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单通道语音增强问题,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CASA)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CASA计算模型的语音增强改进算法。该算法在特征提取中选择了目标语音有效能量、信道互相关等特征,对语谱能量和互相关特征的阈值选取进行了改进。在5种低信噪比噪声干扰条件下的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输出增强语音的信噪比平均提高了9.32 dB,有效地抑制了噪声。  相似文献   

2.
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Computational Auditory Scene Analysis,CASA)的语音分离系统通过模拟人耳的听觉感知系统对混合信号进行处理并分离出感兴趣的目标语音,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何在干扰噪声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基音提取跟踪一直是CASA系统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语音源的改进基音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目标源估计和基音检测两个步骤的反复迭代计算,得到最终的基音轨迹。通过在不同噪声干扰条件下与传统基音跟踪算法对比的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提高输出语音的信噪比和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常用的基于能量谱和倒谱零点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的噪声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鲁棒性和适应性的新算法。该算法使用中值互补模板法进行噪声能量的估计,在对数能量谱域内使用改进的Radon变换实现模糊角度的识别,通过旋转图像使运动模糊出现在水平方向,然后在双谱域内识别模糊长度,大大降低了噪声对识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处理信噪比大于5 dB的噪声模糊图像,图像复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噪声估计的准确性,改进语音增强方法性能,在改进的最小控制递归平均算法(Improved Minima Controlled Recursive Averaging, IMCRA)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分类的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含噪语音进行噪声类型的判断,然后根据判定的噪声类型选取相应的最优参数进行噪声估计,最后采用最优修正的对数谱幅度语音估计计算增强后的语音。该方法相对于传统IMCRA算法,在语音信号的还原和背景噪声的抑制两方面都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分析基于FLOM估计的共变谱估计,当α<1时,这种方法并不适应。提出了一种分数低阶共变谱的估计方法,通过对这两种α稳定分布噪声中正弦信号估计与分辨的仿真结果的比较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显示出了较好的谱估计性能,且对α稳定分布噪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卡尔曼滤波可有效解决电机参数变化对车窗防夹控制性能的影响。然而,由于观测噪声往往是未知并且随时间变化,这对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车窗防夹控制系统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小波变换可以对信号和噪声进行分离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噪声实时估计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方法。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有效实现对观测噪声的实时估计,在不同的噪声条件下都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带有未知时变噪声的非线性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详细研究了基于有限差分和未知时变噪声估计器的扩展Kalman滤波器算法。仿真结果发现,该算法具有滤波精度高,数值计算稳定等优点,但系统状态估计对初始误差较敏感。  相似文献   

8.
针对带有未知时变噪声的非线性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详细研究了基于有限差分和未知时变噪声估计器的扩展Kalman滤波器算法。仿真结果发现,该算法具有滤波精度高,数值计算稳定等优点,但系统状态估计对初始误差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谱聚类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能自动选择出最优尺度参数从而提高谱聚类算法分割的准确
率。方法利用约束条件优化相关准则函数,对相似度量函数自动学习迭代并得到最优尺度参数,再运用基于Nyström 估计的
谱聚类算法得到最后的图像分割结果。选择对不同性质的纹理图像采用适合的相似度量函数并应用本文的算法进行图像分
割,最后与k-均值算法和预分割后再使用人工调整到最优参数的谱聚类算法的分割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这种改进的自动选
择最优尺度参数的谱聚类算法在分割效果上较其它两种聚类算法能得到更好的分割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能使谱
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盲分离算法绝大部分是独立分量分析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独立分量分析法有诸多的限制条件.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独立因子分析法(Independent Factor Analysis,IFA)的信号盲分离算法.独立因子分析法结合了一般的因子分析法、主元分析法以及独立分量分析法的优点,用于解决混合语音信号的盲分离问题.实验结果证明:独立因子分析法可以处理信源数目不同且数据包含强噪声的情况.数据信噪比越低,独立因子分析法的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含噪语音短时功率谱的最小值搜索是噪声估计的基础。为了提高非平稳噪声估计的准确性,减小噪声水平上升时的噪声估计延时,提出了一种同时使用大、小两个搜索窗进行并行搜索的方法,最小值搜索的最终结果由两个并行搜索结果和基于噪声分类的语音存在二值判决共同决定。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高度非平稳的噪声,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噪声估计的延时问题,显著提高增强后语音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种类噪声的分类处理,可以提高噪声环境下语音信号处理的性能。为了能够准确地区分各类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Bark域噪声能量分布特性的噪声分类方法。通过将噪声能量从均匀时频空间映射到Bark空间,构造了一个能够有效区分各种噪声的22维特征向量,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模型训练和噪声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噪声分类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分类准确率,对用于实验的两种噪声数据集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9.50%和93.44%。  相似文献   

