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 血样BNP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由110例患者获得,经在住院期间及经平均12个月的随访,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差异.结果 AMI后血浆BNP浓度呈显著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BNP血浆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者;急性期血浆BNP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结论 AMI急性期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BNP可作为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 BNP联合与醛固酮对心力衰竭 (心衰 )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院住院心衰患者 79人,测定患者入院时的心功能分级 (NYHA分级 )、左室射血分数 (LVEF)等指标,测定患者血浆钠尿素原 (BNP),醛固酮(ALD).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 15月内心脏性猝死和再住院率的发生.结果 79例心力衰竭患者中,16例患者出现阳性事件.血浆 BNP,ALD在事件阳性组明显大于事件阴性组.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 BNP( P=0.01)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BNP增高联合 ALD增高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两个指标均低患者组的 13.8倍.结论 BNP可以作为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有价值的预测因子,BNP和 ALD增高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比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孙海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14-151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07例CHF患者(心衰组)及38例无器质心脏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胶体金方法 分别测定两组BNP水平,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其左室功能.结果 心衰组中心功能Ⅱ、Ⅲ及Ⅳ级者BNP水平分别为(159.38±63.29)ng/L、(475.87±89.79)ng/,L、(1 129.89±133.46)ng/L,LVEF分别为(0.52±0.06)%、(0.41±O.06)%、(0.36±0.05)%,与对照组的(52.18±21.65)ng/L、(0.75±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7.24、9.31、6.27、8.30、11.35,均P<0.01).且BNP水平与LVEF值呈负相关(r=-0.407,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随LVEF的降低而升高.BNP可能是心力衰竭恶化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高龄(年龄≥75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保守治疗后24个月的预后情况。方法134例高龄ACS住院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71例以标准方法行PCI治疗,对照组63例为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出院后24个月心血管事件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病死率2.82%(2/71);随访24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6.90%(12/71),心源性死亡发生率5.63%(4/71)。对照组住院期间3例死亡,病死率4.76%(3/63);随访24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6.51%(23/63),心源性死亡发生率11.11%(7/63)。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2,P=0.553);出院24个月心血管事件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0,P=0.010)。结论高龄ACS患者行PCI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风险及病死率,明显改善症状,有效降低患者24个月心血管事件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预测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依据术前血浆BNP浓度将62例择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42例):BNP浓度≤100ng/L;B组(20例):BNP浓度>100ng/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脏事件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等指标。结果A组无心脏事件发生,B组中有14例(70%)发生心脏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浓度>100ng/L预测心脏事件敏感性100%、特异性87.5%、假阳性率12.5%、假阴性率0、阳性预测值70%、阴性预测值100%、准确率90.3%。结论术前血浆BNP浓度>100ng/L对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104例患者.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及1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组比较血浆BNP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单支(49例)、双支(30例)、三支(25例)病变,血浆BNP水平分别为(80±13)、(110±13)、(140±18) 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20分组(48例)及评分<20分组(56例),血浆BNP水平分别为(149±13)、(107±13) ng/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按左心室射血分数不同分组,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40%组(15例)患者血浆BNP水平均≥100 ng/L.③根据患者随访1年内是否有心血管事件发生分组,未发生组(54例)与发生组(50例)血浆BNP水平分别为(89±12) ng/L、(153±13) ng/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用作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STEMI急诊介入术后的患者86例,随机分入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实验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mg/d皮下注射,连用8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针5000U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8d。观察用药期间出血事件及出院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磺达肝癸钠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和出院1个月随访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STEMI急诊PCI术后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强心通脉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强心通脉汤.观察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改善和BN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x2=5.455,P<0.05);治疗组血浆BNP水平为(211.3±87.7)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8 ±94.3) ng/L(t =8.485,P<0.01).结论 强心通脉汤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消除法检测102例冠心病患者血清LDL-C水平,将其分为高水平组(3.02±0.35)mmol/L和低水平组(1.76±0.13)mmol/L,并对这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血清LDL-C水平高水平组(3.02±0.35)mmol/L明显高于低水平组(1.86±0.13)mmol/L,P〈0.01。在随访期间,高水平组有17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2.69%,低水平组有1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8%,经χ2检验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DL-C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积极进行降脂治疗,将LDL-C水平降至2.0mmol/L以下临床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肌灌注和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发病12h内120例成功接受PCI的STEMI患者进行hs-CRP检测,根据hs-CRP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随访6个月,记录各组心血管事件.结果 (1)急诊PCI后升高组患者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所占比例高于正常组(36.0%比11.8%,P<0.05),TMPG达3级所占比例低于正常组(58.1%比82.4%,P<0.05);(2)随访6个月时升高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30.2%比14.7%,P<0.05).结论 STEMI患者PCI后hs-CRP升高提示心肌灌注差;PCI后hs-CRP早期监测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PCI后临床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应用、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3年5月实行的急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68例患者,其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30例常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观察血运重建后血流、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支架植入术后无复流及慢血流的发生率为0和5%,免球囊扩张15%和2%,心力衰竭发生率0和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表明STEMI急诊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提高STEMI患者急诊PCI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8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胶体金法试剂盒48 h内对患者NT-pro BNP水平进行测定,根据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进行分组,≥300 pg/mL为观察组,〈300 pg/mL为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NT-pro BNP平均水平、住院时间、预后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 BNP平均水平[(698.20±384.50)pg/mL]高于对照组(48.45±25.26)pg/mL,住院时间[(18.27±6.73)d]长于对照组[(15.52±5.8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15/40),高于对照组的17.5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平均水平小于1 500 ng/mL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0.87%(5/46),NTpro BNP平均水平为1 500~3 000 ng/mL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47.37%(9/19),NT-pro BNP平均水平大于3 000 ng/mL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73.33%(11/13)。