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术后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间歇充气加压(IPC)及传统方法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共360例,随机分为LMWH组、IPC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比较各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1)LMWH组与IPC组术后DVT、PE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LMWH组DVT、P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IPC组DVT、P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与间歇充气加压均可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旭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375-137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骨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预防组67例围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治疗并监测血小板计数(PL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术后7d~14d2组患者均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DVT形成及2组术后DVT发生率。结果对照组7例(20%)发生DVT,预防组3例(4.5%)发生DVT,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PLT、APTT、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后DVT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肖伟宏 《当代医学》2009,15(7):134-134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1例于围手术期应用丹红注射液20ml联合低分子肝素钙0.3~0.4ml;B组41例于围手术期只应用低分子肝素钙0.3~04ml。术后第4~7天常规行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A组中1例(24%)发生DVT,B组中5例(12.2%)发生DVT,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预防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童芬美  胡庆丰  朱承跃  吴双军 《浙江医学》2021,43(13):1459-146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和杭州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单药预防,研究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程度、血清D-二聚体水平、DVT发生率、术后出血情况及伤口引流量。结果术后第12天,研究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和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手术创口渗血和血肿等情况发生,皮下注射部位均无淤血或血肿等情况发生,颅脑和椎管内均无出血。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术后下肢DVT形成,其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单药预防。  相似文献   

5.
黄绍贤  李洪韬  谭勇明  卢家灵  梁坚 《广西医学》2009,31(12):1787-1788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行单侧全髋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应用丹参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中静滴,B组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c组同时使用丹参注射液静滴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疗程均为7d,比较3组的预防效果。结果A组出现DVT9例(15.0%),B组12例(20.0%),c组2例(3.3%)。3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率低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其效果比单独使用丹参注射液或低分子肝素好,且无不艮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996例胃肠道肿瘤手术.分为未采取血栓预防措施和以低分子肝素为主的血栓预防措施两组.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采取预防性措施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采取预防性措施组(P〈0.01),未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以低分子肝素为主的预防性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为主,机械锻炼为辅的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117例病例下肢骨科手术后6例发生DVT,分析其形成因素,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为主,机械锻炼为辅的防治措施治疗。结果:6例DVT患者经综合治疗均获良好效果。结论:下肢骨科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为主,机械锻炼为辅的综合措施,能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盆腔术后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行盆腔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发生DVT1例(2.33%),对照组发生6例(13.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FIB、TT、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对盆腔术后DVT形成预防作用较明显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脊柱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术后血栓栓塞分层预防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的脊柱常规手术患者共298例,按其不同危险因素分为低、中、高危组预防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3组患者分别为22例、48例和228例。低、中危组患者主要采取物理预防措施,包括分级加压弹力袜(thigh-length thromboembolic deterrent stockings, TEDS)和间歇充气加压装置(pneumatic sequential compression device, PSCD);对于高危组患者,除了采用物理预防措施,还应用了低分子肝素钙肌注。于术前、术后7~10 d及术后3个月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患者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监测是否发生硬膜外或伤口血肿、黏膜出血,是否发生低分子肝素致血小板减少,是否有硬膜外出血致神经损伤症状等。结果:298例脊柱常规手术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23例,发生率7.7%。低危组患者均未发生DVT,中危组患者发生DVT 2例(4.2%),高危组患者发生DVT 21例(9.2%)。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所有DVT均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位于膝关节以远,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多普勒超声时血管再通。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低分子肝素所致硬膜外或伤口血肿、黏膜出血等出血并发症,未出现硬膜外出血所致神经损伤症状,未发现低分子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 结论:对脊柱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us embolism, VTE)进行危险分层,根据分层做个体化预防后,未发生临床意义的血栓栓塞,未发生要预防的并发症,因而初步验证该预防方法较为安全、有效,今后需要进行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 7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38例,气管插管全麻32例。术前、术后实施心理护理、预防措施、饮食护理、机械护理和药物护理。结果通过对7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预防及护理措施,发生DVT3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有效地减少了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大手术后的危险并发症,采用基本预防、药物预防结合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低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建新  薛滨勇  苏艳 《海南医学》2011,22(15):11-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中老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00~2005年未应用低分子肝素的骨折患者(单纯运动组)及2005年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患者(LMWH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单纯运动组DVT发生率为15.8%(38/240),LMWH组为1.4%(4/27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手术后,单纯运动组APTT、Fig均较前显著增加(P〈0.05),LMWH组APTT、Fig稳定(P〉0.05),手术前后上述指标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干预预防中老年患者骨折术后DVT形成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骨折术后DVT形成发生率,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探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PC)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性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IPC联合LM-WH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HCT、Fb、np、nbl、nbh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ESR、HCT、Fb、np、nbl、nbh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各指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DVT 发生1例(2.50%),对照组术后DVT 发生8例(20.00%),两组DVT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手术术后患者应用IPC联合LM-WH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量,降低腹腔手术患者术后DV T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防治髋部手术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 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髋部手术患者1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非药物方法防治DVT,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防治DVT。结果:2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VT发生率为5.26%,对照组DVT的发生率为6.32%,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部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钙无明显的防治作用,与常规非药物防治方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涂少龙  陈自主  庄显叶 《河北医学》2014,(11):1811-1814
对比分析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122例进行髋膝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61例患者进行髋膝关节手术前后服用阿司匹林;观察组61例患者进行髋膝关节手术前后注射低分子肝素;两组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差异,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41.00%、19.67%,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都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但是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更有利于预防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叶科 《吉林医学》2015,(6):1060-106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多酚酸盐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203例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多酚酸盐)103例,对照组(单用低分子肝素钙)100例,并于术后比较两组预防DVT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前术后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14 d D-dimer检测值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察指标较对照组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用药方法均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而观察组预防效果更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DVT发生率,临床预防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DVT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高龄粗隆间骨折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凝血系列检查、肿胀指数及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等指标结果,以观察两组药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指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检查,DVT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在预防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DVT的发生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王旭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829-1830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 ittentpneum atic com pression devices,IPC D)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 bosis,DVT)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5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术前开始应用IPC D联合基本预防和药物预防,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和药物预防。所有患者术后10 d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试验组出现下肢DVT 1例(2.2%),对照组出现下肢DVT 7例(1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出血倾向发生率分别为15.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IPC D在骨科大手术后可获得持续、有效的抗凝效果,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组30例使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术后3 d、7 d切口引流量、出血、切口血肿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17.5%),观察组仅1例(3.3%),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7 d时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均无切口血肿及其他部位出血。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折术后卧床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ICU收治的102例住院时间≥48小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凝血指标结果。结果:低分子肝素组的DVT发生率小于常规组DVT发生率,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安全并有效的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96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9例和47例,观察组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2例,动力髋螺钉(DHS)19例;对照组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1例,DHS17例。比较两组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及双下肢DVT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6.12%(3/49)、25.5%(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结论: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