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九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俊婷  赵爱莲  刘宁 《天津医药》2007,35(6):463-464,F000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也叫Gruber—Grantz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胰腺肿瘤,其组织发生尚未定论。1996年WHO将其命名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组织学分类将其归为胰腺交界性或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SPTP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但在病理形态上明显不同于胰腺其他病变。现报告9例SPTP患者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价值,提高对SPTP的CT征象的认识。方法搜集2005年1月~2012年6月我院9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SPTP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病变分布于胰头3例,胰体尾部6例。病理类型:8例为良性,1例为恶性。生长方式:主要表现为外生性膨胀性生长。肿块密度:囊性,实性和囊实性。强化特点:实性及囊实性肿块静脉期均较动脉期明显强化,且增强扫描各期肿块CT值均低于胰腺实质。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可定位诊断,并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病理表现及预后。方法对我院199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7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12∶5);肿瘤部位以胰体尾部为最多11例(11/17),胰头和胰颈部各3例(各3/17);术后出现胰瘘4例(4/17),均经治疗后恢复出院。术后随访14例,失访3例。随访2个月至7年,均未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发于年青女性,恶性程度较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检查有助于诊断,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是术前病理学诊断SPTP的有效方法。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对2005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5例SPTP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表型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SPTP患者男女比例1:4,均获手术治疗,疗效满意。该肿瘤呈囊实性,包膜完整,肿瘤细胞组织学形态较一致,并形成实性及假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表达V im、Syn、CD56、CD10、AAT、AACT;不表达CgA。结论 SPTP是一种罕见的多发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组织学图像有特征性的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结果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误诊率高.现回顾分析2007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我院收治的7 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SPTP 的病案资料,探讨其CT 表现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王连金 《北方药学》2010,7(6):49-50
1概述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胰腺肿瘤。Frantzl959年首次报道,其组织发生尚未定论。SPTP约占胰腺非内分泌肿瘤的0.17~2.70%。1996年WHO将其统一命名为SPTP,并将其定为生物学行为未定或交界性恶性潜能的肿瘤。  相似文献   

7.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是一种罕见的多发于年轻女性的肿瘤,通常为良性肿瘤,但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到目前为止,该类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肿瘤来源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报道1例儿童巨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回顾,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的SPTP患者的术前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结果肿瘤2例发生在胰头颈部,10例发生在胰尾部。直径3.0~10.4cm。3例为实性病灶;9例为含有囊壁的囊实性肿块,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各有不同,3例肿瘤内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5例见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强化,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强化,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强化体积及程度更大,囊性和实性结构变得清晰,但均低于正常胰腺。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由Frantz于1959年首先报告,以后随着发病率的提高而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认识的过程中,曾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同义名称包括乳头状囊性肿瘤,胰腺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胰腺囊实性腺泡细胞瘤,胰腺囊实性肿瘤,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WHO(2004)肿瘤组织学分类将统一命名为实性假乳头状瘤。它被冠以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主要是由于其同时具有实性和乳头状两种组织学结构特点,而实际上其中乳头的结构是由于肿瘤细胞的退行性变以及细胞的粘着力下降和囊腔形成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SPTP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为女性,无黄疸,CT平扫表现为境界清晰的圆形、类圆形胰腺肿块,以囊实性混杂密度为主,有包膜。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钙化;多期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所有病例均无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28例。术前常规CT平扫及增强检查17例,MR平扫及增强检查11例,其中3例同时CT及MR检查。结果检查发现病灶位于胰头10例,5例位于胰颈,7例位于胰体,6例位于胰尾部,肿瘤直径2.2~11.3cm。27例具有完整包膜;1例包膜不完整。20例呈囊实性表现,3例以囊性成分为主,5例以实性成分为主。8例可见钙化。4例病灶内可见出血。25例病灶的实性成分动脉期CT值增加(22.1±4.3)HU,门静脉期CT值增加(37.7±5.8)HU,囊变区无强化。