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04年-2013年间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根据ICD-10进行分类,利用EXCE1、SAS9.2为统计分析工具,对出院病案首页进行检索、汇总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病出院病例数量有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出院病例数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8.71%、9.03%、7.84%;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多于女性;从2012年开始,构成比最高的年龄组从66岁-75岁转变为56岁-65岁年龄组。结论心脑血管病的住院患者逐年增多,住院病人年龄呈现年轻化,中青年人群可能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构成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际疾病ICD-10对2006年-2015年这10年间糖尿病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利用EXCEL、定基发展速度、年平均增长速度为统计工具,对糖尿病出院病例进行检索、汇总分析。结果:这10年间,糖尿病患者显著增加,出院病例占全院病例之比由2006年1.6%上升到2015年2.9%。男性糖尿病患者人数多于女性患者,60岁以上人群为年龄构成比中最高组。讨论:重视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加强运动,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淮安市淋病疫情流行病学趋势及现状特征,为制定淋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淮安市2014-2016年淋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淮安市共报告淋病501例,3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0/10万、3.61/10万和5.50/10万,年均发病率为4.01/10万,历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淋病病例主要集中在淮阴区和清浦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53:1,发病病例年龄主要集中于20~45岁年龄组,共占75.60%;发病重点人群是农民、家务及待业人群.结论 近年来淮安市淋病呈现上升趋势,青壮年性活跃人群是防治工作的重点,需要提高对女性淋病的关注,提高检测技术和扩大宣教,加强性病的诊疗防治.  相似文献   

4.
申剑波 《医学动物防制》2012,(12):1356-1358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西双版纳州《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梅毒病例1 20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16/10万,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和一期梅毒为主,占83.17%;10~39岁年龄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26∶1,>40岁年龄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4∶1;发病年龄以0~岁组胎传梅毒和20~39岁青壮年性活跃人群感染为主;农民居多,占47.43%。结论应加大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婚前、孕前、产前的梅毒检测工作,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5.
2001年-2009年直肠癌出院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直肠癌患者的发病规律,提高人群的防治意识。方法对某院直肠癌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以ICD-10为分类标准,利用SQL查询分析器、EXCEL为统计分析工具,对出院病案首页进行检索、汇总分析。结果直肠癌患者数量呈非线性增长,老年人为高发人群,且男性直肠癌患者人数大于女性人数。结论应加大直肠癌的防治力度,提倡直肠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海东市乐都区2005-2013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人群分布特征,为确定结核病预防和控制重点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东市乐都区2005-2013年结核病流行病学资料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将不同类别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按年龄、性别、职业进行人群分布特征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 662例,在不同类别的患者中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年龄组发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65~岁组、75~岁组、55~岁组;职业患病人数最多和发病率最高的为农民和学生。结论海东市乐都区应将农村作为肺结核重点防治地区,男性、学生和老年人为高危人群,应做为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5-2019年西青区梅毒疫情形势,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西青区的梅毒疫情资料,运用Excel 2016和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西青区累计报告梅毒病例1086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518,P<0.05);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上升;男性及女性病例数均明显增加,男女性别比为1.09: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4岁,占比66.02%:60岁以上老年病例占比23.85%,呈明显上升趋势;职业主要为农民、家务及待业;地区分布不均,杨柳青镇占比最高.结论 2015-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梅毒疫情呈上升趋势,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性活跃人群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应针对重点人群制定防治策略,控制梅毒的蔓延及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19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全国麻疹/风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河北省2019年风疹病例个案资料,描述分析风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河北省2019年报告风疹病例1 247例,发病率为1.65/10万;张家口市、唐山市和秦皇岛市报告病例例数最多;病例发病高峰在5月;10~<20岁年龄组发病例数为1 122例,占全部病例数的89.98%;10~<20岁年龄组无免疫史或不详的例数为1 034例,占该年龄组例数的92.16%。河北省共报告119起风疹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中学生发病例数较多。结论 2019年河北省10~<20岁年龄组风疹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免疫史空白人群较多,发病风险较高,建议该人群进行风疹类疫苗补充免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991年到2013年心血管疾病入院病人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和平均住院日等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武汉市某三甲医院1991年-2013年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13362例病案首页的出院主要诊断为依据,从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和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分类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总数由1991年103人逐年增加2013年2643人,其中女性占总数的54.33%;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人群仍然是中老年,占患者总数的90%以上;55岁以上女性患者显著递增。结论心血管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心血管病防治重点关注中老年人群,尤其更年期后女性群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胡翠君 《中外医疗》2011,30(17):97-97
