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春芬  夏宝琴  董燕君  吴丽肖  陆洁 《浙江医学》2023,45(12):1311-1313
目的 探讨持续个性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体重增长情况、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杭州市临安区妇幼保健院营养门诊参加营养干预的 250 例 GDM 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营养指导)150 例和干预组(除常规营养指导外,还进行持续个性化营养干预)100 例。比较两组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胰岛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15 kg的比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巨大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孕妇高脂血症、羊水过多、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持续个性化营养干预可有效控制 GDM 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减少孕妇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妇孕前体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对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测量769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并随访妊高征、巨大儿和低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1)孕前肥胖孕妇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P<0.01和P<0.05),而后两组间无差别(P>0.05);孕前消瘦孕妇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理想体重和肥胖的孕妇(P<0.01),而后两组间无差别(P>0.05)。(2)无论孕前体重指数如何,当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而当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3)对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妊高征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而对孕前肥胖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9kg时,妊高征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孕前理想体重孕妇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巨大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孕前消瘦和肥胖的孕妇随孕期体重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病率也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对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体重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是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监测及控制对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早孕建册产检及分娩的孕妇436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38人,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制定孕期合理的体重增长数,从而制定个体化的膳食结构及适度的运动,使体重的增长控制在理想的孕期体重。对照组198人不进行膳食及运动干预,使其体重随意增长。观察两组体重增长情况对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238人通过孕前体重指数,制定个体化的膳食及运动管理,使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正常增加范围内的人数为232人,超重发生率为2.51%。而对照组198人,体重增加在正常范围内119人,超重发生率39.89%,统计学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孕妇孕期合并糖尿病及巨大儿、低体重儿、剖宫产、难产、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个体化的膳食及运动指导,可使孕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增长标准,已达到减少孕期、产时、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低体重儿,巨大儿出生。体重增加过少导致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体重增加过多与大于胎龄儿、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及剖宫产率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健康孕妇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3年3-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检查并决定在本院分娩的早孕妇女480例,排除个别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共376例进入研究,追踪调查至孕妇分娩。详细记录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身高、分娩孕周、分娩前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长、新生儿体质量,并检测妊娠32~34周孕妇血脂及血糖水平,分析各因素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孕期体质量增长、甘油三酯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r=0.213,P0.01;r=0.244,P0.001)。甘油三酯与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质量增长呈正相关(r=0.172,P0.05;r=0.178,P0.01)。巨大儿组孕妇甘油三酯水平为(3.82±1.47)mmol/L,正常儿组孕妇为(3.21±1.2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为(4.45±0.063)mmol/L,正常儿组孕妇血糖水平为(4.17±0.5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妇血脂、血糖水平及孕期增重显著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孕期应该平衡膳食、合理增重,并进行血脂、血糖监测,对控制新生儿的体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凯青 《吉林医学》2012,(32):6989-6991
目的:研究孕妇身体质量指数和其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分娩的孕妇1 044例,根据不同的孕妇身体质量指数分为三组,根据孕期体重增加的不同幅度分为三组,比较各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结果:超重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不足组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增重合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重过多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于增重合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的增幅对分娩结局有影响,孕前保持正常体重、孕期合理营养控制适宜的体重增长有利于取得理想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孕期营养干预对育龄女性剖宫产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586例于我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293例。干预组予以孕期营养干预和常规保健,常规组予以常规孕期保健。