结论正确认识CT及MR的影像学特点,可以对绝大多数SPTP作出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瘤的CT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 4例为女性。CT平扫表现为胰腺的囊实性占位,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具有完整包膜。6例中5例与手术结果一致,1例误诊为胰腺癌。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一定CT特异征象,在术前CT诊断可以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价值。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SPTP的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①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尾部3例,体、颈部2例。7例呈圆形,2例呈分叶状。瘤体直径2.7~12.6cm,平均4.9cm。②CT平扫肿瘤实性部分8例呈稍低密度,1例呈等密度,囊性部分呈低密度;4例可见钙化;增强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7例,中度强化2例;门脉期7例实性部分呈渐进填充强化,2例较动脉期强化无明显变化;延迟期肿瘤呈不均匀低密度。包膜动脉期轻或中度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呈相对高密度。2例位于胰头颈体部肿瘤不同程度推压邻近血管;1例位于胰尾推挤脾门;3例胰头区肿块推压十二指肠。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及病理特征,做出正确诊断,同时还能准确显示包膜、肿瘤与胰腺及邻近结构解剖关系,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影像学、解剖学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1例SPTP的超声表现和解剖、病理学特征。结果 11例SPTP均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实性不均质稍低回声团。9例肿瘤边界清楚、8例包膜完整,10例瘤后回声无衰减,9例相邻组织器官受压、移位。2例瘤内或周边弧形、斑点状强回声后伴声影。除1例胰头SPTP远端胰管略宽(0.3 cm)外,余患者胆管、胰管均无扩张。8例瘤内及周边示少许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PW)检测最大血流速度(Vmax)为11.852.6 cm/s,平均为26.6 cm/s,阻力指数(RI)为0.4552.6 cm/s,平均为26.6 cm/s,阻力指数(RI)为0.450.68,平均为0.48。本组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肿瘤边界清晰、包膜较完整者瘤外有一厚薄不均的纤维包膜,供瘤血管较丰富;切面为囊性区与实性区以不同比例组成,实性区由单一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呈巢状或片块状,假乳头区以纤维血管为轴心形成分支状假乳头,局部常见出血、坏死、囊变、钙化或形成胆固醇样肉芽增生等。结论 SPTP的超声表现与解剖病理学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病理学特点是超声影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少见的胰腺低度恶性肿瘤,以年轻女性多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SPTP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表现为腹痛或腹部肿块伴或不伴消化系统症状。SPTP的影像学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占位,境界清楚,包膜完整,无胰管和胆管扩张,且无内分泌功能异常。病理学发现SPTP由实性区、囊性区和假乳头状结构组成。SPTP术前定性诊断有一定困难,容易误诊,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且多预后良好,转移复发率低,放疗和化疗敏感性尚不清楚。本文综述近年来SPTP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10例SPTP作HE、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结果 10例SPTP中9例为女性,1例男性,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29岁,术后随访均无复发。肿瘤体积较大,平均直径6.8cm,有包膜,囊实性相间。组织学上肿瘤由乳头和囊实区混合组成,细胞形态一致,核圆或卵圆,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常见泡沫细胞团、胆固醇裂隙。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阳性(10/10),a-AT阳性(8/10),CD10阳性(10/10),CD56阳性(9/10),PR阳性(nuclear)(8/10),AE1/AE3阳性(1/10),Syn阳性(8/10),CgA阴性(0/10),EMA阴性(0/10)。结论胰腺SPTP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价值,手术治疗对SPTP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CT和MRI表现。本组11例行CT扫描,9例行MRI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结果发生于胰头部3例,胰头颈部1例,胰颈部1例,胰体部1例,胰体尾部5例,胰尾部3例。本组14例病灶均为单发。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10例,不规则分叶状4例。肿瘤最大径线2.1~10.8cm(平均7.77cm)。CT平扫均显示密度不均,其内见大小不一斑片状囊变、坏死区,增强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轻中度强化,实质期、延迟期中度-明显强化。所有病例增强后均强化不均,呈进行性强化,3例病灶内见斑片状出血灶,2例病灶内有钙化,2例侵犯邻近胰腺,1例伴肝转移。MRI多表现为较大的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囊实性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中等-高信号或混杂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增强肿瘤实质部分呈中等度持续性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的密度或信号变化能够反映病灶组织学成分的不同,CT和MRI在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观察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腹部CT特征,提高对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1例经病理证实,并且具有完整腹部CT影像资料的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病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腹部CT影像表现以及与Wilms瘤的鉴别要点.结果 本研究11例病儿中,肾恶性横纹肌样瘤3例,腹部CT示病灶均为实性肿块,可见融冰征、肾周积液、包膜下积液,1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例出现两肺转移;肾透明细胞肉瘤2例,腹部CT示病灶均为实性肿块,均可见大片坏死,CT增强扫描均可见瘤体内多发扭曲的细小血管,可见"虎斑样"改变,所有病例均未见瘤栓,未见骨骼转移.肾细胞癌6例,3例出现血尿,腹部CT示病灶为实性肿块,4例可见钙化.结论 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腹部CT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