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朱方石教授治疗慢性萎缩胃炎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登记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论述朱方石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对其病证结合、中西互参、身心同治及方药运用特色进行总结,并列举病案以佐证。[结果]朱方石教授通过卫气营血辨证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四个阶段(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分别对应其四个病理时期(萎缩-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做到分期辨病。在此基础上辨证,可分为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气虚瘀热证、肝胃不和证四个常见证型,辨证施方,辨病用药,病证结合。另外强调食养结合,身心同治,临床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朱方石教授病证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分期辨病,病证结合,辨病用药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西药尚无特异药物 ,多采用对症治疗 ,尚未见到从病理方面改善萎缩病变的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以中药治疗为主 ,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萎缩与肠化的病理改善达 1 3. 9%~47.0 9%。但由于辨证论治具有多层次、多途径调控特点 ,中医证侯尚未规范 ,因而分型很不统一 ,用药多变 ,临床难以重复。我们根据萎缩性胃炎中医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特点及演变 ,提出“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症”这一中西医结合“病症”概念。“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症”既具有中医“证”的内涵 ,又具有西医“病”的特点 ,是辨病与辨…  相似文献   

3.
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基本病机为胃膜受伤,胃失和降,结合电子胃镜下黏膜红斑、水肿、出血等改变,将CSG分为脾胃湿热证、瘀血停胃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四型辨治。  相似文献   

4.
对徐景藩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徐景藩教授在临证中执简驭繁,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3型论治,同时兼顾他证,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医互参,并且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常涉及他脏。用药时升降润燥相宜,立法遣方精当。列举典型案例,以反映徐景藩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介绍林培政教授临床运用蒿芩清胆汤的经验,并分析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的验案.林培政教授主张临证运用此方时采取辨病、辨证相结合,以证为先,不拘病种,随证加减,用之多验.  相似文献   

6.
刘敬霞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虚弱、气阴两虚为病之本,气滞血瘀为病之标,证属本虚标实.临证强调在辨证论治为主的基础上要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倡导中西医结合,参考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合理遣方用药.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从"关脉"脉诊特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分析研究连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病案,总结连建伟教授从"关脉"脉诊特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临证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连建伟教授根据平脉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尤重"关脉"。临证医案脉诊时常以"右关缓""右关大""右关虚大""左关弦"为主。右关脉候脾胃,左关脉候肝胆,两关相参,重调肝脾,认为该病多与肝、脾相关。并参合舌诊辨其夹杂之证,辨脉论治,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连建伟教授从"关脉"脉诊特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具有浓郁的中医思维特色,临床效果突出,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微观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微观证素及证型分布。[方法]选择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根据胃镜报告,统计病性、病位证素出现的频数、频率,病性与病位相结合,得出常见证型。[结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病位证素以胃窦最为多见;病性证素主要涉及热、湿、痰瘀、虚、瘀血;常见证型有:胃热证、痰瘀阻胃证、湿热蕴胃证、胃虚证、湿困胃证、瘀阻胃络证。[结论]鉴于目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证候分型不一,微观证素辨证能够进一步规范证型,进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介绍何晓晖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气阴亏虚、湿热蕴胃、胃络瘀滞为基本病机,病位在胃,与脾、肝胆、肾关系密切;遵循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舍病从证、病证兼治、无证从病”三步分治法,倡导衡法的应用,创制辨证“调胃八方”与辨病“双蒲散”,能有效逆转CAG的病理改变,防止胃癌发生。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的炎症、萎缩以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消化系统疾病。本病的病机特点是脾胃虚弱,瘀血阻络是CAG中心病理环节,故本病主要治疗大法是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李春婷教授临证中注意辨证与辨症、辨病相结合,用药轻灵流畅,善用药对,注意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特点,同时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合理饮食及调畅情志,并通过临证中典型病例分析,体味吾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面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育龄期是其高发年龄。王琦教授提出的"辨体-辨病-辨证"三辨诊疗模式,以体病相关、体质可调为指导,将体、病、证紧密结合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临床诊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时,先辨病,确定诊断,再辨证与辨体,病证结合,以病统证,辨证与辨体论治相结合,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主诉辨治法与微观辨证及其学科群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诉辨治法是辨病脉证并治、辨证论治的传承,又是以证统病、专病论治的创新。主诉辨治法抓住主诉,开展有序的望、闻、问、切四诊,结合诊断新技术,来探讨病因、落实病位,阐明病机、分清病性,详悉病势、确定证名,依证立法、按法制方而论治。主诉辨治、微观辨证及其学科群的发展,有利于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吴滇主任中医师系杭州市名中医,从事脾胃病治疗40余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临证,现将吴老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此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中、重度异型增生被一致认为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及早识别、防治癌前病变是降低胃癌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临床  相似文献   

