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提高死因调查及死因监测中ICD-10编码质量。方法对全国第三次死因抽样回顾调查河北省抽样点资料进行审核,分析各抽样点对根本死因的确定及编码出现的一些错误。结果常见错误有:不能正确应用规则C进行联合编码,忽视对规则F的应用,错将传染病作为恶性肿瘤的原因等。结论死因调查及死因监测ICD-10编码人员应重视编码原则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编码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金华  巢红卫  朱艳  伍战国  彭远辉  王均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9):1115-1117,1145
目的调查分析军队离休干部疾病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为军队卫生部门制定离退休干部疾病控制规划、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国际疾病分类规则编码ICD-10对广州地区军队5所离职干部休养所360份完整病案进行疾病死因回顾性调查,并按不同性别进行死因的疾病种类、系统、年龄排序。结果导致高龄老人死亡的疾病排序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肺炎、脑卒中和肾脏病。男性恶性肿瘤的死因比例高于心脏病而居首位,分别为45.23%和36.90%;女性心脏病的死因比例高于恶性肿瘤而居首位,分别为41.39%和18.52%。高龄老人恶性肿瘤37.22%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全国居民22.32%的平均水平。恶性肿瘤死因排序前6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白血病、膀胱癌。结论恶性肿瘤和心脏病是广州市军队离休干部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自治区2008~2012年的死因顺位及死因构成,了解死因构成及其分布规律,找出严重影响该地区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提高居民健康提供预防策略;分析2008~2012年某地区死亡率的动态变化,为医院加强诊疗工作,科学管理,合理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自治区死因监测系统2008年~20l2年某市天山区、和田县、莎车县、新源县、新和县5个监测点的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采用Excel2003、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2012年死因顺位前12的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肿瘤、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其他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先天畸形和变性及染色体异常、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不同性别的死因构成略有不同。汉族与维吾尔族各疾病在2008年~20l2年间死亡率变化不同。结论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依据某自治区在2008年~20l2年间人群疾病死因顺位在前10的疾病、性别和民族间的差异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各类疾病对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ICD-10方法对该区居民死亡资料统一编码分类,用DeathReg2005死因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及潜在寿命损失等指标分析了解该区居民的死亡特点。结果该区居民2012年的死亡率为605.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0.7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227.87,P<0.001)。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之和占总死亡人数的95.15%。导致潜在寿命损失前6位的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不同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 2012年该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以循环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尤其是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更集中在青壮年。应根据该区居民的死因特点制定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2152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华 《中国病案》2006,7(11):46-47
通过对我院1993年~2005年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人数的动态变化,年龄分组及死因疾病顺位分析,为提高医疗质量,开展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吴晓媛  刘安阜 《吉林医学》2013,34(23):4739-4740
目的:了解宣城市泾县居民病伤死因情况,分析主要死因构成及重要疾病的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对全县各医院乡村卫生院等医疗单位上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按国际疾病统计分类方法 ICD-10编码后,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之死因信息登记报告系统进行审核统计。结果:2010年~2011年泾县居民死因顺位排在前5位的是脑血管病1 183例,心脏病966例,恶性肿瘤845例,呼吸系统疾病608例,伤害469例,分别占全部死亡原因比例为26.69%、21.79%、19.06%、13.72%、10.58%。结论:慢性病死亡在泾县人群死亡中所占比重最大,应大力加强和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47例住院死亡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年龄分布与主要死因,为今后育龄妇女的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某医院2003年-2013年247位住院死亡育龄妇女病例资料,采用ICD-10对疾病进行分类,应用Excel与Visual Fox Pro 6.0软件整理数据。结果 45岁~49岁组育龄妇女所占死亡构成比最大,为21.86%。前三位死因为: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分别为38.46%、21.05%、11.34%。其中,死因肿瘤中排名前三位的疾病为:肺癌、白血病、乳腺癌,三者累计占肿瘤死亡总例数的48.42%。结论加强育龄妇女保健工作,加大死因顺位前3位疾病的预防控制力度,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向卉  魏洁群  林海文 《新疆医学》2012,42(8):171-17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了解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居民死因分布特点,本文对2005~2009年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居民死亡数据进行分析,为以后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将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指标应用于死因分析 ,评估导致某人群“早死” (即可能的寿命损失年数 )的各死因的相对重要性。为了解当前本地居民的死亡率水平和病伤死因模式 ,以便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点和策略提供依据。本文应用PYLL指标等对大同市 1996~2 0 0 0年城区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资料进行了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以大同市城区疾病监测点覆盖区域内全体居民为研究对象。 1996~ 2 0 0 0年疾病监测点的人口数、出生和死亡个案由当地卫生防疫站提供 ,年平均人口由公安部门提供 ,标准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的死因分布,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某高校教职工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校教职工的年均死亡率为522.60/10万,2006-2008年逐年上升,增长率为49.47%.死因顺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36.3%),恶性肿瘤(34.3%)和脑血管疾病(11.3%).肺癌是恶性肿瘤中居第1位的死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然是危害该校教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应作为高校教职工医疗保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涂嘉玲  吴浩  赵文龙  胡世明 《重庆医学》2015,(25):3562-3564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某县居民的全死因顺位及主要死因的死亡现状、死因构成及其年龄、性别特征,为各级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Excel 2003汇总数据,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计算潜在减寿年数。