13.
李盛  王健琪  荆西京  刘天 《医学争鸣》2009,30(9):846-848
目的:研究在强噪声背景条件下增强语音质量的方法,为在复杂条件下获取语音信号奠定基础.方法:在应用小波包分析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分解与重构的基础上,对分解后的小波包系数进行尺度,时间2个方面的阈值自适应调节,再对此系数进行重构以实现语音信号的噪声自适应消除.结果:在信噪比为0dB的强噪声条件下,在0~3000Hz较宽的频率段上,增强后的语音频谱明显清晰,且各频谱成份更加丰富.结论:本方法能够在强背景噪声条件下对语音信号中的噪声成分进行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噪声统计特性Q和R的方法。该方法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次优估计新息自相关函数来确定权值并递推出最优增益。进而推出了噪声的统计特性,并且简化了Q的推导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加权后的估计值比不加权的估计值收敛更快,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在噪声环境下可以影响我们识别言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些学者认为由于空间听力有助于将目标言语和噪声在空间上区分开来,因此认为空间听力可能在噪声环境下的识别言语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证实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下,空间听力是否有助于我言语识别能力的提高,以及可以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提高。通过本研究中创立的测试方法,我们使用MNINT材料测试28名正常听力者在噪声和安静环境下言语识别阈值。该测试方法模拟出两种测试条件(SC1和SC2)。在噪声(两种不同噪声)和安静环境下,我们分别测试28名听力正常受试者言语识别阈值。通过比较在同一测试环境下(安静或噪声)不同测试条件下(SC1和SC2)受试者言语识别阈值的变化来判断空间听力是否有助于我们言语识别能力的提高以及带来多大的提高。在安静环境下,言语识别阈值在两种测试条件下没有明显差别。在相同噪声环境下,在SC1测试条件下言语识别阈值较测试条件SC2下低约4.2dB;在相同测试条件下(SC1或SC2),言语识别阈值在语谱噪声中较在多人谈话噪声中低。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环境下,空间听力有益于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而在安静环境下,空间听力在言语识别过程中未起到作用,推测这可能是听觉外余力代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语音是人类重的生理信号,生物雷达能够通过检测喉部发音器官振动的微弱信息对语音进行非接触采集,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非接触语音获取方法。但生物雷达所接收的含有语音信息的回波中还存在多种噪声和杂波。本文采用离散短时傅立叶变换,在保持语音信号振幅谱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棚位谱来对信号谱进行重构,达到去除雷达语音信号中噪声分量的日的。通过与经典的谱减法和维纳滤波语音增强算法进行对比,此算法能够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有效地降低噪声分最,可提高生物雷达语音信号质量。  相似文献   

17.
Correction     
Background  Many factors interfering with a listener attempting to grasp speech in noisy environments. The spatial hearing by which speech and noise can be spatially separated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speech recogni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eting noise.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whether, and to what degree, spatial hearing benefit speech recognition in young normal-hearing participants in both quiet and noisy environments.
Methods  Twenty-eight young participants were tested by 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 (MHINT) in quiet and noisy environments. The assessment method used was characterized by modifications of speech and noise configurations, as well as by changes of speech presentation mode. The benefit of spatial hearing was measured by speech recognition threshold (SRT) variation between speech condition 1 (SC1) and speech condition 2 (SC2).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und in the SRT between SC1 and SC2 in quiet. SRT in SC1 was about 4.2 dB lower than that in SC2, both in speech-shaped and four-babble noise conditions. SRTs measured in both SC1 and SC2 were lower in the speech-shaped noise condition than in the four-babble noise condition.
Conclusion  Spatial hearing in young normal-hearing participants contribute to speech recognition in noisy environments, but provide no benefit to speech recognition in quiet environments,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offset of auditory extrinsic redundancy against the lack of spatial hea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