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病理形态依据。方法:对10例乳腺叶状囊肉瘤作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发病年龄12~48岁,平均27.3岁,病程6天~5年,多数起病隐袭,后期骤然增大。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分叶状有小囊腔,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间质恶笥间叶性肉瘤混合组成。获访7例均健在,1例术后5年复发。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生物学行为变化无常,预后较,好,需与乳腺癌肉瘤、乳腺肉瘤及巨纤维腺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2.
乳腺巨大肿瘤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巨大肿瘤的声像图、CDFI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 13例经病理证实为巨纤维腺瘤、叶状囊肉瘤、乳腺癌的声像图与CDF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 6例巨纤维腺瘤边界清楚 ,轮廓规则 ,包膜完整 ,2 / 2例叶状囊肉瘤呈分叶状 ,以实性为主 ,部分囊性。 5 / 5例乳腺癌有典型的恶性肿瘤特征 ,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1/ 5例的肝转移。CDFI:6例巨纤维腺瘤血供Ⅱ~Ⅲ。 2例叶状囊肉瘤血供Ⅲ级 ,3例乳腺癌血供Ⅱ~Ⅲ级 ,2例乳腺癌血供Ⅰ级。结论 :巨纤维腺瘤、叶状囊肉瘤、乳腺癌各自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 ,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对于乳腺巨大肿瘤良、恶性判断CDFI血供丰富程度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999年~ 2 0 0 0年治疗的 11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进行分析。结果 :11例误诊 8例 ,局部复发 2例。结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易误诊与复发 ,手术治疗应以广泛局部切除或全乳切除为主 ,同时应注意与巨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病理形态、组织发生和命名。方法回顾性从1953~1999年间11所医院70多万份外检资料中,筛选出62例,进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发病年龄13~66岁(平均38岁),病程1周~20年(平均42个月)。肿瘤的恶性间叶成分的组织分化呈多样性。免疫组化观察的51例叶状囊肉瘤、8例巨大纤维瘤、5例纤维腺瘤中Vim标记均阳性,51例叶状囊肉瘤中、Act、S-100、lys、Des分别有28、19、3、1例阳性,8例的巨大纤维腺瘤中仅Act阳性1例。结论免疫组化标记对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意义,P〈0.05,尤其二种以上标记阳性时具有显著意义,P〈0.01。发现28例叶状囊肉瘤具有肌纤维性质,其中11例明显起源与肌上皮细胞有关。全部肿瘤镜下均无包膜.肿瘤的恶性间叶成分对于瘤内和瘤外正常乳腺腺上皮成分呈特殊的浸润方式。如将叶状囊肉瘤称为腺肌纤维肉瘤则能覆盖96.07%的病例(49/51例)。叶状囊肉瘤实质上是一种起源于腺管周多能性纤维和肌上皮细胞,具有腺上皮、平滑肌和纤维组织等多向分化的肿瘤。  相似文献   

5.
李少沛  詹华  施勇  黄路珍 《浙江医学》2007,29(7):711-712
乳腺巨纤维腺瘤临床上少见,主要表现为一侧乳房的无痛性肿块,瘤体较大,直径常≥7.0cm,呈圆形或椭圆型,同侧淋巴结多无肿大,多发生于青春期与绝经前期女性,发生于青春期的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一般在3个月至1年内迅速生长,易与乳腺癌和乳腺叶状囊肉瘤等疾病混淆。现对龙泉市人民医院和丽水市人民医院1999至2005年收治的10例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乳腺叶状肿瘤23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3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良性7例,交界性14例,恶性2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乳腺癌肉瘤和乳腺肉瘤等鉴别,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上较为罕见,因其生物学特性与乳腺纤维瘤难以鉴别,临床上颇易当作纤维腺瘤处理而导致肿瘤复发。为此笔者收集了我院1985-1999年22例乳腺叶状囊肉瘤进行临床与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52例中良性42例,交界性8例,恶性2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8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乳腺癌肉瘤和乳腺肉瘤等鉴别,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乳腺叶状肿瘤(PT)作为一组与纤维腺瘤类似的乳腺双向分化的肿瘤,占全部乳腺原发肿瘤的0.3%~1%,占乳腺所有纤维上皮性肿瘤的 2.5%[1].国外有学者首先报道并将其命名为叶状囊肉瘤,2003年WHO乳腺肿瘤分类中将其命名为叶状肿瘤,并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型.其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临床上常被当作纤维腺瘤处理而导致肿瘤复发.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P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预后、治疗方法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腺叶状囊肉瘤为乳腺的一种肿瘤。1838年,Muller首先使用叶状囊肉瘤一名来叙述一个大而重的肿瘤,他认为这种肿瘤是良性的。虽然现在我们知道一些乳腺叶状囊肉瘤是良性的,但仍然保留了Muller's的命名。Muller以后140多年来,对本病的认识有所前进。本文拟对乳腺叶状囊肉瘤的命名、组织起源、病理形态、生物学行为和治疗原则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乳腺巨纤维腺瘤诊治(附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巨纤维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通过对15例乳腺巨纤维瘤临床表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乳腺巨纤维腺瘤,以乳腺肿块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结果 乳腺巨纤维腺瘤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预后良好。结论 乳腺癌纤维瘤多发于青少年女性,临床上需与乳腺叶状囊肉瘤、乳癌鉴别,术中快速切片有助于鉴别,并可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要尽量保护正常腺体,术后要常揉捏乳头,促进乳腺发育。  相似文献   