结论 NT-pro BNP的血浆水平是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子,可作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判断因素。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积分与血浆脑钠肽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伟  邬丽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11-26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梗死溶栓(TIMI)危险积分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序列选择6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临床预测变量对其进行TIMI危险积分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脑钠尿肽水平,分析其与TIMI危险积分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结果63例患者中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的主要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者共9例,发生率14.3%。根据患者的危险积分,分析其与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其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随评分增加而呈进行性增高趋势(P〈0.05);患者TIMI危险评分与其相应的BNP水平呈正相关(r=0.73,P〈0.05),随着TIMI危险积分的升高,BNP水平也逐渐升高。结论AMI患者TIMI危险评分与BNP水平正相关并与AMI预后有关,能够对AM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检测对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共155例(其中心房颤动患者79例,非心房颤动患者76例),健康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留取静脉血检测BNP.房颤患者复律后再次测BNP.结果 心房颤动组复律前血浆BNP水平为(351.63±52.47) ng/L,非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为(212.05±35.28) ng/L,与对照组的(29.38±11.2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7、10.49,均P<0.01).心房颤动组复律前与非心房颤动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8,P<0.05).房颤组患者复律后血浆BNP水平为(28.36±7.54) ng/L,较复律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31,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对房颤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且可反映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行急诊PCI 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132)和强化组(n=136)。常规组及强化组患者分别于PCI术前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及80 mg/d),术后连续使用7 d(20 mg/d及60 mg/d),之后以20 mg/d 维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Ecr)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情况。结果强化组术后Scr、Ecr 水平及CIN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常规组,而eGFR显著性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PCI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7.4%)显著性低于常规组(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43)。结论STEMI 患者急诊PCI术前强化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CIN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在我中心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共83例,其中急诊介入术加血栓抽吸治疗者为血栓抽吸组共40例,同期条件相当仅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常规PCI组共43例,研究初级终点为术后即刻心肌灌注、术后2 h ST段回落率;次级终点为30 d、6个月和1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和主要心血管病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冠状动脉心肌灌注分级(TMP)2~3级获得率在血栓抽吸组为90.0%(36例),常规PCI组为69.8%(3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P<0.05).校正的TIMI记帧法(CTFC)值[(30.3±8.1)比43.1±7.6),t=7.43,P<0.01]及术后2 h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率(37例,92.5%比28例,65.1%,x2=9.15,P<0.01),血栓抽吸组均明显优于常规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结果显示,2组累计MACE发生率在血栓抽吸组为2.5%,常规PCI组为9.3%;LVEF在随访30 d、6个月和1年时分别为[(56.3±2.9)%比(53.7±3.1)%,(58.1±2.5)%比(54.6±2.9)%,(62.4±2.7)%比(58.7±3.2)%],血栓抽吸组随访结果均优于常规PC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栓抽吸在STEMI急诊PCI中安全可行,可以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并促进ST段回落,减少随访1年时的临床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86例AMI患者经12个月的随访,观察AMI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及血浆BNP浓度变化,并与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组血浆BN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可作为AMI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符合诊断的单纯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浆NT-proBNP的水平,将患者分为≤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A组)和>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B组),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情况.结果 B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大于A组患者[(58.80±6.90)mm比(54.32±8.00) mm,P=0.035],而B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低于A组患者[(29.16±8.31)%比(33.80±6.90)%,P=0.037];B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1.63%)明显高于A组(1.67%)(P<0.05).经多变量(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钾水平及血浆NT-proBN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相关(OR=5.28,95%可信区间3.54~9.26,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可预测其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在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的住院患者,分为心衰组52例,其中37例行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测定,非心衰组40例,住院后24小时内取静脉血测定血浆BNP,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左室测定参数和PCWP之间的关系.结果 心衰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衰组(P<0.01).心衰组各心功能级BN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CWP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BNP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547,P<0.01),与PCWP呈正相关(r=0.57,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01,P<0.01).血浆BNP水平(100ng/L为参考值)诊断心衰的敏感性为97.4%,特异性97.1%,阴性预测价值为98.6%.结论 血浆BNP水平测定用于CHF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延迟PCI, 发病12~24 h内直接PCI) 与药物保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 开放、 平行、 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186例发病12~24 h的STEMI患者分为延迟PCI组89例 (STEMI后12~24 h内接受PCI治疗) 和药物保守治疗组97例 (单纯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 平均随访 (5.6±1.4) 个月, 比较2组患者住院周期的差别; 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 出院后30 d及6个月左房直径 (LAD)、 左室舒张末径 (LVDd)、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室短轴缩短率 (LVFS) 的变化, 以及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复合终点事件等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延迟PCI组住院周期明显短于药物保守治疗组, 30 d及6个月随访心脏彩超LAD、 LVDd小于药物保守治疗组, 而LVEF及LVFS大于药物保守治疗组, 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复合终点事件、 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保守治疗组 (P<0.05)。结论 延迟PCI治疗可减少STEMI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降低复合终点事件及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 改善左室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