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 :研究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及病理、影像、解剖表现 ,确定手术或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对186例椎间盘突出采用平片、椎管造影、CT及 MRI影像诊断及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分析 ,判定突出方向及类型。结果 :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膨出、突出、脱出及髓核疝四个类型及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结论 :CT、MRI具有准确无痛、诊断清楚的特点 ,但术前椎管造影能确切定位和定性 ,对髓核突出范围、程度 ,有无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腰骶椎椎间盘突出61例,41例经手术证实。特征性的CT表现对提供正确的诊断极有帮助,其主要征象为:①脱入椎管的髓核所形成的块影;②脱出髓核的部分钙化或骨化:③碎块形成;④脱出髓核的滑移;⑤脊膜囊受压位移;⑥神经根水肿和湮没。别外,在CT图上,还可清晰地显示椎体骨质增生、椎管或侧陷窝狭窄有,黄韧带肥厚、上下关节硬化经及“真空征”等伴随异常。本文并对椎间盘突出的鉴别诊断,CT检查的优点和限度,作了简短的讨论。近几年来,腰骶椎CT扫描,已成为诊断椎管内病变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本文就我院经CT诊断的椎间盘突出(髓核脱出)61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3.
黄韧带增生肥厚致腰椎管狭窄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渝新 《重庆医学》2007,36(12):1181-1182
目的 探讨黄韧带增生肥厚致腰椎管狭窄的MRI表现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证实及MRI检查确诊的黄韧带增生肥厚所致腰椎管狭窄的MRI资料.结果 黄韧带增强肥厚所致腰椎管狭窄在MRI表现为对称性狭窄、广泛多节段增生肥厚和局限性增生肥厚.结论 MRI检查腰椎管病变具有独特优势,它可基本代替常规的X线椎管碘剂造影,为临床诊治黄韧带增生肥厚所致的椎管狭窄以及椎管狭窄原因的鉴别诊断提供满意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磁共振成像(MR)与手术结果做回顾性对照研究。MIR对间盘突出最具特征性改变是髓核形态上的变化。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破裂、神经根受压及黄韧带肥厚与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8.2%,88.8%、46.4%及64.4%。突出间盘中变性的发生率为71%。并测量了有椎管狭窄的骨性椎管矢状径和硬膜囊矢状径,提出在MRI上硬膜囊矢状径≤10mm时可考虑有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剥离浅层黄韧带,保留深层黄韧带。摘除椎间盘髓核后将深层黄韧带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结果 183例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达90.2%,术后复查CT或MRI,可见相应黄韧带无变形或塌陷,椎管外瘢痕组织于黄韧带处中止。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能有效地防止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1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侧隐窝狭窄伴黄韧带肥厚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经临床检查明确定位、定性诊断,影像学检查证实,采用小切口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突出椎间盘髓核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手术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189例,侧隐窝狭窄伴黄韧带肥厚3例,术后随访6月-5年,优良率79%。结论:临床检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基础,影像学检查对进一步明确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必要的。手术指征的严格把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脱出合并黄韧带肥厚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疾病,在X线平片上无特征性表现,而椎管造影是确诊及定位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以往只注意到椎间盘脱出(以下简称髓核脱出)的X线诊断、对合并黄韧带肥厚的改变常被忽视,本文通过27例椎管造影并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螺旋CT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证实的4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完整CT资料。结果:4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腰椎间盘膨出和/或突出继发椎管狭窄17例,椎体边缘及椎小关节骨质增生致侧隐窝、椎间孔及椎管狭窄10例,黄韧带增厚、钙化引起椎管狭窄11例。其他如椎体滑脱、手术等引起椎管狭窄4例。结论:螺旋CT对椎间盘病变、黄韧带增厚及椎体、椎小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椎管狭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症状组及有症状组中青年颈椎间盘突出症在CT上的区别。方法搜集无症状及有症状中青年受检者300例及125例,对两组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有症状组椎间盘突出检出率为81.2%(102/125),突出椎间盘198节,突出程度3.63±0.20mm,椎管狭窄8.6%(17/198),黄韧带肥厚19.2%(38/198),椎体及椎小关节增生40.9%(81/198),无症状组椎间盘突出检出率为42.3%(127/300),突出椎间盘159节,突出程度2.13±0.11mm,椎管狭窄1.3%(2/159),黄韧带肥厚8.2%(13/159),椎体及椎小关节增生35.2%(56/159)。两组除椎体及椎小关节增生外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症状组在椎间盘突出检出率、突出程度、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等方面均较无症状组明显,颈椎间盘突出达3.6mm以上或合并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者发展为颈椎病的可能性较大,应予以早期治疗。CT可以早期发现颈椎间盘突出、突出程度等信息,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新 《当代医学》2010,16(31):58-5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3月期间CT诊断为腰椎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45例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硬膜囊脂肪层消失或不对称,硬膜囊受压变形,神经根被推压移位;4例腰椎间盘后缘弧形突出,位于椎体后缘的中央;13例并发黄韧带肥厚(6~8mm),5例黄韧带肥厚且伴有钙化,18例均见增厚的黄韧带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使之变形或移位;侧隐窝狭窄9例;椎间孔狭窄者4例。结论螺旋CT可准确显示腰椎小关节突增生肥大、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窗宽、宽位的调整对提高CT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经CT诊断并手术证实合并椎管狭窄者23例,术中证实黄韧带肥厚1例,共24例,占20%。术前不遗漏腰椎管狭窄,术中在摘除突出之椎间盘同时对合并的椎管狭窄作彻底减压,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24例随访,8个月至4年,手术优良率为91.6%,CT检查可以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作出诊断与手术符合率为95.8%,对疑有椎管狭窄者特别是高龄、病程长和症状不典型者尤需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12.
