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IL-1α影响单核细胞(MNC)与体外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粘附、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及药物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培养在胶原层上的内皮细胞单层,对粘附于内皮细胞单层上的MNC及胶原层中的MNC计数,计算MNC粘附率及迁移率。结果IL-1α(500kU·L-1)可促进MNC与BCMEC的粘附与迁移,其促粘附与迁移作用具明显的时效关系。IL-1α促进粘附达最大效应时间为2h,粘附率达37.3%,较对照提高62.6%。IL-1α促迁移作用2h达到坪值,迁移率为17.4%,较对照提高141.7%。药物欧芹素乙(imperatorin,IMP)、已酮可可碱(pentoxifyline,PTX)对IL-1α引起的MNC与BCMEC的粘附与迁移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在浓度为1、10及100μmol·L-1时,其粘附抑制率分别为37.7%、42.0%、66.0%和38.3%、64.2%、87.0%;迁移抑制率分别为32.8%、66.4%、70.7%和38.8%、55.2%、74.1%。结论IMP与PTX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NC与IL-1α诱导的BCMEC的粘附及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IL-1α影响单核细胞(MNC)与体外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粘附、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及药物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培养在胶原层上的内皮细胞单层,对粘附于内皮细胞单层上的MNC及胶原层中的MNC计数,计算MNC粘附率及迁移率。结果IL-1α(500kU·L-1)可促进MNC与BCMEC的粘附与迁移,其促粘附与迁移作用具明显的时效关系。IL-1α促进粘附达最大效应时间为2h,粘附率达37.3%,较对照提高62.6%。IL-1α促迁移作用2h达到坪值,迁移率为17.4%,较对照提高141.7%。药物欧芹素乙(imperatorin,IMP)、已酮可可碱(pentoxifyline,PTX)对IL-1α引起的MNC与BCMEC的粘附与迁移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在浓度为1、10及100μmol·L-1时,其粘附抑制率分别为37.7%、42.0%、66.0%和38.3%、64.2%、87.0%;迁移抑制率分别为32.8%、66.4%、70.7%和38.8%、55.2%、74.1%。结论IMP与PTX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NC与IL-1α诱导的BCMEC的粘附及迁移。  相似文献   

3.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SMC)增殖的影响。浓度为5~100ng·L-1的IL-1β与BCSMC共同孵育24h,即可明显诱导BCSMC的增殖,IL-1β浓度为50ng·L-1时,增殖率为17%。欧芹素乙,异欧芹素乙,6-(α,α-二苯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简称DMDP),6-(α-本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简称PMDP)分别在不同浓度可显著抑制IL-1β所诱导的BCSMC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佛波醇酯(PMA)地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PKC抑制剂H7与已酮可可碱(PTX)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RBMEC表达ICAM-1。结果:PMA在10-100.L^-1范围内剂量依赖性地诱导RBMEC表达ICAM-1;在4-16h范围内时间依赖性诱导RBMEC表达ICAM-1。H7和PTX分别在5-50μmol.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对溶血卵磷脂(LPC)引起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及维生素E(VitE),普罗布考(PRB)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结晶紫染色测定密度(OD)值的方法观察TNF α对LPC引起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MSMC)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TNF α在25×104~1×105U·L-1范围内能协同LPC引起BCMSMC增殖,8h时增殖率就明显增加,16h增殖率达峰值(672%)。VitE20,50,100μmol·L-1,PRB10,20,50μmol·L-1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其增殖率,其最大抑制率分别为742%和497%。结论TNF α对LPC引起的BCMSMC增殖有协同作用,药物VitE,PRB可拮抗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粘附功能的影响,揭示其除调脂外的抗炎作用。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人PBMs和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PBMs经oxLDL诱导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和β N 乙酰氨基己糖苷酶比色法,检测单核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及对HUVEC的粘附,以及普伐他汀的作用。结果普伐他汀在50μmol·L-1即可抑制oxLDL诱导的PBMs对HUVEC的粘附以及下调CD11b的表达(P<001),呈浓度依赖方式;甲羟戊酸可对抗此抑制作用。结论普伐他汀除调脂作用外,尚可抑制循环血单核 巨噬细胞至内皮粘附聚集,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与普伐他汀抑制胆固醇前体物质甲羟戊酸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缺氧/再给氧(H/R)对中性粒细胞(Neu)和单核细胞(Mon)与诱导的培养牛脑微血管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MFC)和平滑肌细胞(CMSMC)经H/R处理或经TNF-α和IL-1α刺激,Mon和Neu与CMEC和CMSMC粘附的细胞数目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CMEC先缺氧2h再经复氧与TNF-α(2μg.L^-1)作用2h,Mon和Neu与CMEC的粘附率分别  相似文献   

