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脑梗死性痴呆患者、30例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fief Screening Scalefor Dementia,BSSD)和CLOX画钟试验评价认知功能,采用电生理技术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血管性痴呆组MMSE、BSSD和CLOX画钟试验评分显著低于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MMSE、BSSD和CLOX画钟试验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CLOXl评分的差异尤其明显.血管性痴呆组物体命名和言语复述评分与脑梗死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物体命名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MMSE各项粗分均低于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言语复述、注意、计算和短时记忆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余MMSE各项粗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管性痴呆组与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300峰潜伏时显著延长(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血管性痴呆是认知障碍发展到严重阶段的表现,执行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和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王雄  唐向阳  李博  王雷  袁良津 《安徽医学》2013,34(5):566-568
目的探讨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P300对非痴呆型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但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包括皮质梗死患者30例,皮质下梗死患者30例,同时选取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P300检测,观察3组间P300潜伏期及波幅。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潜伏期(282.41±23.87)ms和波幅(14.06±1.39)μv]相比,皮质梗死组([潜伏期(339.82±21.27)ms和波幅(10.04±1.18)μv]和皮质下梗死组[潜伏期(362.66±24.34)ms和波幅(10.89±0.76)μv]P300的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94,P〈0.05),且波幅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F=86.83,P〈0.05);皮质下梗死组P300潜伏期与皮质梗死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但二者的波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早期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受损,ERP-P300测试有利于脑梗死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为干预治疗前移评估提供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病因及经颅多普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黄芝  李玉环 《广东医学》2007,28(4):577-578
目的 研究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60例MID和38例无痴呆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测,并对病因、TCD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ID组有高血压、糖尿病、震颤麻痹者及有2次以上脑梗死发生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ID组MCA ACA血流速度异常最常见,血流速度减慢为主.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震颤麻痹者及有2次以上脑梗死是MID的危险因素,TCD对MID的早期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非痴呆帕金森病(PD)患者眼区面孔情绪识别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 检测,探 讨非痴呆PD 患者面孔情绪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以及情绪识别与P300 潜伏期和波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6 年8 月—2018 年6 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非痴呆PD 患者28 例作为非痴呆PD 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32 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眼区面孔情绪识别测验和P300 检测,观察喜、惊、恐、 悲、厌及怒的识别得分,以及P300 潜伏期和波幅,并比较6 种情绪识别得分与P300 潜伏期和波幅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非痴呆PD 组在恐、悲及厌的情绪面孔识别得分较对照组低(P <0.05),非痴呆PD 组 P300 潜伏期较对照组长(P <0.05),波幅较对照组低(P <0.05);P300 潜伏期与恐、悲、厌及怒得分呈负相 关(r =-0.718、-0.614、-0.818 和-0.829,P <0.05),P300 波幅与悲、厌及怒得分呈正相关(r =0.824、0.928 和0.621,P <0.05)。结论 非痴呆PD 患者存在眼区面孔情绪认知功能损害,以恐、悲及厌负性面孔情绪认 知损害为主,进一步证实了基底节参与情绪认知加工的假说;P300 与面孔情绪识别得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P300 潜伏期和波幅是反映早期非痴呆PD 患者情绪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P300在早期诊断与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血管性痴呆早期阶段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可能价值.方法检测20例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检查得分10.5~21.5、临床判断为可疑痴呆的脑梗死病人的P 300,经治疗后行复查.受试者检测前和治疗后行HDS测试、评分.选取20例正常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病人P300潜伏期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波幅有降低但不明显(P>0.05).治疗后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波幅稍增高但不明显(P>0.05),HDS得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检测P300的潜伏期对早期发现血管性痴呆病人可能有一定价值,潜伏期可作为观察疗效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300与MoCA在不同类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表现,了解其神经心理学损害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皮质下缺血性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CIND)患者31例、皮质缺血性VCIND患者31例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P300及MOCA评定。结果:潜伏期比较,皮质下型及皮质型VCIND较正常对照组延长,皮质下型较皮质型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波幅比较,皮质下型及皮质型VCIND波幅较对照组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质下型与皮质型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MoCA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功能筛查工具中MoCA使用简便、敏感度高,不受文化程度、语言文字等客观条件的限制;P300可对患者进行无损害诊断及对认知功能障碍起到协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92-94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障碍(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潜伏期、波幅)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P300波潜伏期、波幅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可观,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瑛  李立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22-4124
