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单纯性慢性肺心病患者126例,其中并有心律失常76例.本文通过对并有心律失常76例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其中规律,而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有多种并发症出现,心律失常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诊断和治疗不及时,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甚至导致死亡。我院呼吸内科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1例,本文对其中合并心律失常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旨在为该病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类型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心律失常类型及其治疗效果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80例患者经过我院精心治疗后,显效51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5%(74/80)。房性期前收缩心率失常类型明显高于其他类心律失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性期前收缩心率失常为老年人心律失常主要类型,改善心肌供血是防治老年人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加强对心律失常临床观察与研究对促进心律失常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166例,其中发生心律失常7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6例中男102例,并发心律失常52例,占51%;女64例,并发心律失常24例,占37.5%。年龄最小43岁,最大78岁,平均66岁。60岁以上98例,发生心律失常53例,占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洗胃、心电监护、硫酸镁、阿托品、电除颤治疗。结果36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治愈35例,死亡1例。结论彻底洗胃,硫酸镁、阿托品对乌头碱中毒导致室性心律失常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15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胺碘酮治疗,共76例;实验组予以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共76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理想,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安全性理想,不良反应率较低,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稳心颗粒以及胺碘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进行治疗,对患者病情症状改善有积极意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邓似云 《海南医学》1990,1(4):13-1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88年12月,共收治老年期房颤62例,其中有43例用乙胺碘呋酮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男50例,女12例。二、年龄:60~65岁28例;66~70岁20例;71~75岁10例;76~80岁3例;>80岁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合并心律失常手术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9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39例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前治疗时间4 d ̄8 d,平均5.5 d,住院时间18 d ̄32 d,平均24 d;术后7例出现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7.9%.结论加强手术前的治疗和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2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施行食管癌切除术116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行48 h心电监测,共发生心律失常235例.现结合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食管癌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应用腕踝针辅助治疗晚期胃癌中度上腹部疼痛患者7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5年4月—2018年1月入住我院外科的胃癌晚期中度上腹部疼痛患者110例,采用简单随机投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5~75岁,平均61.3岁;病程1月~6个月,平均3.6个月;观察组76例,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心律失常较为常见,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选取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月60岁以上103例住院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原发疾病、心律失常类型、特点、护理干预对策阐述如下。1临床资料1.1类型本组患者男性84例,女性19例,年龄60 ̄80岁,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康复治疗对促进重症心律失常并心衰植入DDD起博器患者心脏康复的作用 ,将 34例重症心律失常并心衰植入DDD起博器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常规护理加康复治疗 )和对照组 (常规护理 ) ,在植入DDD起博器 4周后以NYHA心功能分级及Benack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康复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可见康复治疗对改善重症心律失常并心衰植入DDD起博器患者的心脏功能有非常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1月入住本院 34例重症心律失常并心衰患者 ,男 2 5例 ,女 18例 ,年龄 30~ 76岁 ,平…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147-148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1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肺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41%(76/118);其中并发冲动形成异常占75.47%(80/106),传导异常占24.53%(26/106);心律失常组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缺氧、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结论肺心病较易并发心律失常,以激动起源异常多于传导异常,其发生与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缺氧、电解质紊乱等诱因密切相关。心律失常治疗以原发病和诱因为主,抗心律失常并非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自1983年1月至1990年1月,共收治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71例。在7年中分前后两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不同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471例,其中男289例,女182例;年龄:18~40岁38例,41~76岁433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我院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经门诊及病房确诊的高血压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112例 ,分析其与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 选择确诊为高血压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12例 ,高血压病诊断均符合WHO标准[1] ,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分级法[2 ] ,其中男 72例 ,女 40例 ,年龄 2 5~ 76 (5 6 .6±8.5 )岁 ,做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血清学分析等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先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1.2 方法1.2 .1 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记录 2 4h动态心电图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5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65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使用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的7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胺碘酮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抗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改善比率,比较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QT间期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抗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改善效果及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QT间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7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16~17岁;治疗组40例,男性16例,女24例,年龄17~78岁.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28例,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70~85岁,平均(76±3)岁,全部为行走、跌倒致伤。  相似文献   

20.
郭淑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89-399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急救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 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46例治愈出院,4例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8%。结论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持续的心电监护能够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及时给予有效的救治,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