14.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249-1254
总结周福生教授辨治调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周福生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是常见的外因,脾气虚弱则是关键内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湿热、瘀血为标,气机升降失常贯穿病程始终。周福生教授提出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病-辨证-辨质"三位一体的辨证思路及治养结合的观点;治疗与调护以扶正祛邪、注重顾护脾胃与调整气机为原则,将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分为脾胃气虚、脾虚肝郁、气阴两虚和脾胃湿热4型,分别采用陈夏六君丸或香砂六君丸、柴芍六君子汤、益胃汤、藿朴夏苓汤进行加减治疗,并根据夹湿、夹瘀、夹肝郁气滞、夹热毒等兼夹证的不同而随证加减。提出"近期治疗-中期治疗-延期随访"的疗程与随访方案,即包括半年内的中医药近期治疗,近期治疗结束至慢性萎缩性胃炎逆转为非萎缩性胃炎后的再巩固治疗半年的中期治疗,以及所有疗程结束后的追踪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萎缩者,一般需辨证治疗3~6个月,中度萎缩者,需治疗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5.
郑亮教授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补气运脾、抑肝调脾、活血化瘀、除湿化痰、清化郁热、调补胃阴法治疗。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灵活遣方用药,随证加减;同时注重心理疏导;用药清灵醇正,颇具孟河神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辨病的意义、存在问题以及证型、规范化两个方面;对中医辨病与辨证有关问题进行讨论,认为辨病与辨证都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病是辨证的补充,中医不能丢掉辨病.又认为证型是对疾病所处的某一阶段的病因、病理、病位等的概括,反映了疾病当前的本质,是疾病过程中更深入更具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伤寒论》的基本诊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是对疾病全过程基本规律、基本矛盾的概括,具有“连续性”和“特异性”两个特征。“证”,则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特点的概括。“证”具有“阶段性”和“非特异性”。在一个“病”下面,可以有若干个“证”。辨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纵向认识,具有总体把握、纲领性的意义;辨证,则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横断面认识。辨病与辨证是分别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疾病进行诊断。在辨病的前提下进一步辨证,则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意义。《伤寒论》既辨病又辨证,将辨病与辨证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创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模式。所以研究《伤寒论》,首先要学会掌握应用病与证相结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谢晶日教授临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施治的诊疗及用药规律。,行临床拓宽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以"三因制宜"为理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对谢晶日教授关于从时、地、人三因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进行搜集整理。结果:谢老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其病位在胃,但与季节、气候、地域、环境、年龄、性别等密切相关。治疗时注重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内因与外因的结合,注意辨证与辨病的分析,方可达到临床疗效甚佳的效果。结论:通过阐述谢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用药规律及典型案例,使"三因制宜"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的思路更为清晰,临床疗效极佳。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病证同一"与辨证思维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冠心病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等方面,说明了中、西医在宏、微观认识上的统一;论述了冠心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基本病机是"心气虚、心脉瘀阻",这一基本病机是冠心病中西医"病证同一"的基础;提出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新的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即首辨基本证,基本证由基本病机与其相应的临床证候组成;再辨主证,就是辨疾病不同阶段的主要证候或主要病机,主证由主要病机与相应的临床证候组成;最后是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林慧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方法]跟诊学习,收集相关病案,分析林慧光教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辨治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林慧光教授认为本病多因饮食、情志、外邪等因素引起,导致胃腑失和,脾失健运,气滞血瘀。提出脾胃气虚型、脾失健运型、肝脾不和型、寒热错杂型、胃阴亏虚型等5种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证型及相应治法方药。所举案例,足以佐证。[结论]林慧光教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刻的认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