24R-环氧达玛烷-3β,25-二醇(ocotillol,1)、熊果酸(2)、白桦脂醇(3)、羽扇豆醇(4)、1β-羟基羽扇豆醇(5)、β-谷甾醇(6)、谷甾-4-烯-3-酮(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狭叶鸦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波谱分析并结合理化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aluzanin C(1)、glucozaluzanin C(2)、 11&;#61538;,13-dihydrozaluzanin C(3)、5,7 ,3′,4′- 四羟基黄酮-8-β-D-葡萄糖碳苷(4)、5 ,7 ,3′,4′-四羟基黄酮6-β-D-葡萄糖碳苷(5);5 ,7 ,4′-三羟基黄酮6-[β-D-木糖-(1→2)]-β-D-葡萄糖碳苷(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狭叶鸦葱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方法对番石榴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了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quercetin-3-O-α-L-arabinopyranoside,1)、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quercetin-3-O-α-L-arabinofuranoside,2)、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quercetin-3-O-β-Dgalactopyanoside,3)、2α,3β-二羟基乌索烷(2α,3β-di-hydroxy-ursane,4)、madecassic acid(5)、(7R,8S)二氢脱氢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7S,8R)-5-methoxy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β-D-glucopyranoside,6)、quadranoside III(7)。结论化合物4-7为首次从番石榴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