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者进行围手术前处理136例,并与未经围手术前期处理的同类手术(60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处理组的手术有效率为92.8%,术前未处理组的手术有效率为81.0%,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F=8.763,P=0.021);术前处理组术中出血量为(55.3±42.9)mL,术前未处理组为(98.8±60.2)mL,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F=27.857,P=0.002)。结论术前用药物控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炎症是减少鼻窦手术出血的重要环节,而良好足够时间的术中中鼻道血管收缩剂的应用、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控制出血高危因素和减少术中损伤等对减少术中出血也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3年6月56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91.18%患者恢复正常鼻通气,术腔上皮化,粘膜光滑,引流通畅,1~3个月内鼻塞、头晕和头痛症状消失.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治愈率与术后鼻窦清理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窦炎手术中鼻腔结构整体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娄底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病例100例,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进行病变鼻窦开放和病变去除,对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临床治愈率80%,总有效率96%.术后所有患者黏膜平均上皮化时间11周,其中伴有鼻息肉患者平均为13.8周,不伴有鼻息肉者平均8.6周.无效4例,其中2例为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另外2例伴有哮喘.术后9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根据患者鼻腔鼻窦的不同情况,采用个性化的鼻窦炎治疗,并在相应范围的手术进行鼻腔结构重建,对于患者术后鼻腔鼻窦正常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处理对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从而提高术后疗效。方法  1 3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术前处理 ,并与未经术前处理的同期同类手术 4 5例比较。结果 术前处理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与未处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术前处理组术后总有效率为 91 .1 8% ,未处理组 80 % ,两者亦有统计学差异 (x2 =6 .0 3,P<0 .0 5 )。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过术前处理可减少术中出血 ,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256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93.4%患者恢复正常鼻通气,术腔上皮化,粘膜光滑,引流通畅,1~3个月内鼻塞、头晕和头痛症状消失。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和治愈率与术前充分准备、手术技巧、术后鼻窦清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陈国均 《微创医学》2006,25(4):644-645
目的 观察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 对3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内病人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0.5~1年.结果 治愈270例(70%),好转91例(23.5%),无效25例(6.5%),总有效率93.5%.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后定期随访并继续规范化治疗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00例(15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施行内窥镜鼻窦手术(一组),传统鼻窦手术(二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 手术一组,治愈61侧(63.5%),好转24侧(25%),无效11侧(11.5%),总有效率88.5%.手术二组,治愈32侧(53.3%),好转20侧(33.3%),无效8侧(13.3%),总有效率86.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 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两组患者术式不同,术前分型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鼻面部肿胀明显,而内窥镜鼻窦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而让人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8.
宋冰  袁琴  杨先超  闫继虹 《农垦医学》2007,29(4):279-280
目的:分析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65例(47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209例(78.9%),好转40例(15.1%),无效16例(6%),总有效率92.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前合理治疗、术中正确处理、术后合理用药及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其中1型43例,2型14例,3型3例),分析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愈率56%,好转率31%,总有效率87%.提示,鼻窦内窥镜手术可以有效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随访,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鼻窦炎围手术期处理对术中出血、术后发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雪梅  陈飞  张术明 《四川医学》2009,30(9):1368-1370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对术中出血及术后发热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94例经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中出血和术后发热的情况,其中A组58例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并与B组36例未经围手术期处理的同类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围手术期处理组(A)术中出血量为(55.62±37.31)ml,未处理组(B)为(106.13±86.93)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处理组术后发热占13.8%,未处理组术后发热占61.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控制出血的高危因素,全身和局部药物治疗对减少术中出血起着关键作用,而术中应用适当的血管收缩剂及静脉输入止血药、避免不必要的损伤等对减少术中出血也起着重要作用;围手术期有效的抗感染对症处理对控制术后发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方法、术后疗效以及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方法327例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患者一并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32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鼻通气、嗅觉功能明显改善,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消失,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均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治愈266例(81.3%),好转61例(18.7%);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一并同时手术后半年内无复发,窦口开放良好。