目的:探讨P300检测对于评定脑卒中后合并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用汉密切尔抑郁量表(HAMD)测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将其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并设正常对照组60例,均经P300及HAMD检查。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非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及波幅,HRSD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卒中后抑郁组患者P300潜伏期、波幅与其HAMD评分呈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300检测可作为评定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的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给本病的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本研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认知电位(P300)、简易智能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事件相关电位及神经智能评分进行动态观察,探索TCD各参数的改变及智能损害的演变规律,从而探索用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预测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的可能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法在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子脑顶核(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FNS)组?奥拉西坦组和尼莫地平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FNS组采用FNS,奥拉西坦组口服奥拉西坦,尼莫地平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00,ERP-P300)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or ultrasonic monitor,TCD)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FNS组治疗后MoCA明显增高(P < 0.01),P300潜伏期缩短(P < 0.01)?波幅增高(P < 0.01),TCD显示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 < 0.01)?奥拉西坦组治疗后MoCA较前明显增高(P < 0.01),P300潜伏期缩短(P < 0.01)?波幅增高(P < 0.01),但TCD显示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尼莫地平组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 < 0.01),而MoCA?P300潜伏期和波幅均无变化(P > 0.05)?3组间治疗后MoCA评分FNS组及奥拉西坦组高于尼莫地平组(P < 0.01),FNS组高于奥拉西坦组(P < 0.01);治疗后P300潜伏期FNS组较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更短(P < 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治疗后波幅奥拉西坦组较FNS组及尼莫地平组更高(P < 0.05),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FNS组MCA高于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P < 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FNS组及尼莫地平组ACA?PCA?VA高于奥拉西坦组(P < 0.05),其中FNS组ACA?VA高于尼莫地平组(P < 0.05),而PCA2组间无差异(P > 0.05)?结论:FNS?奥拉西坦?尼莫地平均能够对VCIND患者产生治疗效果:奥拉西坦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尼莫地平可改善其颅内血流供应;FNS对认知功能及颅内血流供应均有改善,效果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脑梗塞性痴呆(MCID)听觉认知电位P300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和听觉P300检测MCID,多发性脑梗塞(MCI)和正常对照组(NC)。结果:MCID组与MCI和NC组比较MMSE评分明显降低,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痴呆者P300波幅正常,重者P300波幅明显降低(P<0.05)。MCID组P300潜伏期与MMSE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P<0.005)。结论:P300检查更利于MCID的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治疗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具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但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分为治疗组(使用TMS治疗)和对照组(未使用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和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的提高分率总有效率(80%)较对照组(43.33%)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后 P300潜伏期[(312.78±4.53)ms]与治疗前[(356.24±23.12)ms]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P300波幅[(10.65±0.87)μV]与治疗前[(10.58±1.21)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367.83±23.38)ms]和波幅[(10.61±0.74)μV]与治疗前P300潜伏期[(360.18±22.17)ms]和波幅[(10.53±0.83)μ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且经颅磁刺激具有疗效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多梗死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的特征。方法采用ERP对60例MID患者(实验组)及6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2、P3波幅明显降低(P<0.01);源于左半球MID组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与源于右半球MID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及0.05)。实验组不同性别之间ERP潜伏期、波幅、反应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RP可作为MI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评定的电生理指标,临床采用ERP监测脑梗塞患者,对早期诊断MID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和认知功能特点。方法偏头痛组(n=60)和健康对照组(n=46)均行头MRI和P300的检查,观察有无脑白质变性和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并分析脑白质变性组偏头痛患者P300的变化。结果①偏头痛组头MRI显示12例脑白质内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对照组有3例脑白质内异常信号。②偏头痛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波幅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③偏头痛组患者脑白质异常者P300潜伏期显著长于头MRI正常偏头痛患者,波幅显著低于头MRI正常偏头痛患者。结论偏头痛患者可能存在脑白质变性和认知功能障碍,脑白质病变加重了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300联合MMSE、MoCA量表评定神经疾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认知功能的敏感性及P300检查的优越性。方法对33例神经科器质性疾病(如脑梗死、高血压、帕金森病等)病人和21名正常健康人行P300检测,同时使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其认知情况,比较神经科器质性疾病病人和正常健康人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并比较2组神经心理量表评分结果与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MMSE量表评分、MoCA评分高于观察组(P < 0.05和P < 0.01);对照组P300潜伏期明显低于观察组(P < 0.01),2组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00潜伏期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相关(P < 0.05);P300波幅与MMSE评分呈弱正相关(P < 0.05),与MoCA评分无相关(P>0.05)。结论P300可以作为评估神经疾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指标,采用P300联合MoCA量表可以更敏感的检测出病人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早期发现多发性脑梗塞病人认知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用TCD、P300、MMSE对多发性脑梗塞(MI)病人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对无痴呆的135例MI病人动态随访,每3月一次共2年,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发生率为21.5%(29/135),其中的22例发生于随访的1年后,占75.9%(22/29);随访中出现痴呆的病人Vm逐渐降低,RI逐渐增高,与单纯MI组相比,两组从6-9个月开始即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较MID的发生高峰提前3-6个月。结论用TCD动态监测MI病人的平均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对早期发现多发性脑梗塞病人认知障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腔隙性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腔隙性脑梗死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参数。方法 :采用经颅多谱勒 (TCD)对 30 0例经CT或MRI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各主要动脉进行测定。结果 :30 0例腔隙性脑梗死TCD表现 :血流速度缓慢、供血不足 6 5 % ,血流速度异常增高 2 2 % ,血流速度正常 13%。结论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以双侧血流速度峰值对称性下降为主 (P <0 0 5 ) ,单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由于侧支循环建立 ,血流速度峰值多正常 (P <0 0 5 ) ,腔隙性脑梗死引起的血流速度异常增高的病因多为高血压 ,TCD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的必要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及基础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丁基苯酞软胶囊,200mg,3/日”,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予NIHSS、mRS、MMSE和事件相关诱发电位检查,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MMSE明显提高(P<0. 05),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组的P300 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P<0.05),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基苯酞软胶囊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