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王坚  鲍山林  徐少明 《浙江医学》2000,22(10):634-635
腹股沟疝手术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我院1954年2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复发疝102例,现对复发原因和治疗作一分析。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94例,女性8例;年龄13~91岁,其中35岁以下28例(27.5%),35~60岁45例(44.1%),60岁以上29例(28.4%)。嵌顿与绞窄型疝19例(18.6%),滑动性疝2例,余为可复性疝。右侧复发疝中斜疝56例,直疝7例,复合疝2例,股疝和马鞍疝各1例;左侧复发疝中斜疝16例,直疝6例,股疝3例,复合疝1例;双侧复发疝中斜疝7例,直疝和股疝各1例。其中马鞍疝是直疝复发,复合疝…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在腹壁切口疝及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收治的腹壁切口疝及腹股沟复发疝共2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壁切口疝9例,腹壁沟复发性直疝5例,斜疝12例,其中3例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复发疝。结果所有26例经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经随访3个月至7a,无复发,亦无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仍是治疗腹壁切口疝及腹股沟疝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腹膜前疝修补法,亦称腹膜外或后路髂耻束修补法,是腹股沟疝治疗学中较新的手术方法。其手术设计符合解剖生理学原理,简便易行。1 临床资料 1971~1988年年间,用腹膜前疝修补法为90例斜疝、直疝及股疝患者共112个例施修补手术。其中男性73例,女性17例;<6岁13例,7~17岁17例,18~59岁39例,>60岁21例。最幼者11个月,最长者78岁。 90例患者中单侧斜疝58例,单侧直疝4例,单侧股疝7例;双侧斜疝12例,双侧直疝1例;同侧斜疝直疝并存5例,同侧斜疝股疝并存1例;一侧斜疝另侧直疝并存1例,双侧直疝一侧斜疝并存1例,计90个斜疝,14个直疝,8个股疝,总共  相似文献   

4.
疝是一种常见病吗?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的基层医院承担了绝大部分疝病的医疗工作,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误诊、误治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对一些常见的疝较为熟悉,而对一些少见或者是罕见的疝认识不够。疝是一种发生在身体各部位的疾病,如脑疝、眼疝、心疝、肺疝、膈疝、肌疝、腹内疝、腹外疝等。因此,我们在掌握一些常见病的同时,对那些少见疝和罕见疝也应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本文介绍腹内脏器向外疝出的几种少见情况, 白线疝白线疝并不少见,约占各种疝的1%,而尸检  相似文献   

5.
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疝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行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嵌顿31例,股疝嵌顿8例;腹股沟斜疝中7例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24例行疝环充填式疝无张力修补术;股疝均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39例均获随访3~60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伤口感染,术后无复发。结论疝无张力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腹外疝的成因一是腹压增高 ,二是腹壁薄弱。典型的腹外疝由四部分构成 :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临床常见的腹外疝分四类 :①易复性疝 :疝内容物可以完全还纳腹腔。一般应手术 ,但 1岁以内或老年人可以保守治疗。②难复性疝 :疝内容物不能完全还纳腹腔 ,局部包块不能完全消失。一般应尽早手术治疗。③嵌顿性疝 :疝内容物因腹腔内压突然增加而被迫挤入狭窄疝环 ,不能还纳腹腔。一般应紧急手术治疗。④绞窄性疝 :嵌顿性疝伴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必须紧急手术治疗。1 腹股沟疝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突出体表形成的疝 ,称为腹股…  相似文献   

7.
腹股沟疝     
谈谈小肠气(疝气) 祖国医学认识疝已有多年的历史了,疝的命名沿用至今,其概念和现代医学部分相似,有的又扩大了它的涵义,如将鞘膜积液等阴囊内肿块统称为疝。人们将腹股沟疝通俗地称为“小肠气”、“小肠串气”、“疝气”、“气卵“,将睾丸鞘膜积液称为“水卵”,这些通俗称谓却道出了疾病的部分本质。现代医学给疝下的定义是:“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间隙进入另一部位”。可能发生疝的部位很多,最多是发生在腹部叫腹部疝,如发生在脑部称为脑疝,还有眼疝、心疝、肺疝、胸壁疝等等。疝一般由疝环(疝门)、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四部分组成。腹部疝有腹外疝与腹内疝两种。腹外疝是腹内  相似文献   