结果2003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集有效三峡库区忠县常住人口死亡病例62702例,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三大类疾病死因中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7.76%,成为最主要死因;潜在寿命损失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结论三峡库区蓄水后忠县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并且年龄逐步年轻化趋势;开展意外伤害研究,防止早死成为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延吉市居民的死亡原因变化趋势、[方法]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间,对2000年延吉市居民死亡档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00年延吉市居民的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疾病居首位,其次依次为肿瘤、心脏病、意外伤害及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因素构成从1981年-1984年间第9位上升为1999年及2000年的第7位,而传染病因素构成由第7位下降为2000年的第9位,意外伤害因素构成在1981年-1984年、1999年及2000年均居第4位.[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治疗是今后延吉市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惠州市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的漏报情况,为今后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两个监测县(区)各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居委会),抽中村(居委会)的所有家庭均为被调查家庭,调查对象包括调查家庭的所有成员.本次调查覆盖人口为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的监测县(区)(共6个镇街18个村/居委)户藉人口死亡情况,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网络报告数进行比较.结果 两个监测县(区)(共6个镇街18个村/居委)户藉死亡人数共1 847人,漏报人数为170人,漏报率为9.20%.漏报率在城乡之间、不同性别和不同原因(疾病和伤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死亡地点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死亡漏报的情况.结论惠州市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的总体漏报率较低,但仍应通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健全死亡病例的报告工作制度,减少在家中死亡人员的漏报,提高死因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009年某院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臻 《中国病案》2011,12(4):56-56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病死率以及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及死亡原因,为疾病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662例死亡病人性别、年龄、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病死率为0.83%。男性明显多于女性。60岁以上年龄组最多。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分列前三位。结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普及群众的预防保健知识、大力开展健康体检及安全教育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饶懿 《中国病案》2012,13(5):71-73
目的了解住院新生儿的疾病及死因构成,为新生儿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生儿出生至28天为统计标准,将2004年-2011年出院的新生儿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出院主要诊断按ICD-10编码进行统计分类分析,总结出我院新生儿主要疾病及死因构成,比较不同病种的病死率;比较前后4年疾病谱及病死率的变化;处理采用Χ检验。结果 (1)新生儿病种前五位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肺炎、早产儿、窒息/脑损伤、吸入性肺炎。前后4年比较,两时间段此五种疾病均多发,2007年设立新生儿病区后4年年均收治新生儿病人数翻一番。(2)主要疾病构成比重有了较大变化。非感染性疾病中,高胆红素血症增加显著,比重由前4年的27.05%升至后4年的48.37%(χ^2=349.800,P〈0.01);早产儿增加,比重由5.57%升至8.57%(χ^2=24.005,P〈0.01);感染性疾病比重下降,由37.45%降至22.41%(χ^2=217.001,P〈0.01)。(3)新生儿总病死率为5.8‰,由前4年的8.5‰降至后4年的4.1‰(χ^2=6.545,P〈0.05);主要死亡原因为早产、窒息及损伤性颅内出血、肺炎。结论设立新生儿病区后,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加强,收治病人增加。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新生儿疾病谱有了显著改变,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高,早产的发生较多,感染性疾病比重下降。新生儿病死率明显下降。加强围生期保健,实行产、儿科合作,做好高危儿的管理,对新生儿疾病防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聊城市居民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对我市2011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聊城市2011年报告粗死亡率为449.52/10万,前5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构成的89.87%。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已成为聊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积极开展慢性病的监测、防治工作和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江西省居民人口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了解各种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定居民的预防保健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按ICD-10方法对死因资料整理分析,计算其预期寿命.结果 死因顺位前5位为恶性肿瘤、伤害、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疾病,平均预期寿命是73.59岁.结论 开展慢性病控制是居民寿命延长,提高生活质量最直接的动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疾病的死亡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病死率,提出生命价值。方法:根据ICD-9疾病分类,对425例死亡疾病的死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分析显示:425例死亡病例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肺部感染,肝硬化,意外损伤等。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升高。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教育,达到对各种疾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刘芳  孙娜  倪静 《中国病案》2013,(1):32-34
目的统计分析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报质量情况,旨在提升上报数据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对某三甲医院2011年上报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病例521例,疾病诊断为症状或体征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各种衰竭。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根本死因概念不清、死因链填写不规范。结论根本死因的判定是影响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质量的关键因素,有效的死因监测管理模式,增强死因监测人才的能力建设,可有效提高填报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死因诊断质控.方法 利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死因诊断进行质控工作,质控后记录错报情况,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纠正针对质控中出现的问题.结果 发008~2012年茂名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诊断错误率为13.9%(11/79),编码错误率为5.1%(4/79).结论 编码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与临床联系,可减少ICD-10编码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