目的分析沭阳县200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沭阳县2008年乙型肝炎报告,分析沭阳县2008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沭阳县2008年乙型肝炎年均发病率为29.25/10万;15~49岁为主要发病年龄组,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2008年乙肝疫情总体较平稳,应继续加强重点人群乙肝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荆湛怡 《中国病案》2014,15(10):68-69
目的 探讨某院2010年-2013年视网膜母细胞瘤出院患者逐年增长情况,患者年龄构成、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和预防等.为医院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和科室建设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10年-2013年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每年出院人数及年龄分组情况.结果 视网膜母细胞瘤出院患者逐年增加,其中,0-1岁患者1810人,占该病出院病人总数的28.12%;2-3岁患者2870人,占该病出院病人总数的44.59%;8岁以上患者250人,占该病出院病人总数的3.88%.结论 目前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尚无有效的防范措施,但加强对经过治疗的患者及有家族史的家庭定期随访是一项积极的防范措施,还可通过开展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来减少患儿的出生,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12.
陈坚 《中国病案》2013,(12):49-52
目的了解本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为本地区糖尿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出院病案首页诊断按ICD-10的分类原则,进行检索、统计、汇总。结果3年来共有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93例,男性291例,女性402例,住院患者逐年增加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住院年龄高峰组为70岁-79岁,50岁~79岁住院患者占74,17%;急性并发症132例,常见的为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及低血糖昏迷;慢性并发症249例,常见的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症中最常见的为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肾病,约占糖尿病住院患者的77,63%。结论糖尿病住院患者逐年增多,常因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入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近5年来某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和病种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防治恶性肿瘤和专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某院2009年~2013年恶性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采用Excel2007和SPSS19.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近5年来,该院共出院恶性肿瘤患者118375例,高居该院出院患者各系统疾病谱顺位中的首位.其中,男性占50.97%,女性占49.03%,男性略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呈现“倒U型”分布,40~60岁年龄组的患者最多.男性前十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白血病和肝癌等;女性患者前十位恶性肿瘤为乳腺癌、肺癌和白血病等.结论 该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恶性肿瘤疾病谱发生变化,且存在性别、年龄差异.依据肿瘤疾病谱变化情况,调整防治措施,加强专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大数据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关节炎的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探究,为该类合并症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5—2017年北京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的就诊数据,收集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骨关节炎患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1 046 264例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3.07岁,男性占50.78%。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有骨关节炎的病例341 561人,患病率为32.65%;女性患病率(38.05%)高于男性(2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骨关节炎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骨关节炎患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65~69岁组(36.76%),患病率最低的年龄组为≤44岁组(14.3%),70岁前患病率随年龄组的升高而增加。进一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骨关节炎患病的影响因素,发现女性(OR=1.62,95%CI:1.61~1.63)、年龄(OR=1.01,95%CI:1.01~1.01)、患有其他合并症(OR=1.19,95%CI:1.18~1.21)、使用降糖药(OR=0.79,95%CI:0.78~0.80)、患有心血管疾病(OR=1.13,95%CI:1.11~1.15)、患有脑血管疾病(OR=1.25,95%CI:1.23~1.28)、患有糖尿病肾病(OR=1.61,95%CI:1.51~1.71)等因素与2型糖尿病人群患骨关节炎有关。结论: 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骨关节炎的患病率较高,应对中老年患者加强健康宣教与疾病监测工作,重点关注绝经期妇女,尽早开展合并症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后发生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IS后VD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IS后非VD患者12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IS后VD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67.93±5.39)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6.93±4.32)岁,观察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梗死部位(额叶、颞叶及基底节)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多发性脑梗死、梗死部位(额叶和基底节)是IS后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多发性脑梗死、梗死部位(额叶和基底节)等均是影响IS后VD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此类IS患者VD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6.