8.
曲志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37+1725
目的:探讨疝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行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33例,直疝10例,股疝5例;腹股沟斜疝中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7例,直疝和斜疝26例行疝环充填式疝无张力修补术;股疝均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48例均获随访3~60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伤口感染,术后无复发。结论:疝无张力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腹外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31例腹外疝的声像图进行分析诊断并经手术和随访结果证实。结果:本组31例腹外疝中,腹股沟斜疝20例,白线疝2例,脐疝1例,股疝1例,腰疝2例,切口疝2例,闭孔疝2例,直疝1例均与手术和临床随访相符。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疝囊壁和疝内容物,对腹外疝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腹外疝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邓军亮 《中外医疗》2010,29(19):60-60
目的总结疝补片无张力疝成形术对老年、复发、巨大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德国蛇牌集团生产的PREMILENE MESH疝补片,对128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成形术。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成形术具有操作更简单,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结论疝补片无张力疝成形术是治疗老年、复发、巨大疝的合理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凡腹内脏器经腹壁薄弱处向体表突出者均称为疝,疝的组成有疝口、疝颈、疝体三个部分。根据疝的部位不同有: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腹股沟直疝(简称直疝)、股疝、脐疝、腹壁切口疝。临床上以斜疝和直疝发病多见,但早期斜疝和直疝因不易辨别,易发生诊断错误,须经手术后方可确诊。现将我院近七年共做各种疝手术72例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朱培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388-2389
<正>腹壁疝是当前疝外科中很常用的概念,常见的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切口疝、白线疝和脐疝等。腹壁疝修补术也是基层卫生院常见的手术。我院2007-2011年施行了各种疝修补术6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成人组。52例,男47例,女5例,平均年龄61.40岁。其中腹股沟斜疝44例,腹股沟直疝3例,股疝3例,白  相似文献   

13.
凡腹内脏器经腹壁薄弱处向体表突出者均称为疝,疝的组成有疝口、疝颈、疝体三个部分.根据疝的部位不同有: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腹股沟直疝(简称直疝)、股疝、脐疝、腹壁切口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及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在手术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疼痛等并发症方面优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以突出的解剖部位命名,其中以腹股沟疝发生率最高,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左右,较常见的腹外疝还有切口疝、脐疝和白线疝.此外,尚有腰疝等罕见疝.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包括有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以斜疝最多见.  相似文献   

16.
疝是一种外科常见病。我院自一九五八年六月至一九六四年三月,共收治腹外疝182例(绞窄疝未计在内)。其中腹股沟斜疝161例(88.5%)、股疝6例、切口疝9例、直疝2例、腰疝4例。  相似文献   

17.
屠政斌 《吉林医学》2011,(6):1247-1247
<正>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当同侧直疝和斜疝并存,又可称为马鞍疝[1]。《外科学》教材及《黄家驷外科学》等专著均认为斜疝疝囊可突入阴囊而直疝疝囊不突入阴囊[2-3]。但江苏省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近期收治1例腹股沟疝患者,术中发现系腹股沟马鞍疝,且以直疝疝囊突入阴囊为表现。现针对这个问题就此少见病例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闭孔疝患者进行盆腔MSCT扫描检查,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MSCT扫描检查能清楚地发现闭孔疝,显示闭孔疝的疝囊、疝内容物及腹壁缺损程度。结论 MSCT能明确显示闭孔疝的直接征象,是早期诊断闭孔疝有效、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比较腹股沟疝侧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侧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情况。结果: 81 例腹外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随访6个月~4年10个月均无复发。51例/侧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25例/侧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材料费及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可靠,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费用低、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20.
丁谷华 《上海医学》2007,30(5):366-367
马鞍疝是腹股沟疝复合疝的一种,即同侧腹股沟斜疝和直疝并存,两者的疝囊分别在腹壁下动脉内、外侧突出,形似马鞍,故取名为马鞍疝。马鞍疝临床并不少见,发生率约为4%,但因其缺乏特异性体征,术前较难确诊。因其具有疝囊大、腹壁缺损大等特点,常规传统修补方法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