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乌梅中医临床内服外用均有奇效,但常被杏、山杏、山李、桃、陈乌梅、诃子等伪劣品所混淆,从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四方面可将它们相互鉴别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2.
高爱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2):1398-1398
鉴别牛黄真伪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经验鉴别,现对其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如何鉴别血竭正品及其伪品:方法应用基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鉴别技术课程分为显微鉴别、形态鉴别、基源鉴别3个模块,教学中应突出课程的职业陛、实践巨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药饮片安痛藤与常见伪品进行检识,探讨安痛藤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对比法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有明显差异,尤其是薄层色谱: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安痛藤供试品色谱与常见伪品供试品色谱荧光斑点不一致。结论安痛藤可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进行检识。常见伪品可能来源于防己科植物青藤的干燥藤茎。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巴戟天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来源、性状、显微、理化等鉴别方法进行鉴别比较。结果:总结出了巴戟天及其混伪品的鉴别特征。结论:经过综合鉴别比较,可以分清品种,鉴别真伪,以确保临床用药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是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金匮要略>中体现了中医症状鉴别、证的鉴别、病位鉴别、脉象鉴别、病程鉴别的鉴别诊断,一病一证,皆须医者细细的体会其中的诊断要义,掌握好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于医者进行施治及判断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熊胆苦寒,有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功效,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伪品、混淆品较多,本文从性状鉴别、经验鉴别、理化鉴别、药理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熊胆的鉴别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比较鉴别研究4种重楼属植物,找出各自特有鉴别特征,从而为快速鉴别4种重楼属植物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传统分类鉴定、药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方法对4种重楼属药用植物进行比较鉴别研究。结果 4种重楼属药用植物都具有各自的特有特征,滇重楼花瓣狭匙形、七叶一枝花花瓣反折、长柱重楼果不开裂、毛重楼植株被毛。结论 试验研究结果,可为上述药材的鉴定、长柱重楼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菟丝子近年来在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含量测定方法、指纹图谱研究及RAPD(即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近红外光谱等现代技术的应用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为菟丝子的真伪鉴别研究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中落新妇苷、花旗松素、槲皮素、芦丁、白藜芦醇、黄杞苷、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菝葜皂苷元、甲基原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纤维薯蓣皂苷的体外抗炎活性与免疫调节作用,为诠释菝葜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2个单体成分对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释放的影响,考察其抗炎活性;采用CCK-8法检测各成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水平及ELISA检测LPS刺激脾淋巴细胞后各成分对白介素-2(IL-2)、TNF-α和干扰素-γ(IFN-γ)释放的影响,考察其免疫调节活性。结果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中,除白藜芦醇外,其余11种化合物对IL-6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落新妇苷还呈现出双向调节作用;落新妇苷、槲皮素、白藜芦醇、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及菝葜皂苷元6种化合物对IL-1β具有抑制作用;5种黄酮类单体及白藜芦醇对TNF-α的抑制作用极为显著,而6种皂苷类成分对TNF-α则有促进作用;在脾淋巴细胞模型中,12个单体成分对脾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对相应的炎症因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落新妇苷等12个单体成分均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发挥作用的的主要效应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体外多成分释放的规律和机制。方法采用转篮法以人工胃液为介质,以HPLC法测定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8 h内的体外累积释放率,通过相似因子比较法、Higuchi方程,零级、一级释放方程等释放模型拟合法以及Peppas方程研究左金胃漂浮缓释片多成分释放的规律。结果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4种生物碱的平均释放曲线相互之间的相似因子均大于80%,均以Higuchi释放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释放机制均为扩散协同骨架溶蚀作用。结论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生物碱类成分的释放具有均衡缓释性。  相似文献   

13.
