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诠释阴阳交感理论的经典涵义,认为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过程,交感之后阴阳二气可出现合和、离合、离决三种状态。受精过程是最典型的细胞阴阳合和运动,它激发起生命新的一轮发育。细胞在结构、物质合成与能量代谢的关系方面符合阴阳合和的特点。在进化上,阴阳合和是推动生命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生命遗传和代谢的很多关键性进程是在阴阳交感合和运动中实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其最重要的产物。将阴阳理论运用于细胞基本运动方式的描述和解释,对于开拓阴阳理论的应用范围,进而全面发展中医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诠释阴阳离合理论的经典涵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可呈现合和、离合、离决三种状态,认为阴阳离合、阴阳离决与阴阳合和是同样重要和有意义的阴阳运动,对于自然而言并无善恶、好坏之分。阴阳离合运动是事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之一,“离合”是一种区别于阴阳二气“合和”、“离决”的状态。阴阳离合贯穿于细胞结构、代谢、进化、发育的始终,是生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3.
诠释阴阳离合理论的经典涵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可呈现合和、离合、离决三种状态,认为阴阳离合、阴阳离决与阴阳合和是同样重要和有意义的阴阳运动,对于自然而言并无善恶、好坏之分。阴阳离合运动是事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之一,"离合"是一种区别于阴阳二气"合和"、"离决"的状态。阴阳离合贯穿于细胞结构、代谢、进化、发育的始终,是生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4.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在人体中,不仅存在犹如天地的上下交感,而且也存在人体内外的阴阳交感,这是人体两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形式。目前,关于内外阴阳交感的论述较少,且对两种形式的关系不甚明了,今将个人见解简释如下。  相似文献   

5.
借用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分析自然界水火运动的规律,得出结论——阴阳交感过程是熵减少过程,阴阳反作过程是熵增加过程;机体的许多阴阳变化也遵循同一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新陈代谢过程是机体从外界输入负熵以抵消体内正熵产生的过程,从而推知阴阳交感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6.
王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53-2254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本于阴阳,而现代医学则认为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那么人体内新陈代谢的“阴阳”属性如何呢?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世界上的物质又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和变化。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向上的、温热的、明亮的、促进机体代谢的物质都属于阳,代谢的过程相对加快;  相似文献   

7.
阴阳者,细胞之道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中医现代发展必须解决以自主的理论思维认识细胞的问题 ,指出中医学术发展存在断代 ,要认清中医理论发展的阶段。中医学要认识细胞首先要认识细胞的阴阳 ,以细胞的结构阴阳、细胞的阴阳交感、细胞的阴阳离合为代表论证了细胞具有阴阳属性 ,并贯穿着细胞的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用及消长变化规律。明确提出要承认阴阳的公理性 ,否则中医不可能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8.
受《周易》神秘文化影响,在中国哲学与诗学中,处处体现着“阴阳”交感生成思想.“阴阳”之气的氤氲化生被用以说明文学创作的生命意识、心物感应构成和以“气”为主的诗性思维特征.“气”可以说是古代诗学诗性感知的生命基础,从“气”这一概念入手研究中国诗学之生命意识与心物感应构成思想,对准确把握中国诗学核心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宇宙万物遵循"道-气-物"的生化模式,在其生成过程中,阴阳的表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用络通阳和方益气温阳通络对衰老小鼠心肌细胞的影响,能重塑心肌细胞,使已衰老的肌浆心肌细胞内肌丝排列整齐,闰盘各连接结构清晰,肌节中各带结构清晰可见等.实验结果 显示了阴阳的表达、尤其是阳气的主导力量,蕴育着富有独特的形态结构的新事物(包括人及其内在结构)的产生,进而表达生命及其相对应的各项功能和现象,也就是说开始了新的阴阳二气的运动,并且这种阴阳二气的运动无时不刻深受天地阴阳的影响.正是由于宇宙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因此生物具有多样性,人类文明具有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那么凡是反过来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那么都是阴。从人体看也一样,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那就说阴阳之中又分阴阳,万世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尤其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阴阳的运动。人体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中医养生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阴阳的核心是"精、气、神"。着重阐述中医阴阳理论和养生的关系,为养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那么凡是反过来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那么都是阴。从人体看也一样,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那就说阴阳之中又分阴阳,万世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尤其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阴阳的运动。人体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中医养生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阴阳的核心是"精、气、神"。着重阐述中医阴阳理论和养生的关系,为养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机能状态紊乱与中医阴阳平衡失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机体机能状态紊乱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在现代医学中用整体观观察认识疾病在机体发生的早期阶段由"细胞器质性改变"所引起的机能状态紊乱.研究发现这一机能改变表现于多系统、多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障碍,主要是能量代谢障碍,而导致细胞超微结构发生的"细胞器质性改变",从而引起细胞功能异常或降低,它是疾病的早期发展阶段,久而久之发展为临床明显的"疾病"的结果.应用中医的理论的观点它属于"阴阳平衡失调",<内经>认为阴阳二气是宇宙万物和人体生命的根本.在临床对疾病治疗上需要从调整机能状态上和调整阴阳平衡上着手,便会达到意想不到神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内经》昼夜节律理论认为,人的各种生命活动是"人与天地相应"的表现,是人适应自然界昼夜节律变化的结果。受自然界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节律主要表现为阴阳消长、卫气运行和经脉气血流注昼夜节律,阴阳跷脉脉气推动营卫二气运行,阳入于阴则寐,阴出于阳则寤,进而导致人体表现出睡眠-觉醒等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素问》所阐述的阴阳五行是气的运化规律,阴阳作为气的规律具有位和度的规定性,位指阴阳的空间和时间位序,度指阴阳相对平衡和谐的状态。中医诊断的根本在于把握阴阳位度,治病的基本原则也在于调整机体的阴阳位度。五行是气在阴阳规律制约下化生的物质分类,禀赋了阴阳的运动规律。阴阳五行是事物的先天属性,世间万物皆禀赋了阴阳五行的特性,因其位和度的不同形成了各种物象,中医诊病、治病即是通过象而审度调整阴阳的位与度。中医学是古人在认识和把握了阴阳五行规律后,调整生命运动状态,使其符合阴阳五行规律的朴素科学。  相似文献   