8.
研究细胞因子IL-1α影响单核细胞与体外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粘 ,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及药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培养在胶原层上的内皮细胞单层,对粘附于内皮细胞单层上的MNC及胶原层中的MNC计数,计算MNC粘附率及迁移率。结果 IL-1α可促进MNC与BCMEC的粘附与迁移,其促粘附与迁移作用具明显的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白芍总甙对B淋巴细胞增殖和白介素1生成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白芍总甙(TG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量效曲线呈钟形,用贴壁法除去脾细胞中巨噬细胞(MΦ)或加入10μmol·L1吲哚美辛(Ind)可使TGP量效曲线的下降支消失,再加5%同系小鼠腹腔MΦ中或前列腺素E2(PGE2)0.0220μmol·L1可使量效曲线下降支再现.同步检测TGP对LPS诱导大鼠腹腔MΦ产生PGE2与白介素1(IL1).结果表明,TGP0.5-3l2.5μg·mL1对LPS诱导的IL-1产生曲线呈钟形.而TGPLPS的PGE2产生曲线呈浓度依赖性地增高;在12.5-312.5μg·mLTGP范围内,10μmol·L1Ind可使高浓度TCPLPS的IL-1释放曲线明显抬高。提示TGP对LPS诱导的B细胞增殖反应和IL-1诱生的负调节作用都与其促进MΦ释放PGE2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影响单核细胞与体外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粘附,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及药物的保护作用.利用培养在胶原层上的单层内皮细胞,通过对粘附于内皮细胞单层上的单核细胞及胶原层中的单核细胞计数,测定单核细胞粘附及迁移.TNF(100kU·L-1)可促进单核细胞与BCMEC的粘附及迁移,其促粘附与迁移作用具明显的时效关系.TNF促粘附达最大效应时间为2h,较对照提高120.7%;TNF促迁移作用1h达到坪值,提高91.9%.药物戊烯氧呋豆素(im-peratorin,IMP),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ine,PTX)抑制由TNF引起的单核细胞与BCMEC的粘附及迁移,在浓度为1,10及100μmol·L-1时,其粘附抑制率分别为73.1%,87.7%,93.3%和73.6%,87.2%,89.0%;迁移抑制率分别为17.4%,43.4%,68.1%和37.7%,49.3%,62.3%.IMP和PTX能抑制单核细胞与TNF诱导的BCMEC的粘附及迁移.  相似文献   

11.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SMC)增殖的影响。浓度为5~100ng·L-1的IL-1β与BCSMC共同孵育24h,即可明显诱导BCSMC的增殖,IL-1β浓度为50ng·L-1时,增殖率为17%。欧芹素乙,异欧芹素乙,6-(α,α-二苯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简称DMDP),6-(α-本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简称PMDP)分别在不同浓度可显著抑制IL-1β所诱导的BCSMC增殖。  相似文献   

12.
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和非典型β受体激动剂BRL37344作用于大鼠脂肪细胞,测定所产生的cAMP含量,结果二种激动剂的量效曲线相似。ISOP和BRL37344的EC50分别为2.3×10-7mol·L-1和2.0×10-7mol·L-1,二者的EC80都是10-6mol·L-1。在普萘洛尔(PROP)和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CGP20712A存在的情况下,ISOP的作用被阻断,PROP与CGP20712A的IC50分别为2.0×10-7mol·L-1和5.0×10-8mol·L-1。但PROP及CGP20712A却难以阻断BRL37344的作用,只有在很高浓度(10-4mol·L-1)时才能阻断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大鼠脂肪细胞上存在着β1受体和非典型的β受体。  相似文献   

