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坚 《吉林医学》2014,(34):7626-7628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对小儿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将收治的重症哮喘患儿47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前后患儿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p H值、血氧分压(Pa 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发现治疗后HR、RR明显下降,动脉血p H值、Pa O2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可迅速缓解患儿缺氧症状,为药物治疗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哮喘患儿利用机械通气进行急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模式主要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支持(SIMl V+PRVC+PSV)通气模式,对比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PH、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通气治疗时间介于24~98 h,平均(42.9±21.1)h,所有患儿经治疗后HR、p H、Sp O2、Pa CO2、Pa O2等指标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1周内所有患儿都转出ICU病房。结论机械通气对于重症哮喘患儿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呼吸肌疲劳症状,迅速解除患儿呼吸衰竭,挽救患儿生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急诊2009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有呼吸衰竭患者96例为研究病例,均予以常规抢救治疗辅以机械通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率(R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气分析变化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本组患者机械通气4h后HR、RR以及PaCO2、PaO2、SpO2、pH等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除6例死亡外,其余均症状缓解出院。结论:机械通气辅助联合常规治疗能显著提高重度哮喘合并呼衰患者的急诊抢救疗效,降低该病致死率,改善患者预后转归,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支气管哮喘10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3例,行常规处理)和观察组(53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早期行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治疗24 h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心率(HR)、呼吸(RR)、及动脉血二氧化氮分压(Pa CO_2)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 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急性左心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抗急性左心衰竭药物治疗外,同时还给予通气治疗(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p H值、Pa O2、Pa CO2和对照组治疗前的p H值、Pa O2、Pa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 H值、Pa O2、Pa CO2和对照组治疗后的p H值、Pa O2、Pa 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急性左心衰竭症状和体征,救治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方法:选取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各50例。Ⅰ组患者常规药物对症支持治疗;Ⅱ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Bi 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指标、有创机械通气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R、Pa O2、Pa CO2、p H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Ⅱ组患者的HR、Pa O2、Pa CO2、p H均优于Ⅰ组(P<0.05),有创机械通气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对症支持基础上加用Bi 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对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对合并有急性左心心力衰竭(左心衰)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伴有急性左心衰的妊高征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限水和限盐,在血容量足够的情况下让患者使用足量的降压、扩血管、利尿、强心药物,并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患者机械通气前后的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呼吸(R)、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及p H改变,并比较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妊高征患者60例,平均上机时间为1.6 d。患者治疗后的R、HR、SBP、Pa CO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0.05),p H、Pa O2、Sa O2、Sp O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0.05);无一例孕妇死亡,胎儿存活率为98.33%(59/60);治疗前后患者的炎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机械通气可以显著缓解合并有急性左心衰的妊高征患者的心衰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酸碱度(p H)、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根据治疗转归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HR、RR、Pa O2、Sp O2、Pa CO2、p H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预后,促进病情愈合,降低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62例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p H值、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 H值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缩短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且肺炎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与分析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治疗后将两组患儿的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以及氧指数(OI)等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将两组患儿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短,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p H值、Pa O2、Pa CO2以及OI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短,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经鼻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辅助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12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2例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NCPAP辅助治疗,观察组加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p H、血氧饱和度(Sp 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水平、气促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p H、Sp O2、Pa O2较高,Pa CO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促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2.31%(24/26),高于对照组的65.38%(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经鼻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可改善患儿呼吸功能,促进患儿恢复,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掷硬币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其中观察组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以及p H值等指标和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如Pa CO2、Pa O2、HR、RR与p H值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8.29%,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各临床指标,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结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PaO_2、PaCO_2、SaO_2以及pH值、RR、HR并进行记录。结果 在56例患者中缓解46例患者,同时经过治疗后的患者的动脉血PaO_2、PaCO_2、SaO_2以及p H值、RR、HR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具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祛痰、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两组在酸碱度(p H)、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 H、Pa O2、Pa CO2、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和24 h的Pa O2和p H均呈上升趋势高,Pa CO2、心率、呼吸频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p H、Pa O2升高更显著,Pa CO2、心率和呼吸频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加重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62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治疗和护理前后血气指标Pa O2、Pa CO2、Sa O2及HR、R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 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 CO2)降低,血氧饱和度(Sa O2上升,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均下降,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明显得到改善,并注重实施针对性精心护理,能够明显缓解呼吸衰竭、改善症状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p H值、Pa O2、Pa CO2均接近于正常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中设 《医学综述》2015,(2):338-339
目的探讨氧合指数与急性呼吸衰竭行有创通气治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行有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5例,其中死亡28例,设为死亡组,存活47例,设为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行有创通气治疗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Ⅲ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治疗1、3、7 d后氧合指数(Pa O2/Fi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p H值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行有创通气治疗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治疗1 d后Pa O2/Fi O2、Pa CO2及p H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7 d后Pa CO2和p H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死亡组患者治疗3、7 d后Pa O2/Fi O2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在治疗后不同时间(1、3、7 d)的Pa O2/Fi O2和Pa 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合指数与急性呼吸衰竭行有创通气治疗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临床评价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用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92例患者,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为9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的模式,治疗组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模式,对比分析两组重症哮喘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示: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54.86±8.55)mm Hg、血氧饱和度为(Sp O2)为(0.88±0.02)%、呼吸频率(RR)为(24.44±5.01)min、心率(HR)为(133.56±6.51)min;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显示: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54.86±8.55)mm Hg、血氧饱和度为(SpO2)为(0.88±0.02)%、呼吸频率(RR)为(24.44±5.01)min、心率(HR)为(133.56±6.51)min。对照组有3例死亡,死亡率为6.5%,治疗组死亡率为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使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以减少药物量,增加成功救治的概率,是值得推荐使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用于小儿重症哮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症哮喘患儿36例,经吸氧及药物治疗无效后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儿的动脉血pH、氧分压(PaO 2)、二氧化碳分压(PaCO 2)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儿均顺利撤机,平均机械通气时间(50.57±15.25)h,待体征稳定后实施对症治疗均得以痊愈或好转;仅2例患儿出现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未出现气胸,皮下、纵隔气肿等严重症状;实施机械通气后患儿的动脉血pH、PaO 2显著升高,而PaCO 2显著下降,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的实施能够迅速有效地缓解重症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对于重症哮喘患儿的急救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合并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在省军区医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呼吸性酸中毒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p H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轻度酸中毒患者,B组为严重呼吸性酸中毒患者,观察记录治疗前后p H、Pa CO2、HR、RR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的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前后在p H、Pa CO2、HR、RR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在p H、Pa CO2、HR、RR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比较(χ2=9.331,P=0.004)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轻中度呼吸性酸中毒,针对合并重度呼吸性酸中毒患者要采用必要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