15.
"肝为罢极之本"这一概念是对肝在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发挥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罢极之本"应与肺的"气之本"、心的"生之本"、脾胃的"仓廪之本"、肾的"封藏之本"成并列关系。肝体阴而用阳,同时蕴含了阴阳两个属性。罢极之本中的"罢"可作"消散"讲,其性属阴;"极"可作"增长"讲,其性属阳。"罢极"实为一种"阴阳消长运动交替调节的状态"。"肝为罢极之本"则可具体解释为肝实为调节机体阴阳消长、交感和合以达到动态平衡的功能阀,是维持全身各脏腑生理功能处于正常秩序的活力源泉,是机体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状态下阴阳达到协调平衡状态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6.
阴阳二气是永恒运动的,当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相遇而又处于和谐状态时,就会相互交通,阳入于阴,阴中有阳,阴阳的相互交通,使对立着的两种事物或力量,统一于一体,生成万物,并使万物时时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对于人体而言,生理状态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阴阳时刻处于运动交通状态;表里(内外)阴阳交通,上下阴阳交通,五脏六腑内部和之间的阴阳交通,阴阳和谐乃百病不生。  相似文献   

17.
试论阴阳互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互藏是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它与阴阳互根互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阴阳互藏之道是阴阳双方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交感相错的动力根源,是阴阳双方发生消长与转化的内在依据,因而也是探讨和研究阴阳学说各种理论问题的立足点与起始处。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细胞基本结构模式图的发展历程,指出细胞结构的进化与易理相通。对易、太极、两仪、四象等概念做了考证并给出名称和图示一致的表述,用统一的逻辑揭示了四象图(俗称阴阳图、太极图)的生成过程。认为细胞生命产生和结构完善过程,符合"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经典论述。尝试为中医理论认识细胞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内经》中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生命本原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内经》中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生命本原说。《内经》既论述了人体生命本原于父母生殖之精,生命过程的维系依赖于自身之气运动的中医学生命本原说,又讨论了存在于宇宙中的精或气或天地阴阳之气是人类与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的中国古代哲学生命本原说。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对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能在微观层次上阐释人体生命的本原和生命过程的维系机制,故在中医学范畴中应被逐渐淡化。中医学的生命本原说则强调精为人体生命之原、气为人体生命之维系的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来源和生命过程的认识,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反映了中医学的特色,是今后应花大力气在微观层次上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揭示了元气-阴阳-五行理论在逻辑上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只有按照中国科学传统的基本逻辑规律才能对此求解。基于运动的角度定义五行,以相应的图示解释其逻辑完备性,认为阴阳五行运动模式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基本的、完备的方式,以此为基础对氢原子的运动行为进行了说明。元气-阴阳-五行理论所形成的逻辑模型,与现代科学所揭示的物质理论、生命理论可以互通,东西方科学传统不存在根本对立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