椎管造影对椎间盘脱出症的X线诊断分析章观达,程晓庭本文收集我院1988年~1994年间所做椎管造影22例,其中经椎管造影及手术证实为椎间盘脱出症12例,椎管造影诊断为椎间盘脱出症,手术结果为黄韧带肥厚症1例,L椎体滑脱及在L1水平椎管内血肿各1例。1...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47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就其病因,病理和手术等进行讨论。本症起病缓慢,年龄偏高,平均48.5岁,有明显腰腿痛,间歇性跛行占87.2%,椎管狭窄的主要病理是退行性变,包括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椎板增厚等。椎管造影对诊断,手术定位及手术范围均有很大帮助,优于CT扫描。椎板彻底减压,术中注意侧隐窝,神经根管的狭窄。  相似文献   

14.
<正> 椎管狭窄症可由骨性通道缩窄或软组织肥厚,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它包括椎管中央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及椎间孔狭窄,多见于①腰椎间盘突出和髓核脱出;②骨刺后伸;③后纵韧带钙化;④黄韧带肥厚;⑤椎小关节增生肥大;⑥外伤与术后所致等。本文拟就58例资料较完整黄韧带肥厚为主导致腰椎椎管狭窄的CT表现作一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8例以黄韧带肥厚致腰椎椎管狭窄病例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2岁。病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螺旋CT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判断螺旋CT检查诊断的正确率。结果螺旋CT诊断的正确率为96.0%(48/50),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诊断的具体情况为11例硬膜囊受损,16例患者为椎间盘部分脱出,8例患者为韧带肥厚,7例患者为侧隐窝狭窄,6例患者为椎间孔狭窄。结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时,螺旋CT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对韧带、神经根受压程度、椎管狭窄进行清楚显示,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正确率,能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报告81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和手术疗效.经CT扫描58例,椎管造影23例,全部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及侧隐窝扩大.认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一组混合性症状,腰腿痛严重而顽固,椎管造影CT检查有助于确诊.手术应在切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的同时行侧隐窝扩大术,单纯切除椎间盘髓核,效果往往不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手术方式和适应证的影响。方法自1999年1月-2004年12月,为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微创开放式手术,做3.5-4.5cm长的皮肤切口,剥离椎间的部分骶棘肌,咬除部分椎板上缘及小关节内侧缘后,摘除髓核,并根据需要做半椎板或全椎板手术或扩大神经根管和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神经管内的骨性增生。结果术后随访5-77个月,平均3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254例,良41例,可5例(其中在外地做过椎间盘镜术3例,木瓜酶溶核术后1例,而后到本院行此手术)。差0例。结论影像学检查为腰椎管狭窄症,黄韧带肥厚的患者。体征与狭窄的定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式和适应证的选择上起重要作用。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是确定狭窄区域及黄韧带肥厚挤压为重要指征,决定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手术入路最为适宜。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适应证相对放宽,疗效也更好。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65年12月至1978年12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55例,其中有8例是单纯的黄韧带肥厚和骨刺增生突入椎管压迫马尾神经根,2例属腰骶部椎管狭窄。这10例未例入本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有效率86.7%,无效率13.3%。术前多数病例都经过推拿等综合治疗,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及中央型髓核突出症都采用手术治疗。尽就45例髓核突出症手术所见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与手术进行对照分析,CT诊断准确率为94%,其特征性表现:(1)腰椎间盘后缘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块影突入椎管。(2)硬膜囊受压移位。(3)神经根水肿或湮没。(4)突出的髓核滑移。(5)脱出髓核的钙化或骨化。(6)碎块形成。同时CT图像上可清晰显示椎体骨质赘生、椎管或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上下关节硬化以及椎间盘真空征等伴随异常。本文对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优点及限度作了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20.
腰椎管狭窄症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CT主要表现为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椎体小关节增生、内聚,椎体骨赘,黄韧带肥厚、钙化,椎板增厚,椎弓根发育不良,后纵韧带肥厚、钙化、骨化等多种病理变化。结论:CT可以清楚的显示腰椎管狭窄的各种组织病理变化,诊断符合率高,并对分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