13.
EDRF对NE引起的大鼠主动脉缩血管效应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EDRF(endothelium-derivedrelaxingfactor,EDRF)对NE(norepinephrine,NE)引起的大鼠主动脉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大鼠主动脉环悬挂在器官浴槽中,测定血管的张力和收缩速度的变化。所有的实验在吲哚美辛(indomethacin,10μmol·L-1)和普萘洛尔(propranolol,3μmol·L-1)存在下进行。结果:用甲烯蓝(methyleneblue,MB,10μmol·L-1)和左旋硝基精氨酸(NG-nitro-L-arginine,L-NNA,30μmol·L-1)处理内皮完整的大鼠主动脉环,NE的剂量-收缩曲线明显左移。EC30值均降低7倍,最大反应比值分别为1.6±0.3和1.7±0.4。在去内皮的大鼠主动脉环中,经MB与L-NNA处理后,仍可见EC30下降3倍,最大反应比值分别为1.1±0.6和1.1±0.4。后者可能与血管平滑肌产生少量EDRF有关。结论:结果提示,NE对血管的收缩反应也受血管内皮和平滑肌产生的EDRF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 的 探 讨 1α,25-二羟 维生 素 D_3(1α,25-(OH )2D )对 系 统性 红斑 狼 疮(SLE)患 者 外周 血 单个 核 3细 胞(PBM C)分 泌的 白细 胞 介素 (IL)-10 和 干扰 素 (IFN )-α水平 的 影响 。方法 20 例 SLE 患 者和 10 名健 康 志愿者 PBM C 的提 取 采 用 Ficol密 度 梯 度 离 心 法 ,SLE 组 和 对 照 组 在 不 加 或 加 入 1α,25-(O H )2D3 的 情 况 下 孵 育 72 h收 集培 养 上清 ,上 清液 IL-10 和 IFN-α水平 检 测采 用酶 联 免疫 吸附 试 验(ELISA )。结 果 与 正常 对 照组 相比 ,SLE组 PBM C 中 IL-10 和 IFN-α水 平 明 显 增高 (P<0.01)。0.01 m ol/L 1α,25-(O H )2D3 的 加 入 明 显 抑 制 了 SLE 组PBM C 中 IFN -α的 产 生 (P<0.01),增 加 了 SLE 组 PBM C 中 IL-10 的 产 生 (P<0.01),但 对 正 常 对 照 组 IFN -α和IL-10 水平 无明 显 影响 。结 论 1α,25-(OH )2D 可 能 抑制 体外 培 养的 SLE 患 者 PBM C IFN -α的产 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方法:用超速离心方法分离健康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以10μmol·L-1CuSO4氧化.观察oxLDL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C)与小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BAEC)粘附作用的影响.结果:oxLDL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MC与BAEC粘附作用.放线菌酮D和staurosporine(Sta)能取消这种促进作用,但硫酸葡聚糖对此作用无影响.PMA和6μmol·L-1溶血性磷酯酰胆硷也显著增强MC与BAEC的粘附作用,且此增敏作用也可被Sta取消.结论:oxLDL能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促进MC与BAEC的粘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氧化甾醇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3β,5α,6β-胆甾烷二醇(Trio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及其与25-羟胆固醇(25-OH)比较的特点。方法体外培养VSMCs、光镜、透射电镜及TUNEL技术。结果VSMCs经Triol处理后,贴壁层细胞呈现核染色质浓集,核碎裂和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TUNEL显示VSMCs凋亡细胞数随Triol浓度的增加而增多;剂量为 30 μmol·L-1的 Triol和 25-OH诱导 VSMCs的凋亡作用,前者不能而后者能被 50 μmol·L-1的胆固醇所抑制。结论Triol能诱导VSMCs凋亡,不同氧化甾醇可能有不同的作用通道和机制;氧化甾醇诱导VSMCs凋亡可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过氧化氢(H2O2)、甲磺酸乙酯(EMS)、丝裂霉素C(MMC)、二甲基亚硝胺(DMNA)、苯并(a)芘(BaP)、2氨基芴(2AF)和环磷酰胺(CP)诱发小鼠、大鼠及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单链断裂.方法:体外单细胞微量凝胶碱性电泳试验(慧星试验).结果:除EMS097mmol·L-1在小鼠淋巴细胞,MMC30μmol·L-1在小鼠、人淋巴细胞中呈阴性外,其余均为阳性.最低可检测浓度分别为H2O21μmol·L-1,EMS048mmol·L-1,BaP50μmol·L-1,CP20mmol·L-1,MMC10μmol·L-1,DMNA273mmol·L-1,2AF625μmol·L-1.CP、BaP、2AF需经S9Mix代谢活化才显示毒性.结论:彗星试验检测出MMC诱导大鼠,EMS诱导大鼠和人,以及H2O2、DMNA、BaP、CP和2AF诱导小鼠、大鼠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单链断裂损伤.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Tan)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血小板表达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用流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和凝血酶诱导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HUVEC经TNFα处理后,明显增加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增加HL60细胞粘附到内皮细胞表面达加入细胞总数的30%±6%(对照组为46%±07%).在TNFα处理前,用Tan(25-200μmol·L-1)与HUVEC共孵育,则Tan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NFα的作用.Tan(25-200μmol·L-1)与人血小板孵育后,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凝血酶诱导人血小板表面Pselectin的表达.结论:Tan可抑制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表达粘附分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缺氧/再给氧(H/R)对中性粒细胞(Neu)和单核细胞(Mon)与诱导的培养牛脑微血管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和平滑肌细胞(CMSMC)经H/R处理或经TNFα和IL1α刺激,Mon和Neu与CMEC和CMSMC粘附的细胞数目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CMEC先缺氧2h再经复氧与TNFα(2μg·L-1)作用2h,Mon和Neu与CMEC的粘附率分别提高到350%±09%和360%±06%(TNFα处理组分别是289%±11%和288%±13%).CMSMC也按上述处理,Mon和Neu的粘附率分别显著提高为499%±04%和439%±14%(TNFα处理组分别为340%±19%和340%±13%).CMEC和CMSMC经IL1α刺激,可得到类似结果.结论:H/R提高Mon和Neu与TNFα和IL1α诱导的CMEC和CMSMC的粘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氨甲喋呤(MTX)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观察RA患者TNF-α、IL-6的自发分泌及MTX和LPS的影响,以及MTX和PHA对IL-10和IFN-γ产生的影响。结果低浓度MTX(5mg·L-1)有抑制RA患者PBMC自发分泌IL-6的作用,并对LPS(10mg·L-1)诱导IL-6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对TNF-α的自发分泌及LPS促分泌作用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MTX(15mg·L-1)对TNF-α、IL-6和INF-γ均具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PHA(10mg·L-1)诱导IL-10的产生;使IL-10/INF-γ的比率上升。结论MTX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增高Th2型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和降低Th1型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和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对RA产生治疗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