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探讨对罕见的咽-食管上良笥间叶瘤的诊断和治疗,报道1例巨大的咽-食管粘膜下良性间叶瘤因误诊而行开有我肿瘤切除术,分析了良性间叶瘤的病理及方法,提出了对蒂蜕位于咽部并附生于食空但与食管壁无粘连的良性间叶瘤,可考虑术 前以细长金属管镜 作食管检查,确诊后经咽侧进路切除肿瘤蒂部,并经这入口摘除肿瘤体部以避免开胸。  相似文献   

2.
结肠上徙治疗良性咽、食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咽、颈段食管良性狭窄14例,6例伴有喉狭窄,均用带血管蒂的结肠上徙整复,其中13例经胸骨后,1例经胸骨前上提结肠,并且一期整复喉狭窄。13例一期整复成功,1例失败。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利用带蒂结肠上徙治疗良性咽、食管狭窄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肠上徒治疗良性咽,食管狭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道咽,颈段食管良性狭窄14例,6例伴有喉狭窄,均用带血管蒂的结肠上徒整复,其中13例经胸骨后,1例经胸骨前上提结肠,并且一期整复喉狭窄。13例一期整复成功,1例失败,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利用带蒂结肠上徒治疗良性咽,食管狭窄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干咽,湿咽和固咽时正常人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焰  钱可大 《浙江医学》1998,20(12):714-715,717
为探讨干咽、湿咽和固咽时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采用低顺应性灌注导管系统测定了30例健康志愿者干咽、湿咽和固咽时食管体部蠕动波幅、持续时间、传导速度及特殊蠕动波的发生百分比(包括非蠕动性收缩波、继发性收缩波)。结果显示固咽时食管近、中段的蠕动波幅高于干、湿咽,各段的蠕动持续时间均明显高于干咽和湿咽(均P<0.01),蠕动传导速度则显著降低(均P<0.05)。另外,干咽的非蠕动性收缩波发生百分比最多,占32.8%±28.3%,显著高于湿咽(11.4%±13.5%)和固咽(19.3%±19.1%)(均P<0.05)。故认为固咽时测压比干咽时更优越。  相似文献   

5.
良性间叶瘤少见,至少由两种间叶组织混合构成,分良性和恶性。30年来我院仅收治7例,其中1例左大腿巨大良性间叶瘤,合并严重低血钙、频发手足抽搐、惊厥,以及股骨颈骨折。抢救治疗成功,文献中未见类似报告。临床特点是儿童、青年或出生时发现无痛性包块,全身各部位均可侵犯,以四肢和胸腹腔多见。本文讨论了诊断间叶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复习了间叶瘤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广泛下咽癌6例手术切除后,利用残存的咽及喉区双重带蒂粘膜瓣转移修复咽及上端,咽部粘膜蒡位于下方与食道粘膜延续,使吻合口处血运良好,抗感染力强,减少吻合口瘘及狭窄,成活率高,随访1-3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手术进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旁间隙 (Parapharyngealspace ,PPS)为咽外侧上颈深部潜在筋膜间隙 ,肿瘤发生率不高 ,仅占头颈部肿瘤的 0 .5 % [1] 。但因其解剖部位深在 ,毗邻关系复杂 ,此处的肿瘤病理类型繁杂多样[1] ,临床表现各具特征 ,使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有一定特殊性。现就PPS肿瘤的诊断和手术进路问题综述如下。1 PPS的局部解剖[2 ]PPS是位于咽后间隙两侧的潜在间隙 ,左右各一 ,形如倒置的锥形。上至颅底 ,下达舌骨大角 ,由厚筋膜层围成。其顶为颅底的一部分 ,主要由颞骨岩部、鼓部以及枕骨外侧组成 ,有颈内动脉管外口、颈静…  相似文献   

8.
咽异物感症与食管各种疾患关系浅探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马新春,李建民,陈瑞芬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李宁我科在1991~1994年对诊断为咽异物感症和诊断为慢性咽炎的双组病例均进行了食管镜检查。结果发现咽异物感症与食管疾患有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3岁。二个月来感胸骨后隐痛伴进行性吞咽困难及消瘦入院。食管吞钡X线片示:在主动脉弓平面以下的食管壁有肿块侵占,长约6cm并突向管腔,肿块基低部稍窄呈柄蒂状,粘膜粗糙,管腔狭窄,其近端食管腔扩张。诊断为食管中段肿瘤,肉瘤可疑。1989年3月施行剖胸手术,见食管肿瘤区周围无明显粘连,将该段食管连同胸部食管一并切除,胃  相似文献   