12.
唐海燕  齐惠华  张昶 《疑难病杂志》2010,9(3):230-231,F0003
<正>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肿瘤,过去称为叶状囊肉瘤,WHO乳腺肿瘤分类中将其命名为叶状肿瘤。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生物学行为多变难测,临床上常被当作纤维腺瘤处理而导致肿瘤复发。因此诊断和处理常较困难,为此笔者将  相似文献   

13.
乳腺巨腺纤维瘤3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刚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1):76-76,78
乳腺巨腺纤维瘤,亦称分叶型腺纤维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属于乳腺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多发生于青春期女性或更年期女性,表现为乳房巨大肿块,可伴有乳房表浅静脉扩张,易被误诊为乳腺叶状囊肉瘤、乳腺癌等,该病预后较好,治疗上以手术切除肿块为主。1976~2003年治疗乳腺巨腺纤维瘤3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乳腺分叶状肿瘤首先为Muller所认识,他用“叶状囊肉瘤”这一命名来描述体积较大的大体检查切面上呈分叶状的乳腺肿瘤。由于绝大多数的病例为良性,这一命名可引起误解,同样若称为巨大纤维腺瘤,因在某些病例肯定是恶性的,故也不合适。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提议应用广义的命名“分叶状肿瘤”,然后根据组织学表现冠以良、  相似文献   

15.
乳腺巨纤维腺瘤又称分叶型纤维腺瘤,多发于14~18岁青春期及40岁以上绝经前妇女,在临床上少见,主要表现为一侧乳房的无痛性肿块,瘤体常较大,直径≥7cm,呈圆形或椭圆形,同侧腋窝淋巴结多无肿大。易与乳癌、乳腺叶状囊肉瘤等疾病混淆。现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在乳腺钼靶x线与超声两种检查方法上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1年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的钼靶x线与超声表现。结果x线表现为较大分叶状高密度光滑肿块11例,形态不规则等密度小病灶2例。超声表现为内部中低回声伴囊腔11例,内部均匀中低回声2例;其中8例表现为境界清楚分叶状肿块,5例肿块境界部分不清。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在x线与超声检查上都有一定的特点,但无特异性,有时与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鉴别有一定困难,两种检查方法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1960~1988年手术治疗乳房巨大纤维腺瘤和叶状囊肉瘤13例。根据现行一般公认的标准对再病理切片进行复查,发现除1例恶性叶状囊肉瘤外,其余均为巨大纤维腺瘤,年龄13岁~60岁,平均27.5岁,20岁以下者占69.2%。月经初潮前后发病者5例。主要表现为巨大乳房肿块,呈半球形或分叶状,亦有为多结节状,长径7cm~24cm。行肿块切除8例次,单侧乳房切除5例,双侧乳房切除1例。良性组术后1年左右于同侧或对侧发生乳房纤维腺瘤3例。对乳房巨大纤维腺瘤和叶状囊肉瘤的组织学分型,命名及临床特点进行了讨论。对巨大纤维腺瘤宜行局部切除,对叶状囊肉瘤宜行局部切除或象限切除,切缘应距肿瘤边缘1cm,并保证无瘤细胞残留,体积较大时可行全乳房切除。  相似文献   

18.
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断,自 Muller 于1838年首先描述和命名以来已近150年。对其命名,组织学分类诊断,临床表现等,国内外文献已有详细报导。1967年 Norris报告94例,1976年 Hajda 报告32例,国内顾绥岳、王德延等研究较多。我们在外检标本中遇见6例乳腺叶状囊肉瘤,进行了形态观察,现提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鉴别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对21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病例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来我院治疗前有6例曾行肿物单纯切除术,部分诊断为纤维腺瘤或未做病理诊断,术后复发,经正确诊断,行区段切除或乳腺切除术后至今未见复发.[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是一种易误诊的肿瘤,而又具有潜在复发倾向,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是减少复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1938年MQller首次报道并命名为叶状囊肉瘤。1982年WHO公布的分类标准将其更名为分叶状肿瘤。1987年12月至1998年9月,作者收治乳腺分叶状肿瘤77例,现回顾分析其手术治疗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