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仅可以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同时还可以完成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手术治疗,无需二次手术。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报告哮喘合并鼻息肉患者在鼻息肉手术后的疗效。方法 :为哮喘合并鼻息肉 12例施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和筛窦开放术 ,比较术前术后口服激素和吸入性激素的用量。结果 :术后激素用量减少 ,9例 (75 % )哮喘减轻 ,其中 7例明显减轻 ,2例轻度减轻 ,3例 (2 5 % )未减轻。结论 :哮喘合并鼻息肉的患者根据病情行鼻内窥镜下鼻息肉切除和鼻窦开放术 ,有利于哮喘的治疗与缓解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前脱敏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7月于本院进行鼻内镜手术的3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对照组,同期进行于鼻内镜手术术前进行脱敏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及12周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6个月、12个月的血清及鼻分泌物中的特异性IgG4、ECP、总IgE及EGF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8周及12周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6个月、12个月血清及鼻分泌物中的特异性IgG4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及鼻分泌物中的ECP、总IgE及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镜术前脱敏治疗的应用价值较高,其可有效改善疾病的相关血清及鼻分泌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51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年,探讨手术治疗方法及根据1997海口会议标准评定疗效。结果:510例患者中,392例达到治愈标准,治愈率为76.9%,109例达到好转标准,好转率为21.4%,9例为无效标准,无效率为1.8%,总有效率为98.2%。结论: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术中解剖标志的确认和系统的术后随访为治疗效果及防止并发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方法。方法对10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有选择地采用鼻内多结构手术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到37个月,评估疗效。结果108例中,82例疗效满意,17例好转,9例鼻腔粘连、窦口闭塞、鼻息肉复发。有效率为91、6%。结论鼻内多结构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解决阻塞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内窥镜在鼻腔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对促进鼻内镜术后恢复,预防复发,提高疗效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5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处理组75例,术中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50例,术中不行鼻中隔矫正术。全部病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2年,对两组鼻腔通气情况、术后鼻腔粘连情况、上颌窦口开放情况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处理组与对照组术后鼻腔粘连率分别为1.3%和16.0%,两组在鼻腔通气、上颌窦口开放良好率及疗效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可以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疗效,能改善鼻腔通气引流,降低鼻腔粘连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方案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喷鼻治疗,观察组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鼻内镜下息肉Lurid-Kennedy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的鼻部症状VAS、鼻内镜下息肉Luri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可有效促进鼻部症状的改善,减少鼻息肉体积,减轻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手术后影响疗效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接受鼻内镜手术,随访3年以上的346例患者,从职业、气候、体质性原因、术后是否坚持系统的综合治疗及持续时间、临床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事接触刺激性物或粉尘的职业、因气候变化易上呼吸道感染者、术后(尤其是出院后)根本不曾或不能坚持进行系统综合治疗(包括局部用药、全身用药、鼻腔冲洗、定期鼻内镜下清理术腔等)的患者与具有前述“特质”的患者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可能性明显居高,复发时间亦明显提前;具备前述“特质”类别愈多,复发愈快、愈剧。其中尤以系统综合治疗对术后转归影响最显著。结论术后定期、足够疗程的系统综合治疗是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手术疗效的有力措施,良好的职业保护和增强自身体质能有效地预防和减缓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鼻中隔、多副鼻窦联合手术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鼻中隔与多个副鼻窦联合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72名双侧上合窦炎,筛窦炎(23人伴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11名)的患者,在全麻下一次接受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鼻息肉摘除术,筛窦切除术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其术中出血,围手术期的术后疼痛,而部肿胀,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及术后1年鼻通气,鼻腔炎性分泌物,鼻息肉和副鼻窦炎得发的情况,分别于一侧上颌窦根治术,双侧鼻息肉筛窦切除术,单纯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组,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联合手术组除术中出血较多外,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术后疗效明显提高。结论 全麻下鼻中隔与多副鼻窦一次性手术是疗效较好和安全可行的,并能减少鼻息肉及副鼻窦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内窥镜鼻窦术后屏风辛苍丸的疗效。方法 :将因鼻窦炎鼻息肉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86例术后分为 2组 ,实验组 4 3例 ,术后术腔常规处理并服屏风辛苍丸 ;对照组 4 3例 ,术后术腔仅常规处理。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 95 % ,对照组有效率 79%。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鼻窦炎鼻息肉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用屏风辛苍丸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