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 阳性的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将217 例肝硬化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气郁结、水湿内阻、湿热蕴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瘀血阻络6个证型.根据Hp检测结果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并分别测定血氨水平及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比较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Hp感染情况下血氨水平的差异.[结果] (1)217例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率为 40.1%;不同中医证型及不同肝功能分级Hp感染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2) 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蕴结型>水湿内阻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肝气郁结型>肝肾阴虚型;(3) Hp 阳性组与Hp阴性组比较血氨浓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Hp 阳性组不同中医证型中,瘀血阻络型血氨水平显著性高于其他各型 (P<0.05),其他5型之间血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4)肝功能A级与B级、A级与C级之间血氨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1),B 级与C级血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Hp 感染是引起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肝硬化患者感染Hp后血氨水平会明显升高,各证型中瘀血阻络型血氨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型.不同肝功能分级血氨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肝功能越差,血氨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2.
黄志盛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7):405-405,4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测定AFP水平同时进行胃镜检查和HP感染情况检测,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组60例和HP(-)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AFP水平,并作AFP水平与船感染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HP(+)组AFP水平显著高于HP(-)组;AFP水平与船感染程度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HP感染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FP升高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水平在原发性肝癌(PH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确诊的50例PHC患者列入研究组,肝功能指标正常的健康者50例列入对照组,均取空腹血分离血清行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检测,比较两组AFU阳性率、AFP阳性率及AFU+ AFP阳性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AFU阳性率84%,AFP阳性率66%,AFU+ AFP阳性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AFU水平检测对于诊断PHC具有较好的效果,较AFP阳性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获得更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杨建波  石睿  马欢  张丽丽  邹宇 《西部医学》2022,34(7):1006-10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胆碱酯酶(CHE)和总胆汁酸(TBA)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Child-Pugh评分按肝功能不同分级分为A级(A组,n=54)、B级(B组,n=86)、C级(C组,n=65),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A、CHE和TBA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病情相关性。随访1年,根据肝硬化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血清PA、CHE和TBA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清PA、CHE水平比较:C组<B组<A组<对照组,TBA水平比较:C组>B组>A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CHE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血清TBA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PA、CHE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血清TBA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AUC值、特异度明显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总胆汁酸水平可较为敏感的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与肝功能分级以及预后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更好的预测肝硬化患者预后情况,有望成为监测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以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测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和总胆汁酸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与总胆汁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9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积分法分级;2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A125与总胆汁酸水平,分析两者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及总胆汁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水平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升高。结论:血清CA125与总胆汁酸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血清CA125、总胆汁酸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其代谢功能,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肝硬化病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掌生  刘永霞 《医学文选》2001,20(2):136-138
目的:评价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对137例合并高氨血症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Hp感染情况及血氨浓度进行观察,并探讨二者与肝硬化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137例中51例Hp阳性,阳性者平均血氨浓度明显高于Hp阴性者,Hp阳性组肝性脑病和肝性溃疡的发生率均高于Hp阴性组。二组之间Child-pugh分级,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及食管或/和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无差异,合并肝性溃疡,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者血氨浓度均各自高于无上述合并症者,Hp感染与否与肝性脑病的程度无关。结论:Hp感染可使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增高;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在肝性溃疡的形成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宝祥  焦俊风 《医学综述》2007,13(23):1881-1882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氨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HP阳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阳性组,48例HP阴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阴性组,83例HP阴性的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空腹血氨。阳性组病例治疗1周,停药4周后复查HP,根除HP后复查血氨。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氨水平。结果阳性组血氨浓度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阴性组血氨浓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P根除后血氨浓度显著下降(P<0.01);阳性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阴性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乙肝后肝硬化的血氨浓度升高密切相关,易并发肝性脑病,根除HP可使血氨水平显著降低,有利于防治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5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进行HE分期和肝功能分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的情况。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中,感染位居HE诱因首位;两组肝功能分级、腹水、血氨、血钠、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及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Ⅳ期患者与其他各期血氨水平、Ⅰ期与其他各期血钠水平及Ⅳ期与Ⅰ期、Ⅱ期血尿素氮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积极去除诱因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对血氨变化的影响以及根除Hp治疗前后血氨的变化。方法59例肝硬化患者,根据Hp检测结果,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检测两组的血氨浓度。对Hp阳性组进行抗Hp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氨浓度。结果Hp阳性组的血氨浓度和阴性组的血氨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组治疗前后的血氨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肝硬化的血氨升高有密切关系。根除Hp可以使血氨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王皓  王果  祝斌 《海南医学》2005,16(9):89-9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对肝硬化高氨血症的作用,以及根除Hp治疗后降低血氨的效果。方法 确诊为高氨血症的70例肝硬化患者行胃粘膜活检病理和屺呼气试验检查,Hp阳性46例,Hp阴性组24例。所有肝硬化患者给予限制食物蛋白、药物降氨治疗,同时对Hp阳性者行三联根除治疗2周。方法洛塞克20mg每日1次,阿莫西林1.og,每日2次,瑞贝克40mg,每日2次。在降氨及Hp根除后复查血氨。对同期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组(非肝硬化组)25例对照。结果 Hp阳性的肝硬化血氨浓度高于Hp阴性组,P〈0.05;也明显高于Hp阳性的溃疡组,P〈0.01。治疗后肝硬化Hp阳性组的血氨明显下降,P〈0.01。而Hp阴性组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溃疡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感染可使肝功能异常的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升高,根除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氨;对肝功能正常者血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