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晚期体重增长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比较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妊娠结局差异。结果:干预组孕妇妊娠晚期体重增长低于常规组,血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P <0. 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褥期感染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 <0. 05);干预组巨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 <0. 05)。结论:孕期营养干预可改善孕妇膳食、营养及体重状态,进而降低孕妇剖宫产率,减少妊娠期和产后并发症,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65例非糖尿病性巨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出生的65例正常体重足月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前1周产妇宫高、腹围均大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持续性枕横或枕后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无新生儿窒息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孕期营养过高、活动量减少及孕龄延长可能是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孕晚期通过B超监测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径,测量宫高、腹围进行筛查,对高危孕妇及时指导孕期营养及科学运动,控制体重增长,可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营养干预的方法及对母婴体质量的影响。方法:71例产检确诊GDM的孕妇作为观察组,给予营养干预措施;分娩时才确诊的GDM孕妇58例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孕妇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水平及两组孕妇的体重,符合正常标准及巨大儿出生例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DM孕妇FBG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巨大儿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孕妇经过个性化营养干预后,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孕期母婴体质量的正常增长及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深圳市孕妇妊娠期适宜体重增长范围.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3008例足月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679例,正常体重组(BMI 18.5~23.9 kg/m2)2003例,超重组(BMI>23.9~27.9 kg/m2)278例,肥胖组(BMI>27.9 kg/m2)48例.分析各组正常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母亲的孕期增重,并计算新生儿出生体重在2900~3499 9产妇的孕期平均增重,作为各孕前BMI组孕期适宜的体重增长.结果 超重组和肥胖组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及超重组中分娩巨大儿的孕妇孕期平均增重明显高于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长和适宜增重范围:低体重组12.00~18.00kg,平均(15.06±4.52)kg;正常体重组12.00~17.50 kg,平均(15.05±4.20)kg;超重组9.00~15.00kg,平均(12.39±5.17)kg;肥胖组9.00~14.50 kg,平均(12.17±5.09)kg.结论 推荐在深圳地区孕前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的单胎足月妊娠妇女孕期平均体重增长为15 kg左右,适宜增重范围为12.00~18.00kg.  相似文献   

10.
赵明  李光辉 《北京医学》2015,37(7):629-632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体重增长速度与孕期总增重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妇临床资料,记录年龄、分娩孕周、身高、孕前体重、分娩前体重、孕期体重监测数据、新生儿出生体重、性别等资料.对资料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孕妇妊娠中期增重速度[(0.68±0.26) kg/周]大于妊娠晚期增重速度[(0.52±0.25)kg/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中期增重速度与孕期总增重(r=0.446,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r=0.123,P< 0.01)皆呈正相关;而妊娠晚期增重速度只与孕期总增重呈正相关(r=0.560,P< 0.01),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则无显著相关性(r=-0.025,P>0.05);巨大儿组和正常体重儿组孕妇的孕前BMI[(22.3±2.9) kg/m2 vs.(20.8±2.8) kg/m2]、孕期总增重[(18.5±4.3)kg vs.(16.6±4.6)kg]和妊娠中期增重速度[(0.74±0.26)kg/周vs.(0.67±0.26)kg/周]相比,巨大儿组皆高于正常体重儿组,P值均<0.01;而2组的妊娠晚期增重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不同孕期体重增长速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可能不同,妊娠中期增重速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大于妊娠晚期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11.
孕妇体重与出生婴儿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0例孕妇的孕前体重及其中1905例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作回顾性分析,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母孕前体重过重者其新生儿平均体重大于其他组(P<0.01);其巨大儿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另母孕期体重过增者占全组的72.3%,其新生儿平均体重亦大于其它组,巨大儿发生率也高(P<0.05)。胎儿体重是决定分娩是否顺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组难产率高达46%,尤以过重组与过增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为了优生,降低母婴并发症,孕期注意适当的营养和体重增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张慧  杨志英 《吉林医学》2012,33(16):3369-3372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治疗(MNT)和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GDM单胎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9例)给予低血糖指数个体化营养治疗和孕妇体操治疗,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饮食和运动指导,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孕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孕期体重和体质指数(BMI)的增长,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围产期结局。结果:试验组的FBG、2 hPBG和HbA1c的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每周增重、孕期BMI增加、每周BMI增加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对GDM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能有效控制血糖及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出生体重理想,有助于改善围产期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3.