10.
咽食管憩室的外科治疗-6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咽食管憩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987-1999年收治的6例咽食管憩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献进行了讨论。结果 6例均为男性,均经食管钡餐造影或/和纤维食管镜检查确诊。其中4例单纯憩室行憩室切除+环咽肌切开术,疗效满意。2例多发性憩室分别并发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贲门腺癌,均进行癌切除与食管胃吻合术,1例术后生存13年后失访,另1例术后生存2年10个月癌复发转移死亡。结论 咽食管憩室的手术方法以憩室切除+环咽肌切开术为佳。内镜下治疗是局长方向。对本病的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1979年迄1980年应用非开胸食管剥脱术治疗食管赍门部癌及食管良性狭窄共8例,效果满意,全组无死亡。手术方法:采用二种方法,(一)食管钝性手指剥离术(Orringer),(二)食管内翻抽脱术(世富公夫)。对本手术的评价:本手术的优点是保持胸廓的完整性,术后对心肺功能的搅乱远比开胸术要小。本手术的缺点是手指剥离时的盲目性,不若在开胸直视下安全,且只能限于癌肿尚于食管壁层内,否则剥脱及内翻抽拔均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中段食段癌。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ole of colonic interposition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esophagus. Meth-ods: From April 1979 to October 1998, Thirty-one patients with benign esophageal stenosis and 15 patients with esophagus carcinoma received the colonic interposition for esophageal reconstruction. There were 5 pa-tients with the esophagus carcinoma 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 Four of 5 cases received colonic interposition graft from the esophageal bed after the esophagus was pulled out without thoracotomy. Results: There was no perioperative death. All 31 cases of the benign esophageal stenosis got long term survival and normal life. The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of patients with the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were 63. 6% and 40. 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olonic interposition graft is a choice for the patients with the cervical stenosis of the esophagus, especially for those already had subtotal gastrectomy. Using the left colonic artery as the sup-porting vessel and using the colon segment in an isoperistaltic position is the optimal choice. Improving the operative techniques and decreasing the complications are important for the extension use of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13.
蒋耀光  王如文 《重庆医学》1998,27(3):147-148
1986年 ̄1996年12月,我科采用结肠或胃重建食管治疗食管腐蚀伤后瘢痕狭窄65例,47例采用结肠重建(未发除病变食管),结肠经胸骨后上提至颈部,吻合部位在颈部41例,咽部6例,经左胸用胃重建18例,其中17例切除了瘢痕的食管,1例行短路手术,结肠重建组3例手术术后死亡包括2例结肠坏死,颈部吻合口瘘11例,胃重建组术后无死亡病例,仅1例出现颈部吻合口瘘。作者认为瘢痕狭窄食管近端超过主动脉弓下缘者  相似文献   

14.
探讨咽感异常与食管癌前病变及食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21例除外咽喉部疾患所致的咽感异常患者采用X线钡餐及内镜检查,对可疑区域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检查出各种食管疾患130例,其中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47例,食管癌 39例,食管炎35例,食管静脉曲张4例及贲门失弛缓征3例,食管结核2例.结论:咽感异常与食管癌前病变及食管癌有密切关系,40岁以上咽感异常症状持续存在,应常规行X线及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坏死穿孔这一并发症在临床上并非罕见。近年来随着对"吻合口瘘"二次开胸的增多,愈来愈多地证明所谓"吻合口瘘"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为胸胃坏死穿孔。笔者综合国内17家医院37例报道资料,认为胸胃坏死穿孔是食管贲门癌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其死亡率高达70%。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对这一并发症的警惕性及尽早二次开胸手术治疗。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开胸胃代食管术治疗同时性下咽并胸段食管重复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例同时性下咽并胸段食管重复癌患者,均行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胃上徙术。喉功能保留3例,其中1例下咽后壁癌患者因胃上徙高度不够,采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全喉切除2例。结果5例吞咽功能全部恢复,无吞咽困难发生。1例发生咽瘘,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保留喉者均有不同程度呛咳症状。3例保留喉功能者术后全部拔管,发音质量良好。随访1~4年,1年生存率100%(5/5),3年生存率60%(3/5)。结论提高对同时性下咽并胸段食管重复癌的认识,采用非开胸胃代食管术治疗,优越性为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是一个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在治疗下咽、颈段食管及贲门癌中的应用。方法18例中送行食管内翻剥脱10 例,顺行食管内翻剥脱8例;胃代食管15例,结肠代食管3例;咽、喉切除,气管永久性造瘘2例。结果全部病例无手 术死亡;术后吻合口瘘2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15例,生存率1年以上者占 77%, 3年以上者占44.5%, 5年以上者占22%。结论该方法对心肺功能影响小,使高龄及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的食 管癌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下咽、颈段食管癌应积极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胸段食管癌应尽量避免使用该方 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开胸手术后拔管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食道癌开胸手术的80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拔管期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强化临床护理干预的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食道癌患者开胸手术后拔管期中强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诊断反流性咽喉炎的方法.方法分析50例慢性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实验性治疗前、后症状、喉镜和内窥镜检查结果的改变情况,明确诊断.结果 50例患者实验性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咽部、杓间区及食管等处充血明显减轻.综合分析后确诊.结论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喉镜和内窥镜检查以及实验性治疗结果有助于确诊反流性咽喉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以带蒂复合组织瓣修复胸骨旁小切口术后胸壁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观察尸体前胸壁深层结构的血供 规律,测量胸骨外侧缘与胸廊内动脉之间的距离,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出以胸阔内动脉为蒂的肋软骨助间肌瓣。结果 前胸壁深层各结构均由胸廓内动脉及其分支供血,胸廊内动脉里胸骨外侧缘的距离为1cm左右。紧挨胸骨外侧缘切开 肋软骨,可以避免胸廓内动脉的损伤。以该动脉为帮,可以保证数种肋软骨肋间肌瓣有良好的血供。结论用以胸廊内动 脉为蒂的肋软骨助间肌瓣修复心脏外科术后的胸壁缺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