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湖北省高血压病主要死亡情况和潜在减寿年数构成。方法:利用湖北省2008年监测点资料分析。结果:湖北省2008年监测区人口数6 110 606人,高血压死亡人数为1 461人,高血压死亡率为23.91/10万,男性高血压死亡率为23.74/10万,女性高血压死亡率为24.10/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潜在减寿年数的均值为0.964,女性潜在减寿年数的均值为0.29。高血压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死亡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上人群。农村高血压死亡率(28.04/10万)明显高于城市(9.68/10万)(P<0.001);农村和城市不同性别高血压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仍是造成湖北省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当加强湖北省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2011年伤害死亡情况,为全省伤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2011年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的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标准进行分类,应用SPSS13.0和Excel 2003软件对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因伤害死亡813例,占总死亡数的11.02%,伤害粗死亡率为39.54/10万,居全死因第4位;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机动车事故、意外跌落、自杀、中毒、溺水;男性伤害死亡率59.22/10万,女性伤害死亡率18.5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伤害是危害我省不同地区居民的重要死亡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情况,为制订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07-2009年监测点收集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原始资料收集整理,根据ICD-10做疾病分类,输入Death Reg2002、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标化减寿年数、标化减寿率、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 2007-2009年居民伤害年均死亡率40.41/10万,居全死因第3位;男女性死亡率分别是59.05/10万和19.5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主要伤害死因不同;交通事故居伤害死因之首,其潜在寿命损失占伤害的59.39%;标化潜在减寿年从高到低依次为交通事故、中毒、触电、自杀、溺死、跌落。平均减寿年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溺死、触电、跌落、交通事故、中毒、自杀。结论交通事故对石家庄市居民潜在减寿年影响最大,溺死、触电和跌落多发于低年龄组人群;减少伤害死亡的危险因素,控制伤害死亡的发生势在必行,应针对不同年龄的主要死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男性人群是干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西2014—2015年疾病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及疾病负担,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PYLL)指标对广西伤害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2014—2015年疾病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率为43.69/10万、标化死亡率44.56/10万,男性高于女性(2.33倍)。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其他意外伤害、溺水、自杀及后遗症是伤害前5位死因。0~14岁年龄组伤害首位死因是溺水,15~64岁人群为道路交通事故,65岁以上人群主要死于意外跌落。道路交通事故、溺水、其他意外伤害、意外跌落、自杀及后遗症是伤害死亡前5位PYLL。伤害导致的PYLL为29.60年/人,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但平均到个人后,溺水成为广西居民“早死”的最大威胁。结论 伤害是导致广西居民早死的重要疾病负担,应根据性别、城乡和年龄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唐河县居民1986~2005年伤害死亡水平和演变过程.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对唐河县居民1986~2005年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6~2005年唐河县居民伤害死亡率波动在42.12/10万~83.28/10万之间;自杀死亡和交通事故死亡,占伤害死亡50%以上.男性自杀死亡率从46.8/10万下降到16.67/10万,女性自杀死亡率从58.2/10万下降到9.31/10万.结论 居民伤害死亡以自杀和交通事故为主.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自杀死亡率大幅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5个国家疾病监测点2007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5个疾病监测点死亡率595.40/10万,男性死亡率742.09/10万,女性死亡率442.29/10万;居民主要死因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273.97/10万)、肿瘤(147.01/10万)、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57.79/10万)、呼吸系统疾病(55.23/10万)、消化系统疾病(13.55/10万)。结论: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5个疾病监测点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消化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的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顺位分布状况,为制定三峡库区人群健康保护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60岁前死亡的所有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顺位及人群分布等。结果 2010-2013年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共982例,占全死因的25.75%,粗死亡率为209.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0.58/10万,男性早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6,P0.01)。早死亡的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肿瘤、伤害、循环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早死亡的89.91%。在年龄组分布中,0~4岁组以围生期疾病、伤害和先天性畸形为主,5~14岁组以伤害为主,15~59岁组以肿瘤为主。具体疾病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脑血管病、机动车交通事故、淹死;女性第5位与第11位死因分别是乳腺癌与宫颈癌。结论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发生率高,肿瘤、伤害、循环系统疾病是导致早死亡的前三位死因,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应得到高度重视,同时应加强三峡库区妇幼保健工作,减少围生期疾病导致的早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居民自杀死亡统计资料,对湖北省2007年居民自杀率进行分析,了解湖北省居民自杀死亡状况。方法:分别抽取了湖北省6个地区居民自杀死亡资料,以自杀率、死因构成比、城乡自杀率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7年湖北省部分抽样地区共有931例自杀死亡病例,其中,男性483例,女性448例,男女比为1.08∶1。自杀率为25.41/10万,男性为25.87/10万,女性为24.92/10万;在60-65岁年龄组,自杀死亡率上升明显,为61.25/10万,并随年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城市自杀率为9.32/10万,农村自杀率为36.46/10万。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自杀所占的死亡比例是较高的。农村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自杀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宁夏全国疾病死因监测点居民主要死因及期望寿命。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对宁夏两个全国死因监测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死亡病例3919例,总死亡率为370.8/10万(标化死亡率361.7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沙坡头区死亡率高于兴庆区(P<0.05)。平均期望寿命75.85岁(男性73.65岁,女性78.58岁),沙坡头区73.03岁,兴庆区77.95岁。死因以慢病为主,占全部报告死亡80.67%。两监测点前五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和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91%。结论宁夏2个国家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率不高,死因以慢病为主。  相似文献   

10.