骨碎补各种提取成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初步探讨骨碎补水提液、醇提液以及骨碎补的有效成分柚皮甙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将骨碎补水提液、醇提液和骨碎补的有效成分柚皮甙与hMSCs共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描述细胞生长情况、CCK-8法检测每组药液对细胞的毒性和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图文报告分析系统检测Von Kossa染色的钙结节,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mg/L骨碎补水提液、50μg/L骨碎补醇提液与50μg/L柚皮甙能促进hMSCs增加(P〈0.05),50μg/L骨碎补醇提液与50μg/L柚皮甙能促进其向成骨细胞分化(P〈0.05)。结论骨碎补水提液、醇提液与柚皮甙对hMSCs有保护作用并能分别促进其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4.
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 ,通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等指标 ,对半夏泻心汤进行拆方研究 ,观察其对大鼠慢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 ,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实验结果表明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胃粘膜细胞增殖作用。拆方各组中 ,部分药组之间呈协同的作用趋势 ,部分药组之间呈制约趋势。综合评价其总体疗效 ,以全方组最佳 ,从而印证了仲景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有毒中药一直被认为是药效成分与毒效成分的组合体,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结合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有毒中药包含的两类不同成分存在着辨证关系,它们在不同病理状态下呈现典型的"双面"或"多面"特征,展现药效成分与毒效成分的角色转换。基于上述认识提出有毒中药未来研究的新思路,包括坚持在生、病理状态下进行有毒中药毒性评价;运用不同病理模型确立有毒中药药、毒性;着眼不同病理状态下药、毒效物质最佳组合;探索药、毒效物质角色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五味甘露汤中六味藏药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和比较;并提取了其总有效成份和弄清了该复方六种生药的原植物名、产地、资源及化学成份。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研究醋炙蓬莪术和醋炙温莪术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醋炙蓬莪术和醋炙温莪术的挥发油,用GC-MS法进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结果:醋炙蓬莪术SFE提取物有71个化合物,醋炙温莪术SFE提取物有84个化合物,二者在相同的保留时间有44个相同的化合物,如1,8-桉树脑、樟脑、异龙脑、β-榄香烯、吉马烯-D、吉马烯-B、吉马酮、新莪术二酮、臭樟脑、γ-谷甾醇等。结论:醋炙蓬莪术和醋炙温莪术的挥发油成分有差异,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血府逐瘀汤抗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中药古方血府逐瘀汤及其成分对小鼠整体耗氧量及心肌和脑对缺氧的耐受力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用物理、化学、药物等方法制备急性缺氧动物模型 ,对血府逐瘀汤的抗缺氧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血府逐瘀汤及其成分对物理、化学、药物等方法所制备的急性缺氧动物模型均有抗缺氧作用 (P <0 .0 1) ,其中全方的抗缺氧作用优于单味用药 (P <0 .0 5 )。结论 :单用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药物 ,经合理配伍后组成血府逐瘀汤全方的抗缺氧作用优于各单味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医务人员及患儿家属对含毒性药材骨科中成药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含毒性药材骨科中成药的儿童安全用药问题进行调研及宣传教育,并对宣传教育前后的认知和实践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宣传教育,不同人群对含毒性药材骨科中成药用药安全的认知和实践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应进一步关注和重视含毒性药材骨科中成药在儿童骨科疾病临床诊疗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关系儿童用药安全的医师、药师、患儿及其家属等各个群体的认知和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三七抗急性肺损伤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三七的活性成分,再通过药物动力学参数筛选出主要活性成分,并通过文献予以补充;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各活性成分靶点;通过Gene Cards、OMIM、Dis Ge NET数据库获取急性肺损伤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采用Cytoscape3.7.2构建PPI网络并挖掘出其潜在蛋白质功能模块;采用Metascape平台对三七抗急性肺损伤靶点进行GO分类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9个活性成分,槲皮素、人参皂苷Rh2和人参皂苷Rg1等可能为三七抗急性肺损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核心靶点有PIK3CA、AKT1、PIK3R1、VEGFA、EGFR等。三七抗急性肺损伤作用可能涉及的通路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三七抗急性肺损伤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