叶琪  赵志玲  魏占超   《四川医学》2022,43(11):1061-1065
目的 探讨对孕中晚期孕妇进行运动门诊规律指导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规律产检并在孕期运动门诊进行规律运动的孕妇160例,分为孕中期运动组(80例),孕晚期运动组(80例),同时期并未接受运动门诊指导孕妇为对照组(80例),分析比较规律运动对于孕中晚期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孕中期运动组的孕期增重(13.74±4.66)kg、孕晚期运动组的孕期增重(14.31±4.27)kg均低于对照组(16.52±4.93)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运动组经过8周的运动干预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与对照组和孕晚期运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运动组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运动组可降低剖宫产率和巨大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早产、急产、羊水过少、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中期开始规律运动可以降低GDM的发生率;孕期运动门诊的规律运动可以降低孕中晚期孕妇的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巨大儿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效果显著;因此,应重视运动门诊的建设,产科医生应多鼓励没有产科禁忌证的孕妇越早运动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于彦丽 《中外医疗》2011,30(35):41-42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我院出生的巨大儿94例,同时选取同人数足月正常体重婴儿为对照组,通过对比孕妇体重增长、孕前体重指数、孕后探讨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了解巨大儿的临床特点,B超早期预测的意义,孕妇产科并发症及分娩方式的对比。结果孕妇高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成正相关,孕前高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快孕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孕妇。巨大儿的平均双顶径、胸围、腹围、股骨长、性别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通过超声可以预测巨大儿的发生。巨大儿母亲产科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待孕母亲控制好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长,加强孕期监护和巨大儿筛选,指导孕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减少巨大儿发生,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妇不同体质量指数( BMI)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极其适宜增重范围。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产检、分娩的897例孕妇,收集一般资料、孕前体格资料、孕期资料及新生儿资料等,根据孕妇BMI分级、新生儿体重分级分组,统计适宜孕期增重范围。结果:孕前BMI与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不同孕前BMI孕妇的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高BMI组明显少于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BMI组的低出生体重儿明显多于正常、高BMI组,高BMI组的正常出生体重儿明显少于低、正常BMI组;三组巨大儿发生率随孕前BMI增加而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孕期适宜增重范围:低、正常、高BMI组的孕期适宜增重范围为13.0~18.0kg、12.0~16.5kg、8.0~13.5kg。孕期增重值分级与新生儿体重:不同孕期增重值分级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增长过多组的巨大儿比较明显高于增长不足、正常组;增长不足组的低出生体重儿比例高于增长正常、过多组;增长不足、正常组的正常出生体重儿比例明显高于增长过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明确适合我国妊娠健康的孕妇孕期增重范围,可为备孕、孕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及临床指导提供依据,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如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孕期体重增幅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孕前18.5≤BMI≤23.9的150例孕妇,根据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分为增重过多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后出血等的发生率.结果 增重过多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巨大儿等发生的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体重增幅与妊娠结局之间具有相关性,孕妇应合理控制孕期饮食,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幅度,防止孕期体重过度增长.  相似文献   

17.
孕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娟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609-1609,1614
目的:探讨孕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科行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并在我院定期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产妇22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但未接受孕期个体化营养干预的孕产妇2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贫血、羊水异常、低体重儿、巨大儿等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有利于减少妊娠并发症,减少巨大儿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孕妇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产科门诊18≤体重指数(BMI)<24的1398例孕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将孕期体重增长<9kg为A组、9kg≤体重增长<18kg为B组、体重增长≥18kg为C组.统计三组孕妇妊高征、妊娠糖尿病、产后巨大儿、手术产发生率.结果 体重增长≥18kg的孕妇,妊高症、妊娠糖尿病、分娩后巨大儿、手术产的发生率均高于体重增长<18kg的孕妇.结论 孕期体重增长过多会增加孕期并发症及巨大儿、手术产的发生,应加强孕期营养健康教育,使孕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彭青莲 《中国现代医生》2014,(8):148-149,152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与母婴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孕期保健的孕妇884例的保健资料,根据孕妇BMI水平将孕妇分为健康体重组、轻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4组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体重组和轻体重组(P<0.05或<0.01),而肥胖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宫缩乏力、相对头盆不称的发生率高于超重组(P<0.05或<0.01)。超重组和肥胖组难产儿、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体重组和轻体重组(P<0.05),而肥胖组又显著高于超重组(P<0.05)。结论孕期体重影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应加强孕期保健和健康教育,从而控制孕妇体重在正常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PDCA循环管理及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患者产前、产后血糖控制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选择妊娠糖尿病患者452例,研究组222例,对照组230例,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专科随访)及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管理和一般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结果:发现研究组观察组总增重、BMI增加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期及产后42天血糖控制比对照组理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PDCA循环管理配合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新生儿巨大儿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