邵永强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68-1370
目的 探讨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趋势,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将来源于2003-2007年温州市卫生监测区上报的常住人口的死亡监测报告数据以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进行死因分类,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伤害死因分析.结果 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率为45.57/10~52.65/10万,平均(50.66/10±2.83/10)万,占死亡总数的9.41%,在全死因顺位中排第5位;伤害居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第2位,平均减寿率(YPLL‰)为9.41‰,平均减寿年数为18.58年.5年伤害平均死亡率男性为62.68/10万,女性为37.86/10万.伤害是1~34岁的主要死亡原因.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居民伤害死亡的主要死因,合计占72.83%.结论 伤害是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1995~1999年河南省居民病伤死因模式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解我国“九五”期间河南省人群居民病伤死因模式及各类死因的危害程度 ,给制定 2 1世纪初期河南省疾病控制工作重点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yearsofpotentiallifelost ,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workyearsofpotentiallifelost ,WYPLL)和潜在经济损失 (potentialecomomiclosses ,PEL)等死亡分析指标对 1995~ 1999年河南省居民病伤死因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 ,其中PEL是在WYPLL的基础上由本研究人员首先提出的死因分析指标。结果 :从各类死因的死亡率及顺位分析结果来看 ,以依次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损伤中毒分别居前 4位 ;但是从各类死因的YPLL、WYPLL和PEL顺位结果来看 ,又依次以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居前 4位。结论 :上述这 4类死因不仅已经成为 2 0世纪末期严重危害河南省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卫生问题 ,而且也是导致河南省居民“早死”造成YPLL、WYPLL和PEL最多的主要死因。根据本研究结果 ,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或修订 2 1世纪初期河南省疾病控制工作规划和策略时 ,应在继续努力认真做好传染病和新生儿病防治的基础上 ,不仅需要逐渐加强对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而且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的洪灾对人群健康损害程度的影响。方法:应用标化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对湖南省洞庭湖水域部分洪灾区人群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积水区、溃垸区与非灾区人群的死因顺位是一致的,损伤、中毒和肿瘤死因的死亡专率积水、溃垸区显著高于非灾区。溃垸区和积水区人群的YPLL标化率高于非灾区,以30~45岁年龄组人群更为明显。男性因灾减寿较女性更为突出。结论:洪灾已经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健康及寿命。降低洪灾区人群损伤、中毒和肿瘤死亡率和重视30~45岁年龄组人群劳动力的保护对提高该人群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涂嘉玲  吴浩  赵文龙  胡世明 《重庆医学》2015,(25):3562-3564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某县居民的全死因顺位及主要死因的死亡现状、死因构成及其年龄、性别特征,为各级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Excel 2003汇总数据,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计算潜在减寿年数。结果2003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集有效三峡库区忠县常住人口死亡病例62702例,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三大类疾病死因中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7.76%,成为最主要死因;潜在寿命损失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结论三峡库区蓄水后忠县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并且年龄逐步年轻化趋势;开展意外伤害研究,防止早死成为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掌握赣州市章贡区居民死因构成及其顺位,分析寿命损失情况,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08~2010年居民死因资料,采用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损失年数(PYLL)、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赣州市章贡区居民平均死亡率为634.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8.22/10万;前5位死因为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84.79%;对居民潜在寿命损失最大的是肿瘤,达到每千人13.52年;损伤和中毒造成平均减寿年数最高,达到30.97年。结论: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损伤和中毒是造成居民寿命损失较为严重的疾病,是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后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和中毒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4~2013年沈阳市市内五区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及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威胁,为日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沈阳市2004~2013年城市居民死亡资料,分析伤害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专率、性别死亡专率及变化趋势,并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分析伤害死亡的疾病负担情况。结果沈阳市城市居民2004~2013年伤害总死亡率为22.7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31/10万,占全死因的2.99%;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总体上伤害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45~50岁达高峰)。城市居民伤害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运输事故、自杀、意外跌落、其他意外伤害和有害效应、意外中毒;男性伤害死因顺位的前3位分别是运输事故、自杀和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女性伤害死因顺位的前3位分别是运输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由伤害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188257.5,其中运输事故和自杀所致的PYLL占伤害所致PYLL总量的54.5%以上。