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进行的2 26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 26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34例出现并发症,占1.5%,其中持续性宫外孕9例、腹腔内出血3例、膀胱损伤2例、直肠损伤1例、腹壁瘀血3例、腹壁切口疝2例、皮下气肿5例、肩胛痛9例。结论: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与器械、手术难度及医师的技术水平等有关。积极预防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同会 《当代医学》2009,15(31):83-84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结果305例腹腔镜手术发生各种并发症31例,发生率10.2%;其中出血2例、肠损伤2例、膀胱损伤2例、感染7例、皮下气肿9例、子宫动脉脱落2例、皮下淤血4例、切口未愈合1例、切口疝1例、持续异位妊娠1例,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术者技术熟练程度有关,正确掌握手术指征、严格按规范操作、避免粗心和盲目自信及遇到操作困难情况及时中转开腹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术后必须严密观察及随访病人,以便及时发现各种意外,并给予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穿刺及穿刺孔罕见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妇产医院妇科5 32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手术穿刺及穿刺孔罕见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罕见并发症3例,1例穿刺孔肠疝,1例穿刺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此2例均发生在≥10 mm的标本取出的侧腹壁穿刺孔.另1例为脐周穿刺时损伤后腹膜血管.腹腔镜穿刺孔罕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56%.结论 腹腔镜穿刺孔并发症重在预防,术中注意穿刺孔的保护,杜绝标本污染穿刺孔.对腹壁薄弱的老年妇女缝合10 mm以上的穿刺孔部位腹膜可减少肠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腹腔镜妇科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结1995年4月~2010年12月间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发生严重并发症28例的临床治疗过程.结果 损伤性并发症11例:其中膀胱损伤4例,输尿管损伤3例,肠管损伤4例.出血性并发症16例:其中卵巢剥离面出血5例,子宫血管滑脱出血7例,子宫切口出血4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除1例死亡外,其余经二次手术及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术者的操作技巧、手术器械的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4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陶  魏伟  陈颖  苏醒  李斌 《北京医学》2005,27(1):30-3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处理及预防.方法对41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有4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1%,经开腹处理者7例,占17%.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11例,腹壁血管损伤4例,术中术后出血6例,脏器损伤9例(膀胱、输尿管及肠管),切口疝1例,切口大网膜嵌顿1例,切口感染3例,宫颈囊肿3例以及缝合针及断裂分离钳遗留腹腔3例(原则上讲此3例并非真正的并发症)等.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应引起足够重视,复杂手术、困难手术并发症增多且严重,应重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腹腔镜下施行输卵管、卵巢、子宫手术197例,对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除2例中转开腹外,195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外观美、创伤小、恢复快、适应证广等优点.大部分妇科良性疾病手术都可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手术遇到困难时应及时中转开腹,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明永  许丽湖 《微创医学》2009,4(3):243-244
目的 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妇科1 596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 59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2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无因出现并发症而需要开腹手术处理者.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12例,术后出血2例,术中膀胱损伤2例,腹壁血管损伤8例.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与手术难度、术者的经验和手术技巧有关,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黄群 《海南医学》2009,20(11):95-9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五年来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一例死亡,中转开腹3例(2.0%),术后发生4例左下切口延期愈合,2例左下腹及左腰部广泛瘀点,2例出现腹壁皮下气肿。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良性疾病中尤其附件良性包块中应用广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腹腔镜手术技巧,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妇科211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手术患者有41例术后产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94%,包括术中大出血、脏器损伤、感染、皮下气肿、肩部疼痛、术后躁动等.结论 腹腔镜手术虽为微创手术,但应强调手术适应证的严格选择及手术技巧的提高,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5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2.83%。其中皮下气肿2例,肩部疼痛2例,腹壁穿刺孔出血2例,腹腔内出血3例,肠管损伤1例。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难度和术者的经验密切相关,只有提高医生的手术技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规范操作,才能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