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以期能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 年5 月-2014 年3 月眉山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479 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统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包括复发率、复发时间和复发次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479 例,其中101 例(21.09%)复发,复发时间:1~6 个月41 例(40.59%),6~12 个 月48 例(47.52%),12 个月以上11 例(10.89%);复发次数:1 次54 例(53.47%),2 次39 例(38.61%),3 次及以上 8 例(7.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受累半规管、病程、复位次数、发作次数、外伤史、合并高血脂、糖尿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7 d、复位次数、外伤史、合并高血脂、糖尿病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病程、复位次数、外伤史、合并高血脂、糖尿病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临床护理,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a common arrhythmia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factors and evalu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F in Mainland China.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hospital records were taken from patients with primary diagnosis of AF, discharged from January 1999 to December 2001. A total of 9297 cases ( mean age 65.5 years) with AF were enrolled from 40 hospitals in major parts of China.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hospital admissions with AF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comparing to those of total cardiovascular admission during three years, with the average of 7. 9%. The cases distribution progressively rose with age. The causes and associated conditions of AF: advanced age 58. 1%,hypertension 40. 3%, coronary heart disease 34.8%, heart failure 33. 1%, rheumatic valvular disease 23. 9%, idiopathic AF 7.4%, cardiomyopathy 5.4%, diabetes 4.1%. The most common coexistence among these variables was advanced age with hypertension. Permanent AF almost accounted for half of these cases (49.5%), paroxysmal and persistent AF were 33.7% and 16.7%, respectively.Paroxysmal AF was mainly treated with rhythm control (56.4%). However, 82.8%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F had therapeutic strategy of rat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F, the cardioversion had been attempted in cases more than 50%, with only 31.1% of these patients who could maintain stabilized sinus rhythm. The prevalence of stroke in this group was 17. 5%. In nonvalvular AF patients the risk factors tha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troke included advanced age,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ype of AF. Sixty-four point five percent of these patients received antithrombotic therapy with dominated use of antiplatelet agents. The long-term prevention with anticoagulants only accounted for 6. 6%. In this investigation patients with antiplatelets as well as patients with anticoagulants showed significant lower stroke rate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managed neither. Howev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tiplatelets and anticoagulants in terms of stroke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Conclusions Most epidemiological factors of AF from this group showed highly in accordance with those from the reports from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age distribution, causes and associated conditions, type of AF, dominantly with approach of rate control. Both antiplatelet and anticoagulant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stroke rate.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treatments in reducing stroke rate.  相似文献   

18.
郭立华 《中国病案》2013,(8):43-44,41
目的了解本地区出院死亡病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疾病的重点防治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2年所有出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5年来出院病例132377例,死亡504例,病死率0.38%,病死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2)男性与女性住院患者基本持平,但男性死亡病例明显高于女性(χ2=46.62,P<0.05);(3)41岁以下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降低,中年患者病死率最低,4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升高,70岁以上患者病死率急速上升;(4)前五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46.1%)、损伤和中毒(18.2%)、恶性肿瘤(6.4%)、呼吸系统疾病(50%)以及消化系统疾病(4.8%);(5)前五位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分别是急性心肌梗死(17.9%)、颅内损伤(9.4%)、心绞痛(6.2%)、肺栓塞(3.8%)以及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2.8%)。结论为降低病死率,应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等重点疾病,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重点防治,以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创伤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214例患者,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者,61例)和对照组(未发生,153例)。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2组患者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等因素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14例创伤患者有61例发生ARF,发生率为28.5%(61/21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单因素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创伤后极易发生ARF,年龄、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及时判断出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评估目前的干预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纳入2011-2013年符合标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冠心病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危害由大到小依次为LDL-C、糖尿病、高血压、年龄。结论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尤其是血脂的调节和有效科学干预,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