全年龄段伤害所致PYLL总体上男性大于女性,且随年龄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45~50岁达高峰)。结论伤害对人群的死亡威胁男性高于女性,且在50岁之前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伤害造成的“早死”疾病负担以运输事故和自杀最为严重,总体负担男性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病例变化趋势以及其从发病到死亡时间的特征,为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国家卫生健康委、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在2019年1月10日至2020年2月11日发布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死亡病例数以及17例死亡病例资料。结果截至2020年2月11日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死率为2.49%,湖北省为3.19%,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为0.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死率1月15日达高峰点(全国、湖北省均为4.9%),后开始持续下降,1月19日病死率达低点(全国、湖北省均为2.02%),1月24-26日达到另一高峰期[全国在2.85%~3.22%,湖北省在4.94%~5.35%,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1月25日达高峰点为0.44%],后开始持续下降,全国、湖北省2月5日达低点(分别为2.01%、2.79%),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2月4日病死率达最低点为0.14%,从2月5日开始呈持续上升趋势。男性、≥70岁、无咳嗽症状、有气促或喘息或呼吸困难、无乏力或全身酸痛发病到死亡时间较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死率可能继续呈现上升趋势,应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及早就医意识缩短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嘉兴市居民疾病死亡率和寿命损失情况,了解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死亡监测网络直报2009--2012年居民死亡数据,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采用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损失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减寿率(PYLL‰)等指标分析。结果嘉兴市居民全死因平均粗死亡率为692.77/10万;其中男性为761.51/10万;女性为625.42/10万,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在逐年上升。居民前5位死因为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85.71%;其中肿瘤死亡占前5位死因31.09%,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肿瘤造成潜在寿命损失最大,达35378.75年;平均减寿年数最高的是损伤和中毒,达40.71年。结论肿瘤等慢性病及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应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8.
背景 进入21世纪,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给社会及个人带来精神和经济双重负担。因此,做好恶性肿瘤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目的 对2013-2018年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描述,为营口市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中的人口死亡信息系统,从系统中导出2013-01-01至2018-12-31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全部死亡数据,并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整理出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采用Excel 2007、DeathReg 2005、SPSS 17.0、Joinpoint 4.7.0.0分析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和造成的寿命损失,并建立GM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营口市2019-2021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结果 2013-2018年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共计5 638例,年均粗死亡率为210.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62.47/10万。其中男性年均粗死亡率为263.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9.76/10万;女性年均粗死亡率为159.7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0.23/10万。16~50岁粗死亡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APC=16.42%,P<0.01),50岁之后粗死亡率上升趋势有所减慢(APC=8.03%,P<0.01)。居民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6位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和肛门癌、胃癌、食管癌和乳腺癌。2013-2018年,结直肠和肛门癌粗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APC=8.27%,P<0.01)。居民因主要恶性肿瘤死亡造成的PYLL和AYLL分别为21 948人年和10.79年。肺癌造成的PYLL最大(8 327人年),乳腺癌(1 773人年)对于女性寿命的影响仅次于肺癌(2 533人年)。GM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19年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为223.86/10万,2020年为227.63/10万,2021年为231.46/10万。结论 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位列死因顺位的第2位。除女性乳腺癌外,其他主要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肝癌和乳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预测2019-2021年营口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往年。可见,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营口市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相关干预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1)目的:研究导致煤矿井下工人“早死”的主要死因及其危害程度。(2)方法:采用减寿分析指标对唐山市某煤矿井下工人1990-1999年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3)结果:危害井下工人健康的主要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疾病,导致井下工人工作年限损失的前3位死因是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4)结论: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存在着职业危害因素,